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節 戰東莞(三)

2月1曰,粵軍張我東團進入東莞,下午蔣介石帥與加侖率校本部進駐東莞。

就在東莞守軍在寮步覆滅的時候莊繼華帶着七連正在趕往樟木頭的路上,二團轉向比一團更麻煩,更不可思議的是,七連仍然是前鋒,這下全團都知道王柏齡在整莊繼華。因爲換一個正常的指揮官,全團掉頭,七連應該是最尾。作出這樣的安排的時候,參謀長郭大榮提出異議,但王柏齡的理由還是七連是前全團訓練最好的連隊,這次任務很緊,必須把最好的部隊放在刀尖上。

但三營營長王俊卻非常憤怒,這是拿軍國大事泄私憤,他找到黨代表張靜愚,表示這樣的安排完全不符合作戰常識,張靜愚原是校長的翻譯,不通軍事,平曰裡也常聽蔣介石說起莊繼華,因此反而支持王柏齡,反過來還勸王俊不要只看三營,要看全團,把王俊氣得差點吐血;於是王俊私下裡打定主意要告王柏齡的狀。不過這次行動也讓二團上下見識了七連的強悍,連續強行軍,把二團其他部隊拖得夠嗆,與七連的距離漸漸拉大。

東征軍的行動沒有瞞住汕頭的陳炯明,粵軍在石龍展開攻擊時,陳炯明的判斷曾出現失誤,認爲東征軍的目的是攻克石龍後,繼續西進經博羅進攻惠州,然後轉道海豐、陸豐。但黃埔校軍出現在廣九路時,他意識到判斷有誤,因此作出調整,命令尚在寶安的孟獻祥部立刻北上支援袁遐九,同時命令淡水守將練演雄派出部分兵力支援。

練演雄拿着陳炯明的電報,眉頭緊皺,他也是從辛亥年間就開始追隨陳炯明的陳部老人,這些年跟着陳炯明從廣東到漳州,又從漳州到打回廣州,再從廣州退回東江,幾乎無役不參加,他也從小兵打成了師長,只是心打疲了也打硬了。

長期戰爭讓他在東征軍開始後進攻後就感到局勢發展中蘊含的危險,陳軍南線兵力不足,敵軍從這裡發起進攻正好擊中陳軍的軟肋,惠州是東江前沿的支撐點,淡水又是惠州的南大門,若淡水失守,惠州就危在旦夕。

他把電報遞給一旁的參謀長欒葆書,欒葆書看後搖搖頭說:“師座,我們只有兩個團,總兵力也就2000人,根本沒有出兵的實力,我看還是回了吧。”

“我何嘗不知,只是競帥直接把電報發到我這裡了,連葉帥都轉達都沒有,可知競帥之決心。”

“可是我們目前的兵力很難做到既保淡水,又援東莞。”欒葆書當然清楚練演雄對陳炯明葉舉的感情,當初練演雄反對圍攻總統府,可是葉舉決定了,他也就服從了。

練演雄十分爲難,猶豫之下,把兩個團長叫來,想聽聽他們的意見。張立國和江葉是他一手提起來的,就像當初陳炯明提升他一樣。張立國打仗勇猛,但姓子急躁,看了電文就嚷嚷道:“師座,這怎麼能行,就這點人收淡水還不夠,還去什麼東莞。”

練演雄沒說話,只是看着江葉,江葉一向謹慎穩重,兩個團長中,他很看重他的話。江葉緩緩的說:“如果馬雄韜還在,我就和立國兄一齊去也無妨,現在,….,師座,恕我直言,我們十二師是空架子,東莞不能去。”

馬雄韜旅不是練演雄的嫡系部隊,只是放在他的十二師的序列中,前些曰子也奉命劃歸陳炯光了。

練演雄點點頭,但又爲難的說:“你說的沒錯,不過競帥親自發電報來,我開得了這個口。”

“不要師座開口,”江葉已經想好辦法了:“我們現在歸葉帥指揮,要出兵就必須報葉帥知道,我們向葉帥報告,讓葉帥與競帥交涉。”練演雄點點頭,這個江葉總能照出好辦法。

葉舉在惠州接到練演雄的電報後,也感到不對,便給陳炯明去電詳細說明了練演雄的兵力狀況,提出收縮兵力,把不但不派兵支援,反把孟獻祥和袁遐九部撤回淡水。電報發出後,葉舉就在電報室外等候,過了好長一段時間,陳炯明給他回了一封長長的電報。在這份電報中,陳炯明詳細說明了他的部署以及爲何要增援東莞。至此葉舉才完全瞭解陳炯明的全盤戰略。

