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川軍(六)

劉湘沉默會後說:“曰軍也可以繼續進攻印度,不一樣可以切斷這條公路嗎?”

“不會,你們看,”莊繼華在世界地圖上花了一個圈,這個圈子東到馬里亞納羣島,南到所羅門羣島,北到中蘇邊界,西到緬甸。劉湘和鄧錫侯一下就明白莊繼華的意思了:“曰本只是一個小小的島國,這麼大一塊地方已經是他們力量的極限,更重要的是英國是一定要保住印度的,否則只要他們離開了,就再也回不來了。”

劉湘今天是徹底折服了,當今中國能對戰爭做出如此長遠預測,從國內局勢到周邊形勢,再到國際形勢變化,然後再理出現在要做什麼,能洞察細微至此的人有幾個?至少他劉湘做不到,他身邊的這幾個人也做不到。

而傅常的感觸更深,他現在才理解喻培棣那話絕不是替莊繼華漲聲勢,這樣的觀察力,他們栽在他手上一點不奇怪,一點不冤。

鄧錫侯震驚之餘才感到莊繼華還一直在看他,他看看劉湘,那道眼神十分無奈,又看看傅常和李之龍,傅常臉色沉寂,李之龍滿面肅然,兩人都盯着他,鄧錫侯想起要和那些荒山打交道,就頭皮發麻,他故作鄭重的說:“文革,你該不會是讓我去修這條路吧,我可不行,帶兵打仗沒有問題,修路這事還是交給你們開發隊的專家吧。”

“修路肯定是有專家來具體執行,但專家只能修路,藏區情況複雜,”莊繼華停頓一下說:“甫公,晉康將軍,現在我需要一個熟悉藏區,同時能給築路隊提供安全保護的人。”

“我…。”劉湘剛開口,鄧錫侯就打斷他的話:“我看劉自乾行,他在西康多年,對藏區瞭如指掌,二十四軍實力強勁,近期又購買大批彈藥,勢力顯著恢復,我看就是他了。”

鄧錫侯說完還呵呵笑了兩聲,心裡卻說老同學對不起了,只好拉你來頂缸了。

劉湘和傅常交換下眼色,傅常皺眉道:“文革,這條路可非同小可,拉薩方面會做出什麼反應,他們會同意嗎?還有委員長會同意嗎?”

“真吾說的正是我擔心的,修這條路我贊成,不過,”劉湘鄭重的說:“文革,我昨天回去想了很久,問題太多。這條路上很多地方人跡稀少,而修路又需要大量民工,民工從哪裡來,還有築路工具和材料從哪裡來?以後的維護怎麼辦?還有經費問題?文革,還是慎重點。”

莊繼華還沒開口,李之龍就接口道:“甫公所說都不是問題,我們有解決方案,真正的問題恐怕是拉薩方面是否同意。”

“爲什麼要取得他們的同意?”莊繼華忽然有些激動了,他大聲說:“這是在我們的國土上修路,是中央政斧的命令,藏省地方政斧有什麼資格反對?把我惹毛,老子把[***]那王八蛋抓來展覽。”

“文革,別說氣話,還是先和委員長彙報一下,中央有代表在拉薩,讓他疏通一下,爭取得到[***]的支持。”鄧錫侯勸道,他認爲莊繼華不知道藏省的情況。

辛亥革命之後,英國人一直充當藏省的保護者,在他們的支持下,藏省的噶廈當局一直抗拒承認中央政斧,直到1931年十三世[***]喇嘛和班禪派代表去南京承認藏省是中國的一部分,不過由於英國人的干涉,中央政斧與藏省地方當局的關係還是很鬆散,在藏省高層人物中親英的力量十分強大,這些人幻想依靠英國實現西[***]立。

鄧錫侯介紹完後,莊繼華心中的感覺就更加強烈了,就衝英國人,這條路老子也修定了。

他冷冷的看着他們斷然說:“這個禍害必須剷除,這條路一定要修,委員長那裡我去說,晉康將軍,川藏公路是戰略姓公路,不但會在抗戰中發揮重要作用,而且可以加強中央對藏省的控制,一旦藏省有變,可以從成都迅速調兵進藏,控制局勢。”

說到這裡莊繼華頓了頓:“不過怎麼修,派誰去修,要扛抗戰爆發後的情況,晉康將軍,二十八軍驍勇善戰,出川抗戰時肯定免不了的,所以我的意思是請劉文輝將軍主持這個工程,本來今天想與他好好談談,可惜他沒來,短時間內,我又不可能離開渝城,晉康將軍,我想請您和甫公共同做做他的工作,擔負起這個艱鉅的使命。”

雖然不讓他去修這條路了,鄧錫侯心中剛輕鬆一點,可一想到藏省的局勢,他禁不住又有些擔心:“劉自乾的部隊去修路?他肯嗎?還有二十四軍據我所知只有不過一萬多人,要抽調多少部隊纔夠用,纔不耽誤工期?”

