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節 風波(三)

“軍校學習不光是讓你們學會軍事技術,更重要的是讓你們學會遵守軍紀。你這六個月都學到那裡去了….”

“自請處分?你就是不請處分我也要處分你!”王俊的怒火在營部燃燒,營部裡的其他人悄悄往外溜,實在溜不出去的也放慢動作,唯恐驚動正在暴走中的營長,把自己燒着。

“校長賞識你,政委賞識你,讓你當連長,你就尾巴翹上天了,以後要是當了營長團長,是不是就要翻天了。”

“如果你認爲我這個營長才能不足指揮不了你,你可以向校長提出來,可以調到其他連隊去,我絕不挽留。”

“營長,我可不敢這樣想,我當時就只想到可以用這件事教育士兵,老天作證,我絕沒有別的想法。”莊繼華趕緊聲明,這個話太重,要知道王俊不但是營長而且還是軍校教官,比任何黃埔學生要高一等,這也是黃埔軍校中一直倡導的。以軍統的恐怖,戴笠在黃埔老師面前也得規規矩矩的,特別是黃埔初期的那幾個老師。

王俊怒罵了三十幾分鍾,莊繼華偶爾接兩句也是低三下氣認罪。王俊想就這樣處理莊繼華也不行,莊繼華是連長而且是蔣校長很賞識的連長,真要處理他王俊也得想想。

聽說王俊在營部發火,鄭洞國標語也不刷了,急忙回來,走到門口他又停住了,聽了聽裡面的情況,決定暫時不進去,等王俊把火發完了再進去。其實他也沒有多少辦法,要知道軍隊有軍隊的傳統,你是他帶過的兵,那麼在他面前你就永遠低一頭,終身抹不掉。流傳甚廣的56年授銜時上將向中將敬禮就是這個原因,誰讓中將在幾十年前是上將的班長,那麼別說上將了就是當元帥也是他的兵,在這點上中外軍隊都是一樣。

王俊是黃埔教官是這些一期學生的老師,且不要說那個時代講究的一曰爲師終身爲父,(說句題外話,這是種很壞的習慣,值得慶幸的是通過*和教育產業化後,我們成功將他顛覆,不過我爲難的是要是對教學質量不滿該找教育部還是該找工商局,因爲產品質量不合格好像是歸工商局管。),就是當兵這一條,鄭洞國這個黨代表在王俊面前說話底氣就有點不足。

等王俊的氣泄得差不多了,鄭洞國才進來勸解,順着王俊的話嚴厲批評莊繼華幾句,王俊也就勢下臺,讓莊繼華滾蛋,回連隊反省等候處理。

莊繼華一溜煙走了,王俊也有些累,罵了這麼久嗓子眼也開始冒煙了,端起杯子就要喝水,沒想到杯子早空了,他把杯子重重放下,鄭洞國一看就拿過水瓶,給他倒上。這倒水也有講究,你不能倒多,也不能倒少,最好就是三分之二的樣子,倒多了,怎麼我連水都沒喝過,倒少了,連水都不給我喝呀,所以三分之二剛好。

把水給王俊端過來後,鄭洞國笑着說:“營長,別生氣,*這人就這樣,高興起來就忘乎所以,其實他還真沒什麼其他心思。”

“誰知道他有什麼心思。校長也是,非要把這個連長留給他。”

當初二團的十二個個連長(包括團部直屬的特務連、機槍連、炮兵連)中的十一個很快就任命了,但三營七連的連長就是出不來,王俊向王柏齡反應幾次,請求儘快任命七連連長,可是王柏齡也沒辦法,蔣介石就是拖着不辦,還讓他們別急,一定給他們派個好連長來。等莊繼華來報道,王俊才知道原來這個位置是給他留着的,由此二團上下都知道莊繼華這個連長後臺很硬,不過卻沒人懷疑莊繼華的能力,畢竟莊繼華的成績擺在那。

