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次輔親迎

第241章 次輔親迎

朝廷派使出城十里宣慰赤軍。使者是個重量級人物-東閣大學士文安之。 文安之年近六十,資歷甚老,是天啓二年的進士,湖廣夷陵人,清譽滿天下。弘光時,起爲詹事,隆武時,召拜禮部尚書,文安之轉側兵戈間,皆不赴。

永曆朝,由瞿式耜舉薦,文安之與王錫兗並拜東閣大學士,亦不赴。瞿式耜爲萬曆四十四年的進士,且比文安之大兩歲,故有資格舉薦文安之。

此人頗有個性,時局緩和時,他不願到朝中爭權奪利。何騰蛟、金聲桓等敗亡後,大局糜爛,他反而更加奮勇,於今年春趕到行在,入閣輔政。

首輔嚴起恆自知並非戡亂之才,願以首輔讓之。文安之力辭不受,因科名較早,屈居次輔,在大學士朱天麟、王化澄之上。

朝廷以次輔爲使者,足見對赤軍的重視。想必,永曆君臣也是煞費苦心,考慮到瞿式耜是文安之的薦主,才安排文安之屈尊出使。

次輔親迎,丹初不便怠慢,提前下船,騎馬前往梧州。不出意外,文安之將試探丹初的態度,儘可能地滿足丹初的要求,好催促赤軍東下援粵。

下午申時,丹初一行抵達接官亭。雖是動亂年月,官場排場卻一點不減。朝廷臨時搭建了一座接官亭,雖然簡陋,卻也有模有樣。

見到文安之,丹初下馬作揖,鄭重其事地說道:“晚生岑丹初,見過老先生。”

明朝重文輕武,官場最尊貴的稱呼是“老先生”,起初只能稱之爲首輔。之後,官場稱呼日濫,大學士皆可稱爲“老先生”。再往後,大九卿、小九卿,乃至於詞苑前輩,皆可稱“老先生”。

至於“大人”,原是至尊至貴的稱呼,到了晚明,亦已不再尊貴。有些心胸狹窄的官員,尤其是正印官,若被稱爲“大人”,還會很不高興。

文安之亦作揖回禮,說道:“大將軍,久仰久仰。”

按明朝的官場習俗,總兵以上武官即可稱爲大將軍。以文安之的身份,稱岑丹初爲大將軍,已是自降身份。大概,他也想放低姿態,好籠絡丹初。

進入接官亭,雙方分賓主坐下。

文安之微帶笑意,神色愉快,笑道:“早就聽說稼翁得了佳婿,今日親見,果真不假。大將軍氣宇軒昂,瀟灑倜儻,真乃人傑矣。”

“老先生謬獎。”初來乍到,丹初言語不多,不想給人留下飛揚跋扈的印象。

文安之又問道:“大將軍可有名號?”

這是在試探丹初,是否以名號相稱呼。

明人思想活躍,文采飛揚,君子需有姓、名、字,自不必說。一旦做了官,表字就不能輕易使用,改用名號,以示尊敬。因此,明人戲謔說,中進士做了官,無非是“取個號、納個小”。

瞿式耜號稼軒、耘野,又號伯略,資格較老,故稱之爲稼翁。

名號之外,明人還流行起綽號。弘光帝因捕蛤蟆製作房中藥,綽號“蛤蟆天子”;馬士英喜鬥蟋蟀,綽號“蟋蟀相公”,可謂惟妙惟肖。

綽號之外,還有道號。蓋因明朝皇帝多崇信道教,取有道號,上行下效,宮內宮外亦流行道號。

字、號、綽號、道號,起先流行於縉紳階層,後來逐漸擴散至名匠商賈伶人名妓等階層。明朝後期,就連屠狗的、看門的也無不以字號相稱,頗爲有趣。 在重文輕武的風氣下,武官地位越來越低,勳鎮也不例外。明朝前期,親王向文武大臣投帖,一般稱王或別號。自嚴蒿當政,親王投剌無不稱名。至張居正當政,親王投剌一律稱“晚生”。有些親王趕上襲封,甚至稱“門生”。

