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戰鼓(六)

劉文輝接到電報後也着急了,他招集幕僚商議後向蔣介石控告龍雲企圖擴大事端,把原屬彝人內部紛爭轉化爲兩省之間的戰爭,要求中央制止並嚴懲龍雲的行爲。

蔣介石受到電報後,還沒給龍雲去電,龍雲的電報也到了,他在電報中控訴自學初對滇北彝人的殺戮,罪行極大,必須予以嚴懲,爲後世者戒。

最初蔣介石想把自學初交給龍雲,平息此事兵換取龍雲對廣西的出兵,可林蔚提醒了他,龍雲之所以大張旗鼓對西康用兵,真實目的很可能是迴避出兵廣西的命令,是否要嚴懲自學初應該聽聽莊繼華的意見,畢竟他對攀枝花還是比較熟悉的。

蔣介石的電報在雅安追上在,莊繼華立刻毫不猶豫的回電不贊成懲罰自學初,他認爲劉文輝想通過彝人插手滇北,龍云何嘗不想通過彝人插手大涼山地區,龍雲的嫡系大都是彝人,與滇北彝人多有聯繫,如果對大涼山彝人打擊過甚,返回造成大涼山彝人的弱勢,滇北彝人就會趁機進入大涼山地區,而大涼山彝人在投靠中央不果的情況下,只會向滇北彝人屈服,如此龍雲的勢力會隨着彝人進入西康。

然後莊繼華又介紹了自學初,指出這個人受過漢化教育,在當地很有影響力,如果此次對他施恩,其人必然感恩戴德,對穩定大涼山地區有很大的好處。

蔣介石收到莊繼華的電報後就給龍雲去電,要求立刻停止在金沙江地區的軍事行動,把部隊轉到滇桂邊界,準備進入廣西作戰。龍雲果然以川滇邊界局勢緊張爲藉口,拒絕出兵。

莊繼華在雅安見到劉文輝後問他想如何處理此事,劉文輝此刻還能說什麼呢,他除了在身邊留下一個旅,其他部隊都往會理地區開了,可總數也不過一萬三千人,與龍雲的五萬人馬比起來差距太大。

劉文輝一副手忙腳亂,完全失去主張的摸樣讓莊繼華心中暗自冷笑不已,他劉自乾要是個沒有主張的人,敢把手伸向滇北,你既然把我拖下水,那就必須付出代價,會理地區的軍隊的最高指揮權要拿在手上。

掃帚不到,灰塵不會自己跑;莊繼華首先立足於戰,護衛隊現在有八千多人將到會理,這是護衛隊在渝城之外的最大規模集結。這樣護衛隊加上二十四軍總計兩萬多人,打防守蠻夠用了。

劉文輝很捨不得給出這個指揮權,但卻不得不給,拿到劉文輝的手令之後,莊繼華似笑非笑的對他說:“劉將軍,我這個人有點毛病,歸我指揮的就只能聽我的命令,就算委員長也只能給我下命令。”

劉文輝心裡暗罵,臉上卻呵呵笑道:“文革,放心,我越過你去指揮他們,有什麼事你就直接下令就行,要是誰不聽命令,你就槍斃他,我絕無二話。”

莊繼華淡淡一笑:“好,這可是你說的,告辭了。”

“先別急,文革,你到底想怎麼解決這事,能不能給我透露一二。”劉文輝見莊繼華要走,連忙叫住他。

“這不明擺着嗎,”莊繼華好整以暇的說:“兩條,雙方罷兵,你賠給他們一些錢,算是祿勸的損失。”

劉文輝聽候沒有言聲,莊繼華心中忍不住想罵,挑起事端就想一毛不拔,你在四川開發公司的股份實際上是撿來的,西康的開發還沒怎麼搞,那麼多錢拿在手上,不心慌嗎。

“自乾將軍,我們都是明白人,這個條件對你來說已經很寬鬆了。”

劉文輝苦笑,知道自己的心思又被看破了,他點點頭,算是接受了這個方案。可莊繼華卻又讓他提心吊膽起來:“不過,龍雲若不同意的話,條件可能還會變,到時候我再給你電報。”

莊繼華走到德昌就沒再往前走了,他在德昌給龍雲發了封電報,建議他們在金沙江邊見面談談,或者他去昆明見他,當然所有前提是軍事行動停下來。

龍雲這時卻比較得意,蔣介石現在顧不上他,他的軍隊強渡金沙江,擊潰了陳光藻,劉元塘從皎平渡撤回會理堅守,陳光藻則一路向德昌潰逃。

莊繼華沒有收到龍雲的回電,卻收到會理被圍的消息,這讓他大爲震驚,他連電李安定,詢問工作隊的狀況,李安定回電讓他憤怒異常。

李安定在回電中說,工作隊地質二隊有五名隊員死亡,受傷七人,水電站分隊來不及撤回,躲在自家領地,遭到滇北彝人和滇軍的聯合襲擊,護衛隊戰死二十六人,有十五名工作隊員被滇北彝人擄走,其中有水電專家曹瑞芝;其他專家教授沒有死亡,有四人負傷,其中包括土木專家李書田。