後臺硬,能力強;莊繼華真要甩開臉給王俊找麻煩,暗中下點什麼絆子。王俊恐怕還真只有吃癟的份,今天莊繼華順着王俊一個勁猛認錯,也挺給王俊面子,所以鄭洞國一勸就成了。

“校長賞識*這誰都知道,不過*也確實沒讓校長失望過。教官,*怎麼說也是你的學生,不可能不聽您的。再說他的那個方法要是真的管用,不也是我們三營的一大創舉,也給您臉上添光不是。”

“哼,還添光。桂庭,你別儘想好事,莊*這樣的人是很能幹,但這種人又特別容易持才傲物,小事情則罷了,要是闖出大禍來,你怎麼收拾?上次他闖的禍不就是個例子嗎,連校長和政委都收拾不住。他要在咱們三營闖禍,我收拾得了?你收拾得了?”像莊繼華這樣的人,不闖禍則已,一闖保證是大禍,他王俊可沒信心堵得住。

“這個….。營長放心,*心裡還是有分寸的。”雖然這麼說,可鄭洞國心裡也不住猶疑。

“算了,還是交給團長處理吧。不過這七連我們可好多天沒去了,改天我們一起去看看。”王俊這下想起莊繼華來後他還沒去過七連,這似乎有點不應該。

“好。”

莊繼華走出營部抹把臉上的水就恢復正常了,在營部的小兵眼力這個連長狂,讓營長罵半天,居然一點沒往心裡去,跟個沒事人似的。其實這是莊繼華的真實心態,不知怎麼的,莊繼華對軍校中的少數幾個人很是敬重或者說是慎重,比如蔣介石、廖仲愷、何應欽、周主任、還有他特意疏遠的教授部副主任前世大名鼎鼎的葉帥,甚至包括學生中的胡宗南、杜聿明、關麟徵、陳賡等等,凡是他知道名字的,他都很慎重,對其他人,比如營長王俊、團長王柏齡,他就是提不起心來,也就是沒有敬畏之心;所以什麼事他想作也就作了。

回連以前,莊繼華又去八連看了看許繼慎等同學,幾個人見面後很高興的聊會天,不過他們也正忙着練兵,也沒時間多聊會,留莊繼華吃午飯吧,可離武漢時間還有兩個多小時。所以莊繼華也就推辭了。

第二天,王俊的報告也交到團長王柏齡手中。王柏齡一看鼻子差點氣歪,別的連隊也不是沒出現過逃兵,但像莊繼華這樣自己就處理了的還沒有,事後居然就不疼不癢的交個報告就想繳差,這簡直就是目無上級。而且王柏齡在學校中就感到莊繼華對自己不是很尊重,雖然每次見面莊繼華的態度很好,但從他的眼神裡就看得出來,缺少別的學生那種尊敬,甚至是…有點輕視。

王柏齡可不是王俊,再怎麼說他也是蔣校長保定軍校和曰本振武軍校的同學,辛亥時還跟着蔣校長一起玩過一段恐怖分子,又是蔣校長親自從雲南講武學堂挖來的高級人才,所以他一紙以莊繼華藐視上司爲名,要求免去莊繼華連長職務的報告就送到蔣介石面前。

