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741章 酬歌百琲

“大蕃之事,自有我大蕃之人去打理。大蕃之民不是你天朝之民。”谷卡巴道:“雷軍師率兵犯我疆土,分明是侵略行徑,還枉稱什麼弔民伐罪?”

雷又招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仁人志士,常以天下爲己任。所謂大蕃,所謂天朝,不過是你等權貴強行加在百姓頭上的鎖鏈。其實你之百姓便是我之百姓。如今,眼見吐蕃百姓受苦,我四川將士豈有坐視之理?”

“雷軍師既然固執已見,你我道不同不相爲謀。”谷卡巴道:“我大蕃全體將士,早已嚴陣以待,隨時準備爲國捐軀,戰死沙戰。首先這通麥,你就過不去。”

雷又招道:“今日我來,就是爲了告訴贊普一事。現在你通麥小城,各方道路已閉,沒有退路,成了絕地。下一步,我軍準備點燃易貢藏布冰川,積蓄洪水,然後炸燬攔河高壩,讓奔騰潰決的泥石流沖洗通麥。到時,你軍要及時轉移到這條通往波密的狹長道路上來,準備投降,方可避免全軍覆滅。”

這一次,谷卡巴沉吟一下才道:“雷軍師這樣說,無非是逼我在夏天洪水到來之前攻取波密而已。時間充裕,我軍儘可從長計議。”

雷又招道:“贊普此言,是不信冰川能燃也。既如此,今日我就告辭了。”

華山派卓司前等五人早已等候在帥府。

雷又招道:“這裡有兩封信。你們先到次主力軍,把裝有地圖這封給絕軍師。然後到成都,把另一封信交給張尚之。讓張尚之立即派出接收吐蕃政權的要人,由你們護送前來。”

接連十幾天梅雨之後,天氣逐漸暖和了起來。

華山派掌門卓司前等五位輕功高手風餐露宿,晝夜兼程,五月十日,趕到了灌縣。

雜政司所有要人均在成都。必須先行解除成都的圍困,然後才能請出接收吐蕃政權的要人。故雷絕招一邊讓言壽風及泰山派等人爲卓司前等五人接風;另一邊,將王濟恩、尊重、萬臨山、三名監軍及吐蕃三位降將召集起來,籌劃出兵成都的行動。此時,尊重的傷已經痊癒。

兵法雲:信問通,則心有所恐;親戚往來,則心有所戀。意思是說,打仗的時候,若士兵依然與外界通信,便會知道外界的種種傳說,產生不必要的猜疑和擔心。若士兵依然與親戚往來,心有掛念,就有可能因爲怕死而不敢上陣衝鋒。灌縣位於四川本土,緊鄰成都,本來就屬於散地。故此大戰將即,雷絕招第一道命令便是全城戒嚴,斷絕士兵與家裡的通信往來。

次主力軍目前共有兵力一十五萬,加上成都十萬,共有二十五萬。除開做飯、雜役的部分,能夠投入戰鬥的有二十四萬。在留下三萬守灌縣之後,最終的兵力爲二十一萬。

大理軍隊現有人馬一十三萬。除去糧草輜重部分,人數爲十二萬。以二十一萬敵十二萬,單從人數上看,已經是我衆敵寡之勢了。

我衆敵寡,便有了獲勝的優勢。於是,兵家認爲,在這種情況下,就要保持住這種優勢,要避開險阻的地形,防止變生不測。而成都城外,正是兵家所希望的一馬平川,勝利應該是毋容置疑的了。

“這是一場必勝的戰爭。”雷絕招語氣沉重地道:“這樣的戰爭,自古很多出名的將領都不願打。打勝了,是理所當然的,是水到渠成的;如果一不小心打敗了,一世的英名就付之流水了。

“我不知道各位是不是喜歡打必敗之仗,總之這世上確實有人喜歡。必敗之仗打起來很輕鬆,敗了,是理所當然的;萬一勝了,就有可能成爲英雄。

“其實,那樣的所謂轉敗爲勝的大英雄,根本就算不上善於用兵的人。就像能看見日月之光不能算眼睛很好,能聽見雷霆之聲不能算耳朵聰慧一樣。真正善於用兵的人,在打了勝仗之後,既不會顯露出足智多謀的聲譽,也不會表現出孔武有力的戰功。他們之所以能取得戰爭的勝利,是必然無誤的。之所以必然無誤,是因爲他們所採取的策略早就爲必勝打下了基礎,他們戰勝的是在預料中早就已經失敗的敵人。這就像我軍目前所面臨的大理軍隊一樣。

