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五馬山寨

十一月初,河北路已經下了兩場薄薄的初雪,完顏宗輔統帥的大軍從幽州城出動了,分成了四路,宗輔、宗幹、宗弼兄弟和遼國降將耶律馬五各領一路,分別安定幽州、河北各地。

劉滔帶着三百輕騎從井陘關,經獲鹿縣,前往位於趙州贊皇縣的五馬山大寨。金人任命的獲鹿知縣張龔暗中與河東軍來往,準備高舉義旗,起兵響應。張栓、劉滔等人命張龔繼續在金人手下做事,虛以委蛇,以金國官員的身份掩護義軍的行動。

一行騎兵經元氏縣後,沿着槐水一路向西,漸漸進入山地,過贊皇縣之後,山勢開始變得險峻起來。

作爲嚮導的劉七爺騎在馬上對身邊的劉滔小聲說道:“前面就是贊皇山了,這五馬山就在贊皇山外側,山上有五座像駿馬的山石,所以叫作五馬山。現在五馬寨的老大是趙五爺,原來就是真定府的豪強,那馬經制是外來人,估計鬥不過趙五爺這地頭蛇,至於信王的名號,大家只是扯出面大旗來,當不得真的。”

張栓和劉滔兩人實際上是不太願意理會這些開山立寨的所謂義軍的,主要是怕麻煩。這些義軍實際上就是一些聚衆而起的強盜,平日裡散漫慣了,收容過來後還很難改造和管制,不如那些他們自行招募的流民從頭開始訓練,容易管理。

但是劉滔卻說這事是臨出來前師傅專門囑咐過的,說是與五馬山這邊的馬擴聯繫,甚至連大賽的地址都交待的很詳細。劉滔這也是沒辦法,只能是自己親自跑一趟,反正是有魚沒魚先扔下一網,無非是浪費些力氣。

這支騎隊在沒人管理贊皇縣休整了半天,提前派人給五馬山大寨那邊送過了信去。吃過飯後又休息了一陣子,大家這才又開始動身。山勢變得陡峭了起來,不光是太行山那種常見的土壑,一些山崖處會顯露出青黑色的山岩出來。

出贊皇縣往西南不到二十里就是五馬山大寨,山寨處林木稀疏,山頂上覆蓋着一層薄雪。以劉滔的眼光來看,在這裡建立山寨,地勢並不是特別的險要,根本無法抵擋金軍的圍攻。看來這些義軍首領的軍事眼光有限,在這建立山寨只是爲了便於控制贊皇縣城。

只不過他們也不想想,金國人能夠容忍義軍來控制一座縣城麼?

如果金軍圍剿不利,很快就會有更多的援兵被派過來。

頭頂上的山寨顯得非常喧囂,而劉滔所在的山下卻是異常安靜。劉滔眯着眼看向山頂,坐下的青驄馬在不安地打着響鼻,實際上戰馬對危險的感知要比人類靈敏得多。

劉七爺作爲真定府一帶有名的幫會人物,先前是與趙五爺打過一些交道的,只是不知道這回趙五爺會不會有什麼不滿?

過了一會兒,只聽得一陣鼓響,有一些黑色的人影從寨牆上冒了出來,隨後寨門大開,在幾匹馬後面跟着一大隊身穿紅襖的義軍從寨門涌了出來。

趙五爺出了山寨,在看到對面的騎兵後,頓時兩眼放光。人家坐下的戰馬纔是真正的戰馬,高大神駿,不像他們所弄到手裡的遼馬,比驢子大不了多少。漢地沒有好馬,這和漢人一直不怎麼重視保持血統有關,當年漢武帝派了十幾萬大軍去西域弄回了幾十匹大宛馬回來,在幾十年之後品質就在不斷地退化。

這大宋國也是一樣,好的戰馬很難飼養,還不能挽套種地,最後大都退化成了農家耕地所用的挽馬。而對方衣甲鮮明,胯下的坐騎是真正的青唐戰馬。趙五爺並非沒有見識,一看對方的打扮就知道這是真正的西軍精銳,頓時打消了敵意。

劉滔原來跟着李峴在高陽關呆過數月,倒是識得馬擴,於是抱拳對趙五身旁大約三十多歲的男子說道:“陝西六路兵馬都統制李帥屬下稗將劉滔見過馬經制!”

