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 反擊(二)

“部隊情緒怎麼樣?”莊繼華對杜聿明現在就趕到毫不奇怪,前線形勢好轉讓他心情略微舒緩,不過心中的憤怒和擔憂卻依然。

“士氣很高,護衛隊和工作隊的遭遇在部隊中引起很大震動,士兵們都憋着勁想要報仇。”最早的護衛隊員已經入隊三年了,這三年裡面每天訓練,可卻沒仗打,早就憋壞了,而那些新兵也被薰陶得嗷嗷叫。

“文革,關於部隊開拔,我做點些調整,”杜聿明對莊繼華說:“我讓司徒非帶兩個旅走宜賓。”

莊繼華明白杜聿明的想法,當初他也猶豫過,兩人通過成渝鐵路到成都,然後經雅安,西昌,的確太慢,不過,他也確有擔心。

“光亭,你膽子真大,就不怕劉湘暗中與龍雲聯手?”莊繼華苦笑下說,說實話他也拿不準劉湘是否與龍雲聯手,馮詭那裡傳來的情報也不明確,兩萬人走成都不但是防備,也是威懾。

“劉湘不敢做什麼,嚴老師帶着三個旅在永川,榮昌演習呢。”杜聿明淡淡一笑。

莊繼華想了想說:“這樣也好,讓司徒非加快速度,穿過雷坡,直接插向會東。”

莊繼華說完之後,卻看見杜聿明和楊永泰的青澀有異,他有些奇怪的望着他們,杜聿明猶豫着說:“文革,我們有個新想法,楊主任,還是你來說吧。”

楊永泰點點頭:“我們的意思是,司徒非不用到會理來,而是直接向雲南進攻,龍雲把滇北抽空了,司徒非直接從宜賓向昭通進攻,佔領昭通後向會澤進攻,直接插向昆明。”

莊繼華倒吸一口涼氣,他瞪大眼珠看着兩人,良久才緩緩的說:“你們的意思是把戰爭擴大,直接拿下雲南?”

“對,”楊永泰重重點頭。

“可你們想過沒有,拿下雲南的後遺症?”莊繼華反問道:“龍雲的力量來自他的彝族族人,如果他們退居深山,僅僅平定雲南內亂就要花上幾年時間。”

“我不這樣看,”楊永泰舉手示意讓莊繼華不要太激動:“文革,你決定要修兩條公路,川藏公路和滇緬公路,川藏公路暫且不談,滇緬公路卻是從雲南到緬甸的公路,要是龍雲不答應怎麼?要是他明着答應,暗中破壞怎麼辦?雲南還有衆多的礦產,僅僅是銅礦就遠比四川多,重要的是掌控了雲南,就等於徹底掌控西南與外界的交通,可以方便我們隊抗戰的長遠規劃。”

莊繼華默默的看着楊永泰,他沒有考慮過趕走龍雲拿下雲南,南下雲南容易,但治理雲南就很難了,雲南是個多民族地區,常年戰亂導致雲南百姓如同四川百姓一樣排外,一旦龍雲堅持不放棄,撤退到滇南或者滇西,那就是無休止的征戰。

但楊永泰的話卻讓他從另一個角度開始思考雲南問題,掌控了雲南除了可以得到雲南的人力礦產外,還可以控制西南的出口,輻射緬甸越南老撾,從現在開始佈局以後的東南亞之戰,利益將是無限大。

“文革,掌控雲南並不難,”楊永泰見莊繼華的神色,知道他還在猶豫,便繼續勸道:“司徒非率領的是一萬五千人,光亭這邊是八千人,在兵力上我們毫不弱於龍雲,而戰鬥力,我想你應該清楚。但,控制雲南的關鍵不在軍隊,而在人,控制雲南關鍵在軍政兩手,等我們消滅滇軍主力,兵進昆明城下之時,請委員長出面調龍雲到中央工作,然後,文革,我們要抓住一個人,就是盧漢。”

楊永泰停頓一下,看看莊繼華的臉色,他狡黠的笑笑:“盧漢與龍雲是表兄弟,他們之間既有互相支持,也有矛盾,龍雲垮臺,盧漢肯定不會跟着殉葬,甚至很可能暗中高興,讓他出面收編龍雲的舊部,另外還有個人,胡瑛,把這兩個人抓住就等於控制了滇軍餘部,他們就不會造反或者落草爲寇,如此就解決了佔領雲南後的最大隱憂。”

但楊永泰說道盧漢時,莊繼華眼前一亮,他明白楊永泰抓住了他猶豫的核心,他在心裡迅速盤算一道,忍不住笑着說:“薑還是老的辣,暢卿先生果然不同凡響,眼光老辣,見微知著,光亭,這手功夫就夠我們學上十年了。”

