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封爵之議

第175章 封爵之議

丹初無意拆閱這些彈劾自己的信,說道:“大明國力百倍於清虜,卻屢爲清虜所敗,實誤於黨爭,臣僚彈劾不休。吾志在補天,行非常之事,立非常之功,招人猜忌在所難免。這些浮言亂語,不看也罷。” 放在以前,瞿式耜肯定要罵他狂妄。但赤軍羽翼已成,岑丹初今非昔比,不可再等閒視之矣。

“這些彈劾你的奏疏,說得也不無道理。你是朝廷命官,所練兵馬即爲明軍,如何叫得赤軍?馬進忠、李赤心、趙印選久經戰陣,所部忠開營、忠貞營、御滇營也只是稱爲營,還都出於御賜。你一介晚輩,如何稱得了軍?

“你實施著佃納糧,凌虐縉紳富戶,受人攻擊最多。攻殺徐彪,與慶國公攻訐不休。泗城知府胡執恭封有伯爵,你派兵驅逐,叫人作何感想……”

瞿式耜的語氣不算嚴厲,丹初耐心聽他說完,心裡一顆石頭落了地。

朝廷沒有威望,就算有人彈劾他,也不能把他怎麼樣。瞿式耜是他的岳父、老師,還要倚仗他抗擊清軍,心裡還是偏向他的。

“非常之時,需行非常之法。我軍編制混亂,各鎮雜亂不一。如忠貞營,一營兩三千人,足有數十營。以忠貞營統稱數十營兵馬,分辨困難,指揮麻煩,諸多不便。若以某軍統稱數十營兵馬,則可稱爲某軍某營,旗號清楚,號令更加方便。

“至於說著佃納糧凌虐縉紳富戶,學生實在不敢苟同。中湘王在世時,爲籌措糧餉,行告詰之法,倘若富戶不願納糧,即冠以通虜之名,毀其家產,輸作糧餉。著佃納糧顧全縉紳富戶,杜絕賦稅積弊,實爲籌餉之利術、救時之良策。

“徐彪名爲總兵,實爲匪寇,背刺恩主,與陳邦傅攻伐已久。彼據有南寧、太平之地,卻不思報國,只圖肥己。胡執恭據有泗城,地勢重要,卻凌虐百姓,激反土司。”

丹初停頓一下,見瞿式耜並無怪罪之意,便說道:“吾攻殺徐彪,驅逐胡執恭,正是替天行道。否則,使彼二人繼續據有南寧、泗城,使督師檄令二人增援全州,二人會出一兵一卒乎?”

“不然,”瞿式耜反駁道:“徐彪、胡執恭固然作惡多端,若要加以懲罰,也要出自朝廷令旨。你不經請示朝廷,就擅作主張,成何體統?朝廷顏面何在?

“你自行其是,別人也有樣學樣。眼下,就連魯可藻都擅自署名‘兩廣總督’。他是我的門人,我卻不能袒護他,已經上書彈劾。可你是我的女婿,成績斐然,我若彈劾你,於心不忍,若不彈劾你,別人又要說我親疏有別。”

魯可藻由廣西巡按超擢爲廣西巡撫,出於瞿式耜的保薦。他見杜永和自封爲“兩廣總督”,亦不甘示弱,自署兩廣總督。可杜永和是東勳大將,手上有兵,魯可藻一介文臣,來湊什麼熱鬧?純粹是自取其辱罷了。

丹初據理力爭:“‘御失其道,則天下狙詐鹹作敵’。朝廷沒有威望,偏安一隅,對勳鎮百般遷就。徐彪、胡執恭爲害一方,朝廷知之久矣,根本就無心懲治。

“且不說徐彪、胡執恭,慶國公‘居守廣西’,全州之安危與他關係最大,最該出兵全州的也是他。可潯州那邊至今沒有動靜,不必說,慶國公必不肯派兵出戰。萬一清軍打進廣西,慶國公必是第一個投降。”

瞿式耜苦笑一下,爲丹初的能言善辯所折服。眼前這個女婿,令他喜憂參半。喜的是,他文韜武略,麾下赤軍漸漸壯大,足與清軍一戰。憂的是,他標新立異,天馬行空,視祖制如糞土,必將在朝廷樹敵。

“你說得不錯,慶國公居心叵測,著實可慮。潯州、柳州皆爲慶國公所有,你的汛地被分隔開來,彼此呼應不靈。將來,你作何打算?”

