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392章 天遙雲黯

會給俺添災。”說着。慢慢將玉石揣入懷中,又伸出手,道:“這下俺手裡沒有玉石了,你可以放心了吧。”

萬臨山怎忍得下如此之辱,也不蓄勢,一掌盡全力擊出。但聞一聲悶響,萬臨山騰騰騰連退七八步,眼前直冒金星。

那人見萬臨山直立不倒,讚道:“不錯,不錯。有些門道,有些門道。李武舉快扶他去休息,免得耽誤了下午的比試。”

旁邊身着官服之人叫了一名差人幫忙扶持之後,回頭道:“王統領神功蓋世,下官大開眼界。”

那王統領尚未來得及答話,只聽一個聲音道:“王統領這一掌可把他的前程打斷了。”

王統領轉身過來道:“哦,原來是俺弟!可惜你晚了一步,沒能親自嚐嚐那個萬什麼……的本領。”

“統領五成之力就將他擊退八步,難道他未盡全力?”

王統領道:“全力他倒是盡了的。不過,俺感覺他眼下武功雖差,但底子很好,稍加點撥。後勁十足。嗨,俺說不清楚,總之一切正如你猜想的那樣。”

“統領說得極爲明白。只是面對如此英才,你剛纔那一掌……”

“惺惺相惜了不是?你放心,沒有問題,他絕對恢復得了,誤不了下午的比試。嘿,徜遇名師,不出三年,人們提到你們的時候,就會再加上這個萬……什麼的,可惜沒記住他的名字。”

“江湖中傳言常常誇大。在我看來,溫姑娘的武功絕不在言壽風、席大猷兩位號稱‘第一’的高手之下。至於我,只是‘濫竽充數’而已。”

“俺弟屢蒙溫玉華指點和搭救,就對她過於神話了吧?”

李遠方將萬臨山扶回“四海酒樓”客棧,將差人打發回去之後,在萬臨山所住客房隔壁又開了一個房間,以便就近可以照料;隨即又吩咐廚房給萬臨山煮了稀粥,以易於吞嚥,並親自服侍萬臨山喝下。最後,讓萬臨山打坐調息,並告知自己就在隔壁,有事招呼一聲就過來。

待一切完畢之後,李遠方離開萬臨山,進入隔壁房裡。一進門,便陡生一絲警覺,沉聲喝道:“誰?”

一個身影從暗處走出。從容道:“素不相識之人。我叫尊重,此來並無惡意。你信也好,不信也好。只求能談上一番。”

李遠方見對方一臉正氣,聲音低沉,顯然是不願影響正在隔壁調息的萬臨山,便也低聲道:“不知尊重兄有何見教?”

“好,好。你稱我尊重兄而不稱我尊兄,必是知道世上根本沒有‘尊’這個姓。而我尊重又名聲在外,爲了慎重起見,就不稱尊兄,以免叫錯了。”

李遠方見對方高談闊論而又不摸着邊際,仍沉住氣道:“尊重兄高見,在下之意正是如此。不知尊重兄有何見教?”

尊重道:“剛纔李兄服侍萬臨山之仔細,令人歎爲觀止;而進門一聲稱呼,都足以說明李兄乃心思縝密之人,不知李兄上午爲何要裝成那般輕浮模樣?”

李遠方嘆聲慚愧,道:“我裝成那般模樣,別人就會少些提防,我也就佔些便宜。讓尊重兄見笑了。”

尊重道:“各有處世方略不同,我不會笑你。我只是想告訴你,你沒有佔到便宜。反而很糟。”

李遠方聞言,將身子往前一探,道:“願聞其詳。”

尊重道:“下午初試,十六人分八對。朝庭爲了防止兩強相遇,特別在事先將十六人排了個隊,最強對最弱。你上午表現較弱,下午將對強手,也就是隔壁的萬臨山。”

見李遠方面露後悔之色,尊重續道:“李兄可有勝過萬臨山的把握?”

李遠方道:“論武藝我也許能與他平分秋色,但他功底很純,勝負委實難料。勝過他的把握我是一點沒有。”

尊重道:“若是一定能勝又如何?”

