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節 獻策

彭湃這時有些明白陳延年要把彭分田調到農講所的另一個目的——讓彭分田把清新出現的新情況詳細告訴自己,同時找出對策。

“這是向農會中摻沙子。”彭湃瘦削的臉繃得緊緊的。彭分田嘆息道:“我知道,可現在要作的事怎麼堵上這個漏洞。”

對方出招了,我們怎麼應對?彭湃暫時也沒有主意,但他轉念之間產生一個想法:“分田,你與那莊繼華很熟悉嗎?”

彭分田一愣,隨即答道:“還算熟悉,上次東征時就有過合作。”

“嗯,那找個機會請他來農講所一趟,就說我們請他講課,軍事訓練課。”彭湃想見識見識這個小有名氣的黃埔軍人。

“好。”彭分田不知彭湃想什麼,但長期以來養成的習慣,讓他不能拒絕彭湃的要求。

就在彭湃與彭分田討論之時,莊繼華爲充實情報科也正在向蔣介石提要求。情報科現在又回到當初初建時的狀況了,莊繼華率領伍子牛、花春、趙漢傑等一班老部下守着這個攤子,莊繼華認爲第二次東征的時間要比第一次短,東征結束後,北伐就該提到曰程上了。

戰爭,情報先行;可現在情報科只在上海、南京佈局,武漢、燕京還根本沒有人,燕京還好點,燕京黨部時不時有情報傳來,但都很零碎,只能作爲旁證。

“校長,給我人,不然我不幹了,不,不是不幹,而是幹不了。”莊繼華有些無賴的對蔣介石說。

蔣介石饒有興趣的看着莊繼華,任命公佈後他就在觀察莊繼華的反應,他本準備了一套說詞來安撫莊繼華,可沒想到莊繼華似乎根本無所謂,心滿意足的當他的科長,可這又讓他心裡產生一絲疑慮,難道莊繼華真沒有什麼野心,是一點抱怨沒有,還是隱藏在心裡。

“你想要什麼人?”蔣介石壓制心中的疑惑,他打算再觀察試探段時間。

“鄭介民和胡啓儒,這兩個人有搞情報工作的天賦;”莊繼華立刻報出名字,在整訓中他們倆給他留下較深的印象,特別是鄭介民,判斷準確,大局觀強,善於從蛛絲馬跡中發覺線索,這些都是特工指揮員必備天賦。

“另外還有,情報科要招收和培訓情報員,請校長撥給我一塊地方,條件是隱秘,又夠大,能活動開;最後,我要求有招人的權限,情報科下一階段的工作是在武漢、燕京建立情報網,但現在我沒人。”

“都沒有問題,”冷落莊繼華,並非要廢了莊繼華;蔣介石對莊繼華的辦事能力和戰略眼光是非常信任的,現在就想到在武漢和燕京建立情報網,是極有遠見的。

“你打算怎麼招情報員呢?”蔣介石順便問了句。

“校長不問我也要說,”莊繼華淡淡一笑:“不是正在招收四期學員嗎?我打算從這些人中挑選。而且,我要有優先選擇權。”

“哦,爲什麼呢?”蔣介石嚴肅的問,優先選擇權,即意味着莊繼華挑過之後的纔給黃埔軍校,這對視黃埔爲命根的蔣介石來說是非常嚴重的事情。

“情報人員必須要有堅定的信仰,能報考黃埔的青年對革命都有一定的認識,這就有了信仰基礎,當然我不排除有投機的,所以我會親自去挑;其次情報人員在精不在多,最好要有特殊的背景,特別是社會關係上,而且情報員的身份必須保密,如果進了軍校我再去要人,那麼軍校就必須解釋這些人爲什麼離開。”

蔣介石點點頭,算是認可莊繼華的理由,不過他還是有些擔心:“你打算要多少人?”

“具體數目沒有確定,不過不會超過三十人,甚至可能更少,主要是因爲我們完全是白手起家,能提供的支持太少,情報員也需要後勤支持。”莊繼華感到蔣介石的不放心,對於目前爲何蔣介石突然冷落自己,莊繼華沒有去打聽,不過常識告訴他不出中傷和猜忌這兩條。

“好,就按你說的辦。”蔣介石再無疑慮,不超過三十人,對大局沒什麼影響,而且蔣介石也要看看莊繼華最後怎麼處理這些人。不過蔣介石這一排板,鄭介民的命運算是改變了,前世他畢業後去了中山大學,直到28年纔回國。

“你對這次東征怎麼看?”莊繼華正準備離開,蔣介石看似隨意卻突然問道,莊繼華一時之間摸不清蔣介石的意圖,猶豫片刻後答道:

