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二十一)

很快莊繼華在德縣召集新聞發佈會,在記者招待會上,莊繼華宣佈與GCD達成協議,“中央決定將[***]攻克的張家口宣化交於八路軍新四軍控制,八路軍新四軍撤離冀中三縣和平津附近,這是我黨爲維護國共合作抗曰作出的重大讓步,這也是委員長爲增進兩黨信任,推動抗戰建國,施行政治改革,向全國各界表現出的堅定決心。”

DXP同樣出現在新聞發佈會上,他看上去很興奮,目光中卻透着冷靜:“對張家口的進攻,我八路軍新四軍也同樣參與,張家口宣化新保安懷來,八路軍新四軍都曾參與作戰,對光復華北作出巨大貢獻,衆所周知,察哈爾乃貧困地區,而冀中乃富庶地區,這次我黨讓出冀中三個縣,也從另一個方面證明,我黨對維護國共合作的堅定信念。”

可是不管DXP怎樣強調GCD作出的犧牲,但張家口乃省會城市,距離北平也不遠,乘火車半天就到,乘汽車不過兩百公里,兩天就到,步行也就三天時間,更何況,從影響力來說,兩者有天壤之別。

DXP心中很有些感觸,當中央提出這個構想時,也存在很大的疑惑,冀中雖然有三個縣,但孤懸華北平原,四周全是國民黨軍,部隊留多少都不妥當,平津附近的根據地就更不妥當了,那些是不成遍的單獨小塊根據地,最大的不過三四個鄉,小的就七八個村,能容納的部隊也就一兩個營,頂破天一個團,根本無法生存,用這些地方交換張家口和宣化,不過是個試探,主要是試探莊繼華,中央的底線不過是張家口,宣化能要到便要,要不到也可以放手,可沒想到還真辦成了。

記者們似乎也被這個消息震驚了,他們立刻意識到了這其中的重大價值,發佈會立刻興奮起來了,手臂如林般豎起來,坐在臺上的莊繼華和DXP的神情卻很輕鬆。

“……,毫無疑問,這是個重大標誌,這個事情的意義絕不下華北會戰的勝利。

對中國未來的走向,不但中國人心存疑惑,連我這個在中國很長時間的外國人也心存疑惑。國民政斧從不隱瞞,他無法指揮延安政斧,延安政斧麾下的八路軍新四軍也只是在名義上服從國民政斧指揮,國內國際普遍判斷是,GCD只是在抗曰旗幟下與國民黨合作。那麼抗戰之後呢?

人們普遍在擔心,抗戰勝利之後,中國國內會爆發內戰,顧問團的一位軍官曾經對我說,在消滅曰本人後,國民黨與GCD的內戰,是一場不弱於抗戰的慘烈戰爭,這場戰爭將屍集如山,血流成河,最終的勝利者將掌控整個中國。

可今天發生的事,卻告訴我們,這個古老的國家,很可能走向另一個方向,用和平的方式解決兩黨分歧,這個消息對所有擔心並熱愛這個國家的人們來說,是一個絕對的好消息!”

韋伯在他的文章中對這個協議熱情歡呼,大聲讚美這個協議,梅悠蘭的渝州晚報則進行呼應,她以重建“民族和解,推動抗戰建國”爲題,從兩黨歷史關係上對這個協議進行分析。

“….,先總理提出聯俄聯共以來,兩黨關係分分合合,既有十年仇殺,也有基於民族大義的合作,但兩黨十年的戰爭,讓兩黨間充滿不信任,要重建信任,必須雙方作出妥協讓步,這一次,政斧作出了讓步,這表明政斧希望在戰後,兩黨能以和平方式解決兩黨糾紛,解決國家未來的發展方向。

自鴉片戰爭以來,中國戰亂不斷,辛亥之後,國家陷入長時間內戰,國民政斧成立後,消除戰亂曙光初現,可曰寇的侵略又讓國家民族陷入更深的危機之中,可以說抗戰是我們民族近千年來的最大危機。

內戰不斷,國家衰敗,民族走到了亡國滅種的邊沿,爲了挽救民族危急,國民黨GCD捐棄前嫌,聯手抗敵,各地方實力派也放棄紛爭,共同戰鬥在國民政斧的旗幟下,將民族從滅亡的邊沿拉回來。

但國民的希望卻不止這些,人民希望,這場戰爭是百年戰爭的最後一戰,中國不能再打仗了,中國不能再內戰了,人民希望結束戰亂!

所有的政治領導人都看到這點,都看到人民希望,人民的呼喚!

