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陣斬覺羅果科

第181章 陣斬覺羅果科

親兵標皆騎兵,火槍營亦一人一馬,如同疾風驟雨,倏忽間趕到拒馬牆前,迅速下馬,準備槍械。 營長喬松搶先爬上拒馬牆,只見清軍如同螞蟻一般,密密麻麻地窩在壕溝前:

後隊正在向前遞運被褥帳篷,試圖以此填塞壕溝。前隊多披重甲,離拒馬牆只有十步遠,用弓箭掩護後隊,射術極佳,在赤軍火槍隊前絲毫不落下風。

清軍兇頑,爲了填塞壕溝,把同袍屍體也推了進去。

再看己方這邊,同樣損失不小。拒馬牆下,已經橫七豎八地倒下不少屍體。

“老喬,你可來了!”步兵第二標標統匡時亦在拒馬牆處督戰,早已心急如焚。

“標臺見諒,大帥遲遲不肯下令,某不敢擅作主張。”

第二標火器營編有兩個火槍隊,戰前緊急裝備了兩百支新式火繩槍,火力較弱。

匡時收到的命令是死守拒馬牆,不許後撤一步。爲了阻擋八旗兵,他把弓兵也調了上來。可赤軍的弓箭以漆弓爲主,遠不如滿洲弓,根本就不能穿透敵軍重甲。

岑丹初早有論斷,認爲滿洲八旗毋寧說是騎兵,不如說是上馬的重甲步兵。野戰對陣滿洲八旗,當以輕型火炮、重型火槍取勝。匡時在前線督戰,與韃虜近在咫尺,對此有了更爲真切的感受。

“無妨。大帥用兵如神,遲遲不下命令,必有深意。想必是爲了麻痹韃子,誘使他們靠近壕溝。眼下韃子已經中計,輪到你們出手了!萬不可讓韃子通過壕溝,否則,彼必使出射面絕技,則我標危矣。”

匡時有帥才,深受丹初倚重。這番話也啓發了喬松,他原本想下達“自由射擊”的口令,毅然決定改以“集火射擊”。

自由射擊,顧名思義,火槍手可以不用管指揮官的命令,隨意射擊。

集火射擊則要求射手嚴格聽從指揮官的命令,集中火力射擊敵軍。

親兵標火槍營編有三隊火槍隊,親兵營編有兩個火槍隊,全部換裝了新式火繩槍。投入作戰時,赤軍的火力將增加兩倍,足以讓清軍吃盡苦頭。

“標臺,請再堅持片刻,待我火槍兵從容列隊,集火射擊。”

“好的。”話雖如此,匡時已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

敵軍勇不懼死,拚命填塞壕溝,漸漸鋪出五條通道。照這個速度,用不了一刻鐘的時間,他們就能通過通道,向拒馬牆發起衝擊了。

喬松深知此中輕重,指揮四隊火槍兵分散開來。步兵見救星來了,亦紛紛讓道,方便火槍兵登上拒馬牆。

拒馬牆呈梯形,土料取自壕溝,前陡後緩,方便阻擊敵人。

未幾,中軍位置,八旗兵漸漸填出兩條通道。立即有人跳下,走在帳篷被褥等物上,步伐踉踉蹌蹌,頂著赤軍炮火前進。

越靠近拒馬牆,清軍傷亡漸大。然而,終於有人通過壕溝,抵達拒馬牆下。相距如此之近,赤軍火槍手不便射擊。八旗兵卻使出射面絕技,專門瞄準赤軍面龐,箭無虛發,使赤軍的傷亡迅速增大。

“喬松!怎麼還不開火?!”匡時大聲向喬松喝道。他一向冷靜,見麾下士卒不斷傷亡,情緒漸漸失控。

五個火槍隊尚未準備妥當,但事已急,喬松只得下令開火。

第一排火槍兵迅速起身,爬上拒馬牆頂舉槍射擊。距離如此之近,哪怕清軍穿上兩層鐵甲,也根本頂不住赤軍的新式紙殼定裝彈。

“砰砰砰砰!”子彈不如想象中的密集,卻也足以對清軍造成致命的殺傷。

清軍猝不及防,進退兩難。進?前面有一道拒馬牆,還冒出了更多的火槍兵。退?他們連被褥帳篷都不要了,頂著赤軍炮火才衝到拒馬牆下,豈能輕言放棄?

覺羅果科決非泛泛之輩,久經戰陣,鮮有敗績。崇禎十四年,他率部從徵,圍錦州,擊破明朝寧遠援軍,追逐至連山,一人斬級三十,得馬三十二,由此名聲大顯。

眼下,他率軍孤軍深入,卻被岑丹初一個無名之輩所阻,焉能輕言放棄?