“文革,”楊永泰心中高興,他知道莊繼華這是贊同他的意見了:“別嘲笑老朽了,這些東西,委員長那裡的多得很,你要看了恐怕早就動手了。”

這不是楊永泰的謙虛,蔣介石從未放棄對西南的滲透,雲南籍的黃埔同學就派回去好幾撥,雲貴川的高層將領的稟姓脾氣,相互間的關係都很清楚,楊永泰在蔣介石身邊,對這些資料自然瞭如指掌。

“那好,就按先生說的辦,”莊繼華下決心了,他走到地圖邊:“不過要做些改動,司徒非不能走宜賓到昭通。”說到這裡,他擡眼看着杜聿明和楊永泰說:“佔領雲南,要的是殲滅滇軍主力,然後直迫昆明城下,逼龍雲就範。而從宜賓到昭通這條線路達不到這個目標,我相信,一旦司徒非進入雲南,龍雲就會停戰媾和,會全面接受我們的條件。他現在有個錯誤的想法,認爲我們吃不掉他,其二他認爲兩廣事變牽制了中央的力量,中央需要他在平定兩廣事變中發揮作用,會對他做出讓步。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不要打草驚蛇,讓他繼續這樣想,然後給他致命一擊。”

“命令司徒非不要進入雲南,也不要走西昌,直接去昭覺,然後到會東。”莊繼華說完之後又看着宋雲飛說:“雲飛,小白龍已經帶部隊去會理以南切斷孫渡的運輸線了,不過他的部隊太少,你現在也去,你給我把皎平渡上的浮橋炸掉。”

“是!”宋雲飛行了個軍禮轉身就走,莊繼華連忙把他叫住,沉默一會才說叮囑道:“小心些,不要冒險。”

宋雲飛黝黑的臉膛上泛起笑容,毫不在意的說:“放心吧,那些雲南侉子還傷不了我。”

宋雲飛走後,莊繼華與杜聿明和楊永泰又商議了一些細節,最後他問楊永泰:“這時我們要不要上報校長。”

楊永泰想了想說:“不能,先不報,打出了結果再報吧。”

莊繼華想了想感到不妥,蔣介石這個人在結果和忠誠方面,他更看重後者,楊永泰長期在蔣介石身邊當然清楚蔣介石的爲人,他見莊繼華猶豫,便知道他在想什麼,心中不由暗自感慨,這個莊繼華把蔣介石的姓情可真是琢磨透了。

“我看這樣,不明着報,但要暗中報,通過戴笠向委員長報。”

莊繼華忍不住向楊永泰豎起大拇指,這是個絕妙的主意。明着走正規程序,南京的那些老爺們不鬧起來纔怪,兩廣事變還沒平息,雲南事件又來了,兩線作戰,兵家大忌,南京的軍政官員們肯定要給蔣介石施壓,同時也不排除向雲南泄密的可能姓。

可走戴笠這條線就不一樣了,這是非正式渠道,讓蔣介石做好準備,打好了,自不待言,打壞了,領罪的是他們而不是蔣介石;如此既達到了向蔣介石報告,又達到了保密的目的。

“好,給李在田發電,電文包括兩條,一、把雲南籍同學和學生抽調出來組建一個工作隊,準備進入雲南;二,讓他去通知唐縱,請唐縱上報戴笠,我們決心拿下雲南驅逐龍雲,請校長在必要時予以配合。”

戰爭目的到此徹底改變,由教訓龍雲變成了驅逐龍雲,拿下雲南。

戴笠接到唐縱的電報後,想都沒想就去想蔣介石報告了,笑話,莊繼華什麼時候需要向他報告了。

蔣介石愣住了,莊繼華想要以一己之力拿下雲南,雲南山高路遠,窮山惡水,民情兇悍,滇軍戰鬥力不弱,孫渡曾經率領滇軍從扎西趕到貴陽,三天走了四百里;安恩溥追着紅軍打,中央將領都沒有這樣的魄力。

“你怎麼看?”蔣介石問戴笠。

“學生以爲,文革這樣的目的是要告訴校長,打勝了,校長接收雲南;打敗了,他自領處分;至於其他,學生不敢評判。”戴笠恭恭敬敬的說,他有自知之明,雖然他很想在軍事上做出成績,但這樣的大事,他暫時還不能評判。

蔣介石柔柔太陽穴,兩廣不安分,西北的局勢也不穩定,曾擴情從西安傳來消息,張學良楊虎城與朱毛共匪暗地裡有勾連。共匪東征山西,張楊兩人居然就坐視不管,看來對共匪的最後一戰還是要我親自出馬。這個時候莊文革去取雲南,要是因此把中央的力量拖在西南,那[***]殘部就會在西北坐大,到時候又是一堆麻煩。不行,不能讓他這樣莽撞。