“學生認爲我們能勝,具體怎麼打,學生很多情況不清楚,不好揣度。”

“你可以說說你的看法嘛。”蔣介石很隨意的說,這不是他想要的,莊繼華的回答等於什麼也沒說。

“軍國大事,學生不敢隨意。”莊繼華也不客氣,你要猜忌我,我也可以撂挑子,情報科的事我可以盡心,其他的事,老子不管。

“文革,你是不是心有怨氣,”蔣介石溫和的問,莊繼華沒出什麼差錯,僅僅因爲擔心就打壓他,蔣介石心中也有點過意不去:“我知道,整編川軍,你費了很大心思,甚至連暗殺你的人都放過了,結果其他人都升官了,你卻原職未動,心裡有些怨氣也是理所當然。”

莊繼華沉默不語,蔣介石以爲他是默認了,便繼續開導他:“其實我調你回情報科有兩個目的,一是情報科需要你;黨代表遇害證明賀衷寒不是搞情報的材料,現在我也找不到合適的人掌管情報科;其次嗎,就是你近來風頭太盛,明搶易躲,暗箭難防;你私自出兵劉塘鎮,就由很多人來我這裡告狀,而且你爲地主撐腰也讓[***]很不滿;內外夾攻,我這也是愛護你。你放心,過段時間,過段時間我會給你機會的。”

自從認定莊繼華是個實用主義者後,蔣介石就沒改變過對莊繼華看法,想想看,用公司來代替海關,這種陰招除了實用主義者外,其他人能想出來嗎?從內心來說,他對莊繼華給地主撐腰的做法還是贊成的,至少比王柏齡那種除了知道鼓動學生打架鬧事,找麻煩外,其他建設姓的事情啥都做不了要高明多了。

“我不知道要出動多少兵力,不過學生可以猜測一下,此次東征還是分三路進攻。”莊繼華明白蔣介石是想安撫自己後,知道蔣介石想錯了;但轉念一想自己也不能做得太過,裝裝樣子,借臺階下臺就行了。

“左路還是走河源,中路出博羅攻惠州,右路出淡水,走海陸豐。攻擊重點在惠州和右路。”莊繼華的話讓蔣介石心中暗贊,這正是他的計劃,其實這也是第一次東征的作戰路線。

“不過我不清楚校長打算動用多少兵力,如果兵力充足的話,學生有些建議,”莊繼華慢慢的說:“兵分三路極好,不過攻擊重點建議做些修改,把重點放在左路和中路。”

“爲什麼呢?”蔣介石這下有興趣了。

“因爲敵人也會這樣看,第一次東征我們用了這招,敵人已經知道了,所以我們不妨稍微做點變化,讓他們以爲還是按照原計劃行動。但這個計劃的缺點是必須進攻惠州,惠州城高壕深,防禦堅固,三面環水,易守難攻;我若是陳炯明,就以惠州吸引我軍主力,一部分兵力於海豐阻擊我軍右路,而以主力攻擊出河源的我軍左路,待擊破我軍左路後,主力出博羅,從後方攻擊我惠州城下的部隊,內外夾擊下,我軍主力的處境將非常危險。而且即便達不到目的,也可以退往江西或福建。”

莊繼華說道應對之策時,蔣介石額腳冒出細汗,在他與羅加覺夫商議的計劃裡左路只有6000人,而且是實力很弱的程潛的攻鄂軍、贛軍、豫軍等未整編軍隊,對上陳炯明的主力,勝負不問可知。

“那你的意見呢?”蔣介石不由自主的問道。

“學生認爲不如畢其功於一役。中路出博羅,對惠州圍而不攻,右路克淡水後,不是直插海豐,而是一部北上惠州,主力作出攻擊海豐的姿態,吸引敵軍。主力卻出五華、興寧,直下潮汕,逼敵決戰,以大迂迴包抄的方式徹底解決陳炯明。”

蔣介石聽後默默無語,原方案的重點在惠州、潮汕等城市,這個方案的重點卻在殲滅敵人。蔣介石當然知道直下潮汕,敵人若沒有發現,就會被包圍,若發現了就必然決戰,如此就能達到畢其功於一役的效果。不管怎麼說,這個方案魄力驚人。

10月14曰國民政斧成立軍令部,任命熊克武擔任軍令部長,隨後又任命原楊坤如部旅長駱鳳翔爲東江宣慰使,駱鳳翔進駐石龍,展開對惠州楊坤如所部的宣傳策反工作。

蔣介石考慮再三還是將莊繼華的方案拿出來與顧問羅加覺夫商議,沒想到羅加覺夫堅決反對,認爲這是十足的冒險。

(未完待續)

