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節 圈套

胡宗南說道:“他們的兵力部署有點怪,關麟徵所部孤軍突出,我看這樣,我們先吃掉關麟徵,然後壓向渡口,以一部兵力奪取浮橋,若能奪下就此突破獵德涌,然後轉向瘦狗嶺。”

李之龍搖搖頭:“當我們拿下石牌時,我敢肯定渡口守軍會縮回獵德涌對岸,燒掉浮橋。”

蔣先雲皺眉道:“我們能拿下石牌嗎?敵人修浮橋的目的就是當石牌受到攻擊時,便於增援。我們全軍只有他們的一半,當我們進攻時,敵人肯定增援,如果那樣我們就會和敵人相持在石牌。”

莊繼華狐疑的看着地圖,指着石牌西北與獵德涌之間的石窟村一帶問道:“陳賡,這片區域有沒有敵人?”

“沒有,我們去過,要不然也不會這麼晚纔回來。”

“那就奇怪了。這是一個找死的部署。兵力擺成一條線,兩翼缺少掩護,如果我們奪下渡口,那麼關麟徵就被包圍在石牌,他200來人,能堅持多久,最多半天。朱參謀長爲什麼選擇這樣的部署呢?不會是讓我們吧。”

衆人互相看看都從對方眼睛裡看出不信。

“我們能拿下渡口嗎?”胡宗南有些疑問。

“肯定能,他們兵力不足以形成綿密的防線,我們有機會從對方的防線空隙穿插過去。”莊繼華有把握的說。

蔣先雲聽莊繼華這麼說也感到不對勁,便問陳賡:“你們過來的時候,關麟徵他們在做什麼?”

“修工事,兩頭都在修。”

“村內呢?”

“也在修,不過我們只是在大道上看了看。”

大家都不言語了,莊繼華看着地圖,還是沒想明白。胡宗南看着那幾乎一條線的代表敵軍的旗幟,又瞄着這條線的上下說:“先不管這些,時間不等人,我們先就按照這個情況制定戰鬥部署。”

雖然存有疑義,可也沒其他辦法。

李之龍大手一指:“我建議先拿下石崗,然後從三面集中主力一舉擊潰關麟徵。”

胡宗南首先表示支持,陳賡卻不幹:“石崗與石牌互爲犄角,可以互相支援,攻擊石崗就成爲石崗石牌一齊進攻。”

“對,石崗距離石牌只有800米左右,我們對石崗發動進攻,石牌的關麟徵不可能沒有動作,所以攻擊石崗就成爲與關麟徵全軍作戰。”蔣先雲表示支持陳賡。

“我倒有個提議,不打石牌。”蔣先雲看看大家,然後說道:“我們以一部兵力牽制石牌關麟徵,主力卻繞過石牌,直接進攻渡口,渡口的兵力只有一個排,可以很輕鬆拿下。”

“這樣關麟徵只好回援渡口,我們可以在路上擊潰他。”莊繼華接口道。

“對。”蔣先雲看着莊繼華微微一笑,莊繼華對他點點頭。

“如果我們在攻擊渡口時,關麟徵從後面來支援呢?還有對岸增援呢?”

“那就先打關麟徵,我們的兵力是關麟徵的兩倍多,用一個連攻擊石牌,其餘部隊偷襲渡口,在渡口前擺上一個排阻擊關麟徵,關麟徵要是來多了,石牌守不住,拿下石牌後就立刻追擊,他會遭到兩面夾擊;關麟徵人來少了,就不可能在我們拿下渡口前突破阻擊線。”蔣先雲信心滿滿的說道:“至於對岸的增援也沒什麼,對岸能有多少敵人,不會超過一個連,如果他們過河增援,那麼我們就將他們殲滅在東岸,順便拿下浮橋。所以我認爲西岸更打得可能姓是接應東岸守軍退回西岸。”

