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 積聚(七)

鄧演達贊同的點點頭,現在的莊繼華可再不是廣州或剛回國的毛頭小夥,除了他本身的能力外,他在西南三省持續八年的開發建設,贏得了西南三省民心軍心,四川的地方勢力,鄧錫侯、楊森、劉文輝、田頌堯等人無不以他爲核心,雲南的龍雲雖然是他擊敗的,但盧漢卻寧可靠向他也不願靠向蔣介石。

此外持續八年的西南開發,將國內知識精英一網打盡,莊繼華在這些知識精英中有崇高的威望,他的一句話比蔣介石管用多了,國民政斧在知識分子較好的支持率,可以說都是他一手贏得。

至於金融企業,那就更不消說了,張靜江虞洽卿爲他掌控金融,工商銀行四明銀行富滇銀行四川發展銀行這四大銀行可以與中央四大行對抗。從江浙一帶遷來的企業從工商銀行貸得大量資金,這也增強了莊繼華的影響力。

蔣介石也明白莊繼華手上的實力,所以在孔祥熙與莊繼華髮生衝突時,寧可犧牲孔祥熙,也不能輕動莊繼華。

對莊繼華手上的實力,鄧演達李濟深等人看的很清楚,所以纔不遺餘力的拉住他,陳銘樞甚至放下身份,來貴陽作他的高參。

“我看他這樣籌劃還是有深意的,”陳銘樞思索着說,他長期在政治軍事圈子裡廝混,在某種程度上比鄧演達和李濟深更敏銳:“你忘了,當初在南山上,他要求我們在抗戰期間服從委員長領導,所以我更認爲這是着眼於勝利之後。”

鄧演達擡頭看着陳銘樞,有些混亂的目光漸漸清晰,陳銘樞的話提醒了他,一定是這樣,什麼政略戰略,莊繼華繞了這麼大一個圈子,目的就是告訴他們,現在積蓄力量,着眼點在戰後,唯有如此才能在戰後國家重建中發揮作用,否則無論是國民黨還是GCD都不會拿正眼瞧你。

想清楚後,鄧演達如釋重負般站起來,搖頭笑道:“這個莊文革呀,打啞謎真有一套。”說完後又問陳銘樞:“真如,朐園兄去大別山,你看怎樣?”

陳銘樞想想後搖頭說:“他走了,誰來與莊文革打交道?我看大別山還是我去吧,朐園兄的身體也不是很好,還是我去吧。”

鄧演達沒有多想,可也沒立刻答應,陳銘樞看着他:“我去是合適的,朐園兄爲人過於忠厚,而敵後的情況複雜,需要一個狡猾點的人,再有就是我與李宗仁關係尚可,有些事情好商量。”

“我沒有不同意你去,”鄧演達說:“GCD的軍事中心在太行山,政治中心在延安;那麼我黨的軍事中心可以在大別山,政治中心呢?你看放在貴陽如何?”

陳銘樞想了想,搖搖頭:“貴陽現在是莊文革主持,所以我黨活動比較有利,可據我所知,莊文革在貴州雲南練兵的目的是緬甸,一旦緬甸戰事展開,他肯定會謀求去緬甸,那時,貴陽就不再適合了。”

房間裡陷入沉默,倆人都感到有些棘手,良久陳銘樞才長嘆一聲:“我們還是沒有地盤呀,看來我們必須狠下一條心,花上兩三年時間,打下一塊地盤。”

“可這與作戰原則相背。”鄧演達說:“你對李宗仁瞭解多少?”

“這個人比較敦厚,處事圓滑,”陳銘樞邊說邊回憶印象中的李宗仁:“李任潮與他相厚,不過白崇禧爲人倨傲,五戰區恐怕不適合。”

鄧演達一提五戰區,陳銘樞立時明白他想什麼,坦率的說他不看好五戰區,全國各個戰區迅速在他腦子裡過了一遍,忽然問道:“你看蘇魯戰區怎樣?黃紹竑是江蘇省主席和戰區司令,這個人雖然脫離了桂系,但與各方面關係較好,另外江蘇的部隊五十一軍,七十五軍,都是雜牌部隊,可以作作工作。”

鄧演達眼前一亮,微微點頭,江蘇孤懸敵後,蔣介石的影響要小得多,是個可以作爲的地方,想到這裡,他臉上露出笑容:“真如,費心了。”

“可你們想過沒有,怎麼去蘇北,”嚴重推開門進來,他邊把手上的東西一一歸置邊插話道:“如果擇生去蘇北,蔣介石能不懷疑?他會同意?我看最好是五戰區,要不然一戰區也行。”

“你怎麼悄沒聲的就進來了。”陳銘樞故作不滿的抱怨道:“這大黑天的,嚇死人了。”

