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第二節談笑胸中換星斗(二)

回到劉備營中已經數日,諸葛亮開始逐漸適應與江東截然不同的生活,他常常覺得奇怪,到江東不過數月光景,卻令自己的生活彷彿有了天翻地覆的改變,這改變來得突然而又猛烈,猝不及防到令人眩暈。

地圖上用硃砂標註着巨大的箭頭,諸葛亮伏在地圖上,細細的查看,外人看來,似乎全神貫注,只有他自己知道自己心亂如麻,而心緒煩亂的原因卻未可知,他只是這樣的伏在地圖之上,長久的一動不動。

“軍師,”聽到趙雲的呼喚聲,諸葛亮緩緩的坐正身子,面上是盛放的笑,無人看破他的心事,“主公請你至大帳議事。”

議事?再過一月便要過年,雖然大戰迫在眉睫,挑選這樣的時日議事,似乎令人有些費解,長眉微揚,“是否江東有事?”

“嗯,”趙雲跟隨在諸葛亮身後半步之處,面容沉靜,“今日一早收到魯肅的書信,三日前大都督周瑜突然臥病,主公正是爲此事想與軍師商議。”

臥病?諸葛亮眼眸轉動,周瑜此時突然臥病,其中必有原因,想到離開江東當日,與周瑜共議破曹大事,曾與他將破曹之法寫在掌心互示,自己與他都在掌心寫了一個火字,既然有了破曹之策,爲何周瑜還會……。

沉思間,已經走出了大帳,寒風撲面,諸葛亮下意識的站定的腳步,他仰首望天,舉扇擋在眉前,目光所及之處,卻見大旗隨風舞動,西北風,諸葛亮心下一片豁然,原來周瑜是因此而病。

舉步走進劉備大帳,一眼便看見關羽和張飛站在左側,張飛滿面不忿,關羽如常一般的滿面狂傲,無論何時看到這二人,心中總是覺得不喜,在他們眼中,自己也是厭物吧!

“主公,”躬身行禮,劉備急急的從案几後走出,伸手相扶,從自己投效他始,便一直就是這般的禮遇,心下感激,面上卻不動聲色,“這般急召孔明前來,所爲何事?”

“孔明,”劉備站在案几前,愁眉緊鎖,雙手負在身後,來回踱步,顯得心煩意亂,“今晨收到子敬的信函,江東大都督周瑜突發急病,孔明,大戰將至,大都督突病……。”

轉過身,劉備卻看見諸葛亮滿面的笑,他緊鎖的眉頭下意識的鬆開,“孔明,你難道……。”

“主公,”諸葛亮下意識的輕輕搖動羽扇,面上的笑意更盛,“孔明在此恭喜主公,十五日內,曹軍必破,此戰過後,主公可先取荊州,再取川蜀,大業可成。”

帳內的人欣喜莫明,劉備喜出望外,“孔明,你……。”

“主公,請容我就此告別,”諸葛亮面上笑意微斂,“我必須立刻渡江去相助江東,主公,這裡有一個錦囊,四日後的清晨,請主公依計行事。”

商議已定,諸葛亮舉步便要走出大帳,卻聽張飛高聲道:“軍師,聽聞周瑜將自己的夫人,魯肅將自己的女兒帶到了赤壁,江東之人如此兒女情長,軍師難道不覺得奇怪嗎?”

聽他刻意提起此事,諸葛亮不由懷疑是他私下與關羽商議的結果,從魯肅處知曉關羽與步兒之間罅隙,關羽素來自大,當年不得以投降了曹操,曹操恩遇之厚,古今罕見,想必那也助長了關羽的驕狂之氣,難免輕視天下人,不曾想卻在步兒處受挫,心中對步兒憎惡可想而知,只不明白現下他與張飛的意圖,料定張飛定然忍耐不住,微微笑着,卻不答話。

“軍師,我聽二哥提起過,魯肅的女兒奸詐狡猾,與曹操交往甚厚,”張飛的聲音如同滾雷,幾乎能掀翻帳頂,“不,不是,交往甚厚,她與曹操的兒子一同長大,此時曹操大難臨頭,她定然會助曹操,以軍師的才智,何不……。”

“翼德,”劉備惱怒的長聲打斷張飛,“子敬是謙厚君子,他的女兒如何會奸詐狡猾,子敬定然會告訴她此戰對於江東的意義所在,她如何會偏幫曹操?”

