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智取陽朔

聽聞岑丹初、何國駒求見,焦璉大喜,從牀上一躍而起,光著腳出帳迎接。

“爵帥,深夜叨擾,還請恕罪。”丹初一面行禮,一面暗自讚歎,焦璉果真有大將風範,即便白日戰事不利,晚上依然能夠安然入睡。

每臨大事有靜氣。這一招,得儘快學會。

“你帶駒子深夜來訪,必有好事。”焦璉把二人迎進帳內,迫不及待地問何國駒:“駒子,妥了?”

焦璉愛兵如子,對立下戰功的何國駒十分喜歡,以“駒子”相稱。

何國駒眼裡都是血絲,卻難掩興奮之情,說道:“妥了。”

焦璉睡意全無,像個孩子一樣追問道:“講一講,怎麼個過程?”

“前天,我提前趕到陽朔……”

前天,何國駒提前趕到陽朔。彼時,白貴所部一千五百兵馬還未抵達,明軍只有馬起蛟部兩千人。清軍出城接戰,敗退回城。何國駒剃去頭髮,潛伏在西門外,跟著清軍敗兵一起入城。

進城之後,何國駒直奔主題,尋找瑤人土兵,瞭解情況。原來,陽朔土兵由舉人莫之元率領,糾合瑤、侗土兵一千餘人,分守東門。

陽朔東臨灕江,東門爲水門,又稱水東門。明軍缺少戰船,水東門不是防禦重點,故交給瑤人防禦。

何國駒以十兩黃金相賄,遊說瑤人投降,瑤人起初猶豫不決。這兩天,明軍陸續抵達陽朔,從西、北、南三面包圍陽朔,形勢爲之一轉。

昨天下午,瑤人決定投降。條件是:城破後,明軍不得迫害瑤人,戰後聽其還鄉或編入明軍。編入明軍者,軍官各升一級。

何國駒當機立斷,答應了瑤人的條件,又利用自己的身份,得到土兵信任,與其歃血爲盟。

雙方約定,瑤人於寅正時刻打開水東門,明軍可乘機進城。瑤人統一在左臂綁白布條,與清軍相區別。

焦璉聽罷,盤算片刻,覺得何國駒所言沒什麼漏洞,便笑道:

“駒子,你今日又立下一件大功。若真能從水東門破城,就算你先登之功。你曾是瑤人俘虜,老兵多質疑。沒想到,你接連立下大功,火燒慄木嶺、智取水東門,足見有大將之才。”

何國駒是岑丹初發現、提拔的人才,得到焦璉的認可,丹初也臉上有光,免不得把他誇獎一番,然後嘆道:

“三月,標營在桂林城外大破清軍。當時,便有一支瑤人土兵,由陽朔武舉人黎獻統領。怎麼,又冒出來一個莫之元,也是個舉人。”

何國駒對道:“我在家鄉時,聽說他早年急功近利,拜閹黨爲老師。後來,崇禎爺欽定《逆案》,他老師名列其中。莫之元受到牽連,一直不能入仕,在鄉里包攬訴訟。

“黎獻糾集土兵,向清虜邀賞,得任廣西督糧道。莫之元有樣學樣,也向清虜請降,糾集土兵,負隅頑抗。”

“哼!”焦璉恨恨地說道:“我們立志保大明,誅韃虜。可我打了這麼多年仗,真正與韃虜交手者屈指可數。大部分戰鬥,殺的都是漢奸,都是自家同胞。真是可悲!可恨!”

岑丹初亦有同感,幾個月來,自己至少斬殺過三十多人,卻沒一個韃子。

什麼時候才能與韃子痛痛快快地戰一場?什麼時候才能親手殺死一個韃子?

不管了,明天先把莫之元這個漢奸給除掉!