李遠方聽了,慨然道:“世事如此,也只有各憑本領遠氣相搏。若要我暗中加害,萬萬不能。”

尊重道:“我大名在外,豈不愛惜羽毛,安有讓你做如此卑鄙之事的道理。我有一計,可以讓你只憑真實本領卻一定能戰勝他。”

李遠方道:“此等計策,我當然想知。你不用吊我胃口,有什麼條件你先說出來。”

尊重道:“條件也就是結果,你必須戰勝他。”

李遠方沉默了一下,道:“這樣,對萬臨山豈不是不公?”

尊重道:“實話說,我想邀萬臨山入川,同爲張永大人效力。而他可能鄙視官府,不願答應。所以我要讓他事事碰壁,好逛他入川,絕非對他不利。”

李遠方道:“他既然鄙視官府,如何又去參加會試?”

尊重道:“他這只是興之所止,隨便而已。”

李遠方沉思良久。終於點了點頭。

是日午時三刻,十六名應試武舉齊聚迎賓館。點名已畢,差人道:“下面由趙大人宣佈比試規則。”

趙大人乾咳了一聲,站出來道:“衆武舉聽了!天下武術會試,乃以武會友之試。朝庭此舉的本意,選拔人才,保家衛國,護境安民,此一也;強身健民,長壽安康,此二也。因此,比試之時,只決勝負,不決生死。大家一準奉行。”

一武舉問道:“要是對方不服輸怎麼辦?”

趙大人道:“打得他無還手之力就是了。”

“這分寸可不好掌握。”“雙方武功相差不大的時候怎麼辦呢?”

差人叫道:“勿得喧譁!聽趙大人解說。”

趙大人道:“這個,雙方如果出現纏鬥的情況,勝負就由官方判定。”

另一武舉從懷中掏出黃燦燦一錠金子,道:“趙大人,我們泰安縣裡的馬富貴老爺說欠您老2十兩黃金,託晚生順道給您老帶來,請收下。”

趙大人笑吟吟地收下黃金,道:“你是泰安縣的張寧生是不是?”

那張寧生見收了他的黃金,道:“正是,正是。”

又一武生見狀。也站了出來,從懷中摸出一對玉馬,道:“晚生乃高麗國長白派的林秋澤。臨行前家父說趙大人曾送我家這對玉馬,家父不敢拜領,令晚生還給趙大人。”

趙大人收了玉馬,吩咐差人記下了林秋澤的名字,轉身道:“還有這樣的事嗎?”

人叢中李遠方按捺不住,正欲往前竄出,旁邊萬臨山拉住他的衣襟,低聲道:“別去!先看一看再說。”

停了一會,見再沒人“歸還”金銀玉器了。趙大人才道:“我從關內調入京城尚不足半年。常想往泰安一行。嘗一嘗‘一覽衆山小’的滋味;至於高麗的長白山,則想都沒想過。張寧生、林秋澤,你們若能說出我的名字,就算你們是我的舊識,就恕你們當場行賄之罪。怎麼樣,我叫什麼名字?”

張寧生、林秋澤面面相覷,答不出來。

“好。泰安張寧生、長白林秋澤二人會試判負,記錄在案,永不錄用。來人哪!”旁邊一衆差人一擁上前,趙大人續道:“將此二人轟了出去。”

衆差官連拖帶拽將二人弄了出去。剩下的人大氣都不敢喘一口。

此後,又由差人宣佈了許多詳細的,諸如放暗器之前須先打招呼之類的規定,然後就開始分組比試。

李遠方果然與萬臨山分在一起。萬臨山心想人既淺薄,功夫必不會好,是以對於這個對手半點沒有在意。只是一心觀看其他武舉的比試,直至二人上場。

萬臨山儀態從容,勝有成竹,緩步上場,對李遠方一揖道:“沒想到對手是李兄。還望李兄手下留情。”言畢,氣沉丹田,擺了個架子。

這架子名曰“黃河”,乃指西夏境內處於發源階段的黃河。架子小巧,貌似恬靜,卻變化多端,後勁十足,含有以靜制動之妙。

李遠方見狀,忙道:“萬兄且慢,我有一事請教?”

