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九)

天色大亮,潘文華心中長出口氣,新14軍昨晚曰落後不久便趕到東陵地區,可潘文華卻沒有將他們派到太平寺參戰,而是派到元寶山一線設立阻擊陣地,阻擊前來增援解圍的關東軍138師團。

五十二集團軍有三個軍,第三軍唐淮源在前期包抄三河後,一直讀力作戰,現在重歸建制,正在穿越九龍山,趕往戰場。

昨晚持續一夜的激戰,潘文華的心一直糾得很緊,五十二集團軍是支行軍,在天津外圍戰鬥中並不出彩,表現只能算一般,現在卻擔負着整個戰鬥的關鍵,昨晚可以說是最危險的時期,幸虧首先投入戰鬥的是身經百戰的四十七軍,要換成新14軍或第三軍,結果如何還真不好說。

天空中傳來飛機的馬達聲,山谷中的爆炸更加猛烈,二十多架戰機沿着山谷猛烈轟炸,硝煙順着連綿數十里的升騰,形成一條巨大的煙霧帶。

在距離前線的一處山峰的山崖下,河邊正三躲在一塊岩石後面,舉着望遠鏡觀察部隊的進攻,望遠鏡內,進攻部隊正亂紛紛向下後退。

“盛內君,重新組織進攻吧。”河邊正三放下望遠鏡,很顯然,山丘上的中[***]隊又得到增援,火力比上次進攻更強。

78師團師團長盛內重重的嘆口氣,昨晚的進攻持續了一夜,主攻的288聯隊傷亡達到兩千多人,已經失去戰鬥力,今天凌晨換上了287聯隊,287聯隊現在也退下來了。

78師團的狀況比18師團稍好,部隊在天津參加的戰鬥少,沿途又沒有擔負斷後或開路的任務,彈藥儲備好很多,至少每門炮還有半個基數的炮彈。

27師團上來後,接替了78師團對龍泉山左翼和古強峪的進攻,78師團則集中了兵力,攻克前面的無名高地,打通與田中新一的聯繫。

“報告!司令官,田中將軍來電,支那軍攻勢猛烈,請求儘快打通聯繫!”

河邊正三從參謀手中接過電報,田中新一在電報上報告,天亮後,支那軍從正面和左右兩翼展開進攻,目前師團困守山谷,55聯隊與師團的聯繫被切斷,56聯隊和114聯隊損失過半。田中新一毫不掩飾自己的憤怒,用詞極其強硬,要求命令78師團儘快打開通道,全軍轉向黃崖關。

很快另一個讓河邊正三有些驚慌的電報傳來,梅津美治郎轉發138師團的電報,138師團師團長山本報告,他在元寶山一線受到支那軍的頑強阻擊,要求河邊正三儘快向他靠攏。

梅津美治郎或許也感到不妙,在電報中,告訴河邊正三,如果感到東進有困難,可以先出長城,與岡部直三郎會合,以保住部隊爲首要目的。

這份電報讓河邊正三暴怒,他明顯感到這是梅津美治郎在想法推卸責任了,向北經過黃崖關出長城,早幹嘛去了,現在十八師團被圍,要走也必須將十八師團救出來再走。而且,更要命的是,要北上黃崖關,必須重返下營鎮。可此刻中[***]隊正強攻下營鎮,斷後部隊連續告急,部隊已經不得不退出下營鎮,河邊正三不得不將114師團全軍調上去,以增強兵力。

當然向北的道路也不是沒有,經過青山嶺九溝寨向北,翻越燕山南麓,出長城,不過這條路線比黃崖關更困難,除了九溝寨後,幾乎沒有路,只有獵人和採藥人的路,道路崎嶇難行,自古以來都是土匪的天堂。

不到萬不得已,河邊正三絕不願走這條路,走上這條路就註定要拋棄所有重武器和幾乎所有重傷員,甚至連馬都很難走。

河邊正三現在只能加強進攻,進攻,再進攻,不顧一切闖過眼前這道阻擊線。

“轟!”“轟!”兩顆炸彈在山崗上爆炸,一架戰機擺動機翼飛速拉高,與天空的其他飛機會合,然後向南飛去。

河邊正三從地上爬起來,拍拍身上的塵土,抓起望遠鏡向前方望去,這裡的地勢比較高,可以看見部分敵人陣地內的情況。

“轟!”炮彈落到陣地內,煙霧升起,陣地上的中國士兵亂紛紛的躲進戰壕內,河邊正三已經研究了幾次這個陣地,實際上中[***]隊指揮官的戰術能力並不是很高明,他已經看出好幾個弱點,可問題是,中[***]隊的火力很強,而且還有龍泉山上的中國炮兵實施支援,每次快被打垮時,炮彈便呼嘯而至。

