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變計

(求訂閱求月票)

對任何一位稱王者來說,降世王都是最大的威脅,沈耽決定接受寧抱關的示好,“至少先要除掉降世王,否則的話,咱們都是白忙一場。至於寧抱關——先等等,看情況再定,實在沒辦法,就將東都暫時讓給他也可以,只要他真肯讓出秦、關、漢、冀四州。”

劉有終道:“對寧抱關不可心慈手軟,我觀此人相貌,狼形豺心,平時隱忍不發,下手必然一擊必殺。晉王雖有退讓之心,寧抱關卻未必適可而止。東都如今已是困鬥之場,有進無退,晉王三思。”

劉有終進諫時,不自覺地將稱呼從“三弟”變成“晉王”。

沈耽點頭,“我明白,但四弟說得對,事有輕重緩急,我若能除掉寧抱關,當然不會猶豫,可他既已佔據東都,得地利之便,事事必然有所防備。咱們與降世王聯手,都未必殺得了他,何況先殺降世王,人心必亂,我等明日爲客,更不佔優勢。容我好好想一想。麻煩大哥、四弟去見樑王、蜀王,得讓他們知道計劃有變。”

劉有終沒辦法,只得說聲“好”。

徐礎倒是稍稍鬆了口氣,晉王的這一猶豫,至少能保住東都一時平安,拱手道:“爭奪天下不在一時勝負,天成已然四分五裂,大亂既除,正是羣雄並立之際,角力鬥智之外,還有仁義之爭。仁義雖無益於當下,將來卻大有用處。”

沈耽笑道:“我明白四弟的意思,力、智可除大害,卻不能收攏人心,非得打出仁義之旗,令天下人前來附我才行。我的確要儘快返回晉陽。”

“三哥深知我心。”

沈耽大笑,送二人出帳,他留下來重新佈置明日的計劃,精選的甲士還能再用,只是要殺的目標變成另一個。

外面雪花飛揚,半途中,劉有終停下,示意護衛退後,向徐礎小聲道:“有件事我必須問個明白,四弟可以實話實說,也可以撒謊,但我還是要問。”

“大哥這是怎麼了?我幹嘛要對你說謊?”徐礎笑道。

劉有終沒笑,拉着徐礎又走出幾步,“告訴我,你究竟是想自立,還是要擁戴明君?你心中的明君是晉王,還是寧王?”

徐礎沒有立刻回答,漸漸收起臉上笑容,“大哥既然問了,我就說實話好了,我有自立之心,卻沒有自立之資。自稱王以來,步步艱難,倒讓我看得清楚,與諸王相比,我在天時、地利、人和上皆不佔優,若勉強參與爭鼎,無異於自尋死路。”

劉有終露出一絲微笑,“相術並無奇異之處,更非神仙所授,無非是見得人多些,認人也更準一些。四弟別說我小瞧於你,以我觀之,四弟雖是天下無雙的人傑,卻無帝王之相。”

“能得大哥一句‘天下無雙’,我已滿足,怎敢再求其餘?”徐礎笑道。

“然則四弟以爲誰是明君呢?”

“我還沒有做出定論。”徐礎搖搖頭,“天成初亡,英雄未必盡聚於東都,或許別處還有他人趁勢崛起,便是天成,也有死灰復燃的機會。”

“哈哈,這倒是真的,降世軍涌出潼關之前,誰能想到秦州的一羣亂民竟有今日的成就?但我問的不是天下,就是東都,四弟以爲誰是明君?”

“誰能保住東都,並能物盡其用、人盡其力,誰是明君。”

劉有終微微一愣,隨即再次大笑,“四弟果然實話實說。嗯,徒有仁義者,不過愚腐之徒耳,但若是智、力皆強於衆人,仁義便有大用。”

“正是這個道理。”

“論智與力,晉王超凡脫俗,至於‘仁義’,四弟很快就能看到。”

“若看交情,我只認晉王。”

“哈哈,咱們一樣,我只比四弟多份信心。”劉有終停頓一會,“四弟不喜歡瓜分東都的計劃?”