深夜,明軍連夜調遣兵馬,準備船隻。

寅時,丹初率領督標左協三百多精兵,乘小船順灕江而下,靠近水東門。

透過望遠鏡,丹初果真看見水東門上點著三處火炬,火炬右側各立一杆軍旗,正是守軍約降的信號。

呼吸不由自主地變得粗重,心跳也在慢慢加速。這是臨戰之前的興奮感,非人力所能控制。

丹初在心中默默告誡自己:每臨大事有靜氣,鎮定,不要著急。

他深吸一口氣,下令進擊。何國駒率領第三隊第一哨,乘坐三艘小船,充任先鋒,前往水東門試探。

將士們都乘坐小船,不帶戰馬,不帶長矛、馬槊等長武器。若瑤人有詐,第一哨將士很難逃脫,十有八九會命喪黃泉。

第一哨,實際上充當了敢死隊的角色。督標規矩,敢死隊戰前每人發放十兩賞銀,戰後若活下來,再發十兩賞銀。若有戰死,則發給家屬五十兩撫卹銀。

錢不多,但敢死隊不難募。除了撫卹銀,軍隊還有其他手段招募敢死隊員:官職升遷、軍令相逼、抽籤、長官帶頭、子孫廕庇……

明清滅國之戰,軍隊都發展出了五花八門的管理手段。

何國駒作戰勇猛,不懼死亡,敢闖龍潭虎穴,人稱“何閻王”。

他這次勇闖水東門,卻比上次勇闖慄木嶺還要緊張。無他,上次他只帶著兩個同袍,這次卻帶著三十個同袍,還全都是他的部下。

沒辦法,得硬著頭皮上。 何國駒坐第一艘小船,懷著忐忑的心情來到水東門下,按約定發出三聲貓頭鷹的叫聲。城頭很快回應了三聲野雞的聲音。

瑤人深居大山,常以狩獵補充家用,模仿禽類惟妙惟肖。

緊接著,水東門處,閘門緩緩升起。一陣波浪把小船激得上下搖晃。

城門內,水流兩岸,已有瑤人舉著火把等候。

何國駒深吸一口氣,指揮手下划船,相繼通過門洞。他已經上好弓弦,若有不測,臨死之前也要拉幾個墊背的。

好在瑤人守信,見到何國駒後,和他有說有笑,招呼明軍上岸。衆人見狀,也都鬆了口氣,先上岸,然後登上城樓,向城外的明軍揮旗示意。

丹初見狀,知道一切妥當,下令餘部入城。走水門得划船,比較麻煩,但能出敵不意。

左協標兵進入東門,天還未亮。丹初留下五十人看守城門,接應友軍入城,自己率領三百主力向南門進發。

副總兵白貴率領一千五百人馬駐紮在南門城外,原負責阻擊清軍援軍,在此堅持已久。

陽朔是個小城,正是凌晨,清軍疏於防備。不多時,丹初便率人趕到南門,先打開城門,放下吊橋,接應白貴入城,爾後大肆砍殺。

清軍措手不及,明軍很快奪取南門。白貴帶主力入城,與清軍展開巷戰。

明軍在陽朔頓兵多日,仗著人多,把陽朔團團圍住,不留缺口。

隨著南門、水東門被攻破,大量明軍入城。至午時,局勢已定,守軍投降,俘虜都督馬必晉、副將管雄、守道李勝、參將莫之元等人。

第213章 興學之議第七十八章 教導第248章 進駐佛山鎮第153章 棄城不打第168章 大會土司第153章 棄城不打第119章 不容樂觀第274章 不鳴則矣,一鳴驚人364.第364章 千古節義第七十二章 聯姻第241章 次輔親迎第100章 騎牛蠻子胡一青第186章 韃虜大至第273章 四面楚歌365.第365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四十九章 錢糧之數第112章 再得昭平362.第362章 逼死陳泰第344章 普及公學第152章 首登之功第395章 民心所向,則無所不可第二十五章 破營第八十二章 輕鬆破敵第一十一章 拜師第321章 轟擊木排第197章 出營野戰第330章 順治要跑路第五十二章 迎駕第314章 首戰製勝第294章 王永祚勸降第六十四章 永歷帝移陛水殿第157章 大局已定第267章 崖山祭祀第266章 衣冠禽獸第289章 關門打狗第401章 鰲拜大將軍第179章 滿虜來襲第三十八章 教頭第387章 攻克湘潭第264章 驅逐馬吉翔第173章 閨房密議372.第372章 九迭十八層第121章 李成棟第246章 定計援粵第316章 野戰失利364.第364章 千古節義351.