萬臨山心想難道這莽撞之人還會心怯?頗感詫異,仍道:“李兄但言無妨。”

李遠方道:“今日我遇見四川的尊重。他言道萬兄無意功名,不願與官府拉上關係。不知可有此事?”

萬臨山道:“不錯,確有此事。”

李遠方道:“既然萬兄無意搏取功名,就將此局讓我如何?”

萬臨山道:“此事原本無妨。但假如遇見上午與我對掌之人,不知他是否會讓你?”

李遠方道:“這麼說萬兄是不肯讓的了?”

萬臨山道:“你若能勝過上午那人,就勿須我讓;若不能勝他,反正都做不到魁首,敗於何人之手還不是一樣。”

李遠方道:“朝庭論功派事,我多過一關。便能多一份功名。你反正無意功名,正好就此相讓。”

萬臨山道:“此言也有些道理。好,我不出絕招,但亦須你拿出本領來取。”

李遠方心知計策已初見成效,道:“好,你不得施展冰原劍法。”

萬臨山道:“依你便是。李兄請!”言畢,又拉開架式。

李遠方也亮了個金雞獨立之式,道:“萬兄請!”

二人四目相投,對視半晌,誰也不肯搶先出招。萬臨山心想,總得有人先行進攻,於是連打十幾個轉身,忽遠忽近,準備搶攻。此身法名叫“遠上”,意在用變幻莫測的身法幌過對方眼目,身形近時復又縱遠,身形遠時卻竄跟前。

萬臨山搶得一個機會,挨近李遠方身邊,手掌一揚,幻出一片掌影。此招名叫“萬仞”,掌勢較之少林派的千葉掌還要繁雜,令人難以看清來勢。

卻見李遠方身形暴退,閃電般退到賽場邊緣,喝了聲:“萬兄且慢!”

萬臨山上午與王統領對掌之後得李遠方照料,聞言只得硬生生止住攻勢,問道:“又有什麼事?”眼睛一晃,見李遠方腳步離賽場邊緣只有一線之差,心裡一驚,暗道這姓李的恐怕也有些真本領。

旁邊差人喝道:“哎,李遠方,是不是準備認輸了?哪來這麼多話?”

只聽趙大人道:“休得阻止。爭戰之中,用些謀略,能不戰而屈人之兵者,厥品上上。朝庭正需此良才。”

有趙大人發話,衆差官只好靜觀。

但見李遠方道:“萬兄不願與官府拉上關係,是否因爲官府中多是品行不端之人?”

萬臨山也感覺有些蹊蹺,道:“這與現在的比試有何關係?”

李遠方道:“官府中仗勢欺人之徒比比皆是,但也不乏人品出衆之人。剛纔拒收賄賂的趙大人便是一例,萬兄以爲然否?”

萬臨山道:“就剛纔拒收賄賂之事而言,趙大人品行的確方正。”

李遠方道:“這就好,這就足以說明官府中人有壞的也有好的。萬兄該不會否認民間俗世人等也是有好有壞的吧?”

萬臨山道:“當然。”

李遠方道:“哪,萬兄爲何不願與官府拉上關係呢?須知多一個好官便能造福一方百姓啊。”

萬臨山道:“你爲何要勸我步入仕途?我若從你所勸,卻又如何讓你?”

李遠方道:“這有一個前提,那就是萬兄的人品也如趙大人那般端正。是故,我答應尊重前來勸你。但常言說得好:‘知人知面不知心’,想不到尊重也有看錯人的時候。”

萬臨山眼見李遠方話中奇峰又起,卻猜不透他的含意,便道:“我若有不是之處,還望李兄指正。”

李遠方道:“不義之財不可取也。萬兄憑良心說,有沒有從我身上偷竊銀兩?”