冷眼看去,張飛面色發紫,膚色極黑,輕易看不到這般顏色,想是因爲步兒受了劉備的斥責,心中覺得不忿,但主公言語之中,對步兒也頗有疑惑,句句反問,關羽、張飛與他情同手中,如何聽不出他話裡的玄機?

果然,張飛愣怔片刻,放低了聲音,“大哥,那妖女連周瑜都敢斥責,又厚顏留在赤壁,定然是包藏了禍心,如軍師適才所言,此戰我們必勝,若趁此除去曹操,便永久免除了後患,但江東的那個妖女定會幫助曹操……。”

靜心聽去,張飛左一個妖女,右一個妖女,即使步兒真的要幫曹操,也不至於要如此辱罵,心下暗怒,面上卻淡然而笑,“翼德說得好,主公,步兒姑娘與曹家關係不淺,的確需要提防,我過江之後,便尋機說服大都督立即將她送回建業……。”

“送回建業?”張飛無禮的大聲吼叫,“那樣的妖女,便是提刀殺了,也……。”

“翼德!”劉備終是惱了,無論真假,至少他面上的憤怒是真實的,“大戰將即,軍師需得立刻回江東去,你在此爲一個孩兒喧擾不已,誤了大事,該當何罪?”

斥責了張飛,劉備轉過身時,面上的怒容還未斂去,便眼眸中已有笑意,“孔明,你放心去江東吧!翼德之言,勿需放在心上,一個小小的孩兒,能對戰局造成多大的影響,即使能,江東衆人也絕不允許。”

走上甲板,彎腰正要走船艙,卻聽趙雲在身後道:“軍師。”

疑惑的轉過身,才發現趙雲已跟隨着上了船,船伕還留在岸上,心知他有話要說,電閃之間便已猜到他將要說的話,立時沉寂了心情,面上浮出淡淡的笑,在這樣的時刻,只有笑纔是最有用的僞裝吧!

“軍師,你喜歡魯姑娘,”敏感的覺察到他平淡的口吻,沒有一絲疑惑,彷彿早就確認了一般,連眼神都沒有一絲的閃爍,“當日在碼頭遇到她的時候,我注意到軍師的神情有微妙的變化,當日我便覺得奇怪,現下看來,我猜得不錯。”

雖已猜到他要說什麼,卻沒有猜到他此刻的態度,諸葛亮微一蹙眉,隨即又展顏笑道:“子龍,你我知交,我也不瞞你,我的確很喜愛步兒姑娘,但這是我的私事,與戰局無關。”

“我相信軍師不會因私費公,”趙雲神情平淡,波瀾不驚,“軍師,連我都看出了,想必主公也明白軍師的心意,關將軍與張將軍向來與軍師有隙,軍情請小心謹慎。”

心中感動,諸葛亮面上神情微動,“子龍,我知你是好意,既然主公未明言,那我也不便挑破,一切,待我從江東歸來再議。”

傍晚時分才進了軍營,得到消息的魯肅急急的趕來,看他神情驚慌,想必周瑜的病沒有起色,還未站定,魯肅已經伸手相迎,“孔明,我等你一日了,公瑾本想親自來迎你,但他的病勢沉重,無法下牀……。”

“子敬,”諸葛亮伸手拍着衣上的雪沫,“我似乎曾經提起,我對醫術也略懂一二,何不讓我爲大都督把脈,開一劑良藥讓大都督痊癒?”