第四十五節 遷都(五)第九節 臨沂破軍(一)第七節 風波惡(五)第四節 密林血戰(八)第七節 悼蔣先雲(一)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六)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五)第二節 重建(四)第八節 天火(九)第八節 天火(九)第八節 日薄(二)第六節 波瀾起(一)第二節 川軍(一)第三節 魅影(五)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三)第五節 曙光(十四)第四十六節 旁觀(六)第六節 救亡(五)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九)第十三節 無聲第三節 會戰(九)第三節 戰鼓(二)第四十八節 傷懷(八)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八)第二節 初戰(三)第九節 中央入川(二)第八節 特使(十四)第三節 戰天津(十三)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六)第四節 以牙還牙(十)第十節 餘波(五)第三節 鏖兵淞滬(一)第四節 塞北烈焰(三)第三節 巧取(四)第八節 轉折(十二)第三節 會戰(五)第十三節 冷遇第四十三節 生死之間(二)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三)第四節 外交(十)第三節 整編(二)第四節 密林血戰(七)第八節 轉折(二十五)第三節 戰天津(八)第八節 說敬之(一)第十一節 大捷(五)第二節 戰後之戰(六)第六節 攻略山東(十一)第八節 南線(五)第七節 閃電(十)第八節 艱難的花(二)第三節 整編(二)第三節 縱論天下事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八)第五節 “異心”(三)第六十四節 副官第一節 上海陰謀(五)第三節 暗戰(五)第九節 臨沂破軍(一)第三節 戰天津(十一)第一節 返川(五)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六)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二)第十節 拉薩風雲(五)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六)第四十九節 別離(七)第四節 經濟改革(九)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第二節 戰後之戰(八)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六)第三節 聚才(四)第二節 減租減息(一)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四)第三節 戰鼓(八)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九)第三十節 中山艦(七)第四節 決戰前奏(四)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二)第四十六節 旁觀(二)第十三節 冷遇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七)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七)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三)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第四十一節 四天三勝(三)第一節 破冰(一)第三節 狙擊(六)第二節 陝北行(九)第四節 再戰津浦(九)第六節 新雲南(三)第三節 戰天津(一)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二)第六節 攻略山東(十二)第十節 拉薩風雲(五)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十三)第七節 風波惡(三)第四節 密林血戰(六)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四)第四節 外交(四)
第四十五節 遷都(五)第九節 臨沂破軍(一)第七節 風波惡(五)第四節 密林血戰(八)第七節 悼蔣先雲(一)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六)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五)第二節 重建(四)第八節 天火(九)第八節 天火(九)第八節 日薄(二)第六節 波瀾起(一)第二節 川軍(一)第三節 魅影(五)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三)第五節 曙光(十四)第四十六節 旁觀(六)第六節 救亡(五)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九)第十三節 無聲第三節 會戰(九)第三節 戰鼓(二)第四十八節 傷懷(八)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八)第二節 初戰(三)第九節 中央入川(二)第八節 特使(十四)第三節 戰天津(十三)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六)第四節 以牙還牙(十)第十節 餘波(五)第三節 鏖兵淞滬(一)第四節 塞北烈焰(三)第三節 巧取(四)第八節 轉折(十二)第三節 會戰(五)第十三節 冷遇第四十三節 生死之間(二)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三)第四節 外交(十)第三節 整編(二)第四節 密林血戰(七)第八節 轉折(二十五)第三節 戰天津(八)第八節 說敬之(一)第十一節 大捷(五)第二節 戰後之戰(六)第六節 攻略山東(十一)第八節 南線(五)第七節 閃電(十)第八節 艱難的花(二)第三節 整編(二)第三節 縱論天下事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八)第五節 “異心”(三)第六十四節 副官第一節 上海陰謀(五)第三節 暗戰(五)第九節 臨沂破軍(一)第三節 戰天津(十一)第一節 返川(五)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六)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二)第十節 拉薩風雲(五)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六)第四十九節 別離(七)第四節 經濟改革(九)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第二節 戰後之戰(八)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六)第三節 聚才(四)第二節 減租減息(一)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四)第三節 戰鼓(八)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九)第三十節 中山艦(七)第四節 決戰前奏(四)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二)第四十六節 旁觀(二)第十三節 冷遇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七)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七)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三)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第四十一節 四天三勝(三)第一節 破冰(一)第三節 狙擊(六)第二節 陝北行(九)第四節 再戰津浦(九)第六節 新雲南(三)第三節 戰天津(一)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二)第六節 攻略山東(十二)第十節 拉薩風雲(五)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十三)第七節 風波惡(三)第四節 密林血戰(六)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四)第四節 外交(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