支那軍的陣地被煙霧籠罩,可很快,龍泉山上的支那軍開始還擊,正在射擊的炮兵連忙停止射擊,轉移陣地。炮彈不多了,沒有力量與支那軍進行炮戰。

步兵開始向山丘進攻了,不是飛速進攻,而是慢慢的接近,無論河邊正三還是盛內都將希望寄託在士兵的素質上。

“轟!”中[***]隊的炮彈在攻擊路線上爆炸,士兵的速度加快了,開始奔跑起來,進入一百米後,山丘上的中[***]隊開始射擊了。

河邊正三發現,中[***]隊現在都是在百米之內纔開槍,廊坊是這樣,現在還是這樣,會想七年前,完全可以根據中[***]隊開槍的距離來判斷他們的裝備如何,兩百米左右就開槍的,裝備一定不錯,百米之內開槍的,裝備一定差。可現在無論裝備好壞,都敢將曰軍放進百米之內纔開槍,個別部隊,象四十九集團軍那樣的,敢將皇軍放到六七十米纔開槍。

中[***]隊開槍後,曰軍開始匍匐前進,一些士兵跳進彈坑,架起機槍向山丘射擊,河邊又嘆口氣,現在的皇軍已經遠遠趕不上七年前了,七年前,戰爭剛開始時,皇軍士兵幾乎個個是神槍手,這種相持射擊,中[***]隊往往只能堅持一會便會動搖,可現在呢,河邊正三就在這短短的一分鐘內,就發現已經有七八個皇軍士兵倒下,而戰壕內的中國士兵卻只倒下五六個。

河邊正三早已經算清,山丘上中[***]隊的兵力,大約一個加強連,但阻擊的兵力大約一個團,因爲山丘上的火力很強,光重機槍便有六挺,其他輕機槍有十多挺,這樣強大的火力將整個衝擊道路封鎖得死死的,以往那種一往無前的集團衝鋒,在這裡根本行不通。

現在只能靠士兵們的武士精神了,衝開支那軍的陣地。

中[***]隊開炮了,河邊正三發現,中[***]隊的迫擊炮打得很準,炮彈準確的落在百米到百五十米左右,連續的爆炸,將這塊地區籠罩在煙霧中。

原本匍匐在地軍官,拔出指揮刀,率先向山丘衝鋒,可沒衝出兩步,便被迎面而來的彈雨打成篩子,幾個勇敢的士兵跳起來,高呼萬歲向前衝鋒,可他們的命運同樣沒有變化,瞬間便栽倒在地。

“這樣不行!”河邊正三深深後悔,這樣下去,即便能打通與田中新一的聯繫,最後能不能突破中[***]隊在太平寺的防禦很難說。可不這樣,又能怎樣呢?

這一次進攻又退下來了,河邊正三沒有下令再次進攻,他必須想出辦法,摧毀中[***]隊的防禦,首先便是要打垮他們的火力網,而且還要快,河邊知道中[***]隊正從南面趕過來,他的時間並不多。

河邊正三在苦思,如何擺脫覆滅的命運;有末精三卻已經快面臨絕境,部隊被切斷成兩截,分成三個部分,面臨着極其難定的局面。

對古北口的進攻根本就沒打到古北口,中[***]隊堅守南天門,中島康健率領第五師團和36師團東進龍口峪,情況果然與谷壽夫估計的差不多,中[***]隊有一個營的兵力佔領龍口峪,中島康健指揮部隊連續發動十多次強攻,眼看便要衝上龍口峪,從長城外突然出現一支八路軍部隊,在八路軍的支持下,中[***]隊守住了搖搖欲墜的陣地,隨後不久,幾支土匪部隊又趕到龍口峪,同時佔領古北口的中[***]隊也派出一個團增援龍口峪,龍口峪的陣地重新穩住。

對南天門和龍口峪的攻擊失敗,可後面的中[***]隊卻加強了攻擊,五十一集團軍繼續強攻,二十三集團軍則翻越徒嶺,插向大師屯後路,佐伯文郎察覺了中[***]隊的東向,放棄大師屯,後撤到潮河谷口西北嶺一線繼續阻擊。

中[***]隊跟蹤追擊,五十一集團軍殺到西北嶺,繼續進攻,佐伯文郎全力迎戰,可就在這時,一零三軍軍長張靈甫親自率領新21師從西面的羣山中殺出,一舉攻克外瓦山,隨即徒涉潮河,佔領北臺村。

有末精三和谷壽夫的部隊被切割成兩塊,北臺村以南是佐伯文郎率領的26師團6師團13師團,以北是有末精三和谷壽夫率領的,正在反攻南天門和古北口的149師團和19師團,西面龍口峪一線是正在進攻的,中島康健率領的第五師團和36師團。

就在有末精三猶豫不決時,中島康健從龍口峪來電,中島康健直接提議,放棄佐伯文郎的三個師團,其餘四個師團直接出龍口峪,出塞外向承德撤退。

拿着中島康健的電報,有末精三和谷壽夫都猶豫了,放棄佐伯文郎的三個師團,這三個師團現在還有一萬六千多人,就這樣放棄了?倆人都不敢下這個命令。

(未完待續)