莊繼華抿了下嘴說:“這又涉及到另一個問題,那就是川軍整編。以目前川軍的戰術能力和裝備水平是無法應對曰軍的,所以必須對川軍進行整編,我建議三十萬川軍整編爲二十五萬,淘汰的五萬組成工程兵部隊,專事道路交通建設。”

鄧錫侯忍不住皺起眉頭,他看看劉湘和傅常,見他們神情不動,知道他們事先肯定已經知道,心中不免有些埋怨,爲何事先不與他通個氣,難道他們贊成這個提議,鄧錫侯uxinzhong升起一絲警覺,他呵呵乾笑兩聲說:“甫公是川軍總司令,而且二十一軍居川軍各軍之首,不知甫公的意見是….?”

劉湘扣扣腦門說:“我就是不知道該怎麼辦,文革說得也對,以川軍目前的裝備和戰術能力在抗曰戰場上肯定要受到慘重損失,可我雖然是川軍總司令,可這個總司令是個幌子,其他的事還可以,但整軍這樣的事,我不敢自作主張,所以我想聽聽你的意見。”

李之龍心中有點冒火了,什麼都承認,可就是不願整軍,背後的理由只有一個,有兵纔有一切,他瞪眼就要站起來,莊繼華卻及時咳嗽一聲把大家的注意力吸引到他身上:“甫公說得對,這樣的事情他不可能不聽聽各軍的意見,所以我先表個態,整編部隊一律比照德械師優先裝備,不整編的,很遺憾,兵工廠是爲抗戰而建的,所以優先滿足爲抗戰整編的部隊。”

這是莊繼華準備的殺手鐗,他思考了兩天才想出這麼個法子,劉湘和鄧錫侯都有呆了,兵工廠生產的裝備越來越好,完全可以取代國外進口,更重要的是莊繼華控制了渝城,也就等於是掐斷了四川各方的武器進口通道,如果他不願意,一粒子彈都別想在渝城上岸。

劉湘感到自己不能不說話了,他皺眉道:“文革,整編部隊我沒意見,可整編的方式值得探討,川軍各部隊的戰鬥力強弱不均,有的部隊普遍戰鬥力強,有的普遍戰鬥力弱,就像你原先擬定的那個量化指標,等比例整編對戰鬥力強的部隊不公平,而不等比例,誰家願意?”

鄧錫侯也接口道:“甫公說得對,再說,時間,時間現在很要緊,整編部隊的時間不能拖得太久,按照你的預測戰爭可能在三年內爆發,所以必須很快整編完,這有些難,要知道很多部隊還在前線與共匪對峙,整編強度過大會引起部隊譁變的。”

莊繼華點點頭:“我明白,我的想法是首先把那些鴉片鬼揀出來,抽鴉片的是不能打仗的,你們估計一下,這樣的人有多少?然後把四十歲以上的士兵再揀出來,老兵雖然可貴,可四十歲了,應該讓他們歇歇了。這樣雜七雜八的一萬人應該有了吧,剩下的,我的意思是二十軍,二十一軍,二十八軍,二十九軍,四川邊防軍,各拿出一個師來整編,總人數一萬五千人,必須滿員,我要派人點編,再整編過程中被淘汰的士兵,由你們自己負責收回,但是收回多少,要送多來,保證這一個師有一萬五千人,半年時間我想可以完成這幾個師的整編,然後我們再整編下一批部隊,甫公那裡有番號,最後最後淘汰的人就進入工程部隊。”

莊繼華的話剛落,傅常就輕輕搖頭,這個方法太容易對付了,根本達不到整編削減部隊的目的,打個比方,我原有三萬人,拿一萬五整編,淘汰三千,那好我從剩下的一萬五中挑三千給你;再次整編時,我只剩下一萬五人,要是淘汰四千,現在我手上已經沒有更換的人了,按理就應該縮減四千,不過且慢,我可以再招四千新兵,給你送來,如此等整編完了,部隊不但沒縮減,反而增加四千人,變成三萬四千人了。

傅常想看看莊繼華怎麼解決這個問題,所以他把這個問題提出來了,劉湘鄧錫侯相視苦笑,莊繼華也楞了,這個方案居然有這麼大漏洞,這倒是出乎他的意料。

看來要想兩全很難,莊繼華只好苦笑下:“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自古如此呀,我已經很維護諸位的利益了,至於到底該怎麼整編,甫公,晉康將軍,你們兩位是川中實力派領袖,還請您們商量個方案出來。”

(未完待續)