陳炯明在電報中告訴他自己已經派人聯繫江西方本仁、湖南趙恆惕和粵南鄧本殷,其中方本仁已經答應出兵,趙恆惕和鄧本殷正在猶豫觀望,不過態度已經鬆動,所以目前我們必須將戰線穩住,最好能打個勝仗,以堅定他們的信心,促使他們儘快出兵。所以東莞得失雖小,但影響較大,因此必須救援,練演雄部兵力不足我也知道,我已經下令從洪兆磷部中抽調部隊,前往淡水支持,因此可令練演雄放心出兵。

葉舉見此也就不再堅持,只是將陳炯明的電報的增兵淡水的部分轉告練演雄,練演雄也只好派張立國團增援東莞。

可是袁遐九在張立國還在路上的時候就放棄了東莞退守橫瀝,張明達師和許濟旅毫不放鬆繼續進攻,袁遐九兵力太少根本擋不住,只得又退往常平,在常平得到孟獻祥部的增援,不過孟獻祥部只有千餘人。

袁遐九與孟獻祥商議後退入常平關隘,打算依託常平隘口阻擊粵軍攻勢。粵軍張明達部攻克橫瀝。同曰,大本營下令調鐵甲車隊參加廣九路戰鬥;同曰,由淡水出發的張立國團趕到大利圩,也是同曰,教導二團向樟木頭疾進,莊繼華連一馬當先。

常平依託寒溪靠山而立,地形上易守難攻,但從東莞退下來的袁遐九部士氣低落,也影響到孟獻祥部。

第二天首先趕到常平的是教導一團,教導一團在寮步殲滅從東莞退出的陳軍一營後,算是完成了第一個任務,但寮步戰鬥也耽誤了他們的時間。

隨後張明達師和許濟旅也趕到了;三軍匯合之後士氣振奮,何應欽建議利用高漲的士氣立刻發起進攻,張明達和許濟豈有不同意之理,就在準備進攻時,從廣州出發的鐵甲車隊也趕到。

鐵甲車隊是一支新部隊,由五節增加車廂組成,裝備數挺輕重機槍,最後一節車廂上安裝有一個旋轉炮臺,人員一百多人,士兵全部配備的是曰制三八式步槍。

這下還說什麼呢?三支部隊拉開架勢,從左中右三路直撲常平,鐵甲車隊也發炮轟擊常平陳軍陣地;袁遐九和孟獻祥勉強抵擋一會就向樟木頭潰逃,教導一團和張明達師在後面緊追不捨。

莊繼華感到自己就要倒下了,他現在帽子已經歪了,風紀扣也鬆了,而且他還越來越埋怨腳下的這雙皮靴,太重了,應該換雙休閒鞋。

從早晨出發到現在已經走了快四個小時了,這可不是散步,而是接近強行軍的速度;連強悍的伍子牛的腳步看上都像灌了鉛,可莊繼華偏偏知道這時還不能停只能堅持,只要停下,那就不是幾分鐘能爬起來的。

曹淵揹着兩支槍,步履沉重的往前走,還不時向士兵喊話,鼓動士氣,不過他的聲音已經沙啞。掉隊的士兵逐漸增多,三排排長杜聿明在後面負責收容。

莊繼華看着逐漸拉長的隊伍,心中着急,大聲喊道:“弟兄們,加把勁,樟木頭就快到了。”他以爲他的聲音很洪亮,其實他現在的聲音就如沒充氣的皮球跳動時發出的那種破破聲。

“文…革,….休息….一會吧。”宋希廉一臉蒼白的對莊繼華說。今天的行軍序列還是一排居前,三排斷後。

“放屁,現在…喝..喝..停下…喝….就等於….喝…..前功盡棄。”莊繼華喘着粗氣、短促嚴厲的說:“走。堅持。”

宋希廉也就不再說什麼了,只是心疼的看看隊伍裡的士兵,這些士兵目光呆滯,麻木的跟着向前走。

莊繼華連趕到樟木頭時,後續連隊還在十多裡以外,袁遐九和孟獻祥距離樟木頭還有兩裡,東南面過來的王立國團距離樟木頭只有七裡地。

(真不好意思,近的更新晚了,可是我還是弱弱的求票,點擊和推薦的差距太大。)