這封電報把莊繼華激怒了,你彝人仇殺,居然殺到我的工作隊來了,莊繼華大怒之下再度給龍雲去電,提出四條,其一立刻釋放被擄走的十五名工作隊員;其二立刻退軍,恢復會理地區的社會秩序;其三賠償工作隊的生命財產損失八百萬;其四嚴懲帶隊襲擊的彝人首領和滇軍將領。

給龍雲的電報發出後,莊繼華平靜了一下,感到事情恐怕不像自己想象的那麼簡單,龍雲恐怕鐵了心要在這裡幹一場。於是他又給渝城發揮電報,電令杜聿明再率領兩萬人立刻趕赴會理,同時電令宋雲飛率領特種部隊以最快的速度趕到德昌。

做出這個安排後,莊繼華把前段時間調到西昌的那個團連夜趕到德昌。

隨後李安定又來電,詢問是否參戰,莊繼華回電諷刺他說,你不抵抗的話,看看滇軍進城後會不會放過你們。

李安定接到電報後就與範漢傑商議,範漢傑是軍事指揮官,不過在莊繼華設計的攀枝花權力體系中,他應該受李安定指揮。

李安定被捕並差點被殺掉,當時在福建的範漢傑雖然不承擔主要責任,可也要承擔一點責任,只是李安定還不清楚罷了。

但李安定知道,開發隊受到前所未有的損失,他是要負責任的,莊繼華現在雖然沒提,但戰後會怎麼處理還不知道,現在他只有將功折罪了。

“範大哥,你看我們怎麼打?”李安定在平定劉揚叛亂之後就被蔣介石派到情報科,此後基本就沒直接上戰場,而範漢傑參加過北伐,又到德國受過訓,軍事經驗遠遠超過李安定,所以具體指揮戰鬥的理所當然是他。

“我去劉元塘那裡問過了,他現在手上有五個團,祿勸和金沙江一戰損失了大約一千人,我們有一個整旅,五千多人,我們兩支部隊加起來有一萬多人,追來的滇軍是孫渡指揮的六個旅,總兵力五萬人。我們守住這個會理綽綽有餘。”

“沒有這麼多人,”李安定搖頭說:“滇軍的編制一旅人數爲七千多人,龍雲總共有八個旅,其中兩個旅還是去年和今年新編的,另外有二十幾個保安團,這些保安團的戰鬥力比較低。龍雲不可能不要昆明瞭吧,所以來的最多不過六個旅,扣除祿勸戰鬥和江邊戰鬥的傷亡,正規軍不會超過四萬人。”

範漢傑有些驚訝的看着他,隨即明白:“不愧是搞特工的,這些情報都探查清楚了。”

“我來的時候,文革讓我注意收集西康和雲南的情報,他恐怕那時就擔心要出事,可惜”李安定嘆口氣:“要不是兩廣鬧事,已經到大理的中央軍就不會出滇了,要是他們在,給龍雲兩個膽子他也不敢鬧事。”

李安定到會理後,煞費苦心的在西昌和昆明各部署了一個情報網,只是在雲南沒能打入最上層,龍雲最信任的都是他的彝人兄弟,可即便這樣也獲取了不少雲南的情報。

範漢傑看李安定的情緒低沉,知道他對開發隊的損失耿耿於懷,再加上對他心存歉疚便勸道:“事情已經這樣了,我們盡力打好這一仗,文革那裡,到時候我去說。”說到這裡,他停頓一下:“其實你已經盡力了,我們收縮的動作已經很快了,可陳光藻敗得更快,這個混蛋。開發隊分佈範圍又這麼大,要想及時回到城裡,根本不可能。”

李安定搖頭說:“範大哥,多謝了,我還是有責任的,我不該讓他們去自家,我應該想到,這次的事情是自家鬧起來的,他們肯定不會放過自家,我疏忽了。”

李安定說到這裡非常難過,他想起這兩年的經歷,好容易從死牢中逃出來,被髮配到這個偏遠的地方,可厄運最終還是找到他。

“你在這偏僻的地方幹了快兩年,攀枝花項目進展順利,你是有大功勞的,”

範漢傑的話還沒說完,李安定就打斷他的話:“原來我以爲是發配,可到這裡才知道,文革是委我重任,一年投資數百萬,調配的人力近十萬,這是一個輝煌的工程,可現在….,範大哥,我真是無顏見他。”

範漢傑這下還真不知道該怎麼說了,他拍拍李安定的肩頭:“問個不是不講理的人,先打好這一仗,開發隊的精華可都在這裡,要是守不住會理,開發隊可就全軍覆滅了,那時我們就只能自己割自己的腦袋了。”

