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連勝

(求訂閱求月票。)

徐礎制定了一整套複雜的計劃,以應對各種可能出現的意外,結果順利得超乎想象。

他只帶了三十幾人,先以管長齡的名義將留營將校一撥撥叫進來,命他們放下兵器投降。

看到老將軍落入敵手,進帳的軍官沒人反抗,乖乖地解下配刀,放在地上,唯一的要求就是善待老將軍。

徐礎親自解開管長齡嘴上的布條,拱手致歉,向十多名將校道:“天成將亡,人人皆知,爾等當自尋出路,以免池魚之災。我不會強求你們投降,告訴全營士兵,兵器、盔甲與馬匹不能帶走,人隨意,去留自選。”

官兵不比叛軍,令行禁止,全靠層層將校掌控,軍官投降,兵卒絕不會反抗,徐礎押着管長齡與衆將校走了一圈,宣告用意,士兵紛紛放下兵器、解下盔甲,大多離營而去,留下的極少。

天成朝畢竟還在,它的滅亡在有些人看來一目瞭然,另一些人卻仍保持效忠的習慣。

徐礎帶來的部下將官兵旗幟降下來,換上提前備好的吳軍旗幟。

天亮不久,一批吳軍士兵趕來,他們原本留在城外營中,一遇偷襲,立刻逃至營外,如約奔往官兵營地,見到自家旗幟飄揚,大喜,立刻入營聽命。

徐礎下令換上更多旗幟,堆積器物,然後列隊面朝汝南城,等候夜襲官兵歸來。

官軍步兵沒能與奚援疑聯繫上,但是衝破了鹿角柵,顧不上將領,慌張奔回自家營地,誰知望見的卻是敵軍旗幟,無不大驚失色。

吳軍士兵大呼:“管長齡已降,你們還不束手就擒?”

官兵聞聲潰散,徐礎派出一小隊士兵,做追擊之狀,官兵跑得更快,也有少數人就地投降。

吳軍收拾器物,押着管長齡等將官,列隊回營。

汝南內外城之間,奚援疑帶着三千騎兵左衝右突,踏毀了一批無人居住的簡陋帳篷,卻沒遇到一個活人,他也曾試圖登城,可汝南城士兵不擅野戰,卻精於守衛,鉤連槍、長竹竿、熱油、沙土、木石等物準備得極爲齊全,輕鬆擋住了官兵的進攻。

奚援疑沒帶任何攻城器械,人心慌亂,馬匹疲憊,三千人很快陷入窘迫境地。

天已大亮,內城城牆上有人大呼道:“奚將軍過來說話!”

奚援疑馳到近前,擡頭看去,認得那是孟僧倫,不由得怒從心頭起,罵了幾句,道:“江東孟氏,必遭滅門之禍!”

孟僧倫笑道:“兵不厭詐,奚將軍看開些,何不盡早早下馬投降,免去將士之苦?也算是識時務的俊傑。”

奚援疑呸了一聲,調頭又向外城跑去,天已大亮,他要找個突破口。

外城城頭也有一人大聲道:“奚將軍過來聽我一言。”

奚援疑不想理他,那人道:“管將軍已在城外投降,奚將軍還要做困獸之鬥嗎?”

奚援疑馳到城下,“管將軍乃本朝老將,忠心昭著,絕不會向反賊低頭。”

守衛外城的是鮑敦,笑道:“向反賊不會低頭,向故人之子呢?徐大都督曉以利害,管老將軍頗有自知之明,率軍投降,連營地都交出來了。你在城內看不到,我給你幾樣東西。”

城上飄下幾面旗幟,官兵看得真切,那是管長齡的將旗,出征時不離左右,絕不會無緣無故落入他人之手。

奚援疑彎弓拱箭,向城上射去,“少來騙我。”

城上人頭消失,笑聲還在,“我們不急,奚將軍慢慢考慮,或是下馬投降,或是餓死城中,別無它路。”

奚援疑向部下道:“這是反賊的疑兵之計,管將軍身經百戰,經驗豐富,斷不會落入宵小之徒的手中,必定在想辦法破城解圍,咱們再堅持一下,尋找薄弱之處,助管將軍一臂之力。”

汝南城不大,內外城之間更是狹小,中間還有河池阻隔,騎兵無法越過,只能在小半圈的範圍內來回奔馳,的確找到幾處低矮的城牆,但那裡也是吳軍守衛最嚴的地方,沒有器械相助,騎兵完全沒有用武之地。

又是幾圈下來,不少馬匹已經口吐白沫,官兵只得下馬,奚援疑慨然嘆道:“是我的錯,不該騎兵進城,步兵居外,若是反過來,或許還有轉機。我無顏再見管將軍,更無顏回朝,你們帶我的頭顱,投降了吧。”

奚援疑拔刀要自刎,身邊的將校急忙衝過來奪下刀,勸道:“勝敗乃兵家常事,奚將軍何苦自盡?大家一塊投降,再做打算吧。”

“我是奚家人,怎麼能向反賊投降?你們放開……”

衆人不由分說,擁着奚援疑走到城下,向上面喊道:“奚將軍願降,請來人說話!”

