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第六節天下誰人不識君(六)

聽曹丕咬牙切齒的咒罵,司馬懿猜不透他真實的想法,只以沉默應對,斥罵半晌,曹丕突然頓住,“仲達,朕要寫封信給她,讓她知道自己的身份。”

信?垂手站在案几下,看他一揮而就,親手蓋上印信,又以紅蠟封口,“仲達,這封信派快馬送去建業。”

又下雨了,魯班和魯育坐在身旁,歡快的踢着雙腿,咬着手中的點心,步兒展開手中的粗繭紙,那鮮紅的印信無言的訴說着曹丕的惱怒,面上露出淡淡的微笑,將信紙在空中抖動,信紙應手展開,曹丕在信中所寫的每一個字都像一柄牛毛細刀扎進自己心裡,扎得自己的心鮮血淋漓,痛不可當。

“娘,”垂下首,魯育伸長手臂,“點心很香甜,娘也吃。”

微笑着接過半塊點心,放進口中細細品嚐,桂花的甜香在口中變得苦澀了,原來連曹丕都拋棄自己了,是自己蠢吧他已是皇帝,爲何要聽自己的勸解呢?只可惜了曹丕滿腹的才華,那般才華洋溢的人,原不因落得這般的下場。

“步兒,”議完事的孫權看上去心事重重,想必蜀地又有異動吧微笑着站起身,“我四處找你們,原來在這裡。”

看他笑吟吟的將魯班和魯育抱在懷裡,與她們輕聲閒聊數句,這才擡起首,“步兒,張飛死了。”

心中一抖,不及細想,孫權已低聲道:“張飛原在閬中領兵,劉備登基爲帝時,他回到成都,聽聞他鎮日吵着要劉備發兵爲關羽報仇,劉備好言安撫,本待即時起兵,但因諸葛亮和趙雲勸阻,這才作罷。

張飛回到閬中之後,鎮日裡飲酒,酒醉之後,便鞭打軍士,每日都有軍士被鞭打至死,軍情激奮,後來他聽到風聲,劉備將要起兵,使命範疆和張達三日內準備白盔白甲以備起兵,範疆和張達幾經籌措,終未在預期內準備好白盔白甲,張飛大怒,將兩人綁在樹上鞭打,並嚴令兩人第二日準備妥當白盔白甲,否則軍法從事。

範疆和張達商議之下,均覺得與其坐以待斃,不如主動出擊,兩人便趁張飛大醉,深夜執得刃進了張飛的大營,將他殺死之後,帶着他的首級逃過江,守軍……。”

守軍定然以爲是大功一件,卻不知是引禍入門,在劉備心中,關羽和張飛均因江東而死,無論是否是因爲私仇,他都會起兵,難怪孫權會如此憂心忡忡,伸手與他的手相握,心下微覺愧疚。

“步兒,我已命人加強守衛,只望能夠將劉備的復仇大軍阻在門外,”孫權輕聲的嘆息,步兒卻覺得他似乎並不覺得劉備的大軍會帶來滅國的威脅,“幸好劉備已折了關羽和張飛……。”

“權,”步兒語氣沉重得連孫權都覺得詫異,“我想你一定要認真對待,關羽、張飛與劉備桃園結義,數十年生死相依,是生死相許的兄弟,他心中悲痛之下,難免會傾舉國之兵來犯,更何況有了荊州,他纔有一統天下的基石……。”

“我明白,”孫權伸手輕輕撫着步兒顫抖的肩,“放心吧”

放心?如何能夠放下心來?這般想着,注視着孫權快步離開,這才執着魯班和魯育緩緩走回自己居住的庭院,一眼看見孫老夫人,不由大覺詫異,她可是稀客,幾乎從未踏進庭院的大門,今日怎會來了?

