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節 辯論賽

莊繼華心中一凜,知道這纔是今天找他來的正事,腦子立刻開始轉動,宣俠父走後學生中反應強烈,支持宣俠父的佔絕大多數,黃埔一期的學生大多數是報着熱血報國的理想加入黃埔的,政治素質極高,而且血比一般的年輕人還熱,屬於真正的熱血青年,象莊繼華這樣抱投機思想進來的很少。宣俠父的主張受到多數同學的支持也就不意外了,雖然恪於校規點名批評蔣介石的還沒有,而象莊繼華蔣先雲李之龍這樣的明白人卻因各種原因不能或不願說,所以批評的焦點集中在明煮上。這些情況莊繼華估計蔣介石知道,於是他決定實話實說。

“同學們說什麼的都有,都爲劍魂感到可惜,而且….,”說到這裡,他偷偷望了蔣介石一眼,見蔣介石面沉似水,便停下來,蔣介石見他不說了,便大度地揮揮手,說道:“說嘛,有什麼說什麼。”

“那….,學生便直說了,多數同學對校長有所指責,認爲校長此舉有違明煮原則。”

蔣介石也很煩惱,他沒有想到這事會引起學生們如此大的反應,有些擔心這事處理不好會影響他在學生中的威信,心中暗罵娘希匹,他很懷疑是[***]指使的,可是他卻沒有證據,況且宣俠父是依照正規的組織程序上書,他也就很難指責[***]。他煩惱的站起來說:“他們不懂,他們在政治上是很幼稚的。你在政治上是比較成熟的,應該多幫助他們。”

莊繼華這下明白了,蔣介石這是感到不好收場,既想維護他的權威,又不願意自己出面,想拿自己當槍使。他想了想決定還是幫蔣介石一把,一方面這樣發展下去對雙方都不好,另一方面可以加深蔣介石對自己的印象。

“同學們議論很多,學生以爲這不可避免,其實從另一方面也說明校長領導有方,”明白蔣介石的意思後,莊繼華沒答應也沒拒絕,只是按照自己的思路說下去:“校長一再強調黃埔同學要團結,將親愛精誠樹爲校訓,宣俠父的事說明同學們開始互相關心,說明校長的訓導已進入同學們的心中。”

這番話讓蔣介石心裡舒服點,可是轉念一想,親愛精誠是讓同學們團結自己的周圍,一致對外,而不是團結起來反對我,臉色又有些不快。

莊繼華當然沒有放過蔣介石的變化,他感到自己把握住蔣介石的想法,於是接着說:“校長,學生也想提點意見,不知…..。”

蔣介石臉色立刻大變,但他很快穩定下來,冷冷的說:“你說,你說,*,你有意見儘管提,我不是那種不接受批評的人。”

“是,學生不是對校長有意見,學生是對政治部有意見。學生認爲政治部工作不得力,應該加強。”

剛聽到莊繼華要提意見,他以爲是針對他的,心裡很生氣,你莊繼華太不識相,居然打上門來。可是莊繼華說他對政治部有意見,蔣介石就感到奇怪了,於是皺眉說道:“有什麼意見,你說說看,如果沒有道理我也是要批評你的。”

莊繼華心中大罵,剛說接受批評,轉眼就要批評,TMD,你還有沒有點信義。他壓壓火說道:“開學以來,政治部雖然邀請了幾個黨內領袖和社會名流來學校講演,可是從整體上說學校政治工作死氣沉沉,學生們中的相關活動基本沒有,全憑學生自覺,缺少明確的目的,就算講課也是照本宣科。”

蔣介石一聽就知道莊繼華說準了,他也覺得政治部工作不得力,現在的政治部主任邵元衝整天待在廣州城裡,每週來上兩節課,滿口之乎者也,下課就坐船走人,把政治部主任當官作,用鄧演達的話來說就是一官僚,根本不適合擔任黃埔軍校的政治部主任。

“嗯,繼續說。”蔣介石示意莊繼華繼續。

“總理說過黃埔軍校的原則是三分軍事七分政治,可是政治部目前的工作可以說一分都沒達到,我以爲校長有必要插手政治部,要求他們改進。”

這讓蔣介石有點爲難,他知道自己也不知道如何改進,於是他試探的說:“*你的意思我明白了,你這個意見很對,我也有同感,我批評過邵主任幾次了,可是….,黨內有些同志不明白政治工作的意義。”

“其實校長可以暫時代替,具體可以從總理教導開始。”這下蔣介石有點懵了,從總理教導開始,他不明白又不好問,於是有點不高興:“*,你是我的好學生,有什麼直說,說錯了也不要緊。”

這變得也太快了,莊繼華有點不適應,見蔣介石的樣子,便把自己的想法和盤托出:“總理曾說過,黃埔同學應不但要掌握軍事技術,也要掌握革命理論,不但要承擔軍事鬥爭的擔子也要承擔發動羣衆,宣傳革命思想的任務。然而宣傳革命思想發動羣衆需要有好的口才,需要能言善辯,因此我以爲應該加強同學們的辯論能力,如何才能加強呢?我建議舉辦一個辯論大賽,以各區隊爲單位,然後公開辯論,最後的冠軍由校方發給錦旗以示表彰。”

蔣介石覺得這是一個辦法,但又感到沒什麼用,遲疑的說:“這會不會造成同學們不團結,還有辯論什麼呢?”