看他面上的疑惑,諸葛亮也不說破,只是緩步向前,直到土屋外,便見小喬與步兒先後從屋內走出,步兒手中抱着片刻不曾離身的銅鏡,面上隱隱約約透出一絲憂慮,想也在爲周瑜憂心。

走到近前,魯肅柔聲喚道:“步兒,屋外這般寒冷,你站在這裡做什麼?”

聽到聲響,步兒轉過身,一見魯肅,便露出驚喜的神情,她歡快的跑到魯肅身旁,“爹爹,我本想回船上去,可是哥哥還未到,你怎麼來了?”

“步兒,與孔明先生見禮,”魯肅笑着側過身,步兒這才注意到走在他身旁的是諸葛亮,面上浮出淡淡的笑,衝諸葛亮福了福,不待諸葛亮回禮,魯肅已繼續道:“大都督的病勢如何?可緩解了?”

側目看見步兒面上的神情,魯肅已經猜到答案,輕聲嘆息,輕輕執了步兒的手,“孔明,請在此稍候,我進屋爲你通報。”

進得屋裡,只見適才躺在牀上的周瑜已經穿戴整齊,雖然強打了精神,但面上的病容卻令他罕見的有一種虛弱感。

坐在魯肅身側,步兒屏息注視着周瑜和諸葛亮,他們兩人神情各異,周瑜滿面厭惡和不耐,諸葛亮卻是笑顏如花,“大都督,適才我已聽子敬說起,大都督此病來得極是怪異,前一刻還好好兒的,後一刻便吐血倒地,只不知大都督此時病體如何?”

“我心中鬱悶難當,”周瑜的聲音從未有過的虛弱,虛弱得令步兒懷疑說話的人是否真是從前總是威風八面、意氣風發的大都督周瑜,“胸口如同壓了一塊大石,這塊大石令我難以喘息……。”

笑着聽周瑜講完,諸葛亮起身一禮,“大都督稍坐,待我爲大都督寫一藥方,大都督服藥之後,定能痊癒。”

一衆的人面上都浮出驚詫的神情,還未診脈,怎能開藥,可是看諸葛亮胸有成竹的神情,似乎並非作僞,將信將疑的看他運筆如飛,很快寫好藥方,握着竹簡走回交給周瑜,“大都督何不自行查看藥方是否有效?”

眼看得周瑜面上的神情在瞬間的變化,步兒斷定諸葛亮的藥方正對周瑜的病症,之前便已猜到周瑜的病因何而起,此刻看來,諸葛亮一定爲周瑜解決了令他鬱結的難題。

“欲破曹公,需用火攻,萬事皆備,只欠東風。”

聽小喬緩緩的念出藥方,步兒面色煞白,她斷定曹操必輸,前些時日從桃花處聽聞不知什麼向曹操獻計,將戰船之間用鐵鏈相連,再鋪以木板,原聽上去,覺得此計極妙,可令戰船之間如同平地一般,可是此刻卻已明白,只要一艘戰船起火,那艘船將是火種,能夠形成燎原之勢的火種,不,不是燎原之勢,是能令八十萬曹軍灰飛煙滅的火種。

萬事皆備!萬事皆備!難怪前些時日周瑜會杖責黃蓋,他是要黃蓋假意投降曹操以做內應,好計謀,真真的好計謀,地利人和周瑜都佔盡了,唯欠的,便是天時。

天時是什麼呢?那便是東風,此刻正是隆冬時節,西北風會令大火撲向江東的戰船,周瑜千算萬算,卻算漏到這一招,但諸葛亮沒有,想到草船借箭之時,他預知了三天之後的大霧,想必今日,他也預知了何時會有東風。

呆呆的站在屋外,步兒不知自己應如何是好,曹軍將要滅頂,曹操也許會死,若他死了,衝弟年幼,許昌便會落在曹丕之手,曹丕怎可能是周瑜和劉備之敵,那麼衝弟也會……。

心亂如麻,步兒急得只想流淚,她怕旁人看出端倪,緩步走到一旁,左思右想,能救曹操的,只有諸葛亮,旁人都說他喜歡自己,若求他,想必他不會拒絕吧!