“母親。”

急急的屈身行禮,面上帶着笑意,站起身來,正待說話,不妨迎面一掌,只覺得左頰火燒一般的疼痛,愣怔之下,又被擊一掌,左側的臉頰高高的腫起。

“你這個賤人,”孫老夫人幾乎是從牙縫中擠出這兩個字,她示意侍女將嚇得呆住了魯班和魯育帶走,“你可知道因爲你一已之私,給江東帶來了滅國之禍,我若是權兒,便立時將你斬成肉醬,滾,現在立刻滾。”

第二擊時,已然明白她的來意,她知道了,想必孫權早已猜到關羽之死與自己的關係,他雖不怪責自己,但總是自己虧欠了他,並不介意這兩掌,只有一種解脫的輕鬆,步兒後退一步,屈身向孫老夫人行禮告辭。

屋內寂靜無聲,孫老夫人坐在窗旁,眺望着窗外如洗的碧空,她的神情有一絲落寞,嘴角卻掛着淡淡的笑,滿頭的白髮挽了一個鬆鬆的髮髻,搖搖欲墜的插着一根金釵,這許多年來,孫權從未見她的服飾如今日般隨意,聽到腳步聲,她緩緩的轉過頭,微微一笑,又慢慢的迴轉過去。

只尋思着如何開口爲步兒求情,自步兒進府後,孫老夫人對她的不喜溢於言表,甚至完全不加修飾,但每每是步兒違反了府中的規定,也算是情有可原,唯獨此事,明明步兒無錯,卻被母親趕出府去……。

“權兒,”自繼承王位之後,孫老夫人均以仲謀相稱,今日突然恢復了從前的稱呼,不由令孫權愣住了,半晌纔回過神,“權兒,你是來爲她求情的吧”

禁不住垂下首,心中暗想,難道母親已經猜到關羽之事是步兒所爲?若果真如此,自己該如何是好?

“你不用說了,”孫老夫人優雅的起身,伸手捋着鬢邊的碎髮,“我知道你的想法,即使她真的設計殺了關羽,引來蜀國的大軍,你想必也不會怪責她吧”

果真猜到了,孫權心中一緊,這般一來,要說服她就更加的困難,面上浮出苦笑,正要開言,卻聽孫老夫人淡然道:“江東你是主,你不怪責她,我這個老太婆何必多事?”

這平淡的話語令孫權有些不知所措,他判斷不出孫老夫人真實的想法是什麼,但從語氣推測,她似乎沒有一絲怒氣,“權兒,這些年來,娘在一旁冷眼看去,你不覺得累嗎?”

心中一動,緩緩的擡首,滿面的疑惑,卻見孫老夫人一臉心痛,“這些年來,我知道你心裡的苦,你那般的喜歡她,你爲她所做的事,就是一塊冰,都會融化,可是她偏偏沒有,在她心裡,對你仍在隔閡,那隔閡來自魯肅,她恨關羽,在心裡也對你有隔閡,她覺得若非魯肅爲了江東,也不會那般早就亡逝,對嗎?”

原來母親在一旁,早已將一切都盡收於眼底,孫權默默的點了點頭,“的確如此,可是她……。”

“她既然不表露,你也不能揭破,”孫老夫人淡然笑着,“權兒,你累了嗎?”

“母親,”孫權垂首沉吟片刻,“如果我說不累,您相信嗎?”

“當然,”孫老夫人的語氣突然冷了下來,“你這些年,爲了討好她,何曾累過?”

沉默了許久,孫權淡然道:“母親,在居巢遇到步兒時,我就下定決心一定要娶她爲妻,沒想到一別之後,竟然在十年之後再與她重逢,十年,那麼漫長的相思,在見到她的一剎那,我突然覺得一切的煎熬都是值得的,我很快便發現她並不喜歡我,可是沒關係,我可以喜歡她,母親,在得到她之前,我害怕得不到,得到之後,我又害怕失去她,我加意的待她好,不求任何回報。”

趁着轉身的剎那,孫老夫人拭去了眼角的淚,她從不知道自己竟然會被自己的兒子所感動,“我知道,我都知道,這些年,你所做的一切,我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這一次,就讓娘幫幫你吧”