“那麼殲滅關麟徵以後呢?浮橋肯定被燒了,我們怎麼過河。”李之龍問道。

“這個…”蔣先雲一時沒想好。

“有辦法,我們可以借老鄉的船。”宋希廉說道。

“都是些小船,能裝幾個人?要跑多少趟才能把全部人員運過去?”胡宗南懷疑的問道。

“有大船,我在石窟村一帶的河面上看見有大船,一次至少能裝二十人。”宋希廉說道。

“有多少這樣的船?”李之龍有些興奮的問。

“五六條吧,沒細數。”

“不錯了,那一次就可以過去百人左右,四次就能把我們全部運過去。”胡宗南也挺高興。

船的問題解決後衆人大爲興奮,隨後的意見很快統一。最後嚴重發布的作戰命令是:1、由莊繼華率本隊及宋希廉、李之龍兩個分隊牽制石牌和石崗敵軍,由蔣先雲率其餘部隊繞過石牌,襲擊渡口。

2、蔣先雲部必須儘快佔領渡口,如能完整奪得浮橋,則派出不下兩個分隊守住渡口西岸,主力依然放在東岸,若不能奪得浮橋,則不準強渡。

3、蔣先雲部在奪取渡口,主力轉向黃砂圍,依據敵關麟徵部的動向採取行動。

4、若關麟徵部出援渡口,莊繼華部必須儘快拿下石牌,然後對關部展開追擊,協同蔣先雲部在渡口至石牌一線殲滅關部。

5、殲滅關部後,由範漢傑部和李之龍部留守渡口並監視獵德涌下游敵軍動向。

6、其餘各部轉向石窟村,收集渡船,偷渡獵德涌,若偷渡不成即改爲強渡。

7、渡過獵德涌後,由蔣先雲率陳賡部宋希廉部攻擊渡口,接應範李兩部過河,由莊繼華率其餘各部在梪村一線形成防線,阻敵增援。

8、在完成上述任務之後,我們將殲滅敵關麟徵部二百人,渡口守軍百餘人。此時敵軍的兵力爲五百左右,人數依然超過我軍,但我軍訓練、裝備則強於敵軍,雙方實力將由敵強我弱,轉爲敵我相當。

9、根據目前掌握的獵德涌西岸敵情情況,指揮部決定在消滅渡口敵軍,範李兩部過河後,部隊分兵兩路,由陳賡率李之龍部僞裝主力沿梪村、天河、沾衣村從瘦狗嶺西側發起進攻,目的是吸引敵軍注意,要達成此目的,你部動作要迅速堅決勇猛。

10、蔣先雲率其餘各部經梪村、天河、粵秀、燕嶺,從瘦狗嶺東側發起進攻。

11、作戰發起時間,11月29曰凌晨1點。

列席作戰會議的軍校參謀規矩的在記錄本上記下:獵德涌東岸作戰方案主策劃人蔣先雲;西岸作戰計劃主策劃人胡宗南。然後將會議記錄和作戰命令一起上交導演部。

由於演戲規則的規定,雖然在同一個村,設在北帝廟的導演部即使有些着急,也沒有干涉嚴重他們的行動。

蔣介石還陪着蘇聯顧問加侖在北帝廟遊覽,村民們說這北帝廟建於唐天寶年間,不過據對宗教涉獵頗深的王柏齡考證是建於明末清初,他的這種說法遭到陪同在一旁的潘文治的堅決反對。

珠村是潘文治的故鄉,黃埔軍校經常到珠村演練也是因爲潘文治的原因,潘氏家族是珠村望族,在這一畝三分地上潘家一句話比大元帥府的命令管用。潘文治是海軍練習艦隊司令,當初籌建黃埔軍校時,孫中山原意還要建設一間黃埔海軍學校,但由於缺少教員和器械等原因,海軍學校最終沒有辦成,潘文治出任虎門要塞司令,不過最近他辭職了,原因是他要回家發展農會。

蔣介石與潘文治的交情始於當年陳炯明叛亂,當初蔣介石是從上海千里赴難,潘文治卻是海軍將領,始終在孫中山身邊戰鬥,倆人從那時起就互相推崇,潘對蔣千里赴難的勇氣表示欽佩,蔣介石對潘文治的始終如一很是讚賞,幾年下來倆人的交情愈發穩固。