“東都再富,富不過天下。得小富即欣喜若狂,爭於瓜分,我看不出他有大富的機會。”

“瓜分東都是我的主意,你也聽到了,晉王並沒有同意。所以我是小富之人,晉王卻有大富之志。”

“晉王確已露出‘仁義’的端倪。”

“我就是一名相士,懂些人情世故而已,只懂智、力,不明仁義,四弟別笑話我。”

“晉王正需要大哥這樣的人,所謂以仁義馭智、力,此之謂也。”

劉有終大笑,連連點頭,“智與力,我得一樣就夠了。”

兩人說開,劉有終變得更熱情些,叫上後面的護衛,邊走邊聊。

馬維的營地離此不遠,他還沒睡,對明日的計劃憂心忡忡,反覆思考利弊,生怕有一點漏洞。

見到兩位客人,馬維大喜,“人說吳王入營,我還以爲是謠言,原來真是礎弟!”

寒暄幾句,劉有終立刻說起明天的計劃有變,馬維先是一愣,隨即露出喜色,“我也覺得原先的計劃不妥,降世王本已高居諸王之上,若是殺死寧抱關,降世王更要飛揚跋扈。兩位稍等,我去叫個人來。”

計劃變得有些突然,馬維擔心自己考慮得不周到,叫來郭時風。

雖然認過的主人不少,郭時風最終還是回到樑王身邊,願意爲他出謀劃策。

“降世王的威脅確實更大一些,他在降世軍當中威望甚高,根深蒂固,只殺他一人不夠,必須斬草除根才行。”郭時風轉機更快、更徹底,“這件事必須叫上蜀王,他最瞭解降世王的心腹都有誰,明日城內城外同時動手,一個也不能留。”

劉有終微微皺眉,“甘招這個人有些古怪,我見過的人算是不少,一眼就能做出判斷,不能說百發百中,大致不會錯,就是對甘招,見過幾面了,我還是說不清他爲人如何。”

郭時風笑道:“劉先生怕是想多了,甘招本是秦州一小吏,上傳下達,求的就是一個左右逢源。劉先生大人物見多了,見到此等小吏,反而眼花。”

劉有終也笑道:“或許吧,甘招若不是蜀王,我的確不會多瞧他一眼。誰去勸說甘招,樑王能再辛苦一趟嗎?”

馬維剛要開口應允,郭時風搶先道:“不妥,樑王與甘招只是泛泛之交,勸說他對付寧抱關容易,對付降世王卻難。甘招畢竟是降世王親封之王,追隨日久,萬一泄密,反而壞了我等大計。”

徐礎道:“不如我去探探口風,甘招見我之後,若是泄露明日之計,那就是想救寧抱關一面,我正好趁機勸說他加入新計劃,他若隻字不提,我也不提。至於降世王的心腹之人都有誰,寧抱關也瞭解。”

另三人同時點頭,馬維道:“我派人送礎弟過去,你不要暴露行跡,甘招營中盡是降世軍舊部,沒準會有多嘴的人向降世王告密。甘招若是有心最好,若無,礎弟還得想辦法去除他心中的疑慮。”

“我就說自己在城中受寧抱關排擠,想辦法出城,是要找些幫手。”徐礎道。

另三人再次點頭。

劉有終留在馬維營中,等徐礎回來,同時商議明日的細節。

這個夜裡,諸王當中只有甘招睡得踏實,被喚醒之後,一邊穿衣,一邊請客人進帳。

“吳王?”通報說樑王那邊有人過來,甘招見到徐礎之後,十分意外。

馬維的人退出帳篷,徐礎上前拱手道:“夤夜來訪,唐突勿罪。”

甘招請徐礎坐下,“盼還盼不來呢。吳王此來……吳王是自己出城的?”

