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2.第372章 九迭十八層

二十七日,岑丹初按捺不住,率騎兵協、炮兵協、親兵第一協進攻屯園。進攻組織得很倉促,但沒有辦法。不能延遲進攻,否則,赤軍糧草會更加緊張,清軍綠營步兵也會趕來增援。

背水列陣,向來爲兵家大忌。爲鼓舞士氣,岑丹初把中軍大營也移到了耒水西岸,以輔兵協守衛耒水浮橋,確保赤軍退路。另有各支義師協防耒水東岸,屏衛赤軍側翼。

八旗擅長野戰,不擅長築壘堅守。屯齊得信,亦率部從屯園前出,迎戰赤軍虎賁鎮。

午初時分,兩軍相遇於一處名叫廖田的地方。此處地勢平坦,多種桑稻。由於早稻將熟,稻田裡的積水已經放去,適合戰兵廝殺。

斥候已經交戰,遠處不時傳來馬槍射擊的聲音。偵侯、斥候來往如飛,戰場態勢也漸漸明晰。

赤軍已經停下,開始列陣。炮兵協在前,親兵第一協在後,騎兵協位於兩翼。滿打滿算,赤軍可用於決戰的兵馬也就這三協戰兵,總兵力約兩萬六千人。步兵第二協、第十協還在永州、郴州,中間隔着清軍,一時半會兒趕不來。

清軍情形類似,在廖田前線只有滿蒙漢八旗,兵力比赤軍略多,有三萬出頭。綠營兵散佈在永州、郴州,多步兵,短時間內趕不過來。衡州、長沙一帶也有些漢軍八旗、綠營精銳,或者還在趕路,或者要留守衡州。

屯齊同樣想早點決戰。綠營兵人馬雖衆,戰鬥力相當一般,不見得能夠擋住赤軍第二協、第十協。

慶遠之戰時,孫可望以六萬駕前軍對陣屯齊近十萬清軍,竟能初戰告捷。要不是駕前軍搶奪戰利品,孫可望臨陣脫逃,清軍真不一定能夠打贏慶遠之戰。

自入關以來,清軍深入漢地作戰,每有硬仗大仗,八旗總是衝鋒在前,因而傷亡破大。在上,則是滿洲名將的不斷凋零,在下,則是旗兵戰鬥力的直線下降。

屯齊久聞赤軍擅長統戰綠營,不敢遷延戰事。否則,天知道綠營兵會出現什麼幺蛾子。

兩軍相距二里,清軍亦停下列陣,陣型與赤軍高度雷同。漢軍八旗多火器,置爲前軍。滿洲八旗更像是上馬的重甲步兵,置爲後軍。蒙古八旗纔是真正意義上的騎兵,置爲兩翼。

兩三萬人的戰陣,排列起來並非易事。好在兩軍士卒都訓練有素,久經戰陣,排列大陣形熟門熟路。

赤軍除兩翼騎兵外,前迭炮兵、後迭步兵皆已下馬,趁着戰鬥間隙啃食乾糧,補充體力。

八旗習慣在靠近敵人時才下馬步戰,此刻全都騎在戰馬上。

“咚!”赤軍中軍一聲炮響,正是開始進攻的信號。

緊接着,炮兵協九門十成炮依次開炮,把致命的實心炮彈投向敵軍。

在二里遠的距離上,只有十成炮、紅夷大炮、沖天炮能對敵軍造成有效的殺傷。

赤軍十成炮雖少,卻先聲奪人。清軍沒有重炮,屯齊只得催促部卒上前接敵。

這兩年來,赤軍每次與清軍接戰,都能以逸待勞,逼迫清軍前進。其中很大一個原因,在於十成炮便於攜帶,射程較遠,可以先敵開炮。

第一輪炮擊,有五發炮彈打偏,四發炮彈落入敵陣,擊斃數十名旗兵。這四發炮彈傷害不大,但在清軍當中引起一陣恐慌。久聞赤軍火炮強大,有一種易於攜帶的紅夷大炮,今日交戰,果然名不虛傳。

兩軍逼近至一里遠,清軍已經損失了上百號人。在這個距離上,清軍的沖天炮終於能夠派上用場了。沖天炮同樣很笨重,需要四輪炮車承載。但沖天炮畢竟比紅夷大炮要輕便,漢軍八旗攜帶了十幾門沖天炮,以加強火力。

赤軍炮兵協也裝備了十八門沖天炮,得益於優秀的鍊鋼技術,赤軍沖天炮更加輕便,威力也大得多。

若要拼火力,滿洲火器營都不是虎賁鎮對手,更遑論屯齊這支混編八旗了。

“騎兵出擊!”屯齊毅然下令,中軍旗色變換,吹鼓手吹響號角。

未幾,蒙古騎兵從兩翼掠出。

赤軍隨即做出反應,派騎兵從兩翼出擊。

騎兵爲兩軍精銳,蒙古騎兵可以熟練地在馬上騎射,赤軍騎兵則可以熟練地地在馬上裝填子彈,連續射擊。

更奇的是,清軍騎兵中有一支使用火槍的小股索倫兵,也能在馬背上熟練地裝填子彈,竟然是火繩槍!