不明的以的瞪大眼眸,孫老夫人優雅的轉身坐了下來,“劉備軍出蜀地,想必她已明白自己鑄成了大錯,所以我趕她走的時候,她並無一句怨言,此時若你去接她,她一定會爲你感動的,權兒,母親能爲你做的,就只有這些了。”

萬分感動,禁不住跪了下來,“母親……。”

“快去吧”孫老夫人慈愛的伸手撫了撫孫權,“若當日沒有放走劉備,也不會有今日之禍,一切都是命中註定,能夠因勢利導,將情勢化爲對已方有利,也算一場造化吧”

急急趕到魯府,已是中夜,應門的門子一見孫權,就瞪大了眼睛,正要跪下,他已快步進了庭院,月光如水,映得初春的庭院欣欣向榮,後院的花木扶蘇,桃花開得正豔,急風吹過,衣襟落滿了緋色的花瓣。

站在門外稍稍平息了急促的喘息,這才推門而入,屋裡很黑,步兒躺在窗下的榻上,睡得正沉,緩步走到榻邊坐下,月光落在她的面頰上,令她的肌膚如同透明的一般,花瓣般的嘴脣微張,即使在酣睡中,也令她如同在微笑一般。

潮水般的愛意再次將孫權淹沒,即使只是看着她,也覺得那般的幸福,忍不住俯身在她面頰上輕輕一吻,戀戀不捨的起身,她已睜開眼眸,睡眼朦朧的盯着自己,笑容如鮮花般綻開,“步兒,回家吧。”

那一瞬間,清晰的看見步兒面上的感動,儘管只一閃而過,可是那表情卻真切得令孫權異樣興奮,就在這一刻,終於走進她的心裡了吧

“母親那邊兒,我已經賠過罪了,”孫權微微一笑,“母親不會再怪罪你了。”

如同未睡醒一般,步兒安靜的坐着,她似乎在回想所發生的一切,孫權沉默的凝視着她,過了半晌,她緩緩轉首,長長的睫毛輕輕抖動,“關羽,是我請呂蒙殺的,若不是他,爹爹不會死。”

心如刀絞的看着她面上又浮出茫然和剜心一般的疼痛,她微微揚着眉,“爹爹爲了荊州殫精竭慮,若有機會取回荊州,爹爹……,可恨關羽明明知道爹爹患疾,仍然強邀他去相會,若非爲了三郡之地,爹爹如何會……?”

即使相隔了這般久遠,步兒面上的痛苦仍然如新,孫權將她護在懷裡,輕輕撫着她單薄的背,“我原以爲諸葛先生能夠阻止劉備,不曾想還是引了劉備舉兵來犯,令江東陷入危機之中……。”

“沒關係,”孫權柔聲打斷她,輕聲道:“即使沒有關羽,張飛的仇劉備也非報不可,再者說,他對荊州的覬覦之心已非一日,只不過大戰提早而已,而且有一事對我們有利,那就是劉備對諸葛亮心存罅隙,以諸葛亮的智慧,江東的確難有敵手,所以,咱們不一定完全沒有機會,更何況……。”

孫權突然頓住,“回去吧母親還在等我們。”

冷月寂寂,孫老夫人站在桃花樹下,風吹過,漫天都是桃花的花瓣,那麼的討厭,每一片花瓣上都似乎浮着步兒精緻美麗的臉,尤其是她額間的那朵桃花,那麼的栩栩如生,厭惡得連心都蜷縮了。

“太夫人,”侍女的聲音彷彿夢囈,“吳侯回府了。”

“步夫人呢?”整肅了心情,緩緩轉身,不知爲什麼,此時又覺得異樣的後悔,若果真將她趕出府出,仲謀也不會有異議吧畢竟是她引來了劉備的舉國之兵,“她也回來了嗎?”