徐礎沒有遵守他向馬維等人做過的承諾,直接道:“我受寧王之命出城,聯絡諸王,共除降世,晉、樑二王皆已首肯,但是沒有蜀王相助,此事難成,我正爲此而來。”

甘招大驚失色,衣服還沒全穿上,呆呆地坐在那裡,半晌才道:“變得……太快了些。”

“寧王只留洛、荊兩州,其它地方讓與諸王,蜀王以爲如何?”

“這個……說實話,我不想參與此事。東都歸誰都可以,我沒有爭奪之意,只想儘快去往益州,按吳王教我的計劃,找到原蜀王的子孫,將王位讓給他,靜觀天下局勢變化。”

“既然如此,算我白來一趟,只望蜀王能夠保密。”

徐礎起身要走,甘招急忙攔住,“吳王先坐,等我尋思一下。”

甘招穿好外袍,默想多時,問道:“益州歸我?”

“嗯,吳州歸我,淮州歸樑王,秦、並、漢、冀歸晉王。”

“寧王也覺得晉王是個勁敵,對吧?”

徐礎微笑點頭。

甘招又想一會,搖搖頭,“我還是要置身事外,當然,我會保密,一個字也不泄露。之前諸王要殺寧王,我只是代爲傳信,不聽他們的計劃,也不派甲士參與其中,更沒有向寧王泄密。”

“蜀王果真無意參與此事?置身事外雖然危險最小,事後得到的封賞也最少。”

“我連益州的一寸土地都沒得到,那邊夠我忙的,無意再要更多封賞。”

徐礎起身,拱手道:“好,我相信蜀王會保密。我有一言,不知蜀王可願意聽?”

“吳王金玉良言,每一句我都聽。”

“想去益州,並無良機,越快越好。東都是非之地,一旦陷入,再無脫身之時。且大將軍率兵西行,所去之地不是漢州,就是益州,兩州山水相連,大將軍若得一地,必然窺望另一地。蜀王去得晚了,將一無所得。”

甘招深揖一躬,“我若得蜀地,必要重謝吳王,只是不知吳王何時能西行相聚。”

“我若不去,蜀地平安,我若一去,必添戰亂,所以,我還是不去的好。”

甘招笑道:“也是,一方之王,哪有孤身去往另一方的道理?不管怎樣,我感謝吳王,別人得天下,我要多觀望一陣,若是吳王,我必將益州拱手奉上。”

