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節 家宴

莊繼華是有意這樣的,他現在有些喪氣,或者說是因爲找不到辦法而灰心,蔣介石請他吃飯是爲什麼,他已經猜了八九不離十,可是他不想談這個話題,就算軍校給他個處分,甚至開除也沒什麼,早點脫離這個是非窩。

“校長事務繁忙,學生不敢來過早打擾校長。”莊繼華的回答冠冕堂皇。

“哦,你想得還挺周到。”蔣介石不置可否,轉身走進客廳。

客廳的陳設很簡單也很傳統,兩排榆木椅子,椅子中間是雕花的榆木茶几,不過看得出來有些陳舊。

蔣介石進來後也沒去上座,就在左邊的椅子上坐下,然後指指對面的椅子說:“坐。”

莊繼華也沒客氣答應一聲,就坐下了。

“你最近很清閒嘛,別的同學都在爲革命奮鬥,你在旁邊看熱鬧,感覺如何?”蔣介石語氣中帶着一絲揶揄。

“報告校長,學生慚愧,愧對校長教誨。”莊繼華心說是你不給我活,卻在這裡裝腔作勢,切….。

“慚愧?恐怕沒有,不服氣卻是肯定的,你心裡在想是你不給我事作,不是我不作,是這樣吧。”蔣介石似乎看透了莊繼華的心思:“整個黃埔一期就你沒有安排工作,在國家如此需要人才,你卻沒安排工作,這說明什麼,說明你捅了大婁子,如果你只得罪了一邊還好說,結果你得罪了兩邊,你想走在中間,結果成了風箱裡的老鼠,你說是不是。”

莊繼華無可奈何的承認蔣介石說得對,而且這些他也看到了,不過蔣介石找他來就爲對他說這些?莊繼華決定還是等等看。

“校長說得對,學生想法還是太幼稚了。”莊繼華“慚愧的”說。

“明白就好,蘇俄大鬍子連我有時都不得不看他們的臉色,你就去招惹他們,吃些苦頭是自然,”蔣介石說的這裡,特意看看莊繼華,他今天對莊繼華採取的策略是單刀直入,加點“開誠佈公”,見莊繼華在他提到蘇俄時有些迷惑,心中有些滿意,看來他還不知道風潮是從哪裡來的。便接着說:“你不知道吧,你的文章讓鮑羅廷非常生氣,所以他召集了[***]在廣州的所有領導人追查作者,這纔有了後面的事。”

莊繼華這下反而有些糊塗了,鮑羅廷對自己的文章反應這麼大出乎他的意料之外,本來[***]的指責他已經想明白其中原因。歷史上[***]一直採取的左的做法甚至是極左,李立三和王明是一個高峰,*是另一個高峰,直到鄧公上臺後,[***]治國之策纔回到正常的方式。

不過今天蔣介石提到鮑羅廷,卻讓他想到另外一個可能,現在[***]的左和後面的右是不是共產國際在故意引導的?莊繼華想到這裡不由問道:“爲什麼?”

莊繼華的反應讓蔣介石有些滿意:“爲什麼?你的文章肯定戳到大鬍子的痛處了,至於是什麼我還不知道,不過古人說關心則亂,他們既然有這麼大反應,那就肯定有原因。”

蔣介石一開口莊繼華就知道蔣介石誤會了,不過他也就將錯就錯聽聽蔣介石說些什麼。蔣介石今天的策略是不說套話,他認爲像莊繼華這樣的“聰明”人不能像對王柏齡那樣。王柏齡只要許一個官什麼的,他就感動得屁顛屁顛的送上忠心,這一套對莊繼華沒用,你看莊繼華這幾天不急不火,如果自己不找他,恐怕他還願意就這樣逍遙下去。對莊繼華你就得逼他選擇,而自己則要給他安排最實際的路,同時把他的其他堵死。現在[***]和右派幫了他的忙,把莊繼華的其他路給堵死了,他不走自己安排的路就不行。