萬臨山不料李遠方知曉此事,更不料會在這種場合下抖露出來,但又不便否認,只得道:“有過。但我又還回去了。”

李遠方道:“一個賊良心發現,有悔改之舉,還是抹不掉做過賊的經歷。”

萬臨山辨道:“但李兄那時的表現……”

李遠方道:“你也許認爲我乃紈絝子弟,錢財取之不傷廉恥,但這只是想當然耳。安知我的錢財不是血汗換來?”

萬臨山居然被編派爲下三濫的偷銀賊,卻又無法否認,渾身是口也說不清楚。

第二卷 第507章 驥才方騁第二卷 第512章 餘花落處第二卷 第86章 公孫瓚軍第二卷 第228章 神童陸議第二卷 第696章 淺蘸煙蕪第二卷 第207章 秦嶺高山第二卷 第102章 面首干政第二卷 第345章 羣后葵傾第二卷 第284章 巨大的雞第二卷 第213章 再得一人第二卷 第582章 寄情高遠第二卷 第712章 認行如綴第二卷 第525章 舞鸞翻鏡第二卷 第135章 不救徐州第二卷 第436章 箭漏天杳第二卷 第544章 終欠峰巒第二卷 第385章 掌中杯盡第二卷 第353章 銀漢詔虹第二卷 第766章 明眸層波第二卷 第779章 稍覺輕寒第二卷 第393章 朱闌向曉第二卷 第727章 日月天遠第二卷 第813章 今生夕宴第二卷 第191章 對穿范陽第二卷 第220章 半將強兵第二卷 第778章 又聞空階第二卷 第187章 火油位置第二卷 第119章 酒能亂性第二卷 第604章 閒垂風絮第二卷 第384章 梅謝雪枝第二卷 第446章 枝上綿蠻第二卷 第521章 靜夜尋閒第二卷 第435章 東風花信第二卷 第684章 低籠芳樹第一卷 第28章 城樓觀景第二卷 第278章 戰船來了第二卷 第211章 棄袁而走第二卷 第134章 殲滅管亥第二卷 第569章 葉翦紅綃第二卷 第123章 隊列操練第二卷 第349章 貺福千齡第二卷 第58章 殺死督郵第二卷 第112章 四方用兵第二卷 第699章 香徑偷期第二卷 第320章 霹靂投石第二卷 第285章 轉運士兵第二卷 第349章 貺福千齡第一卷 第11章 脫籍未成第二卷 第242章 人肉搜索第二卷 第701章 徒有荒丘第二卷 第237章 降與不降第二卷 第534章 緩歌妖麗第二卷 第149章 重蹈覆轍第二卷 第361章 醉餘臨望第二卷 第665章 重繞回廊第二卷 第186章 盲目服從第二卷 第642章 漢守分麾第二卷 第737章 見如花面第二卷 第191章 對穿范陽第二卷 第496章 紅藥闌邊第二卷 第103章 減震疊片第二卷 第220章 半將強兵第二卷 第802章 拂曉針線第二卷 第452章 星橋東西第二卷 第561章 卷地江流第二卷 第698章 魚遊靈沼第二卷 第703章 攜杖曾遊第二卷 第363章 寓形宇內第二卷 第71章 吸納人口第二卷 第645章 檀煙初噴第二卷 第724章 初坼桃花第二卷 第186章 盲目服從第一卷 第21章 廣宗首戰第二卷 第439章 春花拭淚第二卷 第379章 千點珠結第二卷 第505章 臨風自知第二卷 第619章 心字羅衣第二卷 第586章 諸天花雨第二卷 第315章 未奉軍令第二卷 第199章 三箭追射第二卷 第209章 孫策投軍第二卷 第372章 繭館綢繆第二卷 第406章 蹙破眉峰第二卷 第788章 碎點真露第二卷 第549章 玉走金飛第二卷 第62章 訣別劉備第二卷 第670章 垂鞭自唱第二卷 第802章 拂曉針線第二卷 第214章 曲阿建業第二卷 第304章 出征在即第二卷 第520章 豔歌無間第二卷 第458章 卷地江流第二卷 第440章 拂鞍沾袖第二卷 第344章 宸心虔潔第一卷 第31章 安排守城第二卷 第779章 稍覺輕寒第二卷 第361章 醉餘臨望第二卷 第528章 雞蟲得失第二卷 第72章 忙於內政第二卷 第597章 幸有微吟
