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戰鼓(十)

這次進攻是戰爭開始以來,[***]集結的最大規模兵力,最大規模武器裝備,最大規模後勤支持,總兵力,包括北路軍,達到150萬人,坦克三千四百輛,裝甲車兩千九百輛,火箭炮兩百五十門,火炮兩萬七千門,空軍第三師,第四師,第五師,第六師,中美聯合飛行隊,總共兩千三百架戰機,負責提供空中掩護。”

隨着徐祖貽的解說,會場上突然升起一種樂觀興奮的情緒,這次集中的裝備兵力是前所未見的,放在抗戰以前,集全[***]隊也拿不出這麼技術裝備,可短短六年,中[***]隊就能組織發動這麼大規模的進攻。

“當前曰軍華北派遣軍擁有兵力二十二師團,六個混成旅團,三個坦克師團,四個讀力戰車旅團,預測在未來兩個月內,還有大約八個師團的援兵抵達,坦克兩千四百輛,飛機在三百到六百架,總兵力大約三十五萬到四十萬,此外必須考慮到在情況危急時,東北關東軍大舉入關,根據我們得到的情報,關東軍目前還有大約五十萬到六十萬,不過除非關東軍徹底放棄遠東和蒙古,關東軍最多能出動二十萬,坦克數目不詳,飛機數目不詳。

目前華北曰軍的部署是,東線,滄州地區,曰軍集結了第三師團,平津地區集結了123師團第4第15混成旅團、塘沽地區第8混成旅團,西線,谷壽夫集團,曰軍在石家莊集結了兩個師團,26師團和32師團,保定地區集結了69師團和第3混成旅團;在中線滄石公路以北,曰軍集結了兩個師團122師團和71師團。曰軍主力十六個師團,全部坦克部隊,均集結在平津以北,長城兩側。

根據目前態勢,戰區司令部決定組建東中西北四個作戰集團,其中北線作戰集團軍,由第十八集團軍司令彭D懷將領擔任總指揮,第八戰區副司令傅作義將軍擔任前敵總司令,轄第六集團軍、第七集團軍,新11軍,新四軍第二師、第三縱隊、第四縱隊,八十六軍,九十四軍,三十五軍,第九軍,總兵力四十萬,北線部隊負責進攻張家口,在佔領張家口後,從北面迂迴平津。

西線集團,總指揮,華北戰區副司令湯恩伯將軍,下轄三十一集團軍,二十二集團軍,第三軍,七十一軍,七十二軍,五十三軍,配屬讀力坦克第三旅,火箭炮第二團,第三團,總兵力四十萬,作戰任務爲煙平漢線向北平進攻。

路西集團,總指揮衛立煌將軍,轄十四集團軍、新四軍冀中縱隊。路西集團負責在平漢線以西活動,撤擊曰軍,威脅石家莊之敵的側後。

東線集團,總指揮,戰區副司令孫連仲將軍,轄二十三集團軍,三十六集團軍,第一集團軍,暫編十九軍,108軍,總兵力四十萬,配屬讀力坦克第四旅,火箭炮第四團。作戰任務爲佔領滄州,而後向天津進攻。

中線集團,總指揮,五十集團軍司令杜聿明將軍,轄機械化第一集團軍,第五集團軍,第二集團軍,五十集團軍,五十一集團軍,讀力坦克第一師,讀力坦克第五、第六旅,配屬火箭炮第八、第九、第十、第十一團。作戰任務是消滅滄石公路以北之曰軍,而後視東西兩線之情況決定。

戰區預備隊,二十四集團軍,四十九集團軍,五十二集團軍,新一軍,新六軍,青三軍,青四軍,七十四軍,112軍,新八軍。

以上諸部,均受華北戰區司令莊繼華將軍節制指揮,大本營代表白崇禧副總參謀長指導,下面請司令官宣講本次會戰要領。”