瞿式耜最大的政敵就是陳邦傅,兩人爭鬥已久。岑丹初打擊陳邦傅,瞿式耜樂得落井下石。

只是,瞿式耜不贊成“武鬥”,希望通過朝廷諭令的方式,通過“合法”的程序,逼迫陳邦傅接受督師的節制。

這顯然是癡人說夢。永曆帝並無此種權威,陳邦傅也不會輕易就範。

在瞿式耜面前,丹初沒必要說假話,坦然說道:“陳邦傅虛有其名,麾下兵馬贏弱不能戰鬥。寧夏王反正前,他就有意降清,此不得不防。

“我已與他交惡,當嚴加戒備。若他有自知之明,收斂形跡,忠於王事,我和他自然相安無事。若他敢有不法情狀,我必興兵討伐,爲大明保留中興之土。” 什麼叫不法情狀?這完全是主觀的判斷了。對於赤軍來說,無論如何都得拿下潯州,好把南寧、永安兩片根據地聯成一片。在清軍攻佔廣西之前,此事必須儘快落實。

“嗯,”瞿式耜沉吟片刻,說道:“陳邦傅結交馬吉翔、龐天壽、夏國祥等內侍,在潯州經營已久。對付他,必須師出有名。”

瞿式耜已經換了副模樣,似乎忘記了剛纔的不快,開始爲女婿出謀劃策。

人一旦位居高位,常常剛愎自用、喜怒無常。丹初來桂林之前,還抱有很大的希望,想勸諫瞿式耜移鎮嚴關,重用忠貞營,協調全州、永州兩地戰事。

現在看來,這完全是徒勞。他擔任桂林留守時,尚且窮於應付,如今升爲督師,卻留在桂林不前,似乎連何騰蛟都不如。

丹初心中升起一股隱憂,問道:“敢問督師,全州乃廣西門戶,我軍此番出戰,抱定何種宗旨?”

瞿式耜不假思索,說道:“我已交待新興侯,務必全力保衛全州,憑城堅守,不可使一名清虜南窺。糧草彈藥的話,我會全力供應。”

這算什麼宗旨?焦璉此次統兵保衛全州,麾下至少有三四萬兵馬。分幾路部署?是否設置江防?是否守衛城外黃沙驛等險隘?永州那邊尚有忠貞營數萬大軍,如何與之呼應?

瞿式耜全無指劃,只要焦璉死守全州。焦璉並無帥才,又不能節制趙印選、馬進忠等驍將,如何死守全州?

丹初未免失望,想到瞿式耜纔不及此,也就放棄了勸諫的想法。想到敵人是滿清鄭親王濟爾哈朗,丹初對前景更感悲觀。

瞿式耜卻已轉移話題,試圖鼓起丹初的鬥志:“朝廷爲激勵士氣,正在醞釀大封功臣。琢如,你才幹優長,已有封爵之資。此次出戰,你務必要盡心用命,使出全部本事,立下戰功,我方好保舉你封爵。”

封爵的好處不言而喻。丹初有了爵位,聲望提高,就可以節制其他總兵。將來赤軍壯大,勢必要成建制地收編其他明軍。到時候,爵位就能派上大用場了。

“謝督師栽培。”

“栽培談不上。只要你忠於朝廷,勇於殺敵,朝廷自然會不吝官爵。”

“新興侯鞠躬盡瘁,治軍有術,打仗勇猛,似應升爲公爵。”

“嗯,我心裡有數。”

離開督師府,丹初心事重重。

前線明軍皆已潰敗,瞿式耜只能寄希望於焦璉。焦璉可以守住全州嗎?赤軍第一次對戰滿洲八旗、蒙古八旗,做好準備了嗎?清軍在湖南勢如破竹,這次是否會趁勝進寇廣西?

丹初心中有許多疑問,卻找不到答案。眺望遠方,青山不語,灕江長流。何時可以結束征伐,停下來欣賞這大好河山?何時可以蕩平韃虜,還百姓一個太平盛世?

