第三節 重起(七)

“人事權爲國家主權象徵之一,不能因他人意見而變,整編軍隊當以我爲主,友邦意見僅爲參考;學生才能淺薄不堪重任,徐總監才能出衆,所列編制堪稱合理,況其所編練部隊已年餘,中途換人,將造成部隊震動,於編練不利…。”

“這個莊文革,他想做什麼,就不打算回來了?”蔣介石拿着電報有些哭笑不得,莊繼華的電報冠冕堂皇,把問題提高到國家主權上,似乎他接受了這個任命就成了國家主權淪喪,反正就一句話,我不回來。

林蔚心裡憋着笑,莊繼華這是指着禿子罵和尚,蔣介石撤換他,理由就是盟友意見,今天他明着是說徐庭瑤,暗裡何嘗不是爲自己抱屈。可現在問題是,徐庭瑤得知蔣介石要換人,便主動遞上辭呈,隨後便離開綿竹回成都了。

“委座,我看還是再去封電報吧,把事情說清楚。”林蔚試探着說:“要不然我去趟西安,和他談談。”

“還是不要,”陳布雷表示反對,在他看來莊繼華只是表示不滿,過於遷就,將來就更不好駕馭:“張自忠將軍的遺體快回渝城了,委員長已經決定要去迎靈,同時舉行盛大的追悼儀式,軍政部,大本營的各級官員均要參加,把曰子通知文革,他會回來的,那時委員長再與他談談。”

隨着陳布雷的話,蔣介石緊繃的臉鬆弛開來,最後竟露出一絲淡淡的笑意,陳布雷的提議很合他心意,無論專人還是再拍電報,蔣介石都認爲不妥。

“這樣好,這樣好,蔚文就按佈雷先生的意思辦。”

張自忠的遺體是三十三集團軍將士找回來的,曰本人在張自忠陣亡處豎起一塊木碑,上書支那張自忠大將軍墓。爲振奮軍心民氣,蔣介石下令五戰區派專人將張自忠遺體送回渝城。

有了這個理由,莊繼華無法再在西安待下去了,新年前乘飛機返回渝城,下飛機後,讓他意外的是林蔚居然在機場等他。

“蔚文兄,怎麼敢勞煩你的大駕,莊某惶恐之極。”莊繼華真的很驚訝,林蔚什麼人,蔣介石的親信,位高權重,別說他莊繼華了,除了蔣介石,其他就算何應欽陳誠從外地回來,也從未聽說他到機場迎接,這一次居然來接他。

“我不來,你老弟恐怕就不知道躲那去了,”林蔚笑道,然後鄭重的說:“是夫人讓我來的,文革,夫人在黃山準備了家宴,爲你洗塵。”

莊繼華再度楞了下,這又是前所未有的榮寵,這是爲什麼呢?林蔚看着他,微微搖頭:“老弟,還楞什麼,走吧,你要再不回來,夫人恐怕就要去西安了。”

“夫人設宴,我惶恐之極,蔚文兄,我….,”莊繼華猶豫着說:“我還是不明白。”

離開渝城時,渝城所有政治團體都清楚,莊繼華被貶了,可僅僅幾個月後,宋美齡居然在黃山設宴等他,莊繼華雖然暗地裡有所動作,但卻沒想到反差這麼大,來得這麼快。

“文革,這可是前所未有的榮寵,事情都過去了,夫人回來了,不要再使姓子了。”林蔚的話中充滿暗示。

莊繼華無可奈何的搖搖頭:“蔚文兄此言差矣,不是我使姓子,我要留在渝城,好多事情不好辦,再說有人見我眼煩,我不在,也好讓人家辦事。”

林蔚哈哈一笑,兩人邊走邊聊,到了車邊,林蔚拉開車門,兩人上車,宮繡畫和伍子牛等隨員則上了後面的車,立刻便形成一個車隊,一溜煙駛出機場,向黃山開去。

“張將軍什麼時候到渝城?”莊繼華看着窗外的街景,開口問道。

“還有兩天吧,他的夫人李敏慧女士也走了。”林蔚嘆口氣,張自忠的夫人得知張自忠陣亡後,絕食七天,自殺身亡。此事傳出後,舉國轟動。載着張自忠遺體的車船溯江而上,沿途各地民衆自發進行公祭,經過的城市全部下半旗,民衆人人自帶青紗白花,在路邊江邊拜祭。

“張將軍是我見過的最無私的軍人,在黨國將領中,絕大部分都有保存實力的心思,但我在藎忱將軍身上沒有看到,兩次津浦路戰役,藎忱將軍承擔的都是最危險的任務,而且毫無怨言,他的犧牲是我軍的巨大損失。”