奚援疑掙扎一會,終於放棄,嘆道:“奚家名聲,毀於爾等之手。”

沒人理他,也沒人救他,心裡都知道,投降是早晚的事,奚援疑不好意思承認,只能由衆人力推。

城上有人道:“留下馬匹、盔甲與兵器,都到城門那裡去,若有人身上藏着兵刃,哪怕是匕首,我們也不客氣。”

奚援疑的盔甲由別人脫下來,他不反抗,也不配合,總之是“被迫”投降。

城門打開一小半,官兵列隊出城,遠遠望見叛軍中間的管長齡,都低下頭,不再後悔此次投降。

徐礎仍宣告同樣的內容:天成朝離滅亡不遠,但是官兵去留隨意,吳軍不會強人所難。

大部分人還是走了,他們的家人在東都,不願成爲反賊。

奚援疑走在後面,來到吳軍陣前,向管長齡拱手,上前幾步,跪在老將軍腳邊,“末將無能,連累管將軍受困,罪該萬死。”

管長齡已經冷靜下來,開口道:“打仗就是這麼回事,總得分個勝負。敗就是敗了,我是統帥,一切責任由我擔負。唉,老了,真是老了,想當年,就是大將軍也不能強迫我貿然出兵。你起來吧,無需向我請罪,倒是該向你的對手致意。”

奚援疑起身,看向徐礎,不肯行禮,昂然道:“我見過你。”

“哦,我倒沒什麼印象。”徐礎微笑道。

“我雖是敗軍之將,但我不服氣,再有對陣的機會,我必能取你首級。”奚援疑依然相信,如果一開始就採取他的策略,速戰速決,官兵絕不會落入陷阱,勝負也將是另一種結果。

“我很期待下一次對陣,請將管將軍帶走,護送他回東都。”徐礎向管長齡道:“見到大將軍,請代我轉告一句:樓家若亡,我爲之報仇,樓家若在,我與之一爭雌雄。”

管長齡連笑數聲,“好,無論存亡,樓家不虧。”

降軍當中,只有管長齡騎馬,在奚援疑等人的簇擁下,緩緩沿大路離去。

徐礎望着官兵遠去的身影,默默無語,身邊的唐爲天忍不住道:“真的全放走啊?”

“留之無益,放回去可以沮敗朝廷士氣。”

“呵呵,我覺得大都督是在賣人情。”

“哈哈。”徐礎沒做更多解釋。

城中將士陸續出來,個個喜形於色,這一戰幾無傷亡,就將官兵打敗,奪得大批軍資,乃是衆人舉旗造反以來,從未有過的大勝。

孟僧倫等將領趕到,數十人趨至徐礎馬前,同時跪下,以額觸地,齊聲道:“末將拜見大都督。”

徐礎立刻下馬,首先扶起孟僧倫,攜其手道:“此戰孟將軍功勞最大,當官復舊職。前日杖責,迫不得已,請孟將軍受我一拜。”

“能爲大都督效犬馬之勞,正是我願。”孟僧倫急忙還禮。

整件事就算是遮掩過去,徐礎帶兵進城,立刻分配軍資,論功行賞,有意偏向小姓將士,以安撫其心。

徐礎在諸將之中沒看到鮑敦,尋機向一名鮑氏將領道:“鮑護軍何在?”

將領小聲回道:“三爺受傷了。”

徐礎一驚,將行賞之事交給王顛,立刻去探望鮑敦。

奚援疑精於箭術,隨手一射,正中鮑敦肩膀,官兵沒看到,鮑敦也不露面,只以聲音勸降。

箭矢已經拔去,鮑敦露出半邊臂膀,纏上厚厚的絹布,大口喝酒止疼,見到徐礎,笑道:“讓大都督見笑,我是唯一受傷的人吧?”

徐礎頓足,“是誰射傷鮑護軍?早知如此,我當手刃此人,爲鮑護軍報仇。”

“是我自己沒注意,何仇可報?那個奚將軍是條好漢,他可願留下?”

徐礎搖頭,“我將官兵都放走了,留下的人十中無一,奚援疑也走了,他還要與我再戰一場。”

“哈哈,奚援疑箭射得準,論才智就差得遠了,絕非大都督的對手。”

徐礎笑笑,接連險勝,他對這支軍隊仍無太大信心。

見鮑敦傷勢不是太嚴重,徐礎稍稍放心,安慰多時,纔要告辭。

鮑敦卻要話要問:“大都督要帶兵去往東都嗎?”

