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172章 陷入險境

很多戰爭都是在秋收之後打響的。但漢中這裡不是了。漢中地區兩郡三十二縣秋收之後。僅僅分配糧食,就是一項非常沉重的工作。

照理說,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糧食的生產是遠遠大於消耗的。也就是說,直接種糧食的人生產出來的糧食遠遠大於他們自己吃掉的部分。多餘的部分,就拿去給不種糧食的人吃。不種糧食的人,有的官吏和士兵,還有木匠、鐵匠等做別的活計的人羣。官吏和士兵吃糧,正常的渠道是稅收,非正常的渠道就是搶奪。其他匠人吃糧,則往往通過勞動交換的方式,獲得糧食。

勞動交換,是一個基本等價的過程。某一個行業,比如理髮,假如全地區只有一人,那他的生意一定紅火,他一定會得到超額的糧食。但是,別人看見他紅火,別人就會跟着學。學來學去,最後每個行業都差不多。付出的勞動大致相當。得到的糧食也大致相當。

官吏和士兵吃糧,則不遵循等價原則,而取決於稅率。稅率直接決定種糧百姓無償交納的比例。在糧食總量一定、稅率一定的情況下,得到的稅糧就是一個確定的數額。因而要使財政寬裕,通常有提高糧食總產量、精兵簡政、提高稅率三個辦法。三個辦法中,第一個辦法最值得提倡,第三個辦法最好不要施行。倘若提高稅率,百姓就有可能流失。而百姓的流失又必將使得糧食總產量降低。最終依然得不到更多的糧食。

當一個新政權建立的時候,爲了獲取民心,往往會採取降低稅率的方式。比如田潤,當初就從青州攜帶了大批的糧食。在有糧的情況下,田潤就非常大方地減了稅。但是減稅就意味着直接收入的減少;而且降稅容易增稅難。減稅的辦法通常也是不施行的。

現在,蔡琰實施的稅率政策就是不變,按以往比例不變。當然,那個比例是偏高了一些。但蔡琰沒有辦法。蔡琰沒有什麼糧食。雖然有錢,但因爲交通不便,而不方便從外地大量採購。蔡琰又要徵兵,要開疆闢土。因而咬咬牙,就沒有去扮什麼活菩薩了。

呂布是從哪座山翻過來的呢?問呂布,呂布已經想不起來了。好在還有一百多名曾經跟隨呂布的人,另外還有本地的山民。在兩者的共同努力之下,三個月之後,終於走通了前往藍田縣的道路。

蔡琰並不想要打通這條道路。打通這條道路對於蔡琰來說,一點兒好處都沒有。大山的北面,是長安郡,而長安又是京城。通路之後,漢中是不是應該向長安上貢納稅?還有。長安派到漢中的官吏是不是要接納和安排?這些,都不是蔡琰所希望的。

蔡琰心中想的卻是要阻斷這條道路。呂布已經過來了,而且呂布是在李傕、郭汜追擊的情況下過來的,因而李傕、郭汜就必然知道藍田縣一帶有條通往漢中的道路。現在他們也許找不到,但保不齊什麼時候就找到了。

在找到了道路之後,蔡琰親自走了一趟,最後確定在一個叫做駱谷的地方建設關口。

關口還是準備建成雙關的模樣,兩面皆可防禦。但是,地方倒是選好了,磚石呢?

漢中地區的縣城普遍沒有圍牆,也就代表着漢中地區的磚窯極少。向百姓打聽了一下,就漢中郡郡治所在的南鄭城裡有兩個人會燒磚。然而那兩個人卻被呂布殺了。於是,就只有兩個辦法了。一是到外地尋找燒磚之人,二是以巨石代替磚塊。

到外地,其實上只有一個外地,那就是荊州。此時漢中向北只能通到長安郡,道路是需要阻斷的,因而在關口建設完畢之前,最好不要有人走動,以免長安的李傕、郭汜發現。向南,通往益州。但益州卻是蔡琰下一步準備染指的地方,近似於敵佔區。剩下的就是遙遠的荊州了。

