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節 曙光(七)

“校長,現在的國民政斧機構太小,可以擴編,然後讓出幾個部長,副主席設上十個八個,給MZD一個副主席,承認[***]的合法地位,但要求[***]放棄秘密黨員制,明煮黨派;領袖也給他們一個副主席地位,改參政會爲政治協商會,還是採用主席制,由我黨元老擔任,也設幾個副主席,政斧機構擴建,讓出幾個不重要的部長副部長,實權還是抓在我們手中,這樣我黨在政治上就可獲取主動。”莊繼華簡單的談了自己的構想。

蔣介石終於壓制不住了,這些天受的委屈一下子就爆發出來:“文革!你這腦子一天到晚到底想些什麼!聯合政斧!聯合政斧!這就是GCD拿出來招徠人心的,那些人就是想向我黨要權,要天下!這個道理你不明白嗎!我看你完全被他們迷惑了!”

“校長,這是爭取主動,這是潮流,壓是壓不住的,最終我黨還是得讓步,現在採取主動,將來可以避免很多麻煩。”莊繼華沒有被蔣介石的怒火嚇住,依舊耐心解釋,在他看來,[***]不一定會答應出任副主席,那時被動的就是他們。

“胡說!”蔣介石一掌拍在桌上,眼中噴出的怒火象要把莊繼華焚燒:“什麼潮流!什麼是潮流!人云亦云,亂哄哄吵鬧一番罷了!你回去!好好想想,把談判談好,就行!滾,滾!”

把莊繼華轟走後,蔣介石依舊憤憤不平,怎麼也平靜不下來,起身向後面去,走進後院小客廳,宋美齡正靠在沙發上看書,聽見他進來,頭也沒擡的問:“文革又把你氣着了?”

“這個混蛋,”蔣介石忍不住罵粗口了,宋美齡微微皺眉,放下書嗔怪的說:“大令。”

蔣介石只知失言,作個手勢,坐到宋美齡對面:“這個傢伙,不知怎麼想的,別人還沒向我們要權呢,他卻主動要分權給他們,我看他腦子是糊塗了。”

“大令,”宋美齡起身給蔣介石倒上水,然後溫和的看着他:“你不公平呀。”

“我怎麼不公平了?”蔣介石氣哼哼的反問道。

“這些年,文革爲你作了多少事,用嘔心瀝血來形容不爲過吧,”宋美齡平靜的說:“他提出這些建議,總體來看是你好,不是向着外人,你想是不是這樣。”

“我就是不明白,他那些想法都是那來的。”蔣介石稍微平靜下,他很是苦惱,莊繼華這是什麼意思,你說偏向GCD吧,他在談判中與周EN來爭的面紅耳赤,寸土不讓,可在他面前卻又顯得很軟弱,不像陳誠那樣堅定。

“他不是一直都這樣嗎,國共合作,”宋美齡笑了笑:“他一直主張這個政策,這恐怕也是他主張的一個表現吧。”

蔣介石沒有答話,良久才重重嘆口氣,宋美齡也微微嘆口氣:“你老說,國民黨內會說話的多,會幹事的少;文革卻是這少數中的佼佼者,再說這個建議也不錯,把那些人拉進政斧中來,就算供佛給供起來,也花不了幾個錢,但效果就不一樣了,他們就不會再反對政斧了,算是招安成功,政斧也不過由國民黨政斧換成聯合政斧,算下來,還是我們佔便宜。”

蔣介石輕輕哼了聲,他承認宋美齡說得不錯,可他就是不甘心,這莊繼華什麼都好,就是不肯對GCD下殺手,始終給他藕斷絲連的感覺。

“就算要是這樣,也不是這樣簡單的,黨內的反對聲不知有多大,先徵求下他們的意見再說吧。”經宋美齡這樣一勸,蔣介石總算平靜了點,他苦笑下站起來。

莊繼華感到非常惋惜,在他看來這是個好機會,現在組建聯合政斧比抗戰結束後要容易得多,那時外部威脅一去,蔣介石就更不會同意讓權了,就算他同意,黨內的反對聲也會非常強烈,而且在戰爭的前提下,還可以有個過渡時期,蔣介石的權力不會損失太大,因此也不會引起他太大反感。可他沒想到,蔣介石居然會發這樣大的火。

“老蔣呀,老蔣,你可真不識好人心,老子在幫你坐穩江山呢。”莊繼華搖頭晃腦的坐車走了,周圍的侍衛悄悄吐吐舌頭,這莊主任就象沒事人一樣,還搖頭晃腦的走了,要換個人那不嚇得臉色發白,渾身冒汗。

不但侍衛對莊繼華的樣子看不懂,就連宮繡畫也不太明白,他這是做什麼,待車使出換上官邸後,宮繡畫才說:“文革,你是不是太着急了,讓老蔣分權,這不是要他命嗎。”

“那有那麼難,”莊繼華淡淡的說:“校長還沒那麼糊塗,只是國內政治一向是唯我獨尊,不知道有容乃大。”

說到這裡,轎車停在檢查站前,對面駛來一輛福特轎車,莊繼華忍不住皺眉,心中涌起一絲不安,宮繡畫立刻發覺:“怎麼啦?”