定虜式馬槍射速慢,威力大;弓箭射速快,威力小。不多時,騎兵短兵相接,兩軍更換武器。士卒大多使用長矛、馬刀、流星錘,官佐大多使用馬槊、大刀、長矛。

赤軍中有一大將使用鞣鞭槍,在騎兵中所向披靡,正是大名鼎鼎的虎賁鎮鎮統馬寶了。

趁着騎兵交戰的空當,清軍加快了行軍的步伐。他們仍未下馬,因而速度頗快。

赤軍則繼續發場火力優勢。待清軍近至一百步時,五十四門劈山炮相繼開火。炮聲隆隆,硝煙瀰漫,把密集的鉛彈投向清軍。

若以每門劈山炮每次開炮發射一百枚鉛子計算,劈山炮一次齊射就可發射出五千四百發子彈,威力可想而知。

清軍下意識地舉高盾牌,俯低身子,但仍有不少人被鉛子所殺、所傷。

漢軍匆匆佈置輕型火炮,使用百子炮、子母炮、虎蹲炮等還擊。滿洲兵則紛紛下馬,拋射弓箭。中軍一聲令下,無數弓箭刺破蒼穹,在空中劃出一道弧線,爾後落入赤軍陣中。

“啊!啊!”鉛子和弓箭造成大量的傷亡,戰場上到處都是士卒痛苦的呻吟。

今日之戰,利在速決。赤軍劈山炮只打出一輪炮彈,親兵協越過炮兵,向清軍陣地前進。只有沖天炮可以曲射炮彈,仍在不知疲憊地炮擊敵軍。

行至六十步,赤軍停下收縮隊形,前後壓縮,左右延伸。整個陣型變得扁平,前後只有九迭,每迭只有兩列火槍手,左右擁擠,前後隔開十步距離。

赤軍火器演變至今,戰術也在不斷變化。爲適應大兵團交戰,發展出九迭十八層的火力隊形,層層阻擊敵軍。一迭就是一營,親兵協共有三標、九營,每營恰成一迭。

不難想象,第一迭首先迎擊敵軍衝擊,傷亡必重。因此,親兵協每臨大戰,必抓鬮安排隊形,抓到哪個營,哪個營充當首迭。

譬如,今日抓到第一標二營做首迭,那麼前三迭的排序便是第一標二營、三營、一營。中間三迭輪到第二標,順序爲第二標二營、三營、一營。此後類推。

“嘟”的一聲長哨,首迭火槍手開始射擊。交戰之初,通常是集火射擊。今日輪到三營作首迭,全營六百多名步槍手排成兩列,寬度達到兩百步。

“今日與韃子交戰,取勝當無問題。只是,不知道韃子能衝到幾迭?”丹初神情沉重,隨口問道。

赤軍親兵協火器裝備率極高,火槍射速快,因此按每迭前後兩名射手來排陣。這樣一來,每迭縱深太短,很容易就被敵軍突破。因此,在前後設置九迭步槍手,最後由中軍、輔兵押陣。

戰爭是殘酷的,大順軍有三堵牆戰術,實際上就是明朝邊軍的三迭陣。首迭戰敗,若要反身逃跑,就會被二迭斬殺,二迭亦是如此。因此,大順軍精銳多放在三迭押陣。

赤軍自不會殘殺同袍,但前迭若被敵軍突破,士卒逃跑不及,很容易被後迭誤傷。這在客觀上,也能起到激勵士卒死戰的作用。

作戰局長何肇基胸有成竹,說道:“前番與滿洲火器營交戰,韃子才破我五迭。今日韃子少火器,能破我三迭就不錯了。”