經過盤算之後,蔡琰決定雙管齊下,一方面派人到荊州尋找燒磚之人,另一方面派遣石匠到絡谷附近尋找採石場。總之,短時間之內,絡關是建不起來的了。

呂步是個閒不太住的人。蔡琰對他的安排是中軍散將。也就是說,平時什麼事情都沒有,也不帶兵,就僅僅是打仗的時候上陣殺敵就行了。至於“溫侯”就只是個稱呼了,自然享受不了侯爵的待遇。

首先是做飯的問題,其次是洗衣裳的問題。由於蔡琰沒有給呂布安排親兵,呂布就得親自動手,或者讓正妻嚴氏去做。嚴氏,本來也是大戶人家出身,哪兒做過這些。無奈之下,兩口子就跑到蔡琰這邊來蹭飯。蔡琰這邊十八個親兵加貂蟬,上面還有蔡琰和黃月英,每次做飯都煮得多,蹭飯比較容易。其實還不止呂布兩口子,徐庶也同樣在蔡琰這兒蹭飯。主要將領中,伊籍在上庸郡,無法過來蹭飯。能蹭飯而沒有蹭飯的,實際上就黃忠父子。

呂步爲了表示自己不是白吃飯的,同時也想讓自己過得更好一點,便一個勁地鼓動蔡琰打益州。而軍隊這邊呢,秋收之後徵兵,只徵了三千人。加上原來的四千,共七千人。還得在漢中郡和上庸郡各留一千人。實際能夠出動的士兵就只有五千人。

經過考慮之後,蔡琰決定以江州爲界,把益州分爲川東和川西。川東這邊,以南北走向的平行山脈爲主,打下來的地方比較容易設防。而川西則屬於川中方山和成都平原,若非一下子全部拿下,將很難守住。在目前兵力不夠的情況下,蔡琰決定先打川東。

出征的人選方面,黃忠一定得去。士兵就是黃忠招募和訓練的,換別的將領就不方便了。

黃忠去了,呂布去不去?按道理說,呂布可以不去。但呂布求戰心切,一副不安分的模樣,又具有兩次反判的不光彩歷史,留下呂布,還真不能讓人放心。因此,蔡琰決定呂布也去。

然後就是自己和徐庶誰去的問題了。兩個選擇看上去都差不多。但另外有點狀況。就是黃月英在秋收之後的五個月時間裡,做了一百五十張踏張弩。正做在興頭上,不太想出徵。於是,蔡琰就留下了。

最後決定,南征軍由黃忠掛帥,徐庶任行軍教授,呂布任中軍散將。剋日出發。

軍隊自劍門苦竹隘出發。先到長寧山城,一去,守城的士兵就投降了。就這樣一路南下,勢如破竹。短短兩個月時間,就拿下了閬州大獲城、巴西、巴川、蓬州運山城、西充、廣安大良城、德陽大獲城、迫近了合州。

由於軍隊的南下,蔡琰自己也轉移到了西充。蔡琰等待着黃忠越過合州、拿下江州的捷報。但是,前方戰報顯示,軍隊受阻於合州。於是,蔡琰就準備將沿途的降兵加以整編,然後以援兵的方式派上去。就在這個時候,士兵來報。益州劉焉,以張魯爲督義司馬,與以張脩爲別部司馬,率兵五萬,進擊漢中。先頭部隊已離西充不遠。

張飛率三千騎兵往南邊馳出約有十里,感覺差不多了,拆返東面,又走了五里,便停止了前進,派出偵騎打探消息。不久,偵騎返回,說是遊牧部落自己人跟自己人打起來了,殺聲震天,動靜不小。

辨明瞭方向,張飛便率兵慢慢掩近。幾個偵騎走在最前面,其餘人在後面。整支騎兵以一千人爲一列,排成三列,橫向展開,形成三條近似的直線。

距離夠了。再走就有可能被發現了。於是,除偵騎外,全體下馬休息,坐地,養足精神和體力。

敵軍營盤裡的戰鬥,剛開始的時候是侷限在營盤之內的。打了一陣,就把柵欄都衝開了。衝開之後,戰鬥就具有了流動的性質。就像春天剛剛化凍的河面一樣,放眼皆是人,但裡面這股人馬殺過去,那股人馬殺過來,非常混亂。若不是經常遭遇這種混亂場面的人,落在裡面將很難分清敵友,就更不消說組織和調動士兵了。