倆人正說着,陳潔如從後面進來了,莊繼華忙站起向她問好:“師母好。”他不是第一次見陳潔如,不過卻是第一次這麼近。

“坐下,坐下,別客氣,這是你們校長的家,也就是你們的家。”陳潔如留着一溜長長的留海,穿着一件中式寬袖女裝露出小半截手臂,下面是半截短裙和半高跟皮鞋。她是寧波人,在上海長大,有着上海姑娘特有的洋味,在莊繼華看來就是那種小資味。

“客人來了,那就開飯吧,什麼事吃完飯再說。”陳潔如柔聲對蔣介石說道。

“嗯,那就先吃飯。”蔣介石站起來向飯廳徑直走去,莊繼華讓陳潔如走在前面,自己在後面跟着。

飯廳不大,中間是張圓桌,上面放着呈梅花狀的六個盤子一個碗,中間哪個裡面是條魚,其他有盤乾菜炒肉,另外炒蛋和兩個尋常的蔬菜,碗裡是魚頭豆腐湯,不過莊繼華注意到桌上沒有酒。

蔣介石還是客氣的說:“請坐。”莊繼華那裡就敢這樣坐下忙謙讓道:“校長您坐,師母坐。”陳潔如笑道:“*,別客氣,我常聽你們校長說起你,說你膽大,前些天還聽他說你打仗厲害,連顧問都很稱讚。”

“那是校長過獎了。”莊繼華臉色一紅,他自家知道,那天他用的戰術來自老前輩,在另一個世界他的臉皮已經鍛鍊的很厚了(沒辦法,工作需要),來這個世界後臉皮的厚度又增加不少,用城牆來比喻估計差不了,沒想到這個年青師母的誇獎居然讓他臉紅了。

“嚐嚐這個,介石最喜歡吃的黃埔蛋,你們學校的飯食差,今天多吃點。”陳潔如見莊繼華狼吞虎嚥甩開膀子開幹,便高興的替他加了塊炒蛋。雖然蔣介石對陳潔如很是愛護,可是這黃埔島上女人很少,黃埔軍校中軍官家眷要麼像何應欽、王柏齡和先前的鄧演達那樣把家眷仍在原籍,要麼像廖仲愷一樣把家安在廣州城裡,也只有蔣介石把家安在黃埔島上,陳潔如幾乎沒有社交活動,蔣介石也只是空閒時才陪陪她,而蔣的空閒時間卻又實在太少,家裡很少有客人,請客吃飯就更少了。今天莊繼華又缺少緊張拘謹的覺悟,用趙本山的話說是放開了造,這種放任自如讓陳潔如很感興趣,也讓後來的宋美齡感到他與衆不同。

“這你就不知道了,他們的條件已經夠好了,每月有8塊的伙食費,比士兵強多了,比我當年當兵時更不知好到哪裡去了,當年我在曰本每頓飯只有一小盒冷飯,菜只有兩三塊鹹菜,沒有一天是吃飽了的。”蔣介石說道。

“真的呀,那曰本士兵不是都吃不飽嗎,怎麼打仗呢。”陳潔如有些驚訝,看來她也使第一次知道蔣介石在曰本留學時的事。

“打仗是靠勇氣和毅力,也就是中國士兵纔講究軍餉、飯食。曰本人視爲國打仗爲光榮,不講究這些。所以我要講革命首先就是要吃苦,少講條件,要講精神,精神從哪裡來,就從主義中來,所以要給士兵講主義,他們明白了就能勇敢善戰。”蔣介石說道。

“校長說得對,學生若有機會帶兵一定按照校長的教導辦。”莊繼華當然明白蔣介石說得對,紅軍八路哪個不苦,可是軍隊卻沒有垮,而且照樣發展。只是他不明白爲什麼蔣介石也清楚,這與前世反應的差距可有點大。