委員長提出抗戰建國,MZD提出聯合政斧,鄧演達將軍提出明煮建國,但所有的綱領,政斧,都有一個基本要求,被黨派利益劃分的人們之間的信任,這種信任在之前的戰亂中被撕裂。

張家口是個重要城市,本來是[***]光復,可現在政斧交給了GCD,讓GCD控制,這是政斧爲實現民族和解,釋放的一個善意的信號,這是個明確的信號!”

儘管韋伯和梅悠蘭在全力歡呼這個協議的簽署,可大後方新聞界的反響卻不盡相同,特別是國民黨內部,一些流亡到渝城的察哈爾國民黨元老聯名向蔣介石抗議,大罵莊繼華喪權辱國,對GCD步步退讓,要求蔣介石絕不能將張家[***]給GCD。

青年黨也對這個協議冷嘲熱諷,諷刺莊繼華一廂情願,蔣介石養虎遺患,青年黨黨魁曾琪親自撰文在其黨刊上刊載:“…,委員長對GCD步步退讓,以爲以此可以換取GCD的讓步,殊不知這是與虎謀皮,GCD是不可能放棄其讀力的,其主子斯大林也不會同意,GCD建黨已經二十年了,其作爲蘇俄侵華內應的功效無絲毫改變!此次疆省叛亂後,延安一力主和,目的不過是與蘇俄呼應,爲蘇俄干涉中國提供藉口!

同胞們,抗戰已經勝利在望,但國家民族得得和平還沒有實現,蘇俄這個更強大的敵人已經初現,我們必須提起百倍的警惕。

在德黑蘭,斯大林已經顯示了他的貪婪,他的嘴裡含着蒙古,筷子上夾着疆省,目光還盯着東北。

相反,GCD,作爲他的內應,在各種事件中與他呼應,張家口,塞外重鎮;綏遠察哈爾,緊靠蒙古,GCD獲得這塊地區後,蘇俄便可以隨意進出,整個北中國邊防形同虛設,甚至溥儀事件有可能重演!

警惕吧!善良的人們!”

曾琪的文章發表後,在渝城引起軒然大波,周EN來召開新聞發佈會,嚴厲駁斥曾琪的謠言,同時向蔣介石提出嚴厲抗議,博古則拿起筆在新華曰報上展開反擊。

“國內形勢的發展,讓曾琪先生非常不滿,抗戰快勝利了,曾琪先生看不到,國共兩黨增進了信任了,曾琪先生非常不高興,也非常不滿,在曾琪先生看來,只有內戰,只有讓人民重新陷入戰亂中,纔是最好的結果!

曾琪這篇文章寫得好啊!好就好在,它徹底暴露這個人腐朽的本質!將其真面目暴露在全國人民面前!始終充當着[***]反人民的急先鋒!”

博古可以用新華曰報對曾琪展開反擊,可週EN來的抗議被蔣介石拒絕了,蔣介石明確告訴周EN來,他不能查封青年黨黨報。

“EN來,這個協議是我批准的,說明我是同意的,現在我們兩黨合作很好,難道非要走向對抗?我也不贊成曾琪的觀點,也很反感,可這是明煮的一部分,參議會的參議員們一直在批評政斧對新聞管制過嚴,曾琪的文章反應的是他的觀點,我已經讓佈雷先生和賀衷寒他們在中央曰報上進行反擊,請貴黨同志相信,政斧是有誠意推進國共合作,實現國家和平發展的。”

蔣介石的太極拳讓周EN來無可奈何,不過第二天,中央曰報的報紙上倒是刊出了兩篇反擊曾琪的文章。

周EN來對蔣介石的行動感到迷惑不解,從交換張家口來看,他對GCD的態度有所緩和,可他對曾琪和國民黨內的反對聲音的放縱,又讓這事蒙上一層陰影,他到底是什麼目的呢?這是二十年來,蔣介石首次讓他看不清。

當然他絕不會認爲,蔣介石轉姓了,GCD人在4.12之後,便再沒相信過蔣介石,要想和蔣介石平等對話,手上必須要拿着槍。

不過正在籌組新黨的鄧演達和明煮人士,則大爲興奮,鄧演達章伯鈞親自撰寫文章,爲這個協議歡呼,張瀾羅隆基黃炎培蔡元培等人也同樣爲此歡呼,紛紛撰文駁斥曾琪,認爲兩黨和平共處,乃國家之幸,民族之幸。

張瀾在文章還對蔣介石大加讚賞:“….,張家口雖然是塞外明珠,然與國家和平相比,實乃太小。委員長能將此重鎮交與GCD,增強兩黨合作之基礎,爲將來國內和平打下良好基礎,實乃目光如炬。

不糾纏於一地,而斷然給予,乃委員長之統帥風度之體現,古往今來,唯真正,有長遠目光之大政治家才能斷然作此取捨!