“不會,”李安定眼睛通紅:“那時我的腦袋肯定已經被那些黑骨頭割走了。”

城外已經出現滇軍,劉元塘在指揮部裡召集手下的旅團長們商議如何守城,這些旅團長們心中惶恐,他們清楚,劉文輝的主力都已經調到這裡來了,家裡看家的只剩下一個旅,根本沒有兵力爲他們解圍,於是他們要求立刻突圍。

(未完待續)

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三)第九節 文革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九)第八節 轉折(十七)第八節 日薄(十五)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五)第一節 霧(一)第二節 察東收編(六)第七節 閃電(十九)第七節 閃電(十八)第二節 察東收編(三)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三)第三節 戰鼓(十四)第十節 風雲(五)第八節 轉折(三)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二)第五節 友人(一)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九)第五節 曙光(二)第五節 友人(三)第二節 投敵(二)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四)第五節 謀功(二)第六節 懲韓(三)第四十三節 生死之間(一)第八節 轉折(三)第一節 戰局(二)第四節 再戰津浦(三)第五節 海關(三)第四十九節 別離(三)第十節 虎嘯(八)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八)第三十九節 戰東莞(五)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第七節 風波(十三)第一節 上海陰謀(一)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第一節 突破(三)第八節 天火(十)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五)第三節 會戰(二十二)第四節 對策(三)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十二)第一節 奪軍(十三)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一)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二)第五節 反攻(一)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五)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第八節 南線(二)第四節 戰鼓(四)第八節 南京,南京(三)第三十節 中山艦(十一)第十節 撤退(四)第四節 密林血戰(二)第五節 反擊(八)第二節 減租減息(六)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八)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五)第三節 新人舊人(一)第二節 初戰(六)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七)第五節 曙光(八)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六)第七節 風波惡(一)第八節 天火(十)第四節 戰鼓(四)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七)第八節 光復武漢(八)第一節 法幣(八)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九)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七)第四節 經濟改革(一)第五節 盟國(六)第四節 戰鼓(一)第三十節 中山艦(一)第七節 風波(九)第四節 戰鼓(六)第三節 狙擊(三)第四節 視察(一)第二節 戰略轉向(五)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十四)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五)第一節 陰謀(十一)第五十三 農村(一)第四節 密林血戰(七)第二節 再編川軍(一)第五節 兩全(一)第二節 戰略轉向(四)第四十一節 四天三勝(三)第十一節 大捷(六)第九節 號角(三)第三節 魅影(六)第六節 懲韓(三)第六節 南京戲(一)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三)第六十九節 拉攏(三)第九節 魅影(二)第四節 戰鼓(五)第六節 攻略山東(十三)
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三)第九節 文革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九)第八節 轉折(十七)第八節 日薄(十五)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五)第一節 霧(一)第二節 察東收編(六)第七節 閃電(十九)第七節 閃電(十八)第二節 察東收編(三)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三)第三節 戰鼓(十四)第十節 風雲(五)第八節 轉折(三)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二)第五節 友人(一)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九)第五節 曙光(二)第五節 友人(三)第二節 投敵(二)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四)第五節 謀功(二)第六節 懲韓(三)第四十三節 生死之間(一)第八節 轉折(三)第一節 戰局(二)第四節 再戰津浦(三)第五節 海關(三)第四十九節 別離(三)第十節 虎嘯(八)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八)第三十九節 戰東莞(五)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第七節 風波(十三)第一節 上海陰謀(一)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第一節 突破(三)第八節 天火(十)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五)第三節 會戰(二十二)第四節 對策(三)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十二)第一節 奪軍(十三)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一)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二)第五節 反攻(一)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五)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第八節 南線(二)第四節 戰鼓(四)第八節 南京,南京(三)第三十節 中山艦(十一)第十節 撤退(四)第四節 密林血戰(二)第五節 反擊(八)第二節 減租減息(六)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八)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五)第三節 新人舊人(一)第二節 初戰(六)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七)第五節 曙光(八)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六)第七節 風波惡(一)第八節 天火(十)第四節 戰鼓(四)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七)第八節 光復武漢(八)第一節 法幣(八)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九)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七)第四節 經濟改革(一)第五節 盟國(六)第四節 戰鼓(一)第三十節 中山艦(一)第七節 風波(九)第四節 戰鼓(六)第三節 狙擊(三)第四節 視察(一)第二節 戰略轉向(五)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十四)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五)第一節 陰謀(十一)第五十三 農村(一)第四節 密林血戰(七)第二節 再編川軍(一)第五節 兩全(一)第二節 戰略轉向(四)第四十一節 四天三勝(三)第十一節 大捷(六)第九節 號角(三)第三節 魅影(六)第六節 懲韓(三)第六節 南京戲(一)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三)第六十九節 拉攏(三)第九節 魅影(二)第四節 戰鼓(五)第六節 攻略山東(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