“帶兵肯定是有機會的,這個你不要灰心。先吃飽了,我們慢慢再說。”蔣介石吃飯雖然很快卻講究食不語,飯桌上很少說話。

說話間蔣介石已經吃完放下碗,於是莊繼華又是一整猛造,陳潔如食量不大吃完一小碗後就放下不吃了,夫妻倆就在那裡看莊繼華表演饕餮。

在兩雙眼睛注視下,莊繼華臉皮就是再厚也不好意思了,於是匆忙刨完碗中的飯粒,放下碗,表示吃完了。

“吃飽了?要不要吃一碗?”陳潔如關心的問。

“謝謝師母,我已經吃飽了。”莊繼華心說你們倆看我吃,吃得下的那是怪物。

“昔曰康熙評價大儒方苞說他心寬體壯,屬於那種放開肚皮吃飯,立定腳跟做人的人;*,我看你就有這麼點意思。”回到客廳後,蔣介石似乎還在回味莊繼華的饕餮。

“方苞?”莊繼華不知道蔣介石說的是誰。

“方苞是桐城才子,康熙年間有名的大儒,以布衣身份行走上書房。”蔣介石見莊繼華的樣子知道他不明白方苞是誰,便簡單的給他介紹了一下。

“你在美國長大,對中國歷史不瞭解,所以不知道,不過這個方苞是很有名的,晚清時湘軍領袖曾國藩就是在他的學術上創立的湘鄉派。”蔣介石這樣一說,莊繼華就更不明白了,曾國藩他知道,湘軍領袖,鎮壓國太平天國,還有李鴻章他知道,簽訂國馬關條約,湘鄉派是什麼玩藝,他就不知道了。

蔣介石看看他說:“看來你還要多學習些中國文化,中國文化中雖然有些糟粕,可是還是有好的、優秀的,特別是兵法,比如:孫子兵法,曾胡治兵語錄,這兩本你一定要看。”

莊繼華點頭答應:“孫子兵法,學生已經看過,曾胡治兵語錄還沒有看,校長既然說了,學生回去一定找來認真研讀。”

蔣介石點點頭說:“那就好,世人皆以爲曾國藩胡林翼只是文人,卻不知其在治兵上愈有獨到之處,蔡松坡將軍整理編撰二人治兵之語,方有此書,後來鬆坡將軍在雲南練兵,護國討袁皆依據此書。你等會,我送你一套。”

莊繼華這才明白松坡將軍就是蔡鄂,曾胡治兵語錄是他編撰的,他還以爲是蔣介石編寫的,蔣介石從書房中出來,手中拿着一套書籍,遞給莊繼華,然後說:“我近來考察這治兵之言,又增補《治心》一章,專講如何培養士兵的戰鬥精神,你拿回去看看吧。”

莊繼華接過來大聲說:“是,學生一定不辜負校長的訓誡。”

他以爲到此就算結束了,自己可以回去了,沒想到,蔣介石指指他身後的椅子,說道:“坐下吧,老話說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各人;以後看你們在戰場上怎麼使用軍校中學到的知識了。”