“哪個李帥?是李峴麼?”馬擴被王淵當作金人的奸細被在真定府監獄裡關了兩年,直到金人佔領了真定這才趁亂逃了出來,對於外面的消息並不是太清楚。

“正是李大帥屬下。”劉滔點頭說道。

馬擴聽後跟趙五小聲說了幾句,那趙五隨後也抱拳說道:“既然是李大帥名下,那大家也都算是自己人,我們現在缺少官家的支持,無依無靠,將軍來的正好,還請先到山寨裡一敘。”說罷,他作了個請的手勢。

劉滔倒也膽大,將隨行的騎兵留在了山寨外面,只帶了幾名護衛就跟着趙五和馬擴上了五馬山上的大寨。

進到了山寨內的聚義廳裡,大家分賓主坐下。

趙五喚過一名小頭目過來,想吩咐下去置辦酒宴,卻被劉滔連忙擺手阻止:“在下軍務繁忙,此次專門到五馬寨來,是因爲家師的吩咐,和馬經制與趙統領有話要講。此次金人南下,首先會掃蕩各地義軍,安定地方。這五馬寨地勢並非險峻,無法阻礙金人的騎軍過來,家師的意思是還請馬經制和趙統領先帶所部避其鋒芒,暫時放棄此地,全部轉移到平定軍方爲上策。”

趙五聽罷,內心裡有些躊躇,沉吟半晌,也沒有明確作答。

於是馬擴開口問道:“李帥有什麼全盤的打算,還請告知。”

劉滔搖了搖頭說道:“此等事關全局的安排,我們怎麼能夠知道。家師只是囑咐我將話帶到,聽不聽則由你們。”

這五馬寨裡的二頭領楊浩看着劉滔,開口說道:“我們到了平定軍後,是不是要接受你們的指揮?”

劉滔看了他一眼,然後再說道:“如果你們需要河東軍提供糧食支援和武器、甲冑等裝備,自然要聽河東軍的整編和節制,若是願意自立,也請自便。不過,貴軍在到了河東後,須約束部衆,不得騷擾地方,否則河東軍不能不管。”

楊浩翻着白眼:“我們去了河東,又不讓就地解決糧草,還不是要乖乖聽你們宰割。”

劉滔這時勃然作色道:“我們是官軍,暫時就食地方是無奈之舉,但若要是爲禍一方,皆不是連金虜都還不如?!”

趙五爺見雙方就要吵起架來,於是開口從中轉圜道:“此事重大,還容我們詳議後再作決擇,劉將軍不如先在寨中用過酒飯再說。”

劉滔站起身來說道:“某隻是帶話過來而已,這事你們看着辦。只不過金人很快就會打上門來,還請諸位早作決定,避免不必要的損失。話以至此,劉某還有要事,這就告辭!”說罷,他謝絕了趙五和馬擴等人的挽留,徑自告辭下山而去。

等送出劉滔後再回到大寨,趙五和楊浩看向馬擴:“這位劉將軍過來是什麼意思,說是想收編我們又似沒看出有這方面的想法。”

馬擴想了想說道:“也許真的只是傳話,這李大帥有先見之能,說出來你們可能不信。”於是他把以前從西軍裡聽到的有關李峴的種種傳說給這兩人說了幾樣,聽得兩人心裡也是將信將疑。

“這麼說我們這回也許真的會有大麻煩?”趙五看向馬擴。

馬擴搖了搖頭:“這我哪裡能夠知道,不行我們多派些探子到真定府周邊,如果這回金軍來的兵馬較多,可能就是衝着我們而來。”

趙五不再說話,而是吩咐手下先開飯吃飯。

與一般的盜匪山寨不同,五馬寨的幾位首領都很自律,飯食比較普通,並沒有什麼大魚大肉,只是比普通的兵卒們多了一份豬肉炒菘菜,算是一道葷菜。不過山寨裡倒是有酒水,楊浩徑自拎了一小罈高粱酒出來,與幾位首領共飲。

趙五在吃飯的時候一直悶着頭沒說話,直到喝了一半的酒後才突然說道:“咱們原來的想法不也就是謀個好出身,我覺得投到李大帥帳下,雖然被人管束,不太自在,但也遠好過我們現在!”

