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穎昌之戰(五)

“你……”張浚被李峴氣得七竅生煙,可他手裡無兵無權,說話又不做數。珊在李峴的氣勢咄咄逼人,行事飛揚跋扈,十分蠻橫,梟雄本質已經展露無遺。他跺了跺腳,一怒之下想要轉身離開這中軍節堂。

“你現在離開一步試試!”李峴在手裡拿起一根令箭,然後死死地盯着張浚,如同一頭擇人而食的惡狼。

場面頓時就僵在這裡了,張浚擡了擡腿,確實不敢往外再走。王襄和西京副留守張杲、張浚手下的行軍參謀劉子羽三人見此,起身硬拉着張浚回到了坐椅上,趁機轉圜,這才化解了這帥府節堂裡僵持的場面。

李峴把手中的令箭隨意地丟在了面前的桌子上,之後冷冷地說道:“自靖康以來,國家給弄成了這個樣子,現在都到了亡國的邊緣,不都是你們這些一點也不懂軍事的文臣們胡搞出來的?!靖康初年,种師道是怎麼死的,种師中又是怎麼差點全軍覆沒的?若不是李……”說道這裡,李峴略微停頓了一下,他還是決定放過李綱,“和許翰兩個不懂軍事的書生在那裡瞎胡指揮。靖康年開封城又是怎麼失守的?大家心裡也都清楚,孫傅和何慄兩人,寧可相信郭京那個神棍騙子,也不肯將守城的部隊交給城裡的武將們指揮……其後,開封、揚州……不提也罷,你們這些所謂的文臣,除了會逃跑和投降,還會幹什麼?!擺着個臭架子,壓迫自家這些忠心耿耿的武將們倒是很有心得啊……”

他在臉上帶着明顯的嘲弄之意看着張浚。他這是在故意刺激着張浚,在心裡已經下了決心,準備隨便找個理由宰了這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傢伙。

出人意料的是,張浚卻沒有出言反駁,而是在聽了他的話後站起身來說道:“李元帥說的也對,現如今官家也是痛定思痛,下決心要做出改革。這次浚出使陝西,也是奉命由武將領軍,好讓大家協調一致,以全力以赴專心與金軍作戰。”

李峴眯着眼看着張浚,沉默了一會兒,這纔開口質問道:“你既然知道如此,爲何擅自下命令把劉錫所部調到京西路過來?”

張浚這時也已經冷靜了下來,他也明顯感受到了自己的危機,倒也算是很識時務,立刻放下了所有的驕傲,臉上帶着些許歉疚之意回答說:“這事是我做的莽撞了,只是看到李元帥在京西路與金人決戰,擔心兵力不足。劉錫所部在渭州並沒有什麼大用,這才讓他到京西以作爲助力。其實部署在橫山一線和綏德軍所防備西夏的部隊,我也是不敢輕易亂作決定。”他放低了身份,誠肯地道歉,讓李峴也有些無可奈何,一時也不好發作。

這場衝突算是被暫時化解了下來,劉錫被解除了兵權,手上的部隊由涇原路副將暫時代替指揮,被留在中軍大營裡幫着分管後勤,等戰事結束後,再回陝西赴任。

此時,劉錡已經按照原定的計劃接連收復了新鄉和衛州,進軍到了開封附近,消息也已經傳到了穎昌前線。

楊可世和翟進兩人都提出大軍可以主動出擊,分做兩路進兵,以糾纏住宗輔所部主力。大家討論了一會兒,最終同意了由姚平仲、李岌所部騎兵在北線穎昌城,楊可勝、張嚴所部騎軍由南線郾城以南首先發起反擊,康泰、樑超、楊可弼所部三萬騎軍居中策應。

只不過李峴還是低估了宗輔的果決,把發起反擊的時間訂在了三天之後。

會議一結束,楊可世看到張浚等人悻悻離開了帥府的節堂後,兩步就竄到了李峴的身邊,然後小聲說道:“這廝可真特麼的能忍,絕對是個陰險的貨色,不能留啊,不如……”他揮了一下右手,做了個往下砍的動作。

李峴翻着白眼:“某家又不是你這樣的粗人,這凡事都要講究個規矩,這回算是已經警告過他了,若是再有下回,宰了他就不算是冤枉。”

楊可世道:“你這人做事,就是喜歡算計,沒個利落的時候,這婆婆媽媽的,早晚會受其害。”

李峴笑道:“他們要人沒人,要兵沒兵,也就是底下搞點小陰謀,又能幹成什麼氣候?這秀才造反,十年不成,說的就是這些眼高手低的傢伙們。”

楊可世想了想說道:“也是,原來你是早就防着這一手,那吳革手上的禁軍,你只肯他們保留三千員額,就是提防着這些爛事。真沒看出來,也算是陰險得很吶。”

他們確實是打心底就很瞧不起範致虛、張浚這樣的文臣。

……

三月初七,天色已經漸漸黑了下來,經過多半天的緊張準備,完顏宗弼所統帥的兩萬多金國精銳騎兵行動起來,在郾城以南的駞口鎮到上蔡之間四十多裡的河段,選擇了四處渡口,搶先渡過汝河,向宋軍構築的沿河防線縱深,發起了突然的全面進攻。