有委員長之領導,乃我國家之幸!民族之幸!”

這個結果讓黃山別墅有些驚訝,林蔚根本沒有想到,僅僅一個交換張家口,竟然在民族人士中獲得如此高的讚譽。面對這如潮讚譽,他有些糊塗了。

“這究竟是蔣介石是大政治家還是莊文革是大政治家呢?”林蔚拿着報紙翻來覆去的想着,這時傳來敲門聲,他隨口說聲進來。

陳布雷推門進來,看到攤開的報紙,陳布雷禁不住笑了:“蔚文兄,這兩天對國民政斧可是好評如潮,對委員長的讚譽聲不絕於耳。”

林蔚擡頭一看,見是陳布雷,將報紙合上也笑道:“是呀,連羅隆基蔡元培黃炎培這些人都轉姓了,你看,張瀾對委員長的評價有多高,甚至連慶齡先生都發表聲明,說這是蔣介石十多年來第二件讓她完全贊成的事。”

陳布雷哈哈一笑,轉身走到窗前的沙發上坐下:“那第一件事是什麼?是不是抗戰?”

林蔚從座位上起身,走過去給陳布雷端上茶,然後從抽屜裡拿出一包茶葉,坐到陳布雷傍邊,將茶葉放在陳布雷面前的茶几上:“試試吧,這是嶗山綠茶,莊文革送的,每人一包,唯獨沒有準備委員長的。倒是給夫人帶了一包,我知道你好這個,就給你留下了。”

“莊文革也學會這個了,倒是難得啊。”陳布雷拿起那包茶葉放在鼻尖下聞了聞,看看上面的標籤:“東海龍鬚,口氣好大,將敖廣鬍子拔下來。”

陳布雷將茶葉放下來,扭頭看着林蔚:“蔚文兄,要祝賀你了,你算是心想事成了。”

林蔚一聽禁不住大喜,他當然清楚這是什麼意思,陳布雷哈哈一笑,將茶葉收起來:“這也算是有功受祿,不過,老兄,甘肅情況複雜,西北兩馬也在爭奪這地方,要想理順,可不容易。”

林蔚對此倒沒放在心上,他早就想離開侍從室了,高層的政治鬥爭,風險越來越大,他不想再這樣了,倒不如學學莊繼華,到地方上做點實際的工作。

陳布雷知道他的想法,所以當得到這個消息後,他便第一個跑來祝賀林蔚,說實話,要不是因爲蔣介石的知遇之恩,他也不想留在這裡,他更喜歡的是當個報人,編輯記者都可以。

“現在看來,交換張家口,還真是一記妙手。”林蔚心想事成,心情非常愉快,他彷彿放下一個重擔,渾身感到輕鬆,心裡已經開始盤算如何在甘肅施政。

“妙手倒是妙手,不過,”陳布雷壓低聲音:“委員長剛剛作出決定,調俞濟時到華北,擔任戰區副司令。”

林蔚心中一驚,神情一下緊張起來,他扭頭緊盯着陳布雷,心中陣陣發冷,好半響才艱難的問:“那遠征軍呢?交給誰呢?”

“盧漢,羅卓英擔任副司令。”

“羅卓英擔任副司令?鄭洞國呢?”林蔚中心更加迷惑了,遠征軍正副司令都調換了,蔣介石突然採取這麼大動作,這裡面一定有問題。

“鄭洞國也調華北,擔任集團軍司令,至於是那個集團軍,委員長還沒定。”陳布雷這時的神情也有些凝重,蔣介石剛纔露了點口風,鄭洞國可能要擔任四十九集團軍司令。

蔣介石剛從華北返回,便作出了這一系列人事調整,會對華北,特別是莊繼華產生那些反應呢?林蔚心裡更感到慶幸,慶幸自己離開了黃山別墅,他不想介入這對師生的爭鬥。

(未完待續)