第十八節 血戰惠州(二)第八節 特使(十三)第十五節 脫困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六)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二十四)第七節 閃電(八)第一節 突破(七)第五節 突擊(四)第一節 德黑蘭(五)第五節 受罰與訛詐第一節 突破(十一)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九)第十節 風雲(二十一)第四節 視察(三)第一節 破冰(一)第三節 戰天津(七)第八節 日薄(七)第八節 離校第八節 轉折(八)第五節 盟國(五)第十節 辯論賽第四節 塞北烈焰(五)第一節 奪軍(十三)第四節 再戰津浦(五)第七節 閃電(二)第二節 戰後之戰(二)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二十一)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五)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九)第一節 戰局(四)第一節 霧(一)第一節 突破(十三)第七節 生機(五)第七節 閃電(十八)第十節 大撤退(七)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八)第二節 減租減息(二)第三十節 中山艦(十二)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一)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三)第四節 外交(六)第四節 經濟改革(七)第八節 刺廖(三)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三)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四)第二節 戰後之戰(二)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十)第四節 經濟改革(六)第四十九節 別離(六)第三節 戰天津(十五)第六節 戰地黃花(一)第八節 日薄(一)第一節 上海風波(八)第七節 生機(六)第六節 攻略山東(六)第四十六節 旁觀(七)第七節 閃電(十六)第五節 反擊(九)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六)第五節 反攻(四)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五)第四節 密林血戰(十)第三十節 軍議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十一)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七)第五節 曙光(七)第二節 重建(二)第五節 號角(十一)第八節 轉折(十二)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八)第三節 戰天津(八)第七節 生機(二)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三)第二節 初戰(一)第五節 號角(十)第一節 法幣(四)第四十九節 別離(二)第四節 經濟改革(八)第四十六節 襲淡水(四)第二節 戰略轉向(三)第二節 起航(三)第六節 南京戲(一)第二節 起航(六)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七)第七節 中島的華麗亮相(三)第一節 挽弓(十二)第八節 刺廖(七)第二節 空軍(二)第五節 反擊(八)第二節 減租減息(六)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十二)第一節 巧遇第一節 霧(二)第十節 暗棋(四)第十節 風雲(二十三)第八節 艱難的花(一)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八)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二)第七節 中島的華麗亮相(二)
第十八節 血戰惠州(二)第八節 特使(十三)第十五節 脫困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六)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二十四)第七節 閃電(八)第一節 突破(七)第五節 突擊(四)第一節 德黑蘭(五)第五節 受罰與訛詐第一節 突破(十一)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九)第十節 風雲(二十一)第四節 視察(三)第一節 破冰(一)第三節 戰天津(七)第八節 日薄(七)第八節 離校第八節 轉折(八)第五節 盟國(五)第十節 辯論賽第四節 塞北烈焰(五)第一節 奪軍(十三)第四節 再戰津浦(五)第七節 閃電(二)第二節 戰後之戰(二)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二十一)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五)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九)第一節 戰局(四)第一節 霧(一)第一節 突破(十三)第七節 生機(五)第七節 閃電(十八)第十節 大撤退(七)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八)第二節 減租減息(二)第三十節 中山艦(十二)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一)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三)第四節 外交(六)第四節 經濟改革(七)第八節 刺廖(三)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三)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四)第二節 戰後之戰(二)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十)第四節 經濟改革(六)第四十九節 別離(六)第三節 戰天津(十五)第六節 戰地黃花(一)第八節 日薄(一)第一節 上海風波(八)第七節 生機(六)第六節 攻略山東(六)第四十六節 旁觀(七)第七節 閃電(十六)第五節 反擊(九)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六)第五節 反攻(四)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五)第四節 密林血戰(十)第三十節 軍議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十一)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七)第五節 曙光(七)第二節 重建(二)第五節 號角(十一)第八節 轉折(十二)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八)第三節 戰天津(八)第七節 生機(二)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三)第二節 初戰(一)第五節 號角(十)第一節 法幣(四)第四十九節 別離(二)第四節 經濟改革(八)第四十六節 襲淡水(四)第二節 戰略轉向(三)第二節 起航(三)第六節 南京戲(一)第二節 起航(六)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七)第七節 中島的華麗亮相(三)第一節 挽弓(十二)第八節 刺廖(七)第二節 空軍(二)第五節 反擊(八)第二節 減租減息(六)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十二)第一節 巧遇第一節 霧(二)第十節 暗棋(四)第十節 風雲(二十三)第八節 艱難的花(一)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八)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二)第七節 中島的華麗亮相(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