料想爹爹被周瑜留下商議大戰事宜,只要單獨見到諸葛亮,便有機會說服他,快步走出營地,站在梅林旁等候諸葛亮,雖已下定決心,但心中着實忐忑不安。

不知等了多久,果見諸葛亮獨自走出營地,一見自己,他便微笑着走了過來,“步兒姑娘,你爲何獨自站在此處?淑公子呢?”

“先生,”聲音顫抖得連步兒都覺得詫異,她勉強鎮定了心神,“先生可記得你到江東之初,曾與步兒訂了一個賭約。”

“當然,”諸葛亮神情淡泊,面有笑意,“姑娘想饒了誰的性命?”

“曹操,”步兒深吸一口氣,她勇敢的直視着諸葛亮的眼眸,“步兒求先生饒曹操一命。”

眼看得那絲淺薄的笑意迅速從諸葛亮面上消散,步兒的心開始瘋狂的跳動,她覺得渾身的力量正緩慢的消散,虛弱得幾乎就要跌坐在地,幸好只過片刻,諸葛亮便緩緩道:“姑娘,這個請求請恕在下不能答應。”

第六章 第二節 羽扇綸巾擁碧幢(二)第八章 第二節 折戟沉沙鐵未銷(二)第五章 第二節 東風不與周郎便(二)第六章第二節問君能有幾多愁(二)第七章第二節映日桃花別樣紅(二)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一章 第三節 人間四月芳菲盡(三)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五章 第三節 花綻新紅葉凝碧(三)第九章第四節烈火張天照雲海(四)第十章第五節談笑胸中換星斗(五)第三章第七節南國紅豆最相思(七)第十章第三節草樹知春不久歸(三)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二章 第四節 尋得桃源好避秦(四)第二章 第七節 邂逅英雄誰似此(七)第三章第一節南國紅豆最相思(一)第一章 第七節 載花買酒少年事(七)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一章 第六節 人間四月芳菲盡(六)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八章 第一節 小桃西望那人家(一)第二章第一節芳草不迷行客路(一)第四章 第三節 坐斷東南戰未休(三)第三章 第二節 向來州縣豈徒勞(二)第八章 第三節 萬古雲霄一羽毛(三)第八章 第五節 小桃西望那人家(五)第九章第四節天下誰人不識君(四)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六章 第四節 小舟撐出柳蔭來(四)第五章 第四節 東風不與周郎便(四)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六章 第五節 小舟撐出柳蔭來(五)第六章第三節問君能有幾多愁(三)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三章 第五節 風透湘簾花滿庭(五)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四章 第一節 花飛莫遣隨流水(一)第二章第五節芳草不迷行客路(五)第一章第三節故人把酒話桑麻(三)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七章 第五節 明媚誰人不看來(五)第一章 第五節 載花買酒少年事(五)第八章 第五節 小桃西望那人家(五)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二章 第一節 尋得桃源好避秦(一)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五章 第一節 花綻新紅葉凝碧(一)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一章 第三節 人間四月芳菲盡(三)第十章第四節草樹知春不久歸(四)第一章 第三節 載花買酒少年事(三)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三章 第三節 風透湘簾花滿庭(三)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四章 第五節 花飛莫遣隨流水(五)第九章第七節烈火張天照雲海(七)第八章 第三節 折戟沉沙鐵未銷(三)第三章第六節南國紅豆最相思(六)第三章 第七節 向來州縣豈徒勞(七)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一章 第六節 人間四月芳菲盡(六)第十章第二節談笑胸中換星斗(二)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四章 第五節 花飛莫遣隨流水(五)第二章第四節芳草不迷行客路(四)第二章第三節芳草不迷行客路(三)第一章第五節故人把酒話桑麻(五)第三章 第三節 向來州縣豈徒勞(三)第五章 第六節 東風不與周郎便(六)第十章第六節草樹知春不久歸(六)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七章 第四節 