第351章 廣德公主第179章 滿虜來襲第八十一章 金秀土司第268章 逼降李明忠第340章 縱橫捭闔第一十八章 拆臺第387章 攻克湘潭第388章 大聖人再世第157章 大局已定第405章 赤王第408章 首戰用我,用我必勝第307章 經略遇刺第168章 大會土司第135章 上架感言第七十六章 平等第200章 襲擾清軍第336章 經略粵東第107章 終返廣西第三十二章 慶功第315章 清軍來援第204章 忠貞營進退兩難第166章 辦公司第204章 忠貞營進退兩難第246章 定計援粵365.第365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157章 大局已定第171章 水師小操第一章 告急第318章 統一戰線第三十一章 奇襲慄木嶺第五十一章 根據之地379.第379章 郭都賢蒞臨集思堂第153章 棄城不打第317章 反敗為勝第175章 封爵之議第130章 收編匠戶第110章 時局關鍵忠誠府第183章 定計反攻第二十六章 列陣第269章 巡撫雷瓊廉第四十章 陰結少年,挾洋自重第408章 首戰用我,用我必勝360.第360章 三迭三勝第245章 借頭立威第186章 韃虜大至第七十五章 火槍揚威第260章 陸戰大捷第二十四章 突擊第323章 各懷鬼胎第174章 謁見督師第七十七章 火炮第四十三章 處置俘虜第229章 廣西最大軍頭第200章 襲擾清軍
第213章 興學之議第七十八章 教導第248章 進駐佛山鎮第153章 棄城不打第168章 大會土司第153章 棄城不打第119章 不容樂觀第274章 不鳴則矣,一鳴驚人364.第364章 千古節義第七十二章 聯姻第241章 次輔親迎第100章 騎牛蠻子胡一青第186章 韃虜大至第273章 四面楚歌365.第365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四十九章 錢糧之數第112章 再得昭平362.第362章 逼死陳泰第344章 普及公學第152章 首登之功第395章 民心所向,則無所不可第二十五章 破營第八十二章 輕鬆破敵第一十一章 拜師第321章 轟擊木排第197章 出營野戰第330章 順治要跑路第五十二章 迎駕第314章 首戰製勝第294章 王永祚勸降第六十四章 永歷帝移陛水殿第157章 大局已定第267章 崖山祭祀第266章 衣冠禽獸第289章 關門打狗第401章 鰲拜大將軍第179章 滿虜來襲第三十八章 教頭第387章 攻克湘潭第264章 驅逐馬吉翔第173章 閨房密議372.第372章 九迭十八層第121章 李成棟第246章 定計援粵第316章 野戰失利364.第364章 千古節義351.第351章 廣德公主第179章 滿虜來襲第八十一章 金秀土司第268章 逼降李明忠第340章 縱橫捭闔第一十八章 拆臺第387章 攻克湘潭第388章 大聖人再世第157章 大局已定第405章 赤王第408章 首戰用我,用我必勝第307章 經略遇刺第168章 大會土司第135章 上架感言第七十六章 平等第200章 襲擾清軍第336章 經略粵東第107章 終返廣西第三十二章 慶功第315章 清軍來援第204章 忠貞營進退兩難第166章 辦公司第204章 忠貞營進退兩難第246章 定計援粵365.第365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157章 大局已定第171章 水師小操第一章 告急第318章 統一戰線第三十一章 奇襲慄木嶺第五十一章 根據之地379.第379章 郭都賢蒞臨集思堂第153章 棄城不打第317章 反敗為勝第175章 封爵之議第130章 收編匠戶第110章 時局關鍵忠誠府第183章 定計反攻第二十六章 列陣第269章 巡撫雷瓊廉第四十章 陰結少年,挾洋自重第408章 首戰用我,用我必勝360.第360章 三迭三勝第245章 借頭立威第186章 韃虜大至第七十五章 火槍揚威第260章 陸戰大捷第二十四章 突擊第323章 各懷鬼胎第174章 謁見督師第七十七章 火炮第四十三章 處置俘虜第229章 廣西最大軍頭第200章 襲擾清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