他這話一說出來,頓時讓滿座皆驚。

72、會議79、橫掃47、盛典17、再見童貫42、青瑪寨44、救援太原(三)69、救援劉法(四)23、軍情一、 造船廠36、火槍(二)81、開拓64、天兵天將三、朝堂20、人事16、北地63、創造與失望30、會州城下(一)八、流求20、人事19、興元皇宮9、使幽州(一)65、突襲河陽(一)77、升龍府37、子弟兵51、汜水關(三)6、豈曰無衣43、救援太原(二)45、基地問題70、易幟75、背鍋61、農業時代34、沁河口保衛戰(三)7、高陽關17、匠戶67、太行寨21、見聞28、京西40、何灌之死(二)60、淮西(二)67、杭州與興元28、岳飛41、京玉關32、會州城下(三)47、盛典33、問責40、何灌之死(二)51、新的茶路6、劇本不對啊2、出逃(一)55、汜水關(七)16、西軍砥柱29、收復疏勒(三)6、豈曰無衣一、 造船廠33、傷兵營71、風雲再起60、淮西(二)6、劇本不對啊51、新的茶路35、南侵56、火藥34、沁河口保衛戰(三)50、汜水關(二)27、歸你了50、喀羅川(三)22、工業生產9、北上救援11、使幽州(三)40、西域國師79、平方臘(二)11、永樂城(二)58、少府監19、揍人1、 血夜(一)42、青瑪寨27、軍事會議68、穎昌之戰(二)28、族兄47、盛典8、廢宋22、過年(二)53、汜水關(五)23、變化56、宗弼渡江45、重建晉陽3、 出逃(二)47、盛典34、衛州城下38、文明的起點15、決策40、何灌之死(二)28、收復疏勒(二)67、杭州與興元31、剿滅曹成(一)十、河清驛82、六分儀56、勳貴9、使幽州(一)43、收復河東(一)32、沁河口保衛戰(一)
72、會議79、橫掃47、盛典17、再見童貫42、青瑪寨44、救援太原(三)69、救援劉法(四)23、軍情一、 造船廠36、火槍(二)81、開拓64、天兵天將三、朝堂20、人事16、北地63、創造與失望30、會州城下(一)八、流求20、人事19、興元皇宮9、使幽州(一)65、突襲河陽(一)77、升龍府37、子弟兵51、汜水關(三)6、豈曰無衣43、救援太原(二)45、基地問題70、易幟75、背鍋61、農業時代34、沁河口保衛戰(三)7、高陽關17、匠戶67、太行寨21、見聞28、京西40、何灌之死(二)60、淮西(二)67、杭州與興元28、岳飛41、京玉關32、會州城下(三)47、盛典33、問責40、何灌之死(二)51、新的茶路6、劇本不對啊2、出逃(一)55、汜水關(七)16、西軍砥柱29、收復疏勒(三)6、豈曰無衣一、 造船廠33、傷兵營71、風雲再起60、淮西(二)6、劇本不對啊51、新的茶路35、南侵56、火藥34、沁河口保衛戰(三)50、汜水關(二)27、歸你了50、喀羅川(三)22、工業生產9、北上救援11、使幽州(三)40、西域國師79、平方臘(二)11、永樂城(二)58、少府監19、揍人1、 血夜(一)42、青瑪寨27、軍事會議68、穎昌之戰(二)28、族兄47、盛典8、廢宋22、過年(二)53、汜水關(五)23、變化56、宗弼渡江45、重建晉陽3、 出逃(二)47、盛典34、衛州城下38、文明的起點15、決策40、何灌之死(二)28、收復疏勒(二)67、杭州與興元31、剿滅曹成(一)十、河清驛82、六分儀56、勳貴9、使幽州(一)43、收復河東(一)32、沁河口保衛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