徐祖貽宣讀完命令後,將文件合上,放在莊繼華面前,返回座位。這只是個粗略的作戰計劃,也是這兩天,莊繼華與白崇禧徐祖貽商議的結果。

“諸位,這是一場決戰,決定國家民族前途的決戰,”莊繼華站起來了,雙手撐在桌上,聲音洪亮,不過中氣乃有些不足:“本次作戰的方針爲逐步推進,不急不躁,相信大家也看出來,我們的攻擊重點在中線。岡村寧次在平津以南佈置的兵力很少,而且,平津以南除了石家莊算堅城外,其他都算不上堅城,他打的算盤是讓我軍去進攻平津,主力首先擊破我北路軍,而後南下與平津守敵內外夾擊。”

說到這裡,他嘴角露出一絲嘲諷,走到前面,站在衆將之前:“我們姑且就讓他作點美夢,我們當然不能按照他的計劃走,在會戰開始後的第一階段,湯恩伯將軍要負責用最短的時間,圍殲石家莊之敵,孫連仲將軍要負責圍殲滄州之敵,杜聿明將軍,負責圍殲滄石公路以北之敵軍。

需要說明的是,這次會戰很可能是在敵我都知道彼此的情況下進行,鄂北會戰和徐州會戰,山東會戰那種情況不會發生。岡村寧次是個狡猾的傢伙,他不會輕易投入主力。

這次會戰的第一個階段是圍殲曰軍前線部隊,岡村寧次將主力部署太遠,我軍一旦突破曰軍防線,平津以北的曰軍主力將來不及增援,南線部隊將陷入我軍包圍之中。我軍的戰術動作在初期要快,要猛,要敢於持續作戰,要在曰軍援軍未到之前,圍殲石家莊到滄州一線之敵,而後視情況變化再做調整。

有一點特別要注意,在光復石家莊滄州之前,所有部隊不準接近平津,西線部隊最遠要也只能打到保定,攻克石家莊之前不準進攻保定。

這次作戰要快中有慢,所謂快,便是突破快,切斷快,但向北推進要慢;本次作戰的第二個要點是配合,這次作戰是超大規模的作戰,要想取得勝利,各部必須緊密配合,主動配合友軍,會戰期間任何情況都要上報,任何隱瞞都可能導致會戰失敗。”

莊繼華簡單的說完本次會戰要點後,又請白崇禧講話,白崇禧面帶微笑的站起來,也像莊繼華那樣走到前面。

“這次會戰的重要姓相信諸位都明白,大本營派我來華北戰區,這在以前是從未有過的,這充分說明了委員長對此次會戰的重視。在這次會戰中,我軍無論是兵力還是裝備都佔有絕對優勢,所以這次會戰只要按照莊司令制定的戰術原則,就一定能保證勝利。”

白崇禧的話很簡短,實際上也沒多少話說,這次會議是動員會,按照他與莊繼華的商議,進攻要在春節後發起,莊繼華這次一反常態,提前一個多月便宣佈各個集團的組成,消息一旦傳出去,岡村寧次幾乎可以不動腦筋便知道中[***]隊的主攻方向在那。

可莊繼華卻告訴他,沒有什麼,其實就算岡村寧次將主力部隊派來,那正是他希望的,關鍵是進攻的時間,只要時間能達成突然,便照樣能出奇兵。

白崇禧說完後,莊繼華又站起來:“現在困擾我們最大的難題是後勤,後勤部雖然使出渾身解數,但由於後勤路線過長,物資依然沒能達到發起進攻的最低要求。徐崇懷、林淮濱,你們有沒有解決辦法?什麼時候能滿足作戰需要?”

徐崇懷和林淮濱聞言站起來,徐崇懷雙眼正視前方,高聲回答:“報告司令,從西南將武器彈藥運到武漢,再從武漢運到前線,路線長達數千公里,後勤部總共有卡車一萬三千輛,其中七千輛在運送雲南貴州的武器彈藥,一千輛運送從四川出川的物資,四千輛從武漢到前線,其中還有鐵路運輸,司令,這是一百五十萬人的作戰,一萬三千輛汽車,平均每輛汽車要運送一百多名士兵的作戰物資,這包括糧食彈藥,而一輛汽車的載重量是五頓,也就是五千公斤,平均到每個士兵就是五十斤。除了糧食,子彈,手榴彈外,就已經讓運力不堪重負,可這之外還有炮彈,油料,服裝,我們連空軍都動員起來了。”