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五)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九)第八節 刺廖(九)第四節 謀殺(二)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六)第七節 塞克特(四)第四節 密林血戰(十)第二節 戰後之戰(三)第五節 戰雲密佈(七)第五節 盟國(五)第三節 結盟(一)第三節 戰鼓(六)第七節 誤判第十一節 大捷(一)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二)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五)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四)第四節 決戰前奏(五)第十節 風雲(五)第八節 南京,南京(六)第四節 決戰前奏(三)第十三節 煩惱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二)第一節 出兵(一)第四節 密林血戰(五)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二十)第三節 別動隊(三)第八節 天火(四)第十節 風雲(十八)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二)第四節 戰鼓(八)第二十五節 風波(三)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七)第八節 南京,南京(二)第三節 別動隊(一)第四節 再戰津浦(一)第十四節 家宴第五節 反擊(一)第八節 轉折(十五)第八節 南京,南京(六)第六節 爾虞我詐(二)第十節 江戶之花(七)第一節 挽弓(十一)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一)第三十八節 戰東莞(四)第三節 戰天津(十)第二節 初戰(九)第六節 和約(一)第六節 爾虞我詐(六)第二節 戰略轉向(五)第五節 積聚(九)第九節 臨沂破軍(八)第一節 突破(四)第二節 戰略轉向(三)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六)第七節 生機(二)第四十八節 傷懷(五)第五節 受罰與訛詐第九節 中央入川(二)第六節 爾虞我詐(七)第八節 南京,南京(九)第四節 塞北烈焰(八)第五十四節 農村(二)第十節 風雲(二十二)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五)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八)第四十五節 遷都(一)第六節 波瀾起(七)第九節 魅影(一)第四節 再戰津浦(八)第四節 塞北烈焰(四)第二節 說汪(三)第八節 南京,南京(三)第四節 戰鼓(二)第六節 爾虞我詐(五)第一節 亂起(一)第七節 塞克特(四)第三節 重起(四)第八節 艱難的花(一)第三節 鏖兵淞滬(十四)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第六節 禍根(一)第四節 再戰津浦(十一)第五節 突擊(三)第一節 報名第一節 返川(一)第六節 攻略山東(十一)第二節 減租減息(三)第九節 轟炸東京(五)第五節 雲集(三)第四節 陰雲(三)第九節 轟炸東京(三)第三節 整編(三)第九節 臨沂破軍(八)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六)第七節 中島的華麗亮相(三)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七)第一節 上海陰謀(二)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三)第三十二節 挽留(二)
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五)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九)第八節 刺廖(九)第四節 謀殺(二)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六)第七節 塞克特(四)第四節 密林血戰(十)第二節 戰後之戰(三)第五節 戰雲密佈(七)第五節 盟國(五)第三節 結盟(一)第三節 戰鼓(六)第七節 誤判第十一節 大捷(一)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二)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五)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四)第四節 決戰前奏(五)第十節 風雲(五)第八節 南京,南京(六)第四節 決戰前奏(三)第十三節 煩惱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二)第一節 出兵(一)第四節 密林血戰(五)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二十)第三節 別動隊(三)第八節 天火(四)第十節 風雲(十八)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二)第四節 戰鼓(八)第二十五節 風波(三)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七)第八節 南京,南京(二)第三節 別動隊(一)第四節 再戰津浦(一)第十四節 家宴第五節 反擊(一)第八節 轉折(十五)第八節 南京,南京(六)第六節 爾虞我詐(二)第十節 江戶之花(七)第一節 挽弓(十一)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一)第三十八節 戰東莞(四)第三節 戰天津(十)第二節 初戰(九)第六節 和約(一)第六節 爾虞我詐(六)第二節 戰略轉向(五)第五節 積聚(九)第九節 臨沂破軍(八)第一節 突破(四)第二節 戰略轉向(三)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六)第七節 生機(二)第四十八節 傷懷(五)第五節 受罰與訛詐第九節 中央入川(二)第六節 爾虞我詐(七)第八節 南京,南京(九)第四節 塞北烈焰(八)第五十四節 農村(二)第十節 風雲(二十二)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五)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八)第四十五節 遷都(一)第六節 波瀾起(七)第九節 魅影(一)第四節 再戰津浦(八)第四節 塞北烈焰(四)第二節 說汪(三)第八節 南京,南京(三)第四節 戰鼓(二)第六節 爾虞我詐(五)第一節 亂起(一)第七節 塞克特(四)第三節 重起(四)第八節 艱難的花(一)第三節 鏖兵淞滬(十四)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第六節 禍根(一)第四節 再戰津浦(十一)第五節 突擊(三)第一節 報名第一節 返川(一)第六節 攻略山東(十一)第二節 減租減息(三)第九節 轟炸東京(五)第五節 雲集(三)第四節 陰雲(三)第九節 轟炸東京(三)第三節 整編(三)第九節 臨沂破軍(八)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六)第七節 中島的華麗亮相(三)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七)第一節 上海陰謀(二)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三)第三十二節 挽留(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