“嗯,羣雄皆在東都,吳軍不可落於人後,至少要去觀戰。”

“恕我直言,大都督沒留下官兵是對的,吳軍已有數股力量,再加進官兵,紛爭只會更多。”鮑敦長長吐出一口氣,剛纔這些話還不是“直言”,見徐礎沒有反駁,他才繼續道:“七族將領忠心可嘉,本應是吳軍中堅,可惜沒有將才,無法服衆。大都督雖事事親爲,只可小勝,難與羣雄爭鋒,望大都督多多在意。”

徐礎拱手行禮,這也正是他耿耿於懷的難題。

第三百二十章 制衡第二百八十二章 邪門第一百四十八章 膽破第五百三十七章 勸離第八章 新榜單第七十九章 奪兵第二百三十二章 優劣第三百五十章 行惡第二百四十六章 爭強第四百六十五章 酒王第五百四十章 夫妻第一百一十三章 兩勸第十章 三哥第一百四十八章 膽破第五百二十九章 去意第二百六十章 西行第二百四十二章 義軍第一百八十五章 屈伸第一百七十三章 新婚第四十八章 囚徒第四百八十七章 論雄第四百二十四章 佞臣第三百一十章 焚信第四百三十一章 立誓第四百四十五章 南軍第二百章 絞痛第四百章 大仇第九十九章 計所無出第一百九十七章 耿士第一百四十五章 龜縮第十三章 求救第一百九十章 是否第二百六十五章 贈言第四百三十八章 小人第四百二十三章 鐵將第二百九十二章 除魔第一百四十三章 交鋒第一百八十七章 搶先第六十二章 王意第三百六十三章 再思第四百八十一章 不留第九十六章 觀望第五百零五章 借船第一百五十八章 舍小第二百二十五章 對錯第六十四章 負累第二百五十八章 卸擔第三百四十五章 把握第四百三十二章 牧守第十二章 天子之急第五百一十三章 半成第三百零六章 軍報第五百四十章 夫妻第三百八十章 真假伏兵第三百章 不說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都督第二百九十三章 蠱惑第三百七十七章 午時第四百三十二章 牧守第五百二十八章 支使第一百八十章 良機第二十七章 拉攏第四百五十五章 讓王第九十九章 計所無出第四百七十八章 病癒第三百六十八章 助人第三百九十二章 不在第一百五十一章 東都之主第七章 循名責實第一百六十三章 顛倒第二百二十三章 護軍第三百九十七章 送行第四百一十五章 軍師第一百八十六章 時機第三百九十三章 難敵第五百二十三章 心坎第五百三十二章 實之第一百六十八章 逼門第四百五十二章 在己第三百四十五章 乘車第一百四十章 玩笑第六十五章 新帝第一百一十二章 軍師第二百四十七章 驚夢第一百六十九章 嬸孃第三百九十八章 三猛第二百一十五章 用意第二百五十七章 回防第四百零八章 餘糧第九十三章 識人有術第四百四十八章 奚家第五十一章 名聲難得第三百一十章 焚信第三百二十七章 認子第四百九十六章 遠勝第五百五十二章 寵妃第二百七十四章 傳授第五十九章 三人第四百章 大仇第一百六十四章 認錯
第三百二十章 制衡第二百八十二章 邪門第一百四十八章 膽破第五百三十七章 勸離第八章 新榜單第七十九章 奪兵第二百三十二章 優劣第三百五十章 行惡第二百四十六章 爭強第四百六十五章 酒王第五百四十章 夫妻第一百一十三章 兩勸第十章 三哥第一百四十八章 膽破第五百二十九章 去意第二百六十章 西行第二百四十二章 義軍第一百八十五章 屈伸第一百七十三章 新婚第四十八章 囚徒第四百八十七章 論雄第四百二十四章 佞臣第三百一十章 焚信第四百三十一章 立誓第四百四十五章 南軍第二百章 絞痛第四百章 大仇第九十九章 計所無出第一百九十七章 耿士第一百四十五章 龜縮第十三章 求救第一百九十章 是否第二百六十五章 贈言第四百三十八章 小人第四百二十三章 鐵將第二百九十二章 除魔第一百四十三章 交鋒第一百八十七章 搶先第六十二章 王意第三百六十三章 再思第四百八十一章 不留第九十六章 觀望第五百零五章 借船第一百五十八章 舍小第二百二十五章 對錯第六十四章 負累第二百五十八章 卸擔第三百四十五章 把握第四百三十二章 牧守第十二章 天子之急第五百一十三章 半成第三百零六章 軍報第五百四十章 夫妻第三百八十章 真假伏兵第三百章 不說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都督第二百九十三章 蠱惑第三百七十七章 午時第四百三十二章 牧守第五百二十八章 支使第一百八十章 良機第二十七章 拉攏第四百五十五章 讓王第九十九章 計所無出第四百七十八章 病癒第三百六十八章 助人第三百九十二章 不在第一百五十一章 東都之主第七章 循名責實第一百六十三章 顛倒第二百二十三章 護軍第三百九十七章 送行第四百一十五章 軍師第一百八十六章 時機第三百九十三章 難敵第五百二十三章 心坎第五百三十二章 實之第一百六十八章 逼門第四百五十二章 在己第三百四十五章 乘車第一百四十章 玩笑第六十五章 新帝第一百一十二章 軍師第二百四十七章 驚夢第一百六十九章 嬸孃第三百九十八章 三猛第二百一十五章 用意第二百五十七章 回防第四百零八章 餘糧第九十三章 識人有術第四百四十八章 奚家第五十一章 名聲難得第三百一十章 焚信第三百二十七章 認子第四百九十六章 遠勝第五百五十二章 寵妃第二百七十四章 傳授第五十九章 三人第四百章 大仇第一百六十四章 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