當初蔣介石爲黃埔學生尋找演練場所時首先想到的就是珠村潘文治,爲此他特意給潘文治寫信,請他出面疏導;潘文治當然毫不猶豫的答應了,而且很快親自從虎門回到珠村向村民和潘氏族人解釋,當然以潘文治的在珠村和潘氏族中的地位,自然沒有問題。蔣介石對此非常感激,作爲回報,每次演練蔣介石都十分強調紀律,損壞的任何東西都照價賠償,同時要求學生們在空閒時間幫助村民做農活,這讓莊繼華有些納悶,前世時好像只有共軍才這樣作,不過如此以來,本有些懷疑的村民也開始真心支持黃埔學生的行動,軍民關係愈加融洽。

王柏齡的考證讓潘文治非常生氣,明明是唐代的東西硬被考證爲明末,憑空少了幾百年歷史,倆人就在大殿爭論起來,當然王柏齡不是對手,就像潘文治說的那樣王柏齡是佛教專家,北帝廟供奉的真武大帝是道教,佛道不相容,是有意貶低北帝廟的歷史價值。

周主任在一旁也認爲王柏齡欺人太甚,一個佛家弟子居然打上真武大殿,當着真武帝君的面否定真武大帝,真把我道教弟子視爲無物呀。周主任的一席話讓衆人勃然大笑,一場糾葛在無形中化解。

指揮部設在北帝廟偏殿廂房中,此舉讓廟中道士很是感激,蔣介石他們回來的時候桌上多了兩籠粉果,蔣介石就知道潘夫人來過了,便對潘文治說:“每次來珠村都要麻煩嫂子,真是過意不去。”潘文治笑道:“我那老婆也就這個拿得出手。加侖將軍,周主任恐怕都是第一次來珠村,嚐嚐我那老婆子的手藝。”

王柏齡在一旁說:“周主任在廣州可能吃過粉果,不過潘夫人做的粉果風味卻別具一格,廣州城裡絕對吃不到。”

聽他們這樣說,周主任才留意,果然這粉果與廣州城裡的大不一樣,盤中粉果粗看有些像北方的餃子,與餃子相比皮更薄更小,裹不住餡的顏色,餡不知是什麼東西,可以看見的主要有三種顏色青紅黃。整個果子如水晶般晶瑩剔透,青翠欲滴,惹人食慾。周主任忍不住夾起一個,小心的咬開一角,吸出裡面的油,然後再將果子整個放進嘴裡咀嚼,正在品味時,對面加侖夾起一個果子就吃,結果果裡的汁水四濺,幸好旁邊人躲閃得快。加侖不好意思的嘰裡呱啦飈出一陣俄語,衆人也只是笑笑毫不在意,蔣介石說:“將軍,你這樣不行,吃這種粉果要這樣。”說完就夾起一個果子給加侖示範。

加侖滿臉欽佩的表情:“瓦達力西蔣,你們中國人太神奇了,這麼小的東西居然能作得如此美麗,如此繁雜,不可思議,不可思議。”

“在吃上面我們可是世界的祖宗,不過我還是寧願它簡單點,我們呀就把心思花在這上面了,文治兄,這可不是說你。要是發展科學技術的心思也這樣,那我們早就是世界強國了。”蔣介石陰鬱的說。

這時參謀進來報告,東軍作戰計劃送達,說完從文件夾中取出兩張紙,送到蔣介石手上。蔣介石看後遞給何應欽:“看來他們上當了。”

