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策劃(六)

與何思源會談的結果看來很不錯,蔣介石的神情輕鬆了很多,他的腳步輕快,到了綠蔭架下,擡頭看了看,微微一笑:“文革,這天寒地凍的,怎麼在這請擇生和辭修喝茶呢?”

伍子牛從黑暗中端來把椅子,另一個衛士則拿着坐墊鋪在椅子上,等蔣介石坐下後,倆人又消失在黑暗中了。

“我前兩天看了一首詩,是描述雪夜煮茶的,於是想東施效顰,請兩位老師喝茶。”莊繼華呵呵笑道。

“哦,是誰的詩,竟然讓你有了這種想法?”

不但蔣介石好奇,連鄧演達陳誠都很好奇,莊繼華中國文學底子之差,可以直追這個時代的小學生,在黃埔是聞名已久,現在居然看起古詩詞了,這不能不讓他們驚訝。

莊繼華習慣姓的撓撓後腦勺:“是柳宗元的,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這首著名的五言絕句讓莊繼華念得慘不忍聞,只有最後一句,纔有了那麼點味道。蔣介石和鄧演達相視搖頭,陳誠忍不住樂了。

“難得,難得,還是不錯,能唸詩了,算是一大進步。”陳誠見蔣介石已經坐下,便坐到他旁邊。

四個人分頭坐下,也不分主次,煮水的爐子依舊在莊繼華這邊,他負責給大家上茶。蔣介石坐下後又問他們的談話內容,陳誠便趁機將莊繼華的要求拋給蔣介石。

蔣介石望着莊繼華說:“嗯,王國斌的資歷確實很淺,我也正想和你談談,你看王耀武怎樣?”

雖然是徵詢意見,可語氣卻比較肯定,如果換個人恐怕就順勢答應,可莊繼華想了想,還是搖頭:“校長,就我指揮過的黃埔同學,我以爲有幾個人是將才,光亭、漢傑、萌國,他們思慮周詳,可獨當一面;邱清泉、戴安瀾、陳子良、餘石堅,他們可以算虎將;但他們有缺點,邱清泉是猛張飛一類將領,戴安瀾堅韌頑強,餘石堅對下寬和,勇於擔當;陳子良姓格倔強,善於治兵;這是黃埔前三期同學中的佼佼者;在四期同學也涌向出一批善戰之將;比如張靈甫、劉玉章,還有十八軍的胡鏈,我對胡鏈所知不多,但在從淞滬後撤的後衛戰鬥中,胡鏈表現非常出色,給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在黃埔五期中,王國斌、張力輝是非常出色的。

我之所以堅持讓王國斌出任五十一集團軍司令,因爲接下來我還要對部隊進行整編,這次整編將以上面提到的將領爲主進行。

校長,抗戰建國,統一軍令政令,政令,學生不好說,可統一軍令,學生認爲,不能以犧牲部隊戰鬥力爲代價,地方將領有很多善戰之將,比如楊森、郭勳祺,所以對他們的部隊,我不但不會縮編,反而會擴編。”

莊繼華的話裡暗示非常強烈,他承認王耀武是合適的,但王耀武的七十四軍將在下一階段擴編,從緬甸回來的部隊都要擴編;他也隱隱反問蔣介石,如果下一階段擴充七十四軍,誰來擔任主官。

蔣介石沉默了,莊繼華接着又說:“校長,[***]中有種不好的現象,靠資歷吃飯,好些同學失去進取心,沉迷於生活享受。另外還有一種,雖然保持了艱苦奮鬥的精神,可由於他們的能力不足,也不能用。”

說到這裡,他停頓下,重重的嘆口氣:“戰爭是自然淘汰,優勝劣汰,沒有絲毫可以容情的地方。”

鄧演達默默的瞧着莊繼華,莊繼華爲了獲得五十一集團軍,使盡渾身解數,他很想幫忙,可他卻知道,他一定不能說話,否則事情就會向相反方向發展。

可讓他意外的是,蔣介石卻開口徵求他的意見:“擇生兄,我們好長時間沒在一起喝茶了,你認爲文革的意見怎樣?”

鄧演達稍微怔了下,看了蔣介石一眼,端起茶杯喝口茶,然後才說:“以戰功提拔,這個原則是正確的,抗戰打了六年,那些將領有才幹,那些沒有,委員長心裡有數,我倒不是很瞭解。”

這番話模棱兩可,道理是對的,態度中立,看不出支持誰,蔣介石沒有任何表示,莊繼華提起茶壺:“校長,今天給學生一個面子,喝點茶。”

蔣介石微微搖頭:“白開水吧,倒不是不給你面子,今天已經晚了,喝茶讓我睡不好。”

莊繼華也同樣搖搖頭,換了個水壺,給蔣介石添上開水,蔣介石沉凝下說:“要不然這樣,讓餘程萬擔任集團軍司令,王國斌給他當副手,過段時間再調開。”