“還是讓他住手,等中央把兩廣平定之後再說吧。”良久蔣介石才慢吞吞的說道,他沒有詢問林蔚或者其他什麼人,獨自就做出了這個判斷。

(未完待續)

第四節 考試第一節 奪軍(十五)第十一節 圈套第六節 救亡(九)第二節 察東收編(八)第八節 轉折(二十四)第二節 重建(二)第七十七節 平叛(三)第七節 曙光(九)第一節 挽弓(二)第二十六節 視察(一)第八節 說敬之(二)第二節 川軍(三)第五節 戰雲密佈(十)第十節 大撤退(十一)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四)第三節 會戰(十六)第八節 十問(修改)第十一節 反擊閃電(二)第四十六節 旁觀(六)第三十二節 挽留(四)第二十五節 雲聚(二)第十節 風雲(三)第四節 外交(七)第五節 積聚(九)第五節 曙光(四)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一)第一節 陰謀(八)第四節 密林血戰(四)第七節 曙光(五)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五)第一節 陰謀(九)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十)第一節 上海風波(八)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八)第四十節 欺敵(一)第九節 倒胡驅許(二)第九節 轉機(三)第四十六節 旁觀(五)第三十一節 請戰第二節 陝北行(九)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十三)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一)第三節 鏖兵淞滬(六)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四)第一節 陰謀(九)第五節 盟國(五)第五節 盟國(四)第三節 調整(一)第三節 重起(五)第七十五節 無名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三)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三)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第十七節 新兵連(二)第十節 風雲(四)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十三)第七節 鎮藍衣(四)第十節 大撤退(二)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四)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二十一)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三)第一節 蟄伏(八)第三節 鏖兵淞滬(七)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十二)第一節 黨爭(三)第九節 溧水反擊(三)第一節 遏制(九)第五節 曙光(十二)第四節 戰鼓(一)第十一節 重振(七)第五節 反擊(四)第一節 遏制(七)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九)第二節 川軍(三)第八節 轉折(十六)第三節 會戰(二)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三)第七節 曙光(十一)第二節 察東收編(十)第十一節 重振(九)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九)第一節 法幣(三)第五節 “異心”(三)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十)第三節 魅影(三)第十一節 重振(四)第二節 川軍(四)第八節 天火(二)第七節 風波惡(八)第五節 戰雲密佈(七)第十四節 家宴第六節 危機與勝機(一)第三節 新人舊人(六)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四)第七節 閃電(十九)第二節 察東收編(十一)第四十六節 襲淡水(四)第四十一節 四天三勝(三)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八)
第四節 考試第一節 奪軍(十五)第十一節 圈套第六節 救亡(九)第二節 察東收編(八)第八節 轉折(二十四)第二節 重建(二)第七十七節 平叛(三)第七節 曙光(九)第一節 挽弓(二)第二十六節 視察(一)第八節 說敬之(二)第二節 川軍(三)第五節 戰雲密佈(十)第十節 大撤退(十一)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四)第三節 會戰(十六)第八節 十問(修改)第十一節 反擊閃電(二)第四十六節 旁觀(六)第三十二節 挽留(四)第二十五節 雲聚(二)第十節 風雲(三)第四節 外交(七)第五節 積聚(九)第五節 曙光(四)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一)第一節 陰謀(八)第四節 密林血戰(四)第七節 曙光(五)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五)第一節 陰謀(九)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十)第一節 上海風波(八)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八)第四十節 欺敵(一)第九節 倒胡驅許(二)第九節 轉機(三)第四十六節 旁觀(五)第三十一節 請戰第二節 陝北行(九)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十三)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一)第三節 鏖兵淞滬(六)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四)第一節 陰謀(九)第五節 盟國(五)第五節 盟國(四)第三節 調整(一)第三節 重起(五)第七十五節 無名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三)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三)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第十七節 新兵連(二)第十節 風雲(四)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十三)第七節 鎮藍衣(四)第十節 大撤退(二)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四)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二十一)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三)第一節 蟄伏(八)第三節 鏖兵淞滬(七)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十二)第一節 黨爭(三)第九節 溧水反擊(三)第一節 遏制(九)第五節 曙光(十二)第四節 戰鼓(一)第十一節 重振(七)第五節 反擊(四)第一節 遏制(七)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九)第二節 川軍(三)第八節 轉折(十六)第三節 會戰(二)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三)第七節 曙光(十一)第二節 察東收編(十)第十一節 重振(九)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九)第一節 法幣(三)第五節 “異心”(三)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十)第三節 魅影(三)第十一節 重振(四)第二節 川軍(四)第八節 天火(二)第七節 風波惡(八)第五節 戰雲密佈(七)第十四節 家宴第六節 危機與勝機(一)第三節 新人舊人(六)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四)第七節 閃電(十九)第二節 察東收編(十一)第四十六節 襲淡水(四)第四十一節 四天三勝(三)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