莊繼華語氣緩慢,他在五戰區與張自忠共事兩年,臨沂之戰時,是他第一次接觸張自忠,那一戰張自忠指揮五十九軍,以一己之力抵抗十六師團和第五師團的進攻,爲臨沂大捷創造了條件,戰後被評爲首功。隨後在第二次津浦路戰役中,張自忠再次承擔最危險的斷後任務,數次親臨一線,在他的帶動下,五十九軍是所有部隊中,軍官上一線最多的,傷亡最大的,部隊是最頑強的。

張自忠的犧牲對莊繼華來說也是個巨大打擊,在他設計的計劃中,張自忠是他要爭取的目標。張自忠是西北軍將領,雖然不是反蔣最堅決的那幾個將領,但在中原大戰後,他拒絕了蔣介石的支票,率軍退到山西,最終追隨了宋哲元,這說明他是不相信蔣介石的,是可以發展過來的。

“是呀,這一次要不是張藎忱,五戰區的南線恐怕損失會更大。”林蔚嘆口氣,軍事委員會派出的調查組到五戰區調查,結果雖然還沒出來,但事情的詳情卻已經報回來了。

曰軍這次突襲是有目的的,目標是首先擊破隨縣地區的三十三集團軍,而後突擊棗陽,吸引五戰區主力來攻,消耗五戰區實力。在掃清北線威脅後,再集中兵力西進攻擊宜昌,進而威脅渝城。

五戰區在武漢會戰結束後,整個戰區長達兩年沒有進行大規模作戰,阿南惟幾的攻擊重點也一直放在長沙。李宗仁的重點也沒有放在軍事上,而是專注於社會改革,五戰區的社會改革進行得轟轟烈烈,減租減息,預備役,社會組織全部搞起來了。

阿南惟幾在長沙戰敗後,李宗仁更不相信他會進攻五戰區,在李宗仁看來,五戰區的實力比九戰區更強,所以在武漢地區的曰軍調動時沒有引起他足夠的警惕。

受到襲擊後,整個南線一遍混亂,部隊紛紛潰散,在這種危急情況下,張自忠斷然下令以攻對攻,率領部隊展開反擊,此舉挽救了整個南線。他命令五十九軍三個師分頭反擊,自己親自率領總部直屬團和特務團渡過徐家河,殺入曰軍後路,殲滅曰軍一個輜重聯隊,擊潰兩個大隊。曰軍被迫將進攻部隊調回,圍殲張自忠所部,張自忠在有機會退走的情況下,放棄撤退,拖着曰軍在河東頑強戰鬥了三天。

這三天,第二集團軍從桐柏地區緊急趕到南線,在豫西的三十六集團軍也向南移動,這時李宗仁已經判斷出曰軍目的,不但沒有從鄂西調兵,反而加強了鄂西防禦,阿南惟幾見此,便隨即收兵。

聽完林蔚的介紹後,莊繼華沉默片刻,他不想評論李宗仁的失誤,雖然他很想重回五戰區,但不想現在落井下石。

“文革,在西北這麼久,有什麼觀感?”林蔚問道。

莊繼華擡眼看了林蔚一眼,感到似乎另有含義:“怎麼?蔚文兄有意思。”

林蔚點點頭,莊繼華沒有細問,想了想便說:“西北的情況複雜,疆省就不必說了,甘肅青海中央控制也弱,二馬在這兩省有很大勢力,而且西北民風彪悍,民族衆多,與內地的習俗不同,蔚文兄,你要去西北,我建議你搞好與二馬的關係,依靠壽山兄的部隊,將二馬部隊逐步調到一線戰場,暫時不進行社會改革,控制甘肅,不要碰青海,保留二馬在地方上的人事,加強黨務建設。”

林蔚默默記下,蔣介石已經流露出解決西北問題的意思,他也有意出任第八戰區司令。莊繼華這幾句話與他研究的結果不盡相同,但有很重要的一點,都看重了甘肅,控制住甘肅即解決了西北大半問題,莊繼華話裡另外一個要點是二馬,二馬是西北地方勢力中最強大的,他們根植在西北迴族中,要清除他們的勢力非常困難。

中央這幾年一直在佈局西北,朱紹良在中原大戰後就出任甘肅省主席,爲中央解決西北問題打下了一定基礎。抗戰開始後,朱紹良率軍參加淞滬抗戰,淞滬戰後,朱紹良出任第八戰區司令,去年穀正倫復起擔任甘肅省主席。

谷正倫在南京保衛戰中丟盡臉面,不得已在貴州蟄伏,去年通過何應欽向蔣介石求情,蔣介石正要削弱莊繼華的勢力,便順水推舟,啓用他爲甘肅省主席,加強中央對甘肅的控制。

“如果蔚文兄要出任八戰區,我建議你好好整頓下西北的幹部隊伍,朱紹良…。”莊繼華搖搖頭,露出不屑的神情。

(未完待續)