第二卷 第507章 驥才方騁第二卷 第512章 餘花落處第二卷 第86章 公孫瓚軍第二卷 第228章 神童陸議第二卷 第696章 淺蘸煙蕪第二卷 第207章 秦嶺高山第二卷 第102章 面首干政第二卷 第345章 羣后葵傾第二卷 第284章 巨大的雞第二卷 第213章 再得一人第二卷 第582章 寄情高遠第二卷 第712章 認行如綴第二卷 第525章 舞鸞翻鏡第二卷 第135章 不救徐州第二卷 第436章 箭漏天杳第二卷 第544章 終欠峰巒第二卷 第385章 掌中杯盡第二卷 第353章 銀漢詔虹第二卷 第766章 明眸層波第二卷 第779章 稍覺輕寒第二卷 第393章 朱闌向曉第二卷 第727章 日月天遠第二卷 第813章 今生夕宴第二卷 第191章 對穿范陽第二卷 第220章 半將強兵第二卷 第778章 又聞空階第二卷 第187章 火油位置第二卷 第119章 酒能亂性第二卷 第604章 閒垂風絮第二卷 第384章 梅謝雪枝第二卷 第446章 枝上綿蠻第二卷 第521章 靜夜尋閒第二卷 第435章 東風花信第二卷 第684章 低籠芳樹第一卷 第28章 城樓觀景第二卷 第278章 戰船來了第二卷 第211章 棄袁而走第二卷 第134章 殲滅管亥第二卷 第569章 葉翦紅綃第二卷 第123章 隊列操練第二卷 第349章 貺福千齡第二卷 第58章 殺死督郵第二卷 第112章 四方用兵第二卷 第699章 香徑偷期第二卷 第320章 霹靂投石第二卷 第285章 轉運士兵第二卷 第349章 貺福千齡第一卷 第11章 脫籍未成第二卷 第242章 人肉搜索第二卷 第701章 徒有荒丘第二卷 第237章 降與不降第二卷 第534章 緩歌妖麗第二卷 第149章 重蹈覆轍第二卷 第361章 醉餘臨望第二卷 第665章 重繞回廊第二卷 第186章 盲目服從第二卷 第642章 漢守分麾第二卷 第737章 見如花面第二卷 第191章 對穿范陽第二卷 第496章 紅藥闌邊第二卷 第103章 減震疊片第二卷 第220章 半將強兵第二卷 第802章 拂曉針線第二卷 第452章 星橋東西第二卷 第561章 卷地江流第二卷 第698章 魚遊靈沼第二卷 第703章 攜杖曾遊第二卷 第363章 寓形宇內第二卷 第71章 吸納人口第二卷 第645章 檀煙初噴第二卷 第724章 初坼桃花第二卷 第186章 盲目服從第一卷 第21章 廣宗首戰第二卷 第439章 春花拭淚第二卷 第379章 千點珠結第二卷 第505章 臨風自知第二卷 第619章 心字羅衣第二卷 第586章 諸天花雨第二卷 第315章 未奉軍令第二卷 第199章 三箭追射第二卷 第209章 孫策投軍第二卷 第372章 繭館綢繆第二卷 第406章 蹙破眉峰第二卷 第788章 碎點真露第二卷 第549章 玉走金飛第二卷 第62章 訣別劉備第二卷 第670章 垂鞭自唱第二卷 第802章 拂曉針線第二卷 第214章 曲阿建業第二卷 第304章 出征在即第二卷 第520章 豔歌無間第二卷 第458章 卷地江流第二卷 第440章 拂鞍沾袖第二卷 第344章 宸心虔潔第一卷 第31章 安排守城第二卷 第779章 稍覺輕寒第二卷 第361章 醉餘臨望第二卷 第528章 雞蟲得失第二卷 第72章 忙於內政第二卷 第597章 幸有微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