“也許有人會認爲,‘明知不可爲而爲之’纔有輝煌壯麗的境界,就算失敗了,也是悲壯的。就像江湖好漢心中所想的,只有打敗比自己更加強大的敵人才能顯出英雄氣概,對手過於弱小,反而興趣大減那樣。但是,戰爭不是爲了顯示精神的偉大,也不是爲了炫耀英雄的風姿,戰爭從根本上說是爲了利國安民,爲了自保,爲了全勝。只要能夠實現這一最終的目的,任何平凡的戰爭都是偉大的,每一位參戰的士兵都是英雄。

“因此,我希望各位心中不要有顧慮,要激勵兵士,振奮軍心,我們就是要打必勝之仗,我們就是要打敗必然會失敗的敵人。我們無愧於心。”

人往往死於他不能勝任的事情,敗於他不熟悉之事。所以用兵的方法,應以教練和訓誡爲先;應提前預測下一階段即將面臨的戰爭的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一個人熟悉了戰法,教會十人;十個人學習了戰法,教會百人;百人學習了戰法,教會千人;一千人學習了戰法,教會全軍。以我之近待敵之遠,以我之逸待敵之勞,以我之飽食待敵之飢餓。圓陣變爲方陣,不動變爲振起,行進變爲停止,左隊變爲右隊,前隊變爲後隊,分散變爲集中,密集變爲疏散,每一種陣法都教會士兵,這就是將領的基本任務。

繼三月下旬吐蕃駐雪山軍隊加入次主力軍之後,四月中旬,機動軍也併入次主力軍。經過這段時間的訓練,吐蕃士兵已經適應了四川平地的氣候,四川士兵也能在雪山之上行動自如。全體將士均已熟悉坐、作、進、退的號令,能根據旗幟的指揮而離、全、聚、散,聽金鼓的聲音或進或退。這樣的軍隊投入戰場,勢必銳不可擋。

在將領方面,來自吐蕃的洛追堅參、本欽、班智達三位將軍都是百裡挑一的好手,三人都有萬夫不當之勇。四川自行培養的三名監軍亦有運籌帷幕、決勝千里之能事。再加上用兵如神的王濟恩,既能衝鋒陷陣又能帶兵的尊重,還有武功絕頂的萬臨山及泰山派、華山派一干江湖異人,可以說能人異士,濟濟一堂。猶其重要的是,他們上下一心,精誠團結。這樣一幫將領,還有什麼樣的軍隊不能驅使?

然而,成都城內與皇帝隨行的軍隊卻是臨時拼湊而成的。他們雖以劍南駐軍爲主,但還是有將近一半的人馬來自山南、江南各地。這支部隊的訓練,比起次主力軍來說,就相去甚遠了。其中,來自山南、江南的將領還有可能不聽從鄧薛關的調遣。

以上這些,就是我方軍隊的基本情況。

敵軍來自大理。大理屬於次高山地區,士兵的體力比較好,但平地的衝鋒沒什麼經驗。大理士兵的訓練,大致上可能與劍南軍隊相當,但他們還佔有體力上的優勢,其作戰能力不可低估。大理軍隊的弱勢在於將領。其主帥杜聞秀曾經轉戰南北,善於用兵而又經驗豐富,是個厲害的角色。但杜聞秀的身份是接受招安的降將,這就爲他們的帥將猜疑埋下了伏筆。這種猜疑在順利之時不會顯露,一到困難的時候它就必然暴露無遺。

這些,就是能夠偵察到的敵軍的基本情況。

所以雷絕招命令道:“敵軍元帥與將領之間有可能出現矛盾,有可能互相猜忌。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當然要進行離間。另外,我軍還可以派出使者向敵軍求和,藉以鬆懈敵軍的防備。趁敵人答應了某些條件,對另一些條件還在猶豫的時候,突然發起攻擊,就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離間、求和,兩項實爲一項。只要求和的使者做出秘密的姿態,卻只對敵軍元帥說些無關緊要的話,就能達到離間的效果。能擔此重任者,非萬臨山莫屬。”