覺羅果科不死心,反而擂響戰鼓,驅使旗兵死戰。不愧是滿洲鑲白旗,雖已落下風,仍舊毫無怯意,敢頂著赤軍子彈前進。

丹初在望遠鏡中看得分明,嘴角泛起一絲冷笑。覺羅果科有勇無謀,此次必敗無疑。八旗兵雖然悍勇,但兵多將寡,必敗無疑。

“傳我的令,土司兵清理鹿砦,打開通道。土司騎兵、滇師騎兵集結待命,會同親兵標騎兵營、親兵營,聽令追擊八旗。” 按照約定好的旗號,赤軍揮旗示意。土司兵岑勳、滇師胡一青得令,各自忙碌起來。

拒馬牆處,戰鬥越來越激烈。八旗兵驍勇異常,越來越多的旗兵通過壕溝,也丟下了越來越多的屍體。赤軍火槍兵也漸入佳境,火力越來越密集。

八旗兵堆積屍體,試圖爬上拒馬牆。赤軍則勇不相讓,與旗兵短兵相接。即便是火槍兵,亦有刺刀作爲白刃武器。旗兵剛在拒馬牆處冒頭,火槍兵或可開槍射擊,或可用刺刀挑刺。

久無敵手的八旗兵,在小小的唐家鋪,在壕溝與拒馬牆前遇到了麻煩。

戰場形勢漸漸明朗,赤軍人多,槍多,火力強,對清軍有著明顯的優勢。

清軍習慣使用重箭,每逢戰鬥只能攜帶二三十支重箭。眼下,他們箭矢將盡,又身披重甲,通過壕溝已屬不易,五尺高的拒馬牆也顯得高不可攀。

此刻,清軍唯一能與赤軍抗衡的,也就只剩勇氣了。勇氣是要付出代價的,覺羅果科不肯下令撤退,試圖用士卒的生命保住自己的榮譽,卻只會增加己方的傷亡。

“咚!咚!咚!”七家嶺處戰鼓如雷,緊接著又是一陣淒厲的天鵝喇叭聲。

衝鋒了!

赤軍騎兵、土司騎兵、滇師騎兵,將近有三千騎,從玉米山至七家嶺一帶奔騰而出,居高臨下,如同猛虎下山,撲向八旗側背。

覺羅果科傻眼了,他還在壕溝外督戰呢,只留了三百騎作預備隊。敵軍騎兵卻煙塵蔽天,似有千軍萬馬。八旗再驍勇,也沒有三頭六臂,一拳難敵四手啊!

明軍一向懦弱不敢戰鬥,見到滿洲大兵就抱頭鼠竄,今日怎麼如此悍勇?怎有如此多的騎兵?

風聲鶴唳,覺羅果科頓有草木皆兵之感。他趕忙下令撤退,又令預備隊迎戰明軍騎兵,爲前線步兵爭取時間。

匡時見狀,當機立斷,下令追擊。火槍兵在拒馬牆上,離敵軍最近,舉起刺刀就往下衝。

清軍爲壕溝所阻,狹窄的通道處擠滿了潰兵,不少人掉落壕溝內,或被尖木刺穿,或被赤軍擊斃。

明軍騎兵從七家嶺、玉米山丘陵上呼嘯而下,數量爲清軍的數倍。清軍再驍勇再抵擋不住,只得且戰且退。

丹初見狀,率親兵營、騎兵營繞向北方,截斷清軍退路。胡一青早就窩了一肚子氣,此刻正可發泄在清軍敗兵上。滇師會合土司兵,猛攻清軍,把清軍壓向湘江西岸。

“大旗方向,必爲覺羅果科。親兵營隨我衝擊敵軍大旗,騎兵營堅守北翼,阻敵逃竄。”