這是一個陰雨的夜晚,整個夜空如同一塊漆黑的幕布,天上還在不時飄着小雨。

一隊隊的金國騎兵,在馬蹄上裹了氈布,悄無聲息地出了軍營,在沒有一絲光亮的黑夜裡,集中到了事先指定好的渡河地點。

那些不知真相的金國軍卒們顯得有些興奮,情緒高漲,一個多月以來與宋軍之間無聊的隔河對峙,已經差不多消耗完了他們的耐心。現在他們正渴望着渡過這條河流,與對面防禦的宋軍進行一場大戰,以奪取更多的戰功。

在他們的心裡,根本就瞧不起對面的宋軍,在面對宋軍時,內心裡充滿了必勝的信念,根本就沒有體會過失敗的滋味。

從今天晚上開始,他們中間所幸存下來的人員,將會擁有了另外一種不丗的戰爭體驗。

絕大部分軍卒都在渴望着戰鬥,金國的軍功封賞很優厚,打起仗來就意味着獲得更多的財富和女人,由於付出和收穫差別如此巨大,讓每一個普通士兵對戰爭都充滿了期盼。

在這麼一個下着小雨的夜晚開始軍事行動,儘管宗弼已經在戰前作出周密的部署和計劃,在實際執行的過程中,還是出現了混亂。

在西平城附近,正在渡河的金軍被一隊巡邏的宋軍發現,這場號稱是最爲混亂的戰鬥就此算是正式開始了。

60、火紅的七月40、何灌之死(二)64、天兵天將28、族兄63、光明之始9、 劉仲武56、曲端23、變化11、永樂城(二)22、過年(二)53、戰後49、喀羅川(二)16、西軍砥柱37、子弟兵68、穎昌之戰(二)47、文明的散播52、躁動的冬日57、監軍3、 出逃(二)80、濁浪(四)79、濁浪(三)37、情歌32、沁河口保衛戰(一)83、少年從軍8、廢宋72、朝廷裁軍26、太行義軍51、新的茶路52、輪船76、傳承17、匠戶71、文官們60、淮西(二)12、永樂城(三)65、雲州69、江州2、 廂兵營68、求援劉法(三)67、太行寨48、喀羅川(一)5、出逃(四)21、準備5、种師道1、 血夜(一)13、淮東15、挨坑78、濁浪(二)18、馬放南山1、 平遼事22、過年(二)41、河東義軍(二)60、暗流(一)41、京玉關71、文官們29、招募流民23、積蓄5、种師道24、塞外春寒34、獎賞59、火炮(二)31、野馬峽11、遠征7、 牧場32、會州城下(三)62、無奈的變通12、永樂城(三)5、獵熊36、琴譜30、李峴的手稿61、暗流(二)44、西風起33、傷兵營3、 血夜(三)17、再見童貫51、汜水關(三)83、少年從軍4、 進山48、喀羅川(一)52、輪船3、曹府宴56、曲端72、穎昌之戰(六)27、牧場12、茫崖城26、太行義軍64、天兵天將12、使幽州(四)25、雁門關前52、整訓12、永樂城(三)14、童大帥47、盛典14、康王登基2、 廂兵營24、隴東和陝北78、濁浪(二)57、都作院21、過年(一)71、學生們27、收復疏勒(一)
60、火紅的七月40、何灌之死(二)64、天兵天將28、族兄63、光明之始9、 劉仲武56、曲端23、變化11、永樂城(二)22、過年(二)53、戰後49、喀羅川(二)16、西軍砥柱37、子弟兵68、穎昌之戰(二)47、文明的散播52、躁動的冬日57、監軍3、 出逃(二)80、濁浪(四)79、濁浪(三)37、情歌32、沁河口保衛戰(一)83、少年從軍8、廢宋72、朝廷裁軍26、太行義軍51、新的茶路52、輪船76、傳承17、匠戶71、文官們60、淮西(二)12、永樂城(三)65、雲州69、江州2、 廂兵營68、求援劉法(三)67、太行寨48、喀羅川(一)5、出逃(四)21、準備5、种師道1、 血夜(一)13、淮東15、挨坑78、濁浪(二)18、馬放南山1、 平遼事22、過年(二)41、河東義軍(二)60、暗流(一)41、京玉關71、文官們29、招募流民23、積蓄5、种師道24、塞外春寒34、獎賞59、火炮(二)31、野馬峽11、遠征7、 牧場32、會州城下(三)62、無奈的變通12、永樂城(三)5、獵熊36、琴譜30、李峴的手稿61、暗流(二)44、西風起33、傷兵營3、 血夜(三)17、再見童貫51、汜水關(三)83、少年從軍4、 進山48、喀羅川(一)52、輪船3、曹府宴56、曲端72、穎昌之戰(六)27、牧場12、茫崖城26、太行義軍64、天兵天將12、使幽州(四)25、雁門關前52、整訓12、永樂城(三)14、童大帥47、盛典14、康王登基2、 廂兵營24、隴東和陝北78、濁浪(二)57、都作院21、過年(一)71、學生們27、收復疏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