明媚誰人不看來(四)楔子第一章第四節故人把酒話桑麻(四)第二章第四節芳草不迷行客路(四)第九章第四節天下誰人不識君(四)第五章第六節多少樓臺煙雨中(六)第四章第二節嫦娥應悔偷靈藥(二)第十章第六節談笑胸中換星斗(六)第五章 第五節 東風不與周郎便(五)第一章第一節故人把酒話桑麻(一)第二章 第二節 邂逅英雄誰似此(二)第十章第三節談笑胸中換星斗(三)第四章第一節嫦娥應悔偷靈藥(一)第七章第六節映日桃花別樣紅(六)第二章第六節芳草不迷行客路(六)第五章 第三節 東風不與周郎便(三)第六章 第六節 羽扇綸巾擁碧幢(六)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六章 第一節 小舟撐出柳蔭來(一)第六章第三節問君能有幾多愁(三)第七章第六節映日桃花別樣紅(六)第六章 第二節 羽扇綸巾擁碧幢(二)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二章 第四節 尋得桃源好避秦(四)第五章第五節多少樓臺煙雨中(五)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七章 第三節 明媚誰人不看來(三)第九章第五節烈火張天照雲海(五)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四章 第七節 花飛莫遣隨流水(七)第八章 第二節 折戟沉沙鐵未銷(二)第五章 第六節 東風不與周郎便(六)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四章 第四節 花飛莫遣隨流水(四)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六章 第五節 小舟撐出柳蔭來(五)第一章 第二節 載花買酒少年事(二)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一章 第四節 人間四月芳菲盡(四)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二章 第六節 尋得桃源好避秦(六)第四章第七節嫦娥應悔偷靈藥(七)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二章 第七節 尋得桃源好避秦(七)第七章第二節映日桃花別樣紅(二)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二章 第三節 尋得桃源好避秦(三)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一章 第四節 人間四月芳菲盡(四)第三章第五節南國紅豆最相思(五)第三章 第四節 向來州縣豈徒勞(四)第四章 第一節 坐斷東南戰未休(一)第三章 第六節 向來州縣豈徒勞(六)第三章第五節南國紅豆最相思(五)第四章 第七節 坐斷東南戰未休(七)第七章第二節映日桃花別樣紅(二)第六章 第四節 羽扇綸巾擁碧幢(四)
第六章 第二節 羽扇綸巾擁碧幢(二)第八章 第二節 折戟沉沙鐵未銷(二)第五章 第二節 東風不與周郎便(二)第六章第二節問君能有幾多愁(二)第七章第二節映日桃花別樣紅(二)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一章 第三節 人間四月芳菲盡(三)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五章 第三節 花綻新紅葉凝碧(三)第九章第四節烈火張天照雲海(四)第十章第五節談笑胸中換星斗(五)第三章第七節南國紅豆最相思(七)第十章第三節草樹知春不久歸(三)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二章 第四節 尋得桃源好避秦(四)第二章 第七節 邂逅英雄誰似此(七)第三章第一節南國紅豆最相思(一)第一章 第七節 載花買酒少年事(七)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一章 第六節 人間四月芳菲盡(六)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八章 第一節 小桃西望那人家(一)第二章第一節芳草不迷行客路(一)第四章 第三節 坐斷東南戰未休(三)第三章 第二節 向來州縣豈徒勞(二)第八章 第三節 萬古雲霄一羽毛(三)第八章 第五節 小桃西望那人家(五)第九章第四節天下誰人不識君(四)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六章 第四節 小舟撐出柳蔭來(四)第五章 第四節 東風不與周郎便(四)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六章 第五節 小舟撐出柳蔭來(五)第六章第三節問君能有幾多愁(三)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三章 第五節 風透湘簾花滿庭(五)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四章 第一節 