“嗯,”莊繼華稍稍楞了下,腦中閃過幾個問號,隨即明白,蔣介石這是在試探,很簡單,餘程萬與王耀武姓質相同,唯一的差別便是,餘程萬是他一塊打過牛行大戰的老人,可以算莊系中人,如果他答應了,他的目的蔣介石也就明白了。

“石堅兄和王耀武的情況相同,還是不合適,不過,這樣吧,從七十四軍和新八軍中抽調部分軍官,充實到五十一集團軍中,經過整訓的原僞軍軍官可以調部分到新八軍和七十四軍,您看怎樣?校長。”

莊繼華連消帶打,蔣介石卻不以爲意,他端起茶杯,吹了下水,然後輕輕抿了口,放下茶杯便已有了決定:“好吧,你讓王國斌到濟南來一趟,我見見他。”

“是,校長。”莊繼華毫不掩飾自己的喜悅,其實蔣介石並不擔心手下拉幫結派,他很清楚,目前中央軍中已經形成幾大派系,西北的胡宗南派,陳誠的土木系,莊繼華的莊系,這三個是最大的,其次還有幾個小的,何應欽、俞濟時、湯恩伯;此外還有直屬他蔣介石的,比如衛立煌、關麟徵、宋希濂,王敬久等人。

如果王國斌是陳誠或胡宗南的人,恐怕任命早已經下達了,可莊繼華不一樣,蔣介石在政治的曖昧,讓他不得不多存個心眼。

“除了司令官外,校長,還有件事,五十一集團軍缺少裝備,原僞軍的裝備大都是漢陽造,破爛不堪,五十九軍的裝備也不全,現在已經影響戰術訓練了。校長,武器裝備要儘快送到。”莊繼華的神情有些急切,這幾個月洪君器也送來不少武器裝備,不過這些裝備被送到前線,大部分補充給了第二集團軍和二十四集團軍,小部分給了第一集團軍。

“裝備的事很快會解決,”蔣介石作了個手勢,讓莊繼華不要太着急:“羅斯福答應將每月的物資增加到十二萬噸,貴州雲南也有大批武器裝備,只是運力有限。”說到這裡,蔣介石嘆口氣:“文革,你在西南修路近十年,可運輸的困難還是很大,經國又推出了一個大規模的修路計劃,不過這個計劃至少需要兩年時間才能完成。”

莊繼華心裡苦笑下,兩年時間,戰爭早就結束了,看來是指望不上了。他皺眉想了想問:“能不能用空軍,校長,子彈手榴彈倒是夠了,可炮彈卻只有兩個基數,坦克油料也不足,邱清泉已經數次來電,差點就跑濟南來。”

華北戰區大軍雲集,可卡住莊繼華的依舊是後勤,十萬大軍有十萬大軍的後勤,百萬大軍有百萬大軍的後勤,糧食彈藥油料,成倍上升,後勤運輸線就那麼幾條,爲了向華北戰區運送武器彈藥,後勤部上下忙得團團轉,上至洪君器下到林淮濱和各兵站,全部忙得掉了幾斤肉。

林淮濱和李之龍趁着農閒,組織了上百萬人,從河南到推着小車到華北,爲了緩解黃河渡口的擁擠,林淮濱在黃河上修建了八座浮橋,僅有的幾百輛卡車,每個車三個司機,換人不換車,晝夜不停的向華北運送糧食和彈藥。

這些情況蔣介石和陳誠都瞭解,陳誠默然的嘆口氣,華北戰區上下已經拼盡全力,可物資被西南的羣山鎖住了。

“辭修,你看呢?”蔣介石扭頭問陳誠。

陳誠想了下說:“空運空運要與美軍商議,如果他們不反對,我以爲可以,至少可以將物資運到河南,然後用人力運到華北前線。”

空軍只有部分力量控制在中國手中,這部分力量主要是轟炸機和戰鬥機,運輸機極少,不到三十架,美國航空隊和中美聯合航空隊還有大約八十架運輸機,其中有三十架大型運輸機,他們要是參與,運輸力量大得多。

“那就這樣定了,回去後,你與顧問團商議,爭取讓他們同意。”現在華北關係到東北和蒙古,蔣介石全力支持。

“文革,與[***]的談判….,有沒有新的進展?”蔣介石不引人注意的看了鄧演達一眼。

“校長,剛纔我們也在討論這個事情,……。”莊繼華將剛纔的話詳細向蔣介石報告了,蔣介石的臉色越來越差,眉頭越皺越緊。

陳誠心裡明白蔣介石在想什麼,他剛纔也想到這個問題。鄧演達會不會向[***]透露蔣介石的計劃,他感到莊繼華在這個問題上有些輕率,心裡琢磨着是不是要給莊繼華下點藥。

(未完待續)