打着打着,有一股人馬就朝着張飛所帶騎兵的方向衝過來了。偵騎報告之後,張飛立即率兵退開回避。過了一會兒,那股人馬又縮回去了,張飛又讓士兵回到原位。

就這樣,捱到了日落。兩大部落騎兵的混亂慢慢地消停了下來。

張飛知道兩大部落的混亂並沒有完全結束。僅僅是因爲黑夜的來臨而暫時終止。但張飛記得,田潤說過,行動從劫營開始。於是,丑時剛過,張飛就率隊衝出了部落騎兵邊上的營盤。

黑夜之中,神臂弓是不能使用的。然而田潤的騎兵並不僅僅裝備了神臂弓。他們的基本武器是長槍。長槍夠長,一寸長一寸強,遠比部落遊騎的彎刀好使。長槍也夠便宜,就槍頭一點鐵,槍桿就是木頭。裝備也非常容易。

此時,部落遊騎邊上的軍營柵欄早已損毀。張飛的三千騎兵不費吹灰之力就殺了進去。裡面的部落遊騎經過長時間的混戰,無論是精神還是體力都處於崩潰的邊緣。張飛這一殺入,正如虎如羊羣,無人可擋。

很快,部落遊騎士兵就形成了一股逃跑的人流。張飛率兵趁勢掩殺,斃敵甚多。殺了一陣,張飛感覺還不夠痛快。便指揮部分騎兵自隊中分離,先往前追一截,再把逃跑的隊伍截斷。把墜後的部落遊騎圍住,全數絞殺。

但這個辦法只用了一次。張飛發現多數部落遊騎已經跑得很遠了,感覺還不如銜尾掩殺。於是,張飛又率隊追趕。而這時,雙方已經拉開了距離。就戰馬而言,雙方都是差不多的。雖然部落騎兵戰了一下午,但他們的戰馬卻並沒有跑多少距離。因而一時之間,還追之不上。

就這樣追了五六十里地之後,東方逐漸發白,部落騎兵有些馬力不繼的人開始掉隊。儘管他們奮力死戰,還是很快就被張飛的騎兵殺死。張飛道:“敵軍就快不行了,大家加把勁!”再追十幾裡,天已經亮了,部落騎兵更見散亂。由一路,分作了兩路。追哪一路呢?張飛舉目一望,逃遙見一面新月大纛跑上了一座大山丘。張飛大喝了一聲,領隊衝去。衆親兵前後衛護,三千騎兵緊緊跟隨其後。

待張飛追上大山丘,向前一望,這一下只嚇得魂飛魄散,全身似乎墮入了冰窖。但見南邊一隊隊部落遊騎戰士整整齊齊地列成方陣,毫無聲息。一眼望去,青旗似林,圓盾如雲。居然這裡還藏着一大股精兵。

張飛手腳有些發軟,再向北一望,只見一片白色的旗幟迎風招展,又有幾隊遊騎迅速趕來。當下張飛已無暇思索,急叫:“後隊作前隊,急退!”親兵傳令下去,三千騎兵紛紛撥轉馬頭,一時混亂不堪。這時,一隊部落騎兵接近了張飛的馬隊,縱騎掠過,邊跑邊向這邊放箭。張飛的三千騎兵立即以神臂弓予以還擊。

神臂弓的主要優勢是遠。而現在雙方距離非常之近,都在射程之內,這個優勢就沒有了。神臂弓的第二個優勢是強,射出的箭矢勁頭足,能夠貫穿鐵甲。也就是說,遊牧部落騎兵的鐵甲等於虛設。但遊牧部落騎兵本來就沒有鐵甲,有的就只是皮甲。這條優勢有也約等於沒有。