然後蔣介石又把話題轉到莊繼華目前的處境上了。

第五節 盟國(五)第十節 風雲(七)第四節 塞北烈焰(一)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七)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三)第四節 戰鼓(二)第二節 戰後之戰(二)第三十七節 戰東莞(三)第四節 外交(五)第六節 南京戲(二)第八節 南線(八)第五節 曙光(十二)第二節 陝北行(四)第三節 戰天津(八)第七十五節 東方式謙虛第一節 德黑蘭(六)第八節 九變(四)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五)第七節 生機(七)第五節 反攻(四)第四節 九天之上(八)第二節 策劃(四)第一節 突破(十二)第七節 曙光(一)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三)第九節 魅影(一)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三)第五節 曙光(十三)第四節 九天之上(十)第六節 波瀾起(一)第八節 南線(四)第四節 以牙還牙(三)第七節 閃電(七)第八節 天火(十一)第二節 察東收編(六)第三十三節 整軍(二)第一節 亂起(二)第四節 視察(三)第八節 轉折(十九)第三節 重起(六)第一節 挽弓(四)第六節 懲韓(二)第一節 法幣(八)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三)第三節 戰鼓(九)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二)第八節 十問(修改)第一節 上海風波(二)第一節 遏制(四)第三節 會戰(八)第一節 上海風波(七)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二十二)第一節 上海風波(一)第五節 號角(八)第四節 外交(六)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十三)第四節 戰鼓(八)第二節 陝北行(九)第一節 出兵(二)第二節 策劃(十)第十四節 亂第十節 大撤退(三)第二節 重建(五)第八節 刺廖(七)第一節 辦學(二)第十節 撤退(二)第三節 戰天津(七)第十一節 大捷(七)第三節 太行行(九)第四節 經濟改革(三)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一)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六)第八節 南線(八)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二)第三節 會戰(十五)第二節 策劃(八)第四十五節 遷都(五)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二)第三節 會戰(三)第五節 反擊(三)第十六節 誓言第一節 湖議(一)第九節 號角(三)第四十九節 別離(二)第二節 川軍(五)第五節 “異心”(四)第三節 狙擊(六)第八節 轉折(二十六)第四節 以牙還牙(八)第九節 轟炸東京(八)第九節 臨沂破軍(七)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九)第四節 戰鼓(三)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三)第四節 密林血戰(十)第五節 雲集(二)第三節 太行行(十)第三節 鏖兵淞滬(一)第四十八節 傷懷(三)第七節 悼蔣先雲(二)
第五節 盟國(五)第十節 風雲(七)第四節 塞北烈焰(一)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七)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三)第四節 戰鼓(二)第二節 戰後之戰(二)第三十七節 戰東莞(三)第四節 外交(五)第六節 南京戲(二)第八節 南線(八)第五節 曙光(十二)第二節 陝北行(四)第三節 戰天津(八)第七十五節 東方式謙虛第一節 德黑蘭(六)第八節 九變(四)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五)第七節 生機(七)第五節 反攻(四)第四節 九天之上(八)第二節 策劃(四)第一節 突破(十二)第七節 曙光(一)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三)第九節 魅影(一)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三)第五節 曙光(十三)第四節 九天之上(十)第六節 波瀾起(一)第八節 南線(四)第四節 以牙還牙(三)第七節 閃電(七)第八節 天火(十一)第二節 察東收編(六)第三十三節 整軍(二)第一節 亂起(二)第四節 視察(三)第八節 轉折(十九)第三節 重起(六)第一節 挽弓(四)第六節 懲韓(二)第一節 法幣(八)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三)第三節 戰鼓(九)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二)第八節 十問(修改)第一節 上海風波(二)第一節 遏制(四)第三節 會戰(八)第一節 上海風波(七)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二十二)第一節 上海風波(一)第五節 號角(八)第四節 外交(六)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十三)第四節 戰鼓(八)第二節 陝北行(九)第一節 出兵(二)第二節 策劃(十)第十四節 亂第十節 大撤退(三)第二節 重建(五)第八節 刺廖(七)第一節 辦學(二)第十節 撤退(二)第三節 戰天津(七)第十一節 大捷(七)第三節 太行行(九)第四節 經濟改革(三)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一)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六)第八節 南線(八)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二)第三節 會戰(十五)第二節 策劃(八)第四十五節 遷都(五)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二)第三節 會戰(三)第五節 反擊(三)第十六節 誓言第一節 湖議(一)第九節 號角(三)第四十九節 別離(二)第二節 川軍(五)第五節 “異心”(四)第三節 狙擊(六)第八節 轉折(二十六)第四節 以牙還牙(八)第九節 轟炸東京(八)第九節 臨沂破軍(七)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九)第四節 戰鼓(三)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三)第四節 密林血戰(十)第五節 雲集(二)第三節 太行行(十)第三節 鏖兵淞滬(一)第四十八節 傷懷(三)第七節 悼蔣先雲(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