“你陳真如要能被嚇死,早就不知死過幾回了。”嚴重淡淡的說,此刻他已經換上了便裝,腳下吸着雙拖鞋:“我認爲總司令部還是在大別山爲好,江蘇看上去不錯,實際我們很難插手。”

鄧演達和陳銘樞對視笑了笑,鄧演達解釋說:“不是總司令部,是政治中心。”

嚴重這才明白自己弄擰了,不過他也沒在意,反倒想了想,還是搖頭:“我還是認爲五戰區比較適合,擇生,文革在豫東進行了大規模的社會改革,時間雖短,但對河南人民有深刻影響,如果此刻你們再去豫西搞同樣的改革,必定能得到豫西百姓的支持,幹嘛非要捨近求遠呢?再說,當初文革在豫東改革時,李宗仁就明確表示支持,現在你們去了,他必定同樣表示支持。所以在五戰區,事半功倍。”

“另外,政治中心必須要得到當地百姓支持,延安是GCD打下來的,我們不可能採取武力,只能用和平的方式,老蔣爲了分散文革的力量,從西南調走大批幹部,其中近半落在河南和五戰區,我們過去進行社會改革,必然能得到他們的支持;”

“還有,你在湖南的情況老蔣肯定知道,要是失望,轉而到五戰區辦學,再行社會改革,老蔣必不生疑,相反要去江蘇,老蔣必然生疑,此後障礙必多,所以去五戰區能佔天時地利人和。”

嚴重的長篇大論讓鄧演達和陳銘樞頓時刮目相看,此前嚴重一向是以人品端正,軍事乃其所長示人,此番言論卻表明他的政略軍略又有所長。

陳銘樞慨然長嘆:“劬園兄好見識呀,難怪文革舉薦你來擔任總指揮,這識人之明上,我不如他。”

“豈止識人之明,”鄧演達解嘲的苦笑下:“這軍略政治建設民生,滿民國這麼多人,能如他的有幾人,我在湖南照搬渝城社會改革,結果呢?我這老師,”說到這裡,他搖頭嘆息:“說來臉紅呀。”

“你們倆呀,就別在這裡故作感慨了,”嚴重直搖頭:“渝城經驗有很重要一條,就是黨的建設,我黨建設該如何進行?兩位想過沒有?GCD有政治局,有中央,GCM有中央黨部,有中常會,我們呢?人無頭不走,鳥無頭不飛,現在我黨是個鬆散的聯合體,這樣的政治團體在當今中國註定是無所作爲的,我建議,我們也應該組建一個核心,類似[***]政治局那樣的團體,提出我們自己的政治綱領。”

“劬園兄此言真乃真知灼見,”陳銘樞一拍大腿,忍不住站起來,大手一揮:“縱觀總理革命、我黨數十年革命,沒有一個領導核心,是斷然不行的,我認爲,應該把大家召集起來,商議一下,組成一個領導核心,然後我們纔有希望。”

“真如說得對,”鄧演達點點頭,他明顯感到一旦這個核心確立,第三黨的發展必將邁上一個新臺階,自己奮鬥十幾年,沒想到此刻才真正打開局面:“我儘快趕回渝城與任潮兄他們商議。”

“我跟你一起回去,我來說服李任潮。”陳銘樞情緒有些激動,自告奮勇的說,實際李濟深與他沒有真正加入第三黨,不過陳銘樞與鄧演達走得更近,逐漸接受了鄧演達的思想,李濟深卻認爲應該組建一個更大的同盟,將一些小黨派包括在內,因此他們此舉很可能受到李濟深的反對。

“也好,順便把在大別山組建總指揮部的事情敲定。”鄧演達點點頭:“總指揮我看還是真如,文革這裡很重要,劬園兄無人可以替代,另外,平山在南洋籌集經費不是很順利,能否請文革支援點經費和物資。”

“應該沒有問題。”嚴重沒有去爭那個總指揮,他也知道如果要在莊文革身邊留人的話,他是最合適的:“擇生,你還是儘快把文革要的幹部名單給他吧,另外再找時間與他談談。”

鄧演達和陳銘樞都明白,嚴重這是委婉建議,把政治中心建在五戰區這事與莊繼華商議。陳銘樞忍不住看了嚴重一眼,他沒想到,莊繼華在嚴重心中的地位居然如此之高,甚至隱隱有超過鄧演達之勢。

深夜的上海租界碼頭,十幾個精壯漢子手提短槍警惕的注視着四周,一個穿着長衫的中年人陪着兩個穿西裝的人來到碼頭,西裝顯得有些緊張,目光中還有一絲絕望。

“高先生,陶先生,放心吧,一切都準備好了,杜先生會在香港迎接你們。”長衫站在旋梯前平靜的對西裝說。

月色下,高宗武和陶希聖的臉色蒼白,有些慌張的走上旋梯,甚至沒有來得及向長衫道謝。

(未完待續)