第三節 巧取(三)第五節 海關(三)第一節 蟄伏(四)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二)第五節 號角(八)第一節 挽弓(九)第一節 德黑蘭(十六)第五節 戰雲密佈(四)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五)第二節 策劃(十四)第七節 曙光(三)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四)第十節 大撤退(四)第八節 日薄(十一)第三節 新人舊人(六)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六)第五節 反攻(六)第六十九節 拉攏(三)第四節 經濟改革(九)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八)第八節 轉折(八)第三節 魅影(八)第一節 挽弓(十五)第八節 南線(一)第二節 策劃(三)第九節 豪賭(二)第七節 閃電(九)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三)第四十節 欺敵(一)第一節 上海陰謀(一)第一節 上海陰謀(三)第五節 積聚(八)第二節 沙基(二)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五)第一節 戰局(二)第五節 盟國(九)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五)第十二節 陰雲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十二)第五節 反擊(四)第一節 挽弓(十五)第二節 起航(二)第二節 戰略轉向(三)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二)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七)第八節 轉折(二十六)第九節 佈局敵後(二)第三節 鏖兵淞滬(六)第十節 風雲(六)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四)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十一)第五節 戰雲密佈(二)第七節 閃電(二)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四)第六節 救亡(六)第四節 經濟改革(八)第八節 轉折(五)第四十二節 歧路(一)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二)第三十節 中山艦(三)第四節 再戰津浦(五)第三十六節 農運第十節 大撤退(三)第三節 議戰(二)第十一節 大捷(十)第四節 婚禮(一)第十一節 《北伐》第一節 遏制(八)第九節 轟炸東京(四)第十節 餘波(一)第四節 酒會(二)第五節 反擊(二)第一節 德黑蘭(十)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七)第一節 法幣(二)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二)第四十七節 分路(三)第四節 酒會(一)第三節 新人舊人(一)第九節 魅影(四)第七節 鎮藍衣(五)第六節 突破(七)第十節 大撤退(八)第五節 曙光(九)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八)第八節 艱難的花(二)第八節 南線(八)第七節 曙光(九)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九)第十節 風雲(十二)第三節 鏖兵淞滬(八)第五節 雲集(八)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六)第一節 遏制(四)第七十七節 平叛(三)第一節 遏制(七)第一節 德黑蘭(八)第五節 盟國(二)第五節 盟國(九)第九節 建設與戰爭(四)
第三節 巧取(三)第五節 海關(三)第一節 蟄伏(四)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二)第五節 號角(八)第一節 挽弓(九)第一節 德黑蘭(十六)第五節 戰雲密佈(四)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五)第二節 策劃(十四)第七節 曙光(三)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四)第十節 大撤退(四)第八節 日薄(十一)第三節 新人舊人(六)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六)第五節 反攻(六)第六十九節 拉攏(三)第四節 經濟改革(九)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八)第八節 轉折(八)第三節 魅影(八)第一節 挽弓(十五)第八節 南線(一)第二節 策劃(三)第九節 豪賭(二)第七節 閃電(九)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三)第四十節 欺敵(一)第一節 上海陰謀(一)第一節 上海陰謀(三)第五節 積聚(八)第二節 沙基(二)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五)第一節 戰局(二)第五節 盟國(九)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五)第十二節 陰雲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十二)第五節 反擊(四)第一節 挽弓(十五)第二節 起航(二)第二節 戰略轉向(三)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二)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七)第八節 轉折(二十六)第九節 佈局敵後(二)第三節 鏖兵淞滬(六)第十節 風雲(六)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四)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十一)第五節 戰雲密佈(二)第七節 閃電(二)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四)第六節 救亡(六)第四節 經濟改革(八)第八節 轉折(五)第四十二節 歧路(一)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二)第三十節 中山艦(三)第四節 再戰津浦(五)第三十六節 農運第十節 大撤退(三)第三節 議戰(二)第十一節 大捷(十)第四節 婚禮(一)第十一節 《北伐》第一節 遏制(八)第九節 轟炸東京(四)第十節 餘波(一)第四節 酒會(二)第五節 反擊(二)第一節 德黑蘭(十)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七)第一節 法幣(二)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二)第四十七節 分路(三)第四節 酒會(一)第三節 新人舊人(一)第九節 魅影(四)第七節 鎮藍衣(五)第六節 突破(七)第十節 大撤退(八)第五節 曙光(九)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八)第八節 艱難的花(二)第八節 南線(八)第七節 曙光(九)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九)第十節 風雲(十二)第三節 鏖兵淞滬(八)第五節 雲集(八)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六)第一節 遏制(四)第七十七節 平叛(三)第一節 遏制(七)第一節 德黑蘭(八)第五節 盟國(二)第五節 盟國(九)第九節 建設與戰爭(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