於是,五月十一日,萬臨山帶着一千士兵逼近了成都西北的營門口。

成都乃四川的首府,自然十分繁華。但自從二月二十日下令疏散外城居民之後,緊跟着拆除了外城所有房屋,成都便縮小了規模。隨後,又對內城城牆作了整修,只留下東西南北四門出入,以利防衛。

現在,大理軍隊主要就圍在四道城門的外面。

兵法雖說,圍師必缺。但那是指必勝的包圍,是爲了防止敵人困獸猶鬥的。而現在,成都城內兵多糧足,敗象未露,爲防敵軍出城繞道攻擊自己的側翼,就應該全部圍住了。

是日晨,負責進攻北門的將軍韋富陽遣人來報,從西北來了一小股敵軍。

第一卷 第23章 挾持董卓第二卷 第782章 閒思更遠第二卷 第265章 軍前會商第二卷 第149章 重蹈覆轍第二卷 第483章 露蕊煙叢第二卷 第226章 孫郎美名第二卷 第90章 走哪條路第二卷 第726章 岸花複道第二卷 第310章 商業貿易第二卷 第801章 風翻成陣第二卷 第122章 崛起之途第二卷 第553章 西顧郎官第二卷 第478章 南望亭丘第二卷 第631章 夢破南窗第二卷 第477章 玉繩低轉第二卷 第821章 金菊芙蓉第二卷 第682章 白猿高樹第二卷 第314章 水軍都督第二卷 第151章 搖籃扼殺第二卷 第138章 十步呼我第二卷 第791章 曲水臨流第二卷 第716章 墮葉香砌第二卷 第114章 出兵冀州第二卷 第421章 雕樑別燕第二卷 第341章 馴致隆平第二卷 第206章 長者陶謙第二卷 第462章 薄衫閒院第二卷 第738章 千步虹橋第二卷 第528章 雞蟲得失第二卷 第61章 黯淡星光第一卷 第15章 勞逸懸殊第二卷 第160章 如期傷亡第二卷 第780章 片帆高舉第二卷 第621章 羅裙碧草第二卷 第828章 臨鏡不定第二卷 第520章 豔歌無間第二卷 第728章 已斷無由第二卷 第762章 紅英青梅第二卷 第71章 吸納人口第二卷 第828章 臨鏡不定第二卷 第303章 岳父岳母第一卷 第23章 挾持董卓第二卷 第682章 白猿高樹第二卷 第264章 輕取新昌第二卷 第521章 靜夜尋閒第二卷 第361章 醉餘臨望第二卷 第210章 勤政好官第二卷 第640章 花面爭紅第二卷 第576章 延壽金縷第二卷 第93章 拖延時間第一卷 第32章 乘夜逆襲第二卷 第521章 靜夜尋閒第二卷 第428章 旋翻紅袖第一卷 第45章 澗河樹梢第二卷 第360章 雪添蕊佩第二卷 第141章 兵潮涌動第二卷 第59章 冒充衛士第二卷 第780章 片帆高舉第二卷 第120章 複雜戰鬥第二卷 第80章 諸侯異心第二卷 第378章 歸鴻紫塞第二卷 第185章 改變身份第二卷 第600章 霜溼水天第二卷 第245章 勝者不追第二卷 第564章 不知郎去第二卷 第472章 舊夢魂中第二卷 第305章 混亂理論第二卷 第545章 早晚重遊第二卷 第652章 香散東風第二卷 第137章 強攻東阿第二卷 第125章 反反劫營第二卷 第345章 羣后葵傾第二卷 第473章 蠟燭半籠第二卷 第281章 基本軍情第二卷 第318章 皮帶傳動第二卷 第806章 咫尺天漢第二卷 第262章 結義閻柔第二卷 第111章 軍事戰略第二卷 第614章 粉金裁雪第二卷 第223章 連兵釋放第二卷 第685章 漸天如水第二卷 第318章 皮帶傳動第二卷 第254章 得意忘形第二卷 第418章 人閒玉簟第二卷 第293章 屍山戰鬥第二卷 第64章 琴瑟和暢第二卷 第152章 冒認親戚第二卷 第777章 霓旌瑞霧第二卷 第345章 羣后葵傾第二卷 第363章 寓形宇內第二卷 第649章 功行丘山第一卷 第41章 瀕死真情第二卷 第77章 諸侯會盟第二卷 第769章 盡憑音耗第二卷 第368章 好雨新晴第二卷 第767章 陽和萬戶第二卷 第307章 糧食生產第二卷 第430章 檀板新聲第二卷 第700章 淑景遲遲第二卷 第761章 上清彤霞