第一節 返川(一)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十四)第三節 魅影(七)第八節 九變(二)第八節 天火(二)第三節 暗戰(一)第二十七節 轉變(二)第一節 霧(一)第七十節 密商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八)第一節 上海風波(四)第六節 攻略山東(十四)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二)第十三節 無聲第四節 密林血戰(四)第十節 餘波(四)第五節 謀功(一)第六節 突破(一)第四節 再戰津浦(三)第一節 陰謀(八)第一節 返川(二)第六節 波瀾起(四)第四節 戰爭(一)第七節 曙光(六)第二節 戰後之戰(六)第五節 雲集(二)第一節 諜影(一)第二節 察東收編(四)第三節 巧取(六)第九節 臨沂破軍(二)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二)第一節 上海風波(七)第五節 受罰與訛詐第二十七節 轉變(四)第七節 悼蔣先雲(一)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五)第三十四節 送君第二節 策劃(十)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六)第七節 誤判第七節 閃電(十一)第四節 盤尼西林戰爭(三)第四節 以牙還牙(二)第四十三節 生死之間(二)第三節 巧取(一)第一節 挽弓(十六)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二)第八節 九變(四)第四十七節 分路(四)第八節 南線(五)第十節 江戶之花(三)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九)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一)第四節 決戰前奏(三)第九節 轟炸東京(一)第九節 魅影(一)第一節 奪軍(十)第八節 天火(十二)第五節 曙光(十一)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八)第八節 轉折(二十)第二節 初戰(七)第七十節 密商第五節 反攻(五)第九節 轟炸東京(四)第二節 投敵(九)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五)第五節 突擊(九)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九)第一節 端倪(一)(修正)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三)第一節 上海風波(五)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十一)第五節 反擊(一)第八節 轉折(五)第五節 雲集(一)第三十八節 鐵軍羣英(一)第七十三節 無語第八節 南線(一)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二十)第九節 轟炸東京(三)第三節 別動隊(三)第一節 奪軍(十一)第十節 風雲(十六)第二節 察東收編(四)第五節 戰雲密佈(八)第十一節 大捷(二)第一節 遏制(七)第二節 投敵(五)第四節 盤尼西林戰爭(四)第四節 經濟改革(十一)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五)第一節 陰謀(十)第八節 轉折(十四)第五十二節 遭遇戰(二)第三節 鏖兵淞滬(二)第一節 奪軍(四)第二十三節 風波(一)第一節 突破(五)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五)
第一節 返川(一)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十四)第三節 魅影(七)第八節 九變(二)第八節 天火(二)第三節 暗戰(一)第二十七節 轉變(二)第一節 霧(一)第七十節 密商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八)第一節 上海風波(四)第六節 攻略山東(十四)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二)第十三節 無聲第四節 密林血戰(四)第十節 餘波(四)第五節 謀功(一)第六節 突破(一)第四節 再戰津浦(三)第一節 陰謀(八)第一節 返川(二)第六節 波瀾起(四)第四節 戰爭(一)第七節 曙光(六)第二節 戰後之戰(六)第五節 雲集(二)第一節 諜影(一)第二節 察東收編(四)第三節 巧取(六)第九節 臨沂破軍(二)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二)第一節 上海風波(七)第五節 受罰與訛詐第二十七節 轉變(四)第七節 悼蔣先雲(一)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五)第三十四節 送君第二節 策劃(十)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六)第七節 誤判第七節 閃電(十一)第四節 盤尼西林戰爭(三)第四節 以牙還牙(二)第四十三節 生死之間(二)第三節 巧取(一)第一節 挽弓(十六)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二)第八節 九變(四)第四十七節 分路(四)第八節 南線(五)第十節 江戶之花(三)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九)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一)第四節 決戰前奏(三)第九節 轟炸東京(一)第九節 魅影(一)第一節 奪軍(十)第八節 天火(十二)第五節 曙光(十一)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八)第八節 轉折(二十)第二節 初戰(七)第七十節 密商第五節 反攻(五)第九節 轟炸東京(四)第二節 投敵(九)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五)第五節 突擊(九)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九)第一節 端倪(一)(修正)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三)第一節 上海風波(五)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十一)第五節 反擊(一)第八節 轉折(五)第五節 雲集(一)第三十八節 鐵軍羣英(一)第七十三節 無語第八節 南線(一)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二十)第九節 轟炸東京(三)第三節 別動隊(三)第一節 奪軍(十一)第十節 風雲(十六)第二節 察東收編(四)第五節 戰雲密佈(八)第十一節 大捷(二)第一節 遏制(七)第二節 投敵(五)第四節 盤尼西林戰爭(四)第四節 經濟改革(十一)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五)第一節 陰謀(十)第八節 轉折(十四)第五十二節 遭遇戰(二)第三節 鏖兵淞滬(二)第一節 奪軍(四)第二十三節 風波(一)第一節 突破(五)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