莊繼華擡首示意:“那是不是外交部的車?”

宮繡畫看了看,便點點頭:“對,好像是新任外交部長郭泰祺,估計是發生什麼事了。”

郭泰祺是中國駐國聯代表,常駐倫敦,在解除滇緬公路封鎖問題上立下大功,也就在前幾天,蔣介石調整外交部,將部長王寵惠調任軍事委員會秘書長,將郭泰祺調回來接任外交部長。

透過車窗就能看見郭泰祺神色有些匆忙,很顯然是外交領域又出事了。莊繼華回到基地時,梅悠蘭已經在那等着了,見到他下車便立刻迎上來。

“大哥,你知道嗎?蘇俄與曰本簽署和平協議了。”

梅悠蘭的第一句話便讓莊繼華有些傻了,這事他徹底忘了,作爲穿越者,理該清楚,整個二戰期間,蘇曰之間沒有正式宣戰,他們之間肯定有協議,看來就是這個協議。

“不知道,什麼時候發生的事?”宮繡畫見莊繼華神色不定,便代他回答。

“剛纔接到的消息。”梅悠蘭說,隨後拿出張紙:“這是收音機播的蘇曰條約,我們抄錄下來的,你看看。”

渝州晚報沒有在國外派駐記者,他的國際消息主要來自收音機,梅悠蘭安排人二十四小時收聽英美法蘇曰各國播發的新聞,抄錄下來,刊登在報紙上。不過這種方式在時效姓上顯得較差,所以加強了深度分析,莊繼華在渝城的時候就充當他們的特約評論員。

“大哥,你對這事怎麼看?”梅悠蘭見莊繼華還在發呆,心中着急,伸手抓住他的手臂,連聲催問。

“哦,”莊繼華象醒過來一樣,順口說:“這是斯大林的遠東慕尼黑,想以犧牲中國利益,換取蘇俄遠東的安全。”

“嗯。是這樣,”梅悠蘭點頭,思索着說:“蘇俄承認滿洲國,曰本承認蒙古,這兩塊土地都是中國領土,他們那中國的領土作交易。大哥,你給我寫篇評論吧,從早晨到現在,我寫了好幾篇都不滿意,沒有那種厚度。”

“行,”莊繼華很少拒絕梅悠蘭的要求,特別是他也想利用這事時,梅悠蘭頓時笑面如花,剛纔的愁容一掃而空。

幾個人慢慢走回辦公室,現在天色已經晚了,他剛走進辦公室,便接到報告,蔣介石讓他立刻再去黃山官邸。

“看來,只能明天給你,”莊繼華無奈的對梅悠蘭說,對這個情況,沒梅悠蘭也無法可施只好濛濛不樂的答應。

莊繼華把宮繡畫拉到一邊,低聲對她說:“立刻聯繫狼眼和眼鏡蛇,讓他報告,曰軍內對蘇曰條約的反應。”

“好。”宮繡畫沒問要做什麼,只是點頭,梅悠蘭見他們在一旁嘀咕,心中略有些不滿,可這種情況也不是一次發生,知道他們有機密的事。

果然莊繼華交代兩句後,轉身出門了,宮繡畫沒有跟上去,反挽住她的胳膊,讓她到辦公室坐坐,沒有有些鬱悶的搖頭:“算了,我知道你還有事,就不用陪我了,我先回去了,記着提醒大哥,別忘了我的文章。”

“沒事,忘了啥事也不能忘了你的事呀。”宮繡畫確實有事,便沒有挽留。莊繼華隨身帶着一部電臺,與北平和上海的聯繫由宮繡畫親自掌握,而宮繡畫也早掌握了發報技術,她親自編碼親自發報,根本不假手他人。

立高之助現在越來越迷惑了,他有些不明白渝城來的各種指令,這些指令大都是要求他引導曰軍採取針對GCD八路軍的行動,他設計了幾次針對冀中、冀南和察哈爾八路軍的作戰行動,但渝城依舊不滿足,這讓他感到自己成爲中國兩黨鬥爭的工具,心中的不滿越來越強烈。

蘇曰條約對他來說也是個意外,在華北派遣軍中也引起極大的震驚。曰本陸軍一向以蘇俄爲假想敵,陸軍中的[***]情緒很高,因此當消息穿來,不少青年軍官顯得極爲憤怒,軍官俱樂部內吵成一遍。

“這就意味着帝國要放棄北進策略,轉爲南下,與英美交戰。”青城小山看着那些正在發泄不滿的青年軍官低聲嘀咕着。

此刻他與立高之助和情報課長西村正相對坐着喝着曰本清酒,桌上擺着幾碟壽司和小菜,青城小山在前段時間的調整中也被提升了,升職爲情報課下屬的華北組組長,三人也在議論蘇曰條約。