第一卷 第23章 挾持董卓第二卷 第782章 閒思更遠第二卷 第265章 軍前會商第二卷 第149章 重蹈覆轍第二卷 第483章 露蕊煙叢第二卷 第226章 孫郎美名第二卷 第90章 走哪條路第二卷 第726章 岸花複道第二卷 第310章 商業貿易第二卷 第801章 風翻成陣第二卷 第122章 崛起之途第二卷 第553章 西顧郎官第二卷 第478章 南望亭丘第二卷 第631章 夢破南窗第二卷 第477章 玉繩低轉第二卷 第821章 金菊芙蓉第二卷 第682章 白猿高樹第二卷 第314章 水軍都督第二卷 第151章 搖籃扼殺第二卷 第138章 十步呼我第二卷 第791章 曲水臨流第二卷 第716章 墮葉香砌第二卷 第114章 出兵冀州第二卷 第421章 雕樑別燕第二卷 第341章 馴致隆平第二卷 第206章 長者陶謙第二卷 第462章 薄衫閒院第二卷 第738章 千步虹橋第二卷 第528章 雞蟲得失第二卷 第61章 黯淡星光第一卷 第15章 勞逸懸殊第二卷 第160章 如期傷亡第二卷 第780章 片帆高舉第二卷 第621章 羅裙碧草第二卷 第828章 臨鏡不定第二卷 第520章 豔歌無間第二卷 第728章 已斷無由第二卷 第762章 紅英青梅第二卷 第71章 吸納人口第二卷 第828章 臨鏡不定第二卷 第303章 岳父岳母第一卷 第23章 挾持董卓第二卷 第682章 白猿高樹第二卷 第264章 輕取新昌第二卷 第521章 靜夜尋閒第二卷 第361章 醉餘臨望第二卷 第210章 勤政好官第二卷 第640章 花面爭紅第二卷 第576章 延壽金縷第二卷 第93章 拖延時間第一卷 第32章 乘夜逆襲第二卷 第521章 靜夜尋閒第二卷 第428章 旋翻紅袖第一卷 第45章 澗河樹梢第二卷 第360章 雪添蕊佩第二卷 第141章 兵潮涌動第二卷 第59章 冒充衛士第二卷 第780章 片帆高舉第二卷 第120章 複雜戰鬥第二卷 第80章 諸侯異心第二卷 第378章 歸鴻紫塞第二卷 第185章 改變身份第二卷 第600章 霜溼水天第二卷 第245章 勝者不追第二卷 第564章 不知郎去第二卷 第472章 舊夢魂中第二卷 第305章 混亂理論第二卷 第545章 早晚重遊第二卷 第652章 香散東風第二卷 第137章 強攻東阿第二卷 第125章 反反劫營第二卷 第345章 羣后葵傾第二卷 第473章 蠟燭半籠第二卷 第281章 基本軍情第二卷 第318章 皮帶傳動第二卷 第806章 咫尺天漢第二卷 第262章 結義閻柔第二卷 第111章 軍事戰略第二卷 第614章 粉金裁雪第二卷 第223章 連兵釋放第二卷 第685章 漸天如水第二卷 第318章 皮帶傳動第二卷 第254章 得意忘形第二卷 第418章 人閒玉簟第二卷 第293章 屍山戰鬥第二卷 第64章 琴瑟和暢第二卷 第152章 冒認親戚第二卷 第777章 霓旌瑞霧第二卷 第345章 羣后葵傾第二卷 第363章 寓形宇內第二卷 第649章 功行丘山第一卷 第41章 瀕死真情第二卷 第77章 諸侯會盟第二卷 第769章 盡憑音耗第二卷 第368章 好雨新晴第二卷 第767章 陽和萬戶第二卷 第307章 糧食生產第二卷 第430章 檀板新聲第二卷 第700章 淑景遲遲第二卷 第761章 上清彤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