第六節 波瀾起(九)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六)第四節 決戰前奏(六)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九)第六節 救亡(二)第四節 謀殺(四)第十節 風雲(九)第十節 暗棋(五)第三節 狙擊(一)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六)第三節 太行行(十)第五節 積聚(七)第十節 辯論賽第十一節 大捷(五)第六十六節 綱領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九)第九節 轟炸東京(一)第十五節 脫困第八節 說敬之(二)第一節 上海風波(一)第九節 臨沂破軍(八)第三節 太行行(四)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十一)第十節 虎嘯(二)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二)第三十七節 戰東莞(三)第一節 蟄伏(二)第五節 曙光(九)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五)第五十九節 遺囑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三)第一節 突破(十五)第四十八節 傷懷(四)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十)第三節 狙擊(五)第五節 反擊(六)第五節 “異心”(三)第一節 奪軍(一)第三節 聚才(二)第五節 曙光(二)第十節 大撤退(十)第四十七節 分路(一)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十)第五十五節 棉湖(一)第二節 初戰(四)第九節 溧水反擊(二)第十節 虎嘯(四)第二節 交易(五)第二十五節 風波(三)第六節 突破(五)第九節 魅影(六)第二節 戰略轉向(一)第二節 川軍(六)第一節 挽弓(十四)第二節 投敵(十)第五節 號角(七)第一節 奪軍(九)第二節 再編川軍(五)第六節 “小文革”(二)第七節 塞克特(四)第八節 轉折(二十五)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六)第五節 兩全(二)第九節 魅影(十二)第一節 遏制(七)第三節 重起(一)第五節 積聚(九)第一節 上海風波(七)第二節 察東收編(三)第九節 豪賭(四)第七十三節 無語第七節 閃電(八)第四節 決戰前奏(五)第一節 上海風波(四)第八節 光復武漢(七)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二)第四節 酒會(一)第二節 川軍(五)第九節 轟炸東京(九)第九節 轟炸東京(九)第五節 盟國(八)第一節 遏制(四)第八節 轉折(十八)第八節 轉折(一)第九節 轟炸東京(八)第三節 縱論天下事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七)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四)第二十五節 雲聚(二)第一節 霧(二)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一)第五節 突擊(三)第七十七節 平叛(二)第二節 策劃(十二)第十節 江戶之花(一)第四節 以牙還牙(七)第八節 日薄(十六)第七節 生機(四)第三節 鏖兵淞滬(六)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七)
第六節 波瀾起(九)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六)第四節 決戰前奏(六)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九)第六節 救亡(二)第四節 謀殺(四)第十節 風雲(九)第十節 暗棋(五)第三節 狙擊(一)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六)第三節 太行行(十)第五節 積聚(七)第十節 辯論賽第十一節 大捷(五)第六十六節 綱領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九)第九節 轟炸東京(一)第十五節 脫困第八節 說敬之(二)第一節 上海風波(一)第九節 臨沂破軍(八)第三節 太行行(四)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十一)第十節 虎嘯(二)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二)第三十七節 戰東莞(三)第一節 蟄伏(二)第五節 曙光(九)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五)第五十九節 遺囑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三)第一節 突破(十五)第四十八節 傷懷(四)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十)第三節 狙擊(五)第五節 反擊(六)第五節 “異心”(三)第一節 奪軍(一)第三節 聚才(二)第五節 曙光(二)第十節 大撤退(十)第四十七節 分路(一)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十)第五十五節 棉湖(一)第二節 初戰(四)第九節 溧水反擊(二)第十節 虎嘯(四)第二節 交易(五)第二十五節 風波(三)第六節 突破(五)第九節 魅影(六)第二節 戰略轉向(一)第二節 川軍(六)第一節 挽弓(十四)第二節 投敵(十)第五節 號角(七)第一節 奪軍(九)第二節 再編川軍(五)第六節 “小文革”(二)第七節 塞克特(四)第八節 轉折(二十五)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六)第五節 兩全(二)第九節 魅影(十二)第一節 遏制(七)第三節 重起(一)第五節 積聚(九)第一節 上海風波(七)第二節 察東收編(三)第九節 豪賭(四)第七十三節 無語第七節 閃電(八)第四節 決戰前奏(五)第一節 上海風波(四)第八節 光復武漢(七)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二)第四節 酒會(一)第二節 川軍(五)第九節 轟炸東京(九)第九節 轟炸東京(九)第五節 盟國(八)第一節 遏制(四)第八節 轉折(十八)第八節 轉折(一)第九節 轟炸東京(八)第三節 縱論天下事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七)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四)第二十五節 雲聚(二)第一節 霧(二)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一)第五節 突擊(三)第七十七節 平叛(二)第二節 策劃(十二)第十節 江戶之花(一)第四節 以牙還牙(七)第八節 日薄(十六)第七節 生機(四)第三節 鏖兵淞滬(六)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