無論這些話是否真心,徐礎都拱手致謝。

回往馬維營中的路上,徐礎在心中評判諸王,最後還是覺得自己更應該得到東都。

第三百四十九章 難易第三百五十九章 造勢第三百八十一章 西進第三百八十三章 尊老第二百三十三章 不安第三百零六章 軍報第三百一十三章 進城第三百一十七章 怨言第二十三章 少年第四百八十四章 傾己第三百五十八章 同行第三百五十九章 造勢第五百一十九章 端倪第四百七十章 溫柔第一百七十七章 私交第四百二十三章 鐵將第二百六十四章 相面第一百六十九章 嬸孃第九十三章 識人有術第一百零五章 翻山第三百二十一章 勸誘第四百五十二章 在己第三百八十九章 西京第五百一十六章 奪益第三百二十七章 認子第五百四十七章 新雄第五百一十二章 快計第二百三十章 道不同第二百六十九章 自顧不暇第一百二十七章 連勝第四百七十三章 勸叛第一百九十五章 早不如巧第五十章 無險楔子 故國第五百零九章 送禮第二百一十二章 終於第二百四十七章 驚夢第五百四十三章 護子第二百七十三章 弔唁第十五章 俠士第一百四十一章 出賣第三百九十章 悶酒第三十三章 夜訪第三百八十八章 獻刀第八十八章 小城第三百一十二章 蠻王第九十七章 吳士第四百一十六章 變臉第二百零七章 突變第四百五十章 失和第四十章 拒婚第五百二十二章 代問第五百二十六章 缺將第一百零七章 三句第二百七十五章 自問第二百八十章 菊妖第二百三十四章 撤兵第三百五十七章 聽辯第四十八章 囚徒第二百五十六章 罪過第一百三十八章 敵帥第五十章 無險第二百零九章 降世第一百八十七章 搶先第三百六十四章 中宮第三百三十七章 登閣第五百二十六章 缺將第二十一章 士女第五百三十八章 動身第四十九章 酒意第一百八十六章 時機第五十章 無險第一百二十八章 諸王第四百八十九章 順天第三百三十八章 欠酒第五百五十二章 寵妃第二十九章 心安第二百六十九章 自顧不暇第五十五章 分庭第二十一章 士女第四百九十七章 不認第二百七十四章 傳授第三百七十五章 兩方第八十五章 對質第五百三十七章 勸離第一百一十五章 七族第三百一十八章 困擾第二百八十八章 閒論第二十三章 少年第四百一十七章 神馳第一百三十九章 真情第四百九十一章 殺俘第四百一十三章 百目第四百九十七章 不認第二十七章 拉攏第三百零七章 掃墓第二百九十三章 蠱惑第二百六十五章 贈言第一百一十九章 真話第四十章 拒婚
第三百四十九章 難易第三百五十九章 造勢第三百八十一章 西進第三百八十三章 尊老第二百三十三章 不安第三百零六章 軍報第三百一十三章 進城第三百一十七章 怨言第二十三章 少年第四百八十四章 傾己第三百五十八章 同行第三百五十九章 造勢第五百一十九章 端倪第四百七十章 溫柔第一百七十七章 私交第四百二十三章 鐵將第二百六十四章 相面第一百六十九章 嬸孃第九十三章 識人有術第一百零五章 翻山第三百二十一章 勸誘第四百五十二章 在己第三百八十九章 西京第五百一十六章 奪益第三百二十七章 認子第五百四十七章 新雄第五百一十二章 快計第二百三十章 道不同第二百六十九章 自顧不暇第一百二十七章 連勝第四百七十三章 勸叛第一百九十五章 早不如巧第五十章 無險楔子 故國第五百零九章 送禮第二百一十二章 終於第二百四十七章 驚夢第五百四十三章 護子第二百七十三章 弔唁第十五章 俠士第一百四十一章 出賣第三百九十章 悶酒第三十三章 夜訪第三百八十八章 獻刀第八十八章 小城第三百一十二章 蠻王第九十七章 吳士第四百一十六章 變臉第二百零七章 突變第四百五十章 失和第四十章 拒婚第五百二十二章 代問第五百二十六章 缺將第一百零七章 三句第二百七十五章 自問第二百八十章 菊妖第二百三十四章 撤兵第三百五十七章 聽辯第四十八章 囚徒第二百五十六章 罪過第一百三十八章 敵帥第五十章 無險第二百零九章 降世第一百八十七章 搶先第三百六十四章 中宮第三百三十七章 登閣第五百二十六章 缺將第二十一章 士女第五百三十八章 動身第四十九章 酒意第一百八十六章 時機第五十章 無險第一百二十八章 諸王第四百八十九章 順天第三百三十八章 欠酒第五百五十二章 寵妃第二十九章 心安第二百六十九章 自顧不暇第五十五章 分庭第二十一章 士女第四百九十七章 不認第二百七十四章 傳授第三百七十五章 兩方第八十五章 對質第五百三十七章 勸離第一百一十五章 七族第三百一十八章 困擾第二百八十八章 閒論第二十三章 少年第四百一十七章 神馳第一百三十九章 真情第四百九十一章 殺俘第四百一十三章 百目第四百九十七章 不認第二十七章 拉攏第三百零七章 掃墓第二百九十三章 蠱惑第二百六十五章 贈言第一百一十九章 真話第四十章 拒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