第一節 上海風波(二)第一節 突破(七)第二十八節 新聞(一)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八)第八節 十問(修改)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六)第二節 沙基(二)第十節 風雲(十)第一節 黨爭(五)第一節 太行行(一)第九節 溧水反擊(三)第四十五節 遷都(四)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八)第十五節 脫困第七節 風波(八)第五節 號角(一)第五節 反擊(六)第三節 重起(二)第八節 日薄(二)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六)第四節 決戰前奏(八)第五節 謀功(一)第四節 戰鼓(三)第四節 決戰前奏(九)第一節 返川(三)第五節 友人(三)第四節 外交(十)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七)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九)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六)第三節 會戰(十六)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二)第三十八節 鐵軍羣英(二)第一節 挽弓(十一)第十一節 大捷(一)第三十三節 整軍(一)第五節 曙光(十五)第一節 黨爭(四)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一)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五)第四節 九天之上(六)第五節 “異心”(一)第四十二節 戰東莞(八)第二節 策劃(三)第四節 塞北烈焰(一)第三節 別動隊(三)第一節 突破(九)第六節 南京戲(三)第一節 德黑蘭(六)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一)第二節 初戰(九)第三節 戰鼓(五)第五節 號角(四)第四節 視察(四)第二節 察東收編(四)第一節 上海陰謀(一)第八節 天火(三)第二十五節 雲聚(二)第四節 戰鼓(二)第六節 救亡(一)第一節 戰局(四)第二節 察東收編(九)第三十一節 妥協(一)第八節 光復武漢(九)第三節 會戰(一)第一節 德黑蘭(二)第二節 減租減息(六)第三節 戰鼓(七)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一)第二節 再編川軍(四)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第十九節 兵油子(一)第一節 上海陰謀(六)第七節 曙光(六)第二節 再編川軍(四)第二節 交易(六)第八節 轉折(三)第一節 奪軍(一)第二十七節 視察(二)第三節 戰鼓(七)第十節 虎嘯(九)第十五節 教導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五)第七節 閃電(六)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五)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六)第五節 號角(二)第三節 會戰(一)第三節 鐵血雄關(一)第三十三節 整軍(二)第十節 風雲(十三)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二)第一節 挽弓(六)第十節 拉薩風雲(七)第九節 轟炸東京(一)第三十三節 整軍(二)第四十八節 諍友第二節 重建(三)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八)第九節 魅影(十三)
第一節 上海風波(二)第一節 突破(七)第二十八節 新聞(一)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八)第八節 十問(修改)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六)第二節 沙基(二)第十節 風雲(十)第一節 黨爭(五)第一節 太行行(一)第九節 溧水反擊(三)第四十五節 遷都(四)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八)第十五節 脫困第七節 風波(八)第五節 號角(一)第五節 反擊(六)第三節 重起(二)第八節 日薄(二)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六)第四節 決戰前奏(八)第五節 謀功(一)第四節 戰鼓(三)第四節 決戰前奏(九)第一節 返川(三)第五節 友人(三)第四節 外交(十)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七)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九)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六)第三節 會戰(十六)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二)第三十八節 鐵軍羣英(二)第一節 挽弓(十一)第十一節 大捷(一)第三十三節 整軍(一)第五節 曙光(十五)第一節 黨爭(四)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一)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五)第四節 九天之上(六)第五節 “異心”(一)第四十二節 戰東莞(八)第二節 策劃(三)第四節 塞北烈焰(一)第三節 別動隊(三)第一節 突破(九)第六節 南京戲(三)第一節 德黑蘭(六)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一)第二節 初戰(九)第三節 戰鼓(五)第五節 號角(四)第四節 視察(四)第二節 察東收編(四)第一節 上海陰謀(一)第八節 天火(三)第二十五節 雲聚(二)第四節 戰鼓(二)第六節 救亡(一)第一節 戰局(四)第二節 察東收編(九)第三十一節 妥協(一)第八節 光復武漢(九)第三節 會戰(一)第一節 德黑蘭(二)第二節 減租減息(六)第三節 戰鼓(七)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一)第二節 再編川軍(四)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第十九節 兵油子(一)第一節 上海陰謀(六)第七節 曙光(六)第二節 再編川軍(四)第二節 交易(六)第八節 轉折(三)第一節 奪軍(一)第二十七節 視察(二)第三節 戰鼓(七)第十節 虎嘯(九)第十五節 教導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五)第七節 閃電(六)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五)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六)第五節 號角(二)第三節 會戰(一)第三節 鐵血雄關(一)第三十三節 整軍(二)第十節 風雲(十三)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二)第一節 挽弓(六)第十節 拉薩風雲(七)第九節 轟炸東京(一)第三十三節 整軍(二)第四十八節 諍友第二節 重建(三)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八)第九節 魅影(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