第335章 辦理團練第124章 英雄結義第五十八章 納妾第236章 兵部尚書劉遠生第295章 孔有德黔驢技窮第388章 大聖人再世378.第378章 釐定官制第160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359.第359章 輔兵逞威第224章 定虜式燧發槍第320章 鐵索攔江第153章 棄城不打第184章 反攻全州第二十九章 追擊第193章 二攻全州第三章 行軍第228章 穴地攻城第286章 此王氣也第107章 終返廣西第六十五章 還陛桂林378.第378章 釐定官制第341章 江南顧氏第195章 清軍急襲第344章 普及公學360.第360章 三迭三勝第八十六章 危局第167章 聯姻土司第288章 田源增竈第一十三章 單刀赴會第322章 奇襲羚羊峽第161章 羞辱陳曾禹第162章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第168章 大會土司第200章 襲擾清軍第200章 襲擾清軍第115章 民心之辯第129章 破城第192章 定虜伯第323章 各懷鬼胎第143章 步兵第二標第298章 首蹶名王第307章 經略遇刺第200章 襲擾清軍第335章 辦理團練377.第377章 步兵第四鎮第412章 兵臨城下第408章 首戰用我,用我必勝第345章 掃除文盲第一十一章 拜師第266章 衣冠禽獸第246章 定計援粵第407章 傾盡國力,與虜決戰第324章 以攻為守第340章 縱橫捭闔第174章 謁見督師第159章 殺人誅心第110章 時局關鍵忠誠府第400章 “糞刑”洪承疇第402章 戰局關鍵吳三桂第279章 收編忠貞營第213章 興學之議第178章 結硬寨 打呆仗第208章 伸張大義第三十六章 督標左協366.第366章 孫可望兵敗寶慶第四十六章 立威第五十七章 天下事猶可為第404章 吳三桂南下雲貴第113章 增設鄉長第六十二章 面聖第336章 經略粵東第六十三章 岑丹初單騎退土司第252章 籠絡猛將第401章 鰲拜大將軍第254章 海寇投誠第267章 崖山祭祀第329章 二蹶名王第159章 殺人誅心第301章 投名狀第292章 回師桂林第249章 奇襲第181章 陣斬覺羅果科354.第354章 圍點打援第411章 傾巢出動第245章 借頭立威第五十一章 根據之地第二十八章 破敵第二十章 募兵第288章 田源增竈第八十二章 輕鬆破敵第409章 丹初點將第317章 反敗為勝第261章 拒絕反攻第119章 不容樂觀第一十章 點名第三十五章 泰州學派第六章 出城第100章 騎牛蠻子胡一青第265章 步兵第三協第283章 襲取塘站
第335章 辦理團練第124章 英雄結義第五十八章 納妾第236章 兵部尚書劉遠生第295章 孔有德黔驢技窮第388章 大聖人再世378.第378章 釐定官制第160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359.第359章 輔兵逞威第224章 定虜式燧發槍第320章 鐵索攔江第153章 棄城不打第184章 反攻全州第二十九章 追擊第193章 二攻全州第三章 行軍第228章 穴地攻城第286章 此王氣也第107章 終返廣西第六十五章 還陛桂林378.第378章 釐定官制第341章 江南顧氏第195章 清軍急襲第344章 普及公學360.第360章 三迭三勝第八十六章 危局第167章 聯姻土司第288章 田源增竈第一十三章 單刀赴會第322章 奇襲羚羊峽第161章 羞辱陳曾禹第162章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第168章 大會土司第200章 襲擾清軍第200章 襲擾清軍第115章 民心之辯第129章 破城第192章 定虜伯第323章 各懷鬼胎第143章 步兵第二標第298章 首蹶名王第307章 經略遇刺第200章 襲擾清軍第335章 辦理團練377.第377章 步兵第四鎮第412章 兵臨城下第408章 首戰用我,用我必勝第345章 掃除文盲第一十一章 拜師第266章 衣冠禽獸第246章 定計援粵第407章 傾盡國力,與虜決戰第324章 以攻為守第340章 縱橫捭闔第174章 謁見督師第159章 殺人誅心第110章 時局關鍵忠誠府第400章 “糞刑”洪承疇第402章 戰局關鍵吳三桂第279章 收編忠貞營第213章 興學之議第178章 結硬寨 打呆仗第208章 伸張大義第三十六章 督標左協366.第366章 孫可望兵敗寶慶第四十六章 立威第五十七章 天下事猶可為第404章 吳三桂南下雲貴第113章 增設鄉長第六十二章 面聖第336章 經略粵東第六十三章 岑丹初單騎退土司第252章 籠絡猛將第401章 鰲拜大將軍第254章 海寇投誠第267章 崖山祭祀第329章 二蹶名王第159章 殺人誅心第301章 投名狀第292章 回師桂林第249章 奇襲第181章 陣斬覺羅果科354.第354章 圍點打援第411章 傾巢出動第245章 借頭立威第五十一章 根據之地第二十八章 破敵第二十章 募兵第288章 田源增竈第八十二章 輕鬆破敵第409章 丹初點將第317章 反敗為勝第261章 拒絕反攻第119章 不容樂觀第一十章 點名第三十五章 泰州學派第六章 出城第100章 騎牛蠻子胡一青第265章 步兵第三協第283章 襲取塘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