花飛莫遣隨流水(一)第二章第五節芳草不迷行客路(五)第一章第三節故人把酒話桑麻(三)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七章 第五節 明媚誰人不看來(五)第一章 第五節 載花買酒少年事(五)第八章 第五節 小桃西望那人家(五)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二章 第一節 尋得桃源好避秦(一)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五章 第一節 花綻新紅葉凝碧(一)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一章 第三節 人間四月芳菲盡(三)第十章第四節草樹知春不久歸(四)第一章 第三節 載花買酒少年事(三)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三章 第三節 風透湘簾花滿庭(三)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四章 第五節 花飛莫遣隨流水(五)第九章第七節烈火張天照雲海(七)第八章 第三節 折戟沉沙鐵未銷(三)第三章第六節南國紅豆最相思(六)第三章 第七節 向來州縣豈徒勞(七)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一章 第六節 人間四月芳菲盡(六)第十章第二節談笑胸中換星斗(二)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四章 第五節 花飛莫遣隨流水(五)第二章第四節芳草不迷行客路(四)第二章第三節芳草不迷行客路(三)第一章第五節故人把酒話桑麻(五)第三章 第三節 向來州縣豈徒勞(三)第五章 第六節 東風不與周郎便(六)第十章第六節草樹知春不久歸(六)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七章 第四節 明媚誰人不看來(四)楔子第一章第四節故人把酒話桑麻(四)第二章第四節芳草不迷行客路(四)第九章第四節天下誰人不識君(四)第五章第六節多少樓臺煙雨中(六)第四章第二節嫦娥應悔偷靈藥(二)第十章第六節談笑胸中換星斗(六)第五章 第五節 東風不與周郎便(五)第一章第一節故人把酒話桑麻(一)第二章 第二節 邂逅英雄誰似此(二)第十章第三節談笑胸中換星斗(三)第四章第一節嫦娥應悔偷靈藥(一)第七章第六節映日桃花別樣紅(六)第二章第六節芳草不迷行客路(六)第五章 第三節 東風不與周郎便(三)第六章 第六節 羽扇綸巾擁碧幢(六)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六章 第一節 小舟撐出柳蔭來(一)第六章第三節問君能有幾多愁(三)第七章第六節映日桃花別樣紅(六)第六章 第二節 羽扇綸巾擁碧幢(二)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二章 第四節 尋得桃源好避秦(四)第五章第五節多少樓臺煙雨中(五)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七章 第三節 明媚誰人不看來(三)第九章第五節烈火張天照雲海(五)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四章 第七節 花飛莫遣隨流水(七)第八章 第二節 折戟沉沙鐵未銷(二)第五章 第六節 東風不與周郎便(六)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四章 第四節 花飛莫遣隨流水(四)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六章 第五節 小舟撐出柳蔭來(五)第一章 第二節 載花買酒少年事(二)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一章 第四節 人間四月芳菲盡(四)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二章 第六節 尋得桃源好避秦(六)第四章第七節嫦娥應悔偷靈藥(七)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二章 第七節 尋得桃源好避秦(七)第七章第二節映日桃花別樣紅(二)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二章 第三節 尋得桃源好避秦(三)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一章 第四節 人間四月芳菲盡(四)第三章第五節南國紅豆最相思(五)第三章 第四節 向來州縣豈徒勞(四)第四章 第一節 坐斷東南戰未休(一)第三章 第六節 向來州縣豈徒勞(六)第三章第五節南國紅豆最相思(五)第四章 第七節 坐斷東南戰未休(七)第七章第二節映日桃花別樣紅(二)第六章 第四節 羽扇綸巾擁碧幢(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