“校長放心絕不會影響團結,至於題目就更好辦就辯論同學們關心的話題,比如軍隊中講究完全明煮是對是錯。最好每期題目都由校長指定。”

蔣介石這下完全明白了,敢情剛纔自己要他出面作學生們的工作,他不願意,說什麼辯論大賽,這不是糊弄自己嗎?想到這裡,他有些生氣。

“*,你不要有什麼顧慮,應該大膽工作?”

莊繼華知道蔣介石誤會了,沒有明白自己的目的,他只好把話挑明:“校長誤會了,灌輸式的教育方法不如啓發式。學生以爲與其辯解校長的作爲,不如讓同學們自己認識。校長您想,反方同學爲了贏得比賽,還有不努力認識嗎?至於正方同學在辯論中也能受到影響。再說就這個題目而言正方同學很難贏,因爲自古以來軍無二帥,任何國家的軍隊都沒有完全的明煮。”

蔣介石這下完全明白了,只要一辯論這個題目,那麼宣俠父事件自己就沒有錯,人心就一下子就挽回來了,而且自己完全不用出面。想明白了,蔣介石笑了,這個莊繼華真是聰明過人,這樣的主意都能想出來。

“很好,*,你找幾個同學來艹辦這事,所需要的費用找我報。”蔣介石滿面笑容的說。

“校長,這事還是要告訴邵主任一聲。”

“不管他,不管他,有什麼事找我。”給自己解決麻煩,蔣介石還是滿熱心的。

“校長,學生還有一個建議。”莊繼華得寸進尺了。不過蔣介石很高興,也不以爲意,示意他說。

“據學生觀察,同學中有很多擅長文藝的,學生以爲可以把他們組織起來,搞一個劇社,既能宣傳革命,也可以讓大家忙起來,免得太閒。”

蔣介石開始有些猶豫,聽到最後點點頭,是不能讓這些學生太閒了,閒下來就要生事。

“嗯,好,這事還是由你出面,找蔣先雲賀衷寒他們商量,理出一個章程,交給我和政委。”

“是,如果校長沒有什麼指示,學生就不打擾校長了。”

“好,*,你是我推薦的,一定要認真學習,不要丟我的臉。去吧”蔣介石滿意的對莊繼華說,今天他很滿意,這個莊繼華沒有讓他失望。

莊繼華一轉身就直撇嘴,老子給你出這麼好的主意,臨了還敲打我兩句,靠。

接下來莊繼華先把蔣先雲、李之龍、賀衷寒找來,又把陳賡胡宗南等人找來商量舉辦辯論賽和組建劇社的事情。大家自然都表示贊成,軍校裡的生活太枯燥,有點活動當然讓衆人都很高興。

衆人商量後很快拿出比賽程序,比賽方式,組委會成員,評判人組成方式等初步意見,莊繼華被推舉爲組委會幹事負總責。

由於湘軍幹部學校已經併入黃埔,成爲學生第五區隊,從隊數來說是單數,比賽在第一階段採用淘汰復活賽,一隊輪空直接進入第二輪,輸的兩隊再進行一次復活賽,勝者進入第二輪;第二輪採用淘汰賽,兩兩相對,勝者進入決賽。

參賽隊組成方式,每隊由五人組成,分爲主辯,第一副辯,第二副辯,三辯,支持人,支持人負責提供資料支持,不能發言。兩場比賽之間可以更換人選,但必須是本隊學生。

關於比賽方式是莊繼華回憶後世的辯論賽(我這裡就不再一一寫明)中的方式,衆人都認爲很好,一致通過。衆人對評判人提出不同人選,有人說請政委,有人說請校長,最後莊繼華提出本校只請政委,另外的人選到校外去請。於是這事就讓李之龍和賀衷寒(沒辦法誰讓他們認識的人多)出面去請。

最後在主持人人選讓莊繼華哭笑不得,他推薦蔣先雲或陳賡,但倆人一翻白眼,同時表示不幹,他們還想上場參賽,最後大家一致同意由他莊繼華出任。莊繼華只有苦笑,他還想上場去爲蔣校長辯解一番,現在沒機會了,只好希望蔣校長不要生出其他想法。