莊繼華的臉色很難看,他沉聲說道:“我知道你們的困難,但戰爭要求,你們必須在進攻發起前,完成物資運輸任務,如果你完不成,可以現在就說。”

“報告司令,在來開會之前,我查過我部彈藥狀況,現在我部平均每個士兵只有七發子彈,彈藥缺省嚴重!”41軍軍長曾蘇元突然揚聲插話。

“報告,我部現在還缺有兩個團缺少帳篷,弟兄們只能睡在老鄉家中,另外,彈藥也缺,子彈平均每個士兵十六發,手榴彈兩枚,每挺機槍只有一個彈藥基數。”新14軍軍長陳烈也揚聲插話。

隨後,各級將領紛紛報告,彈藥嚴重不足,糧食儲備不足,邱清泉報告油料不足,炮彈不足。莊繼華目光在會場一掃,會場頓時鴉雀無聲,他慢慢走到徐崇懷身邊。

徐崇懷臉色平靜:“我知道,各部彈藥緊張,但我沒有辦法,我已經盡了全力。”

莊繼華神色嚴肅,走到他面前,靠近他說:“我知道你沒有辦法,所以今天我們要替你想辦法。這一戰的勝敗有一半要取決後勤。”

白崇禧的神色也同樣嚴峻,後勤的問題非常嚴重,這僅僅是原華北戰區部隊,還有北線部隊,北線部隊更困難。整個北線部隊,裝備最好的是中央軍,其次是八路軍新11軍,他們是全部蘇制裝備,傅作義部戰鬥力很強,可裝備卻差,如果要他們北上蒙古,必須給他們換裝。此外,太行山上的八路軍,政斧答應爲他們提供一批物資,這也需要運輸。

“李之龍,你說說你的計劃。”

白崇禧有點奇怪,李之龍是政治部主任,與後勤有什麼關係,他能解決後勤問題?能變出卡車還是火車?

“是。”李之龍站起來,很習慣的走到前面,從隨身的公文包中取出一張圖表,將他掛在原來地圖的位置。

“報告,我設想了下,目前整個戰區的後勤由後勤部統一管理,但目前戰區部隊高達百五十萬,直接管理疏漏必多,所以我按照作戰,分成了三個區,東中西,實行分區管理。如此各部的要求,直接反應到後勤,如此可減少疏漏,可以制定更詳盡的計劃,及時快速補充。

其次,我們的運力還可以挖掘,可以進行更有效率的調配,另外,每輛汽車三名駕駛員,實行人歇車不歇,輪流駕駛。還有卡車分配不合理,七千輛車從雲南貴州運到武漢,看上去不錯,可三千輛從武漢運到前線就稍稍嫌少,這個比例應該六千輛比四千輛,爲什麼呢?渝城的產量是雲南貴州兩者之和的一倍,用雲南貴州的物資,補充江南戰區和江淮戰區,用四川的物資補充華北戰區,空軍主要空運滇西的物資,如此,效率可以提高四成。

第三,我們還可以增加一些汽車,第一機械化集團軍和第五集團軍,以及各個整編後的部隊,都有汽車團,這些汽車目前都處於閒置狀態,可以將這些汽車投入搶運。

最後,也就是最重要的一點,我們還有豐富的人力,在民間有很多馬車,驢車,手推車,我們可以利用這點。現在是農閒,動員民衆不耽誤農時,所以我已經電令湖北省黨部,河南省黨部,山東省黨部,迅速動員起來,組織五百萬人的支前隊伍,實行分片運送的原則,搶運物資。

採取以上四個措施,我認爲,在一個月內,我們可以搶運的物資,至少可以達到作戰需要的八成。”

(未完待續)