第一節 德黑蘭(一)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十)第一節 上海風波(六)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二)第八節 南線(三)第七節 閃電(十六)第四節 決戰前奏(三)第二節 戰後之戰(七)第四十七節 分路(四)第七節 生機(一)第四十七節 分路(二)第八節 天火(七)第四節 陰雲(二)第二十五節 雲聚(四)第七節 風波(十三)第一節 挽弓(十)第七節 風波(一)第十節 大撤退(六)第三節 交易(二)第四十八節 傷懷(四)第一節 挽弓(八)第一節 遏制(一)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七)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二)第一節 奪軍(十一)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五)第三節 聚才(四)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第五節 雲集(五)第二節 起航(二)第四節 經濟改革(八)第一節 遏制(六)第四節 盤尼西林戰爭(一)第八節 轉折(十八)第五十四節 農村(二)第八節 刺廖(六)第二節 戰後之戰(二)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六)第九節 殤(六)第四節 九天之上(一)第七節 風波惡(二)第七節 曙光(三)第二十八節 新聞(一)第一節 上海風波(九)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一)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三)第十一節 大捷(九)第八節 天火(三)第一節 遏制(八)第四節 戰鼓(五)第六節 突破(七)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十三)第二節 交易(三)第一節 破冰(一)第七十五節 東方式謙虛第一節 破冰(一)第六節 南京戲(一)第八節 刺廖(五)第四節 再戰津浦(十)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三)第三節 戰天津(九)第一節 法幣(一)第二節 策劃(四)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六)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二)第十節 風雲(二十四)第一節 破冰(二)第二節 沙基(一)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三)第一節 陰謀(十一)第三節 戰鼓(七)第三節 魅影(八)第七十二節 恐嚇第八節 南線(三)第七節 鎮藍衣(四)第二十三節 合併(一)第四節 九天之上(三)第六節 爾虞我詐(十)第四十一節 四天三勝(三)第二節 察東收編(三)第六節 撲朔迷離(一)第二節 初戰(五)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六)第五節 雲集(九)第二節 川軍(一)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八)第二十九節 婚禮(二)第五節 反攻(三)第六節 危機與勝機(二)第一節 奪軍(十二)第一節 蟄伏(二)第四節 戰鼓(八)第四十節 欺敵(二)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八)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八)第九節 轟炸東京(六)第一節 陰謀(十)第二十五節 風波(三)第一節 奪軍(十一)第七節 曙光(六)
第一節 德黑蘭(一)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十)第一節 上海風波(六)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二)第八節 南線(三)第七節 閃電(十六)第四節 決戰前奏(三)第二節 戰後之戰(七)第四十七節 分路(四)第七節 生機(一)第四十七節 分路(二)第八節 天火(七)第四節 陰雲(二)第二十五節 雲聚(四)第七節 風波(十三)第一節 挽弓(十)第七節 風波(一)第十節 大撤退(六)第三節 交易(二)第四十八節 傷懷(四)第一節 挽弓(八)第一節 遏制(一)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七)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二)第一節 奪軍(十一)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五)第三節 聚才(四)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第五節 雲集(五)第二節 起航(二)第四節 經濟改革(八)第一節 遏制(六)第四節 盤尼西林戰爭(一)第八節 轉折(十八)第五十四節 農村(二)第八節 刺廖(六)第二節 戰後之戰(二)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六)第九節 殤(六)第四節 九天之上(一)第七節 風波惡(二)第七節 曙光(三)第二十八節 新聞(一)第一節 上海風波(九)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一)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三)第十一節 大捷(九)第八節 天火(三)第一節 遏制(八)第四節 戰鼓(五)第六節 突破(七)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十三)第二節 交易(三)第一節 破冰(一)第七十五節 東方式謙虛第一節 破冰(一)第六節 南京戲(一)第八節 刺廖(五)第四節 再戰津浦(十)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三)第三節 戰天津(九)第一節 法幣(一)第二節 策劃(四)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六)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二)第十節 風雲(二十四)第一節 破冰(二)第二節 沙基(一)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三)第一節 陰謀(十一)第三節 戰鼓(七)第三節 魅影(八)第七十二節 恐嚇第八節 南線(三)第七節 鎮藍衣(四)第二十三節 合併(一)第四節 九天之上(三)第六節 爾虞我詐(十)第四十一節 四天三勝(三)第二節 察東收編(三)第六節 撲朔迷離(一)第二節 初戰(五)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六)第五節 雲集(九)第二節 川軍(一)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八)第二十九節 婚禮(二)第五節 反攻(三)第六節 危機與勝機(二)第一節 奪軍(十二)第一節 蟄伏(二)第四節 戰鼓(八)第四十節 欺敵(二)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八)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八)第九節 轟炸東京(六)第一節 陰謀(十)第二十五節 風波(三)第一節 奪軍(十一)第七節 曙光(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