吵吵嚷嚷辯論賽的事辦完了,關於劇團頭緒太多,一時理不清楚,莊繼華認爲先把人選確定下來,大家先看看那些人願意參加,那些人有文藝特長,先把人選確定下來。

經過幾天的籌備,辯論大賽正式開場。

第四節 以牙還牙(八)第一節 挽弓(二)第五節 “異心”(三)第二節 戰後之戰(八)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二十一)第三節 整編(三)第十節 暗棋(四)第四節 婚禮(一)第三節 聚才(三)第四節 以牙還牙(三)第五節 戰雲密佈(六)第五節 反擊(九)第八節 日薄(一)第一節 湖議(二)第八節 轉折(八)第四十五節 襲淡水(三)第二十五節 雲聚(四)第七節 生機(四)第二十六節 議案(二)第三節 巧取(六)第五節 戰雲密佈(五)第一節 法幣(三)第七節 生機(五)第七節 風波(一)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十三)第一節 突破(十五)第四節 戰鼓(七)第一節 遏制(三)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二)第四節 決戰前奏(八)第二節 交易(五)第十節 風雲(八)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六)第二節 策劃(七)第一節 端倪(一)(修正)第五節 曙光(十四)第六節 波瀾起(九)第二節 起航(八)第五節 號角(十)第二節 察東收編(四)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七)第八節 說敬之(一)第三十節 中山艦(二)第一節 上海風波(十)第一節 德黑蘭(十六)第五節 盟國(九)第二十六節 議案(二)第六節 爾虞我詐(二)第三十三節 整軍(二)第二節 察東收編(七)第四節 陰雲(六)第五節 試探第九節 魅影(八)第四節 決戰前奏(五)第七節 閃電(四)第八節 特使(十三)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八)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一)第五節 曙光(四)第四節 密林血戰(三)第七十七節 平叛(四)第三節 太行行(十三)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第五節 謀功(三)第九節 魅影(九)第一節 奪軍(二)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一)第一節 遏制(三)第二節 策劃(一)第五節 謀功(三)第十一節 重振(九)第一節 挽弓(九)第一節 遏制(四)第八節 刺廖(四)第一節 霧(一)第十節 虎嘯(十二)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八)第五節 戰雲密佈(六)第三節 太行行(十三)第五節 盟國(二)第八節 南京,南京(二)第十一節 大捷(六)第八節 光復武漢(二)第六節 懲韓(一)第三節 戰天津(十一)第三節 重起(二)第二十九節 婚禮(二)第六節 爾虞我詐(十一)第八節 光復武漢(五)第二節 陝北行(三)第十節 江戶之花(九)第一節 諜影(三)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四)第一節 諜影(二)第十一節 大捷(五)第十節 大撤退(十)第三十節 中山艦(一)第二節 策劃(三)第二十六節 視察(一)第四節 九天之上(二)
第四節 以牙還牙(八)第一節 挽弓(二)第五節 “異心”(三)第二節 戰後之戰(八)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二十一)第三節 整編(三)第十節 暗棋(四)第四節 婚禮(一)第三節 聚才(三)第四節 以牙還牙(三)第五節 戰雲密佈(六)第五節 反擊(九)第八節 日薄(一)第一節 湖議(二)第八節 轉折(八)第四十五節 襲淡水(三)第二十五節 雲聚(四)第七節 生機(四)第二十六節 議案(二)第三節 巧取(六)第五節 戰雲密佈(五)第一節 法幣(三)第七節 生機(五)第七節 風波(一)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十三)第一節 突破(十五)第四節 戰鼓(七)第一節 遏制(三)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二)第四節 決戰前奏(八)第二節 交易(五)第十節 風雲(八)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六)第二節 策劃(七)第一節 端倪(一)(修正)第五節 曙光(十四)第六節 波瀾起(九)第二節 起航(八)第五節 號角(十)第二節 察東收編(四)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七)第八節 說敬之(一)第三十節 中山艦(二)第一節 上海風波(十)第一節 德黑蘭(十六)第五節 盟國(九)第二十六節 議案(二)第六節 爾虞我詐(二)第三十三節 整軍(二)第二節 察東收編(七)第四節 陰雲(六)第五節 試探第九節 魅影(八)第四節 決戰前奏(五)第七節 閃電(四)第八節 特使(十三)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八)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一)第五節 曙光(四)第四節 密林血戰(三)第七十七節 平叛(四)第三節 太行行(十三)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第五節 謀功(三)第九節 魅影(九)第一節 奪軍(二)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一)第一節 遏制(三)第二節 策劃(一)第五節 謀功(三)第十一節 重振(九)第一節 挽弓(九)第一節 遏制(四)第八節 刺廖(四)第一節 霧(一)第十節 虎嘯(十二)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八)第五節 戰雲密佈(六)第三節 太行行(十三)第五節 盟國(二)第八節 南京,南京(二)第十一節 大捷(六)第八節 光復武漢(二)第六節 懲韓(一)第三節 戰天津(十一)第三節 重起(二)第二十九節 婚禮(二)第六節 爾虞我詐(十一)第八節 光復武漢(五)第二節 陝北行(三)第十節 江戶之花(九)第一節 諜影(三)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四)第一節 諜影(二)第十一節 大捷(五)第十節 大撤退(十)第三十節 中山艦(一)第二節 策劃(三)第二十六節 視察(一)第四節 九天之上(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