覺羅果科身旁只剩幾十騎,見赤軍騎兵衝來,嘴裡吐出一串夷語,大概是罵人的話。

此奴戴金黃兜盔,必是覺羅果科無疑。丹初揮兵過去,一隊親兵上前接戰。覺羅果科兵少,但皆驍勇善戰之輩,儘管左支右絀,竟能不落下風。

丹初見八旗兵已被纏住,便率親兵上前挑戰。覺羅果科手持挑刀,接連砍翻兩名親兵。

“好奴酋!”丹初罵道,揮槊與覺羅果科交戰。

“咣噹”一聲,兩人都使出了十足的力氣,兵刃相交,火星四射。

丹初右手虎口一震,隱隱作痛。他作勢鬆開左手,右手單手持槊,漸落下風。

覺羅果科臉上露出獰笑,越戰越勇,逼得丹初只有招架之力。

丹初卻趁他不備,用左手取出一支燧發手槍,對準他的臉龐扣動班機。

“砰”的一聲,覺羅果科一聲慘叫,落於馬下。

丹初順勢丟下手槍,雙手持槊,用盡平生力氣,把槊尖捅入覺羅果科的嘴巴,貫穿至後腦杓。

第324章 以攻為守第183章 定計反攻第206章 孫可望請封秦王第170章 大局崩壞第340章 縱橫捭闔第258章 中興銀行第二十四章 突擊第124章 英雄結義第271章 鶯鶯燕燕第七十五章 火槍揚威第214章 昭平大治第八十六章 危局第137章 九節十成炮 再議火器第九十二章 返回桂林第134章 籌議大學358.第358章 報仇雪恨第111章 推心置腹第240章 大明最大的敵人是自己第257章 水戰大捷第141章 威信不可稍減第120章 情報局第290章 兵臨嚴關第154章 飛奪黃花驛第六十章 土司369.第369章 岑丹初西進衡州第232章 擴軍359.第359章 輔兵逞威第七十章 返回永安第320章 鐵索攔江第八十九章 郝永忠犯駕第170章 大局崩壞第八十二章 輕鬆破敵第272章 明軍兵敗如山倒375.第375章 會盟衡州第205章 蛇吞象第二十九章 追擊第339章 聯合賜姓363.第363章 進取吉安第126章 夜襲第五十一章 根據之地第334章 以蜀糧養蜀兵第116章 十兩撫卹銀372.第372章 九迭十八層第419章 入城式第186章 韃虜大至第143章 步兵第二標第340章 縱橫捭闔第319章 再破羅定第113章 增設鄉長第260章 陸戰大捷第216章 忠貞營西進第三十五章 泰州學派第299章 奇貨可居第349章 李定國三蹶名王第三十五章 泰州學派第99章 奪取甘棠渡第387章 攻克湘潭第317章 反敗為勝第303章 整編第385章 交趾內亂第100章 騎牛蠻子胡一青第402章 戰局關鍵吳三桂第一十九章 勒捐第236章 兵部尚書劉遠生第136章 遙遙領先 擴產增效第346章 微服私訪374.第374章 屯齊夜遁第219章 大敗忠貞營376.第376章 欣然歸附第332章 禦駕親徵第283章 襲取塘站第178章 結硬寨 打呆仗第122章 結交東勳第147章 兵行險著第317章 反敗為勝第202章 步兵第四標第173章 閨房密議第344章 普及公學第314章 首戰製勝第三十八章 教頭第一十四章 大變在即第198章 援軍到了第345章 掃除文盲第212章 堵胤錫先斬後奏第144章 授旗第345章 掃除文盲第336章 經略粵東第189章 擊退清軍第一十章 點名第123章 射禮第242章 醞釀大計第349章 李定國三蹶名王第273章 四面楚歌第四十一章 東徵第七十六章 平等364.第364章 千古節義第三十九章 番兵第99章 奪取甘棠渡第四十五章 官印第307章 經略遇刺
第324章 以攻為守第183章 定計反攻第206章 孫可望請封秦王第170章 大局崩壞第340章 縱橫捭闔第258章 中興銀行第二十四章 突擊第124章 英雄結義第271章 鶯鶯燕燕第七十五章 火槍揚威第214章 昭平大治第八十六章 危局第137章 九節十成炮 再議火器第九十二章 返回桂林第134章 籌議大學358.第358章 報仇雪恨第111章 推心置腹第240章 大明最大的敵人是自己第257章 水戰大捷第141章 威信不可稍減第120章 情報局第290章 兵臨嚴關第154章 飛奪黃花驛第六十章 土司369.第369章 岑丹初西進衡州第232章 擴軍359.第359章 輔兵逞威第七十章 返回永安第320章 鐵索攔江第八十九章 郝永忠犯駕第170章 大局崩壞第八十二章 輕鬆破敵第272章 明軍兵敗如山倒375.第375章 會盟衡州第205章 蛇吞象第二十九章 追擊第339章 聯合賜姓363.第363章 進取吉安第126章 夜襲第五十一章 根據之地第334章 以蜀糧養蜀兵第116章 十兩撫卹銀372.第372章 九迭十八層第419章 入城式第186章 韃虜大至第143章 步兵第二標第340章 縱橫捭闔第319章 再破羅定第113章 增設鄉長第260章 陸戰大捷第216章 忠貞營西進第三十五章 泰州學派第299章 奇貨可居第349章 李定國三蹶名王第三十五章 泰州學派第99章 奪取甘棠渡第387章 攻克湘潭第317章 反敗為勝第303章 整編第385章 交趾內亂第100章 騎牛蠻子胡一青第402章 戰局關鍵吳三桂第一十九章 勒捐第236章 兵部尚書劉遠生第136章 遙遙領先 擴產增效第346章 微服私訪374.第374章 屯齊夜遁第219章 大敗忠貞營376.第376章 欣然歸附第332章 禦駕親徵第283章 襲取塘站第178章 結硬寨 打呆仗第122章 結交東勳第147章 兵行險著第317章 反敗為勝第202章 步兵第四標第173章 閨房密議第344章 普及公學第314章 首戰製勝第三十八章 教頭第一十四章 大變在即第198章 援軍到了第345章 掃除文盲第212章 堵胤錫先斬後奏第144章 授旗第345章 掃除文盲第336章 經略粵東第189章 擊退清軍第一十章 點名第123章 射禮第242章 醞釀大計第349章 李定國三蹶名王第273章 四面楚歌第四十一章 東徵第七十六章 平等364.第364章 千古節義第三十九章 番兵第99章 奪取甘棠渡第四十五章 官印第307章 經略遇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