親王尚且如此,更遑論其他勳鎮了。明朝後期,勳鎮求見督撫、六部堂官,連個座位都沒有,只能到別院聽參。

眼下是南明,勳鎮手上有兵,地位自然擡升。丹初完全可在文安之面前擺譜,但他並未這麼做。

“晚生字琢如,號鬆坡。老先生是丈父至交,就稱我琢如吧。”丹初笑道。他的字、號,包括綽號“小霸王”,想必文安之不會不知道。

按規矩,文安之似乎該稱丹初爲鬆坡。但丹初太年輕,文安之是次輔,稱呼名號太掉價。稱鬆帥、琢帥、爵帥,似乎又顯得見外。大將軍只能剛開始講講,以示謙禮,若一直講大將軍,傳出去足成笑料。

“那,我就託大了。”文安之笑道,吩咐隨從擡來一桌酒菜,說道:“琢如,皇上聽說你風塵僕僕趕來援粵,不勝歡喜,特賜一桌酒菜,以示親信。待明日陛見,皇上還會當面賞賜禮物。”

親信?梧州爲陳邦傅的地盤,丹初可不敢吃梧州城的酒菜。萬一中了毒,可就不妙了。明日陛見,他也不打算親至了,免得被陳邦傅所乘。

“晚生下船前剛吃過飯,現在實在是沒胃口。就先收下御賜酒菜,留作夜宵吧。”

明制,皇帝向大臣賜酒菜,大臣必須當著使者的面吃掉。時局亂成這樣,文安之也知道丹初的顧慮,一笑置之,把酒菜交給丹初的隨從。

氣氛稍顯尷尬。文安之使個眼色,左右隨從退下。丹初知道有要事商談,亦屏退左右。

文安之小心斟酌詞句,說道:“琢如爲稼翁郎婿,年輕有爲,練兵有術。如今粵東紛亂,韃虜入寇。琢如義不容辭,率軍援粵,實乃大明之福也。”

丹初原不喜歡官場客套話。可這話出自次輔之口,令他十分受用,便笑道:“老先生過獎。朝廷恩榮我輩,不吝官爵。國家有事,我輩自當召之即來,奮袂圖報。老先生是丈父至交,便是自家人。若有事體,丹初自當效勞。”

文安之暗自讚許,覺得岑丹初鎮定自信,應答得體,令人耳目一新。

既然有言在先,他也不必藏著掖著了,便說道:“粵東事急,琢如既以援粵爲名,自當儘快入粵。明日陛見之後,若無他事,還望儘快入粵,以免貽誤戰機。”

丹初呵呵一笑,說道:“援粵之事,自無問題。糧草、輜重我自負擔,無需朝廷費心。不過,拔營之前,我有三件事,辦成之後,方好放心東下。”

文安之眉頭一緊,生怕丹初趁機要挾,問道:“哪三件事?琢如請講。”

“一曰卹典堵閣老,二曰寬釋‘五虎’,三曰協同慶國公。”

還好都是公事,文安之如釋重負,說道:“琢如,請詳細說說。”