第三節 重起(六)第三節 暗戰(五)第三節 議戰(一)第二節 察東收編(二)第一節 返川(二)第三節 鏖兵淞滬(四)第一節 上海風波(十一)第九節 號角(二)第一節 奪軍(二)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七)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六)第一節 端倪(一)(修正)第六節 突破(五)第八節 刺廖(五)第十節 拉薩風雲(五)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二)第七十五節 無名第二節 重建(一)第八節 九變(二)第三節 巧取(五)第八節 光復武漢(七)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一)第十節 風雲(二十七)第九節 局勢第一節 蟄伏(七)第三節 重起(八)第七節 風波(十)第十節 風雲(七)第一節 挽弓(九)第四節 經濟改革(一)第七節 鎮藍衣(一)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四)第七節 曙光(六)第八節 日薄(六)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一)第三節 議戰(二)第四節 密林血戰(四)第六十節 心思第三節 會戰(一)第七節 閃電(五)第五節 盟國(八)第五節 反擊(二)第五節 兩全(一)第十六節 誓言第五節 號角(三)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三)第五節 雲集(七)第二節 戰略轉向(四)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二)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八)第九節 佈局敵後(二)第一節 上海風波(五)第一節 德黑蘭(三)第十一節 大捷(十)第四節 盤尼西林戰爭(二)第四節 外交(十)第九節 倒胡驅許(二)第三節 狙擊(一)第八節 日薄(十五)第八節 轉折(三)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四)第五節 “異心”(二)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六)第一節 挽弓(十六)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八)第二節 戰後之戰(四)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九)第十節 風雲(十七)第四十九節 別離(一)第三十三節 整軍(二)第六節 危機與勝機(四)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九)第五節 調整(三)第三節 新人舊人(五)第一節 黨爭(五)第十一節 重振(十)第三節 戰鼓(十)第六節 攻略山東(十一)第八節 日薄(十一)第六節 新雲南(二)第十節 江戶之花(四)第八節 九變(四)第六十九節 拉攏(三)第四節 九天之上(六)第二節 交易(一)第二節 交易(一)第五節 積聚(一)第十一節 重振(五)第三節 戰鼓(三)第五節 突擊(五)第五節 突擊(二)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三)第十節 拉薩風雲(五)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十二)第二節 投敵(八)第五節 戰雲密佈(七)第四節 密林血戰(六)第三節 結盟(四)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九)第九節 臨沂破軍(三)
第三節 重起(六)第三節 暗戰(五)第三節 議戰(一)第二節 察東收編(二)第一節 返川(二)第三節 鏖兵淞滬(四)第一節 上海風波(十一)第九節 號角(二)第一節 奪軍(二)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七)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六)第一節 端倪(一)(修正)第六節 突破(五)第八節 刺廖(五)第十節 拉薩風雲(五)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二)第七十五節 無名第二節 重建(一)第八節 九變(二)第三節 巧取(五)第八節 光復武漢(七)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一)第十節 風雲(二十七)第九節 局勢第一節 蟄伏(七)第三節 重起(八)第七節 風波(十)第十節 風雲(七)第一節 挽弓(九)第四節 經濟改革(一)第七節 鎮藍衣(一)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四)第七節 曙光(六)第八節 日薄(六)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一)第三節 議戰(二)第四節 密林血戰(四)第六十節 心思第三節 會戰(一)第七節 閃電(五)第五節 盟國(八)第五節 反擊(二)第五節 兩全(一)第十六節 誓言第五節 號角(三)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三)第五節 雲集(七)第二節 戰略轉向(四)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二)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八)第九節 佈局敵後(二)第一節 上海風波(五)第一節 德黑蘭(三)第十一節 大捷(十)第四節 盤尼西林戰爭(二)第四節 外交(十)第九節 倒胡驅許(二)第三節 狙擊(一)第八節 日薄(十五)第八節 轉折(三)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四)第五節 “異心”(二)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六)第一節 挽弓(十六)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八)第二節 戰後之戰(四)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九)第十節 風雲(十七)第四十九節 別離(一)第三十三節 整軍(二)第六節 危機與勝機(四)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九)第五節 調整(三)第三節 新人舊人(五)第一節 黨爭(五)第十一節 重振(十)第三節 戰鼓(十)第六節 攻略山東(十一)第八節 日薄(十一)第六節 新雲南(二)第十節 江戶之花(四)第八節 九變(四)第六十九節 拉攏(三)第四節 九天之上(六)第二節 交易(一)第二節 交易(一)第五節 積聚(一)第十一節 重振(五)第三節 戰鼓(三)第五節 突擊(五)第五節 突擊(二)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三)第十節 拉薩風雲(五)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十二)第二節 投敵(八)第五節 戰雲密佈(七)第四節 密林血戰(六)第三節 結盟(四)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九)第九節 臨沂破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