第八節 日薄(一)第六節 救亡(九)第二十五節 新人(一)第二節 重建(五)第三節 整編(二)第三十節 中山艦(五)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六)第三節 調整(四)第十節 虎嘯(三)第九節 轟炸東京(七)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一)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一)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十一)第一節 突破(十三)第十八節 血戰惠州(二)第二節 減租減息(二)第二節 起航(三)第四節 決戰前奏(四)第三節 結盟(五)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八)第二節 端倪(二)第六節 爾虞我詐(六)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第五節 盟國(三)第二節 起航(五)第八節 日薄(六)第八節 日薄(八)第一節 諜影(二)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四)第二十三節 合併(一)第五節 曙光(十)第十七節 新兵連(二)第五節 盟國(六)第四節 考試第四十五節 遷都(五)第一節 破冰(二)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六)第五節 反攻(八)第十一節 大捷(二)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三)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八)第十一節 《北伐》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十)第六節 攻略山東(六)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七)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七)第六節 禍根(一)第八節 轉折(一)第五節 戰雲密佈(十)第八節 天火(八)第十節 暗棋(二)第六節 撲朔迷離(一)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十)第四節 再戰津浦(七)第二節 察東收編(三)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一)第九節 倒胡驅許(一)第六節 突破(二)第八節 南線(六)第十節 餘波(五)第六節 新雲南(一)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四)第三節 太行行(五)第十節 餘波(三)第五節 積聚(五)第七十六節 國民政府第四節 經濟改革(五)第三節 戰天津(八)第六節 攻略山東(三)第七節 曙光(二)第三節 鏖兵淞滬(八)第一節 德黑蘭(十六)第四節 再戰津浦(八)第九節 倒胡驅許(一)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二)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六)第九節 臨沂破軍(三)第五節 戰雲密佈(六)第四節 以牙還牙(四)第二節 陝北行(七)第一節 諜影(三)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二)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二)第一節 突破(十二)第五節 海關(三)第二節 投敵(六)第三十一節 請戰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十三)第六十九節 拉攏(四)第四十一節 戰東莞(七)第三節 聚才(二)第二節 再編川軍(五)第四節 密林血戰(五)第四節 再戰津浦(七)第二節 報紙第十八節 血戰惠州(二)第三節 會戰(十一)第三節 重起(三)第一節 突破(八)第四節 視察(二)
第八節 日薄(一)第六節 救亡(九)第二十五節 新人(一)第二節 重建(五)第三節 整編(二)第三十節 中山艦(五)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六)第三節 調整(四)第十節 虎嘯(三)第九節 轟炸東京(七)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一)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一)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十一)第一節 突破(十三)第十八節 血戰惠州(二)第二節 減租減息(二)第二節 起航(三)第四節 決戰前奏(四)第三節 結盟(五)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八)第二節 端倪(二)第六節 爾虞我詐(六)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第五節 盟國(三)第二節 起航(五)第八節 日薄(六)第八節 日薄(八)第一節 諜影(二)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四)第二十三節 合併(一)第五節 曙光(十)第十七節 新兵連(二)第五節 盟國(六)第四節 考試第四十五節 遷都(五)第一節 破冰(二)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六)第五節 反攻(八)第十一節 大捷(二)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三)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八)第十一節 《北伐》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十)第六節 攻略山東(六)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七)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七)第六節 禍根(一)第八節 轉折(一)第五節 戰雲密佈(十)第八節 天火(八)第十節 暗棋(二)第六節 撲朔迷離(一)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十)第四節 再戰津浦(七)第二節 察東收編(三)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一)第九節 倒胡驅許(一)第六節 突破(二)第八節 南線(六)第十節 餘波(五)第六節 新雲南(一)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四)第三節 太行行(五)第十節 餘波(三)第五節 積聚(五)第七十六節 國民政府第四節 經濟改革(五)第三節 戰天津(八)第六節 攻略山東(三)第七節 曙光(二)第三節 鏖兵淞滬(八)第一節 德黑蘭(十六)第四節 再戰津浦(八)第九節 倒胡驅許(一)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二)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六)第九節 臨沂破軍(三)第五節 戰雲密佈(六)第四節 以牙還牙(四)第二節 陝北行(七)第一節 諜影(三)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二)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二)第一節 突破(十二)第五節 海關(三)第二節 投敵(六)第三十一節 請戰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十三)第六十九節 拉攏(四)第四十一節 戰東莞(七)第三節 聚才(二)第二節 再編川軍(五)第四節 密林血戰(五)第四節 再戰津浦(七)第二節 報紙第十八節 血戰惠州(二)第三節 會戰(十一)第三節 重起(三)第一節 突破(八)第四節 視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