第五節 盟國(二)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五)第一節 上海風波(六)第一節 奪軍(十四)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二)第六節 突破(七)第五節 曙光(十六)第九節 魅影(二)第九節 建設與戰爭(二)第九節 臨沂破軍(二十)第四十八節 傷懷(五)第五節 圈套(二)第二十二節 逃兵(二)第四節 再戰津浦(四)第四節 陰雲(五)第三節 新人舊人(一)第三節 鐵血雄關(四)第十一節 重振(四)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四)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八)第一節 太行行(一)第二節 策劃(十)第三節 鏖兵淞滬(七)第五節 突擊(五)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一)第五節 曙光(一)第六節 波瀾起(一)第七節 誤判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二)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三)第一節 陰謀(十)第十節 餘波(四)第四十九節 別離(五)第一節 蟄伏(十)第十節 虎嘯(七)第三節 調整(二)第四十八節 傷懷(一)第二節 空軍(三)第九節 轉機(一)第三節 太行行(十)第一節 挽弓(六)第十節 大撤退(七)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二)第十節 風雲(二十四)第十節 風雲(二十五)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七)第三十四節 宣傳隊第九節 轉機(一)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七)第九節 轟炸東京(六)第八節 轉折(八)第六節 攻略山東(一)第五節 圈套(一)第二節 投敵(八)第三十節 中山艦(七)第七節 曙光(一)第一節 陰謀(九)第十節 偵察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三)第十節 虎嘯(九)第三節 戰天津(十三)第四節 以牙還牙(十一)第四十九節 別離(一)第三節 戰天津(八)第三節 太行行(七)第十一節 大捷(七)第四節 戰鼓(六)第九節 魅影(十二)第三節 結盟(六)第三節 暗戰(七)第六節 接觸第二節 沙基(一)第十節 風雲(二十二)第十節 大撤退(十一)第六節 波瀾起(四)第三十一節 妥協(二)第五節 反攻(八)第五節 積聚(四)第六節 爾虞我詐(八)第三節 狙擊(七)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二)第一節 湖議(二)第一節 上海風波(一)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四)第一節 遏制(八)第十節 風雲(五)第十六節 新兵連(一)第五十節 暗敵第九節 魅影(十二)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七)第三十節 中山艦(七)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三)第一節 破冰(二)第三節 會戰(十二)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十二)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二)第四節 密林血戰(九)第九節 轉機(三)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二)第一節 挽弓(五)
第五節 盟國(二)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五)第一節 上海風波(六)第一節 奪軍(十四)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二)第六節 突破(七)第五節 曙光(十六)第九節 魅影(二)第九節 建設與戰爭(二)第九節 臨沂破軍(二十)第四十八節 傷懷(五)第五節 圈套(二)第二十二節 逃兵(二)第四節 再戰津浦(四)第四節 陰雲(五)第三節 新人舊人(一)第三節 鐵血雄關(四)第十一節 重振(四)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四)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八)第一節 太行行(一)第二節 策劃(十)第三節 鏖兵淞滬(七)第五節 突擊(五)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一)第五節 曙光(一)第六節 波瀾起(一)第七節 誤判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二)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三)第一節 陰謀(十)第十節 餘波(四)第四十九節 別離(五)第一節 蟄伏(十)第十節 虎嘯(七)第三節 調整(二)第四十八節 傷懷(一)第二節 空軍(三)第九節 轉機(一)第三節 太行行(十)第一節 挽弓(六)第十節 大撤退(七)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二)第十節 風雲(二十四)第十節 風雲(二十五)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七)第三十四節 宣傳隊第九節 轉機(一)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七)第九節 轟炸東京(六)第八節 轉折(八)第六節 攻略山東(一)第五節 圈套(一)第二節 投敵(八)第三十節 中山艦(七)第七節 曙光(一)第一節 陰謀(九)第十節 偵察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三)第十節 虎嘯(九)第三節 戰天津(十三)第四節 以牙還牙(十一)第四十九節 別離(一)第三節 戰天津(八)第三節 太行行(七)第十一節 大捷(七)第四節 戰鼓(六)第九節 魅影(十二)第三節 結盟(六)第三節 暗戰(七)第六節 接觸第二節 沙基(一)第十節 風雲(二十二)第十節 大撤退(十一)第六節 波瀾起(四)第三十一節 妥協(二)第五節 反攻(八)第五節 積聚(四)第六節 爾虞我詐(八)第三節 狙擊(七)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二)第一節 湖議(二)第一節 上海風波(一)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四)第一節 遏制(八)第十節 風雲(五)第十六節 新兵連(一)第五十節 暗敵第九節 魅影(十二)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七)第三十節 中山艦(七)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三)第一節 破冰(二)第三節 會戰(十二)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十二)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二)第四節 密林血戰(九)第九節 轉機(三)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二)第一節 挽弓(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