又有一隊部落騎兵從另一個方向掠過張飛的馬隊,發箭往張飛的騎兵射到。這下,遊牧部落騎兵人多的優勢彰顯無遺。箭如飛蝗,躲得了東躲不了西,遮得了上遮不了下。張飛的騎兵接二連三地栽下馬去,很快就死了好幾百人。張飛眼見勢頭不妙,西、南、北三面都有敵軍,只東面還有些許空隙。當即叫道:“大隊向東衝。”並親自率親兵斷後。

遊騎箭如驟雨,張飛騎的馬已經衝了好幾箭了。正焦急時刻,前面忽然跑回來一名自己的騎兵,大叫道:“張將軍,不好啦,東面是泥淖。”

第二卷 第614章 粉金裁雪第二卷 第85章 曹軍進攻第二卷 第296章 島國混戰第二卷 第213章 再得一人第二卷 第604章 閒垂風絮第二卷 第258章 北上開花第二卷 第336章 白蘋香散第二卷 第146章 曹軍混亂第二卷 第449章 流霞共酌第二卷 第708章 華渚虹流第二卷 第600章 霜溼水天第一卷 第7章 首戰順利第二卷 第219章 計長計短第二卷 第661章 兩竿紅日第二卷 第152章 冒認親戚第二卷 第185章 改變身份第二卷 第618章 恨爲情離第二卷 第119章 酒能亂性第二卷 第263章 禱告天地第二卷 第323章 迅速成軍第二卷 第416章 珠翠煙霞第二卷 第543章 白鳥成行第二卷 第63章 疑似幻影第二卷 第174章 對等而敗第二卷 第290章 虛假相持第二卷 第454章 光泛樓臺第二卷 第142章 雌燕驚飛第二卷 第556章 回首笙歌第二卷 第602章 終欠峰巒第二卷 第247章 三面受敵第二卷 第649章 功行丘山第二卷 第97章 積雪不化第二卷 第425章 綠柄嫩香第二卷 第782章 閒思更遠第二卷 第580章 九儀就列第二卷 第807章 冰姿玉態第二卷 第207章 秦嶺高山第二卷 第630章 眼前稀有第二卷 第646章 時序偕行第二卷 第703章 攜杖曾遊第二卷 第503章 千載君同第二卷 第551章 羽輪飆駕第二卷 第739章 漲海千里第二卷 第414章 照影摘花第二卷 第198章 擰勁發作第二卷 第688章 此時情苦第二卷 第477章 玉繩低轉第二卷 第652章 香散東風第二卷 第741章 酬歌百琲第二卷 第776章 素月當午第二卷 第397章 露泣西風第二卷 第654章 欲下偷眼第二卷 第255章 飛箭救人第二卷 第116章 智取潼關第二卷 第281章 基本軍情第二卷 第415章 睡容初起第二卷 第95章 就不開關第一卷 第24章 忍氣吞聲第二卷 第759章 把人看待第二卷 第132章 正面交戰第二卷 第251章 勇對埋伏第二卷 第283章 合法存在第二卷 第257章 勝而不追第二卷 第701章 徒有荒丘第二卷 第122章 崛起之途第二卷 第809章 飛瓊伴侶第二卷 第305章 混亂理論第二卷 第190章 半路伏擊第二卷 第436章 箭漏天杳第二卷 第528章 雞蟲得失第二卷 第392章 天遙雲黯第二卷 第57章 北上安喜第二卷 第200章 斬了劉虞第二卷 第512章 餘花落處第二卷 第819章 絮軟絲輕第二卷 第801章 風翻成陣第二卷 第587章 地僻門靜第二卷 第284章 巨大的雞第二卷 第764章 孤館夢迴第二卷 第405章 今夜圓蟾第二卷 第214章 曲阿建業第二卷 第783章 素景衰殘第二卷 第289章 海峽激戰第二卷 第545章 早晚重遊第二卷 第674章 散花卻病第二卷 第296章 島國混戰第二卷 第346章 金奏諧聲第二卷 第582章 寄情高遠第二卷 第499章 一朵雲袖第二卷 第464章 銀蒜押簾第二卷 第64章 琴瑟和暢第二卷 第823章 麗雲流色第二卷 第803章 斜日杏花第二卷 第395章 葉下間關第二卷 第645章 檀煙初噴第二卷 第270章 升官得賞第二卷 第635章 寒生冰箸第二卷 第645章 檀煙初噴第二卷 第567章 問花先發