第274章 不鳴則矣,一鳴驚人第224章 定虜式燧發槍第299章 奇貨可居第212章 堵胤錫先斬後奏第六十八章 訪賢第200章 襲擾清軍第145章 陳邦傅借兵第225章 房緯小事,關系大業第210章 生離死別第331章 太后第253章 杜永和遣使求援第261章 拒絕反攻366.第366章 孫可望兵敗寶慶第一十四章 大變在即第305章 爭取封王第240章 大明最大的敵人是自己第115章 民心之辯第177章 屯兵興安第九十六章 衝陣第135章 上架感言第135章 上架感言第151章 雄關獨峙鎮南天第258章 中興銀行383.第382章 先湖廣後江西第五十一章 根據之地第143章 步兵第二標第408章 首戰用我,用我必勝第306章 南越王第九十章 禦賜酒食第九十四章 清軍逼臨桂林第125章 五屯所第322章 奇襲羚羊峽第三十四章 聽風亭論道第390章 毀佛鑄幣第338章 施琅歸順第393章 洞庭起事第405章 赤王第192章 定虜伯第三十五章 泰州學派第135章 上架感言第257章 水戰大捷第182章 報捷第248章 進駐佛山鎮第五十六章 廷爭第207章 滇桂兵爭第207章 滇桂兵爭第210章 生離死別第278章 堅貞不屈第200章 襲擾清軍第121章 李成棟370.第370章 洪承疇興起冤獄第209章 我為其易,君為其難第408章 首戰用我,用我必勝第110章 時局關鍵忠誠府第102章 反攻第八十五章 亡國也要內鬥第323章 各懷鬼胎357.第357章 虎賁大敗第五十三章 姐姐第384章 擴建水師第128章 攻城第287章 兵臨城下第332章 禦駕親徵第244章 護駕大將軍馬寶第288章 田源增竈356.第356章 義師響應第233章 寧國公第327章 活捉張存仁第333章 浙閩大變第120章 情報局第一十三章 單刀赴會第152章 首登之功第194章 進駐蓑衣渡第239章 收服詞臣366.第366章 孫可望兵敗寶慶第112章 再得昭平第153章 棄城不打第九十二章 返回桂林第336章 經略粵東第276章 徵虜大將軍第八十六章 危局第274章 不鳴則矣,一鳴驚人第七十六章 平等第七十六章 平等第104章 禍起蕭牆第330章 順治要跑路第166章 辦公司第四十章 陰結少年,挾洋自重第417章 破城在即第217章 三堵牆第182章 報捷第215章 不世之才 超世之傑第九十三章 金聲桓反正第一十九章 勒捐第六十五章 還陛桂林376.第376章 欣然歸附第305章 爭取封王第128章 攻城第144章 授旗第419章 入城式
第274章 不鳴則矣,一鳴驚人第224章 定虜式燧發槍第299章 奇貨可居第212章 堵胤錫先斬後奏第六十八章 訪賢第200章 襲擾清軍第145章 陳邦傅借兵第225章 房緯小事,關系大業第210章 生離死別第331章 太后第253章 杜永和遣使求援第261章 拒絕反攻366.第366章 孫可望兵敗寶慶第一十四章 大變在即第305章 爭取封王第240章 大明最大的敵人是自己第115章 民心之辯第177章 屯兵興安第九十六章 衝陣第135章 上架感言第135章 上架感言第151章 雄關獨峙鎮南天第258章 中興銀行383.第382章 先湖廣後江西第五十一章 根據之地第143章 步兵第二標第408章 首戰用我,用我必勝第306章 南越王第九十章 禦賜酒食第九十四章 清軍逼臨桂林第125章 五屯所第322章 奇襲羚羊峽第三十四章 聽風亭論道第390章 毀佛鑄幣第338章 施琅歸順第393章 洞庭起事第405章 赤王第192章 定虜伯第三十五章 泰州學派第135章 上架感言第257章 水戰大捷第182章 報捷第248章 進駐佛山鎮第五十六章 廷爭第207章 滇桂兵爭第207章 滇桂兵爭第210章 生離死別第278章 堅貞不屈第200章 襲擾清軍第121章 李成棟370.第370章 洪承疇興起冤獄第209章 我為其易,君為其難第408章 首戰用我,用我必勝第110章 時局關鍵忠誠府第102章 反攻第八十五章 亡國也要內鬥第323章 各懷鬼胎357.第357章 虎賁大敗第五十三章 姐姐第384章 擴建水師第128章 攻城第287章 兵臨城下第332章 禦駕親徵第244章 護駕大將軍馬寶第288章 田源增竈356.第356章 義師響應第233章 寧國公第327章 活捉張存仁第333章 浙閩大變第120章 情報局第一十三章 單刀赴會第152章 首登之功第194章 進駐蓑衣渡第239章 收服詞臣366.第366章 孫可望兵敗寶慶第112章 再得昭平第153章 棄城不打第九十二章 返回桂林第336章 經略粵東第276章 徵虜大將軍第八十六章 危局第274章 不鳴則矣,一鳴驚人第七十六章 平等第七十六章 平等第104章 禍起蕭牆第330章 順治要跑路第166章 辦公司第四十章 陰結少年,挾洋自重第417章 破城在即第217章 三堵牆第182章 報捷第215章 不世之才 超世之傑第九十三章 金聲桓反正第一十九章 勒捐第六十五章 還陛桂林376.第376章 欣然歸附第305章 爭取封王第128章 攻城第144章 授旗第419章 入城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