(未完待續)

第九節 號角(四)第四節 對策(二)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十三)第七節 風波(五)第二節 再編川軍(一)第一節 突破(十五)第十五節 獻策第三節 鐵血雄關(四)第六節 禍根(二)第十一節 重振(五)第一節 戰局(四)第六節 救亡(七)第五節 反攻(三)第四節 九天之上(五)第八節 說敬之(一)第二節 再編川軍(二)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五)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六)第四節 九天之上(四)第五節 戰雲密佈(九)第二十七節 視察(二)第六節 懲韓(三)第五十節 暗敵第十節 大撤退(十)第二節 說汪(二)第十節 暗棋(三)第五節 曙光(十一)第一節 挽弓(三)第一節 上海陰謀(五)第九節 轟炸東京(七)第六節 危機與勝機(二)第五節 盟國(八)第八節 日薄(十五)第四節 密林血戰(七)第九節 臨沂破軍(三)第八節 十問(修改)第八節 日薄(十一)第三節 重起(五)第五節 戰雲密佈(八)第五節 反攻(八)第四十五節 遷都(六)第五節 反攻(六)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四)第一節 黨爭(二)第二節 川軍(三)第七節 風波(四)第六節 攻略山東(十二)第三節 重起(六)第九節 魅影(十三)第五節 曙光(十七)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三)第二十七節 轉變(五)第五節 盟國(一)第二節 說汪(三)第八節 轉折(十四)第十節 暗棋(六)第四節 戰鼓(四)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五)第二節 陝北行(二)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十一)第四十二節 歧路(二)第五節 海關(一)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五)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三)第二節 策劃(六)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十二)第六十節 心思第三十六節 農運第十節 大撤退(七)第三節 巧取(一)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三)第一節 上海風波(一)第四節 戰鼓(六)第九節 殤(五)第三節 鏖兵淞滬(三)第一節 法幣(六)第九節 中央入川(三)第十三節 試探第十節 虎嘯(三)第二節 起航(二)第四十七節 分路(三)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四)第八節 南線(五)第一節 遏制(七)第五節 號角(三)第十節 大撤退(五)第七節 曙光(八)第七節 鎮藍衣(四)第二十四節 後備役第七節 鎮藍衣(五)第五節 反擊(一)第三節 戰鼓(十)第九節 轟炸東京(一)第七節 鎮藍衣(五)第十節 撤退(一)第八節 特使(十三)第一節 返川(二)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八)第四節 密林血戰(七)第十節 風雲(二)
第九節 號角(四)第四節 對策(二)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十三)第七節 風波(五)第二節 再編川軍(一)第一節 突破(十五)第十五節 獻策第三節 鐵血雄關(四)第六節 禍根(二)第十一節 重振(五)第一節 戰局(四)第六節 救亡(七)第五節 反攻(三)第四節 九天之上(五)第八節 說敬之(一)第二節 再編川軍(二)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五)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六)第四節 九天之上(四)第五節 戰雲密佈(九)第二十七節 視察(二)第六節 懲韓(三)第五十節 暗敵第十節 大撤退(十)第二節 說汪(二)第十節 暗棋(三)第五節 曙光(十一)第一節 挽弓(三)第一節 上海陰謀(五)第九節 轟炸東京(七)第六節 危機與勝機(二)第五節 盟國(八)第八節 日薄(十五)第四節 密林血戰(七)第九節 臨沂破軍(三)第八節 十問(修改)第八節 日薄(十一)第三節 重起(五)第五節 戰雲密佈(八)第五節 反攻(八)第四十五節 遷都(六)第五節 反攻(六)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四)第一節 黨爭(二)第二節 川軍(三)第七節 風波(四)第六節 攻略山東(十二)第三節 重起(六)第九節 魅影(十三)第五節 曙光(十七)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三)第二十七節 轉變(五)第五節 盟國(一)第二節 說汪(三)第八節 轉折(十四)第十節 暗棋(六)第四節 戰鼓(四)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五)第二節 陝北行(二)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十一)第四十二節 歧路(二)第五節 海關(一)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五)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三)第二節 策劃(六)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十二)第六十節 心思第三十六節 農運第十節 大撤退(七)第三節 巧取(一)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三)第一節 上海風波(一)第四節 戰鼓(六)第九節 殤(五)第三節 鏖兵淞滬(三)第一節 法幣(六)第九節 中央入川(三)第十三節 試探第十節 虎嘯(三)第二節 起航(二)第四十七節 分路(三)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四)第八節 南線(五)第一節 遏制(七)第五節 號角(三)第十節 大撤退(五)第七節 曙光(八)第七節 鎮藍衣(四)第二十四節 後備役第七節 鎮藍衣(五)第五節 反擊(一)第三節 戰鼓(十)第九節 轟炸東京(一)第七節 鎮藍衣(五)第十節 撤退(一)第八節 特使(十三)第一節 返川(二)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八)第四節 密林血戰(七)第十節 風雲(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