第二卷 第614章 粉金裁雪第二卷 第85章 曹軍進攻第二卷 第296章 島國混戰第二卷 第213章 再得一人第二卷 第604章 閒垂風絮第二卷 第258章 北上開花第二卷 第336章 白蘋香散第二卷 第146章 曹軍混亂第二卷 第449章 流霞共酌第二卷 第708章 華渚虹流第二卷 第600章 霜溼水天第一卷 第7章 首戰順利第二卷 第219章 計長計短第二卷 第661章 兩竿紅日第二卷 第152章 冒認親戚第二卷 第185章 改變身份第二卷 第618章 恨爲情離第二卷 第119章 酒能亂性第二卷 第263章 禱告天地第二卷 第323章 迅速成軍第二卷 第416章 珠翠煙霞第二卷 第543章 白鳥成行第二卷 第63章 疑似幻影第二卷 第174章 對等而敗第二卷 第290章 虛假相持第二卷 第454章 光泛樓臺第二卷 第142章 雌燕驚飛第二卷 第556章 回首笙歌第二卷 第602章 終欠峰巒第二卷 第247章 三面受敵第二卷 第649章 功行丘山第二卷 第97章 積雪不化第二卷 第425章 綠柄嫩香第二卷 第782章 閒思更遠第二卷 第580章 九儀就列第二卷 第807章 冰姿玉態第二卷 第207章 秦嶺高山第二卷 第630章 眼前稀有第二卷 第646章 時序偕行第二卷 第703章 攜杖曾遊第二卷 第503章 千載君同第二卷 第551章 羽輪飆駕第二卷 第739章 漲海千里第二卷 第414章 照影摘花第二卷 第198章 擰勁發作第二卷 第688章 此時情苦第二卷 第477章 玉繩低轉第二卷 第652章 香散東風第二卷 第741章 酬歌百琲第二卷 第776章 素月當午第二卷 第397章 露泣西風第二卷 第654章 欲下偷眼第二卷 第255章 飛箭救人第二卷 第116章 智取潼關第二卷 第281章 基本軍情第二卷 第415章 睡容初起第二卷 第95章 就不開關第一卷 第24章 忍氣吞聲第二卷 第759章 把人看待第二卷 第132章 正面交戰第二卷 第251章 勇對埋伏第二卷 第283章 合法存在第二卷 第257章 勝而不追第二卷 第701章 徒有荒丘第二卷 第122章 崛起之途第二卷 第809章 飛瓊伴侶第二卷 第305章 混亂理論第二卷 第190章 半路伏擊第二卷 第436章 箭漏天杳第二卷 第528章 雞蟲得失第二卷 第392章 天遙雲黯第二卷 第57章 北上安喜第二卷 第200章 斬了劉虞第二卷 第512章 餘花落處第二卷 第819章 絮軟絲輕第二卷 第801章 風翻成陣第二卷 第587章 地僻門靜第二卷 第284章 巨大的雞第二卷 第764章 孤館夢迴第二卷 第405章 今夜圓蟾第二卷 第214章 曲阿建業第二卷 第783章 素景衰殘第二卷 第289章 海峽激戰第二卷 第545章 早晚重遊第二卷 第674章 散花卻病第二卷 第296章 島國混戰第二卷 第346章 金奏諧聲第二卷 第582章 寄情高遠第二卷 第499章 一朵雲袖第二卷 第464章 銀蒜押簾第二卷 第64章 琴瑟和暢第二卷 第823章 麗雲流色第二卷 第803章 斜日杏花第二卷 第395章 葉下間關第二卷 第645章 檀煙初噴第二卷 第270章 升官得賞第二卷 第635章 寒生冰箸第二卷 第645章 檀煙初噴第二卷 第567章 問花先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