第334章 以蜀糧養蜀兵第101章 結爲兄弟第158章 大將之風第99章 奪取甘棠渡第183章 定計反攻第396章 城南大戰第196章 極度被動361.第361章 野戰破敵第191章 義師歸附第225章 房緯小事,關系大業第二十九章 追擊第416章 先克南昌第180章 憑壕拒敵第四十一章 東徵第292章 回師桂林第106章 內鬥失機第384章 擴建水師第340章 縱橫捭闔第九十五章 大兵團之戰第98章 騎砍與追殺第197章 出營野戰359.第359章 輔兵逞威第336章 經略粵東第203章 撤退第184章 反攻全州第243章 援剿大將軍第313章 變計東進第98章 騎砍與追殺第221章 折箭為誓第107章 終返廣西第255章 不請自來吳六奇第345章 掃除文盲第二十一章 練兵366.第366章 孫可望兵敗寶慶第五十三章 姐姐第五十九章 夜校第174章 謁見督師第233章 寧國公第一十一章 拜師第165章 戰略轉移第343章 開啟民智第211章 降封平遼王第六十六章 完婚第326章 尚可喜窮途末路第一十六章 編制第185章 辦大事當有替手第三十二章 慶功374.第374章 屯齊夜遁第190章 無力追擊第九十六章 衝陣第三十三章 軍歌第325章 連環爆破第420章 襄陽?南京?第197章 出營野戰第295章 孔有德黔驢技窮第三章 行軍第248章 進駐佛山鎮第三十章 摩擦第347章 除惡務盡第五十七章 天下事猶可為第109章 英雄救美第195章 清軍急襲第304章 多爾袞暴斃第九十章 禦賜酒食第395章 民心所向,則無所不可第110章 時局關鍵忠誠府第134章 籌議大學第256章 以眾擊寡,以快製慢第167章 聯姻土司第170章 大局崩壞第五十九章 夜校第一十章 點名第279章 收編忠貞營第271章 鶯鶯燕燕第156章 勢如破竹第145章 陳邦傅借兵第156章 勢如破竹第298章 首蹶名王369.第369章 岑丹初西進衡州第七十四章 考覈第160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315章 清軍來援第274章 不鳴則矣,一鳴驚人第204章 忠貞營進退兩難371.第371章 衡州會戰第324章 以攻為守第七十八章 教導第301章 投名狀第219章 大敗忠貞營第三章 行軍第143章 步兵第二標第276章 徵虜大將軍第273章 四面楚歌第190章 無力追擊第394章 強攻北門第143章 步兵第二標第187章 氣定神閑第350章 會師金陵第九十章 禦賜酒食
第334章 以蜀糧養蜀兵第101章 結爲兄弟第158章 大將之風第99章 奪取甘棠渡第183章 定計反攻第396章 城南大戰第196章 極度被動361.第361章 野戰破敵第191章 義師歸附第225章 房緯小事,關系大業第二十九章 追擊第416章 先克南昌第180章 憑壕拒敵第四十一章 東徵第292章 回師桂林第106章 內鬥失機第384章 擴建水師第340章 縱橫捭闔第九十五章 大兵團之戰第98章 騎砍與追殺第197章 出營野戰359.第359章 輔兵逞威第336章 經略粵東第203章 撤退第184章 反攻全州第243章 援剿大將軍第313章 變計東進第98章 騎砍與追殺第221章 折箭為誓第107章 終返廣西第255章 不請自來吳六奇第345章 掃除文盲第二十一章 練兵366.第366章 孫可望兵敗寶慶第五十三章 姐姐第五十九章 夜校第174章 謁見督師第233章 寧國公第一十一章 拜師第165章 戰略轉移第343章 開啟民智第211章 降封平遼王第六十六章 完婚第326章 尚可喜窮途末路第一十六章 編制第185章 辦大事當有替手第三十二章 慶功374.第374章 屯齊夜遁第190章 無力追擊第九十六章 衝陣第三十三章 軍歌第325章 連環爆破第420章 襄陽?南京?第197章 出營野戰第295章 孔有德黔驢技窮第三章 行軍第248章 進駐佛山鎮第三十章 摩擦第347章 除惡務盡第五十七章 天下事猶可為第109章 英雄救美第195章 清軍急襲第304章 多爾袞暴斃第九十章 禦賜酒食第395章 民心所向,則無所不可第110章 時局關鍵忠誠府第134章 籌議大學第256章 以眾擊寡,以快製慢第167章 聯姻土司第170章 大局崩壞第五十九章 夜校第一十章 點名第279章 收編忠貞營第271章 鶯鶯燕燕第156章 勢如破竹第145章 陳邦傅借兵第156章 勢如破竹第298章 首蹶名王369.第369章 岑丹初西進衡州第七十四章 考覈第160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315章 清軍來援第274章 不鳴則矣,一鳴驚人第204章 忠貞營進退兩難371.第371章 衡州會戰第324章 以攻為守第七十八章 教導第301章 投名狀第219章 大敗忠貞營第三章 行軍第143章 步兵第二標第276章 徵虜大將軍第273章 四面楚歌第190章 無力追擊第394章 強攻北門第143章 步兵第二標第187章 氣定神閑第350章 會師金陵第九十章 禦賜酒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