“是,”彷彿感應到她內心的不悅,侍女的聲音輕柔如風,“吳侯攜步夫人一同回府。”

果然還是回來了,孫老夫人微笑着轉過身,“那我就放心了,下去歇着吧。”

天微明時,已完全清醒了,身旁的孫權酣睡正甜,即使在夢中,他也眉心緊鎖,前方的戰報雖未送到,但初出茅廬的孫桓絕不會是老奸巨滑、能征善戰的劉備的對手,想必敗報不日即到。

細細想來,呂蒙曾經感嘆過,陸遜是一個極難得的人才,當日並未放在心上,呂蒙去世後,他毅然辭去了一應的職務,想必是因爲呂蒙之死吧

想到呂蒙,忍不住垂首看了看孫權,從表面上看,呂蒙是死於疾病,而且江東衆人也表現得痛不可當,但從張昭不經意間的言辭和態度推測,呂蒙的死也許並非那麼簡單,可是一切都天衣無縫,完全無跡可尋,放眼江東,敢殺呂蒙的,除了孫權再無旁人,但這般做無異是自毀長城,有百害而無一利……。

心潮起伏,侍候孫權用了早膳,又隨他到書房,剛剛坐定,將清水注入硯臺中,張昭就滿面惶急的闖了進來,“主公,不好了,孫桓兵敗出秭歸……。”

手輕輕一抖,墨條從中折斷,擡首看了看張昭,這才轉首凝視孫權,他神情不變,只是認真的另挑了一塊墨條,交到步兒手中,淡然道:“孤知道了,去傳命,半個時辰後,堂上議事。”

心神不寧的硯着墨,孫權卻全神貫注的奮筆疾書,聽得書房外腳步聲雜亂,步兒放下墨條,快步走到門旁,卻是小桃笑容滿面的提着竹籃站在門外,“夫人,今年蜀國蜜柑豐收,諸葛丞相特命人送來十筐,這是先期到的兩筐,送來給夫人嚐鮮。”

“嗯,”微笑着看了看竹籃中飽滿通紅的蜜柑,“既然是先期送來的,先送去給太夫人吧待後續的到了,記着送其他夫人每人一籃。”

注視着小桃遠去,步兒倚門而立,屈指算來已十數年,不曾想當年在赤壁江旁與諸葛亮的一個玩笑,他卻年年不忘,與劉備的虛僞相較,他纔是真正的赤誠君子。

正想得出神,卻聽孫權在身後輕喚:“步兒。”

轉過身,孫權已放下筆,“你去陪母親吧想必她也得到了消息,此刻正心亂如麻。”

第十章第二節草樹知春不久歸(二)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三章 第五節 風透湘簾花滿庭(五)第二章 第六節 邂逅英雄誰似此(六)第八章 第四節 折戟沉沙鐵未銷(四)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四章 第七節 花飛莫遣隨流水(七)第八章 第二節 折戟沉沙鐵未銷(二)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七章 第一節 明媚誰人不看來(一)第九章第四節天下誰人不識君(四)第八章 第七節 萬古雲霄一羽毛(七)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四章 第七節 花飛莫遣隨流水(七)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一章 第四節 人間四月芳菲盡(四)第七章第四節映日桃花別樣紅(四)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一章 第二節 人間四月芳菲盡(二)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八章 第四節 小桃西望那人家(四)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五章 第一節 花綻新紅葉凝碧(一)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七章 第三節 明媚誰人不看來(三)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二章 第二節 尋得桃源好避秦(二)第二章第七節芳草不迷行客路(七)第三章 第五節 向來州縣豈徒勞(五)第五章 第七節 東風不與周郎便(七)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七章 第二節 明媚誰人不看來(二)第七章第一節映日桃花別樣紅(一)第五章第四節多少樓臺煙雨中(四)第九章第一節天下誰人不識君(一)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四章 第六節 花飛莫遣隨流水(六)第二章第四節芳草不迷行客路(四)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二章 第七節 人間四月芳菲盡(七)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二章 第七節 尋得桃源好避秦(七)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七章 第五節 明媚誰人不看來(五)第五章第三節多少樓臺煙雨中(三)第八章第三節猶恐相逢是夢中(三)第三章 第六節 向來州縣豈徒勞(六)第六章第六節問君能有幾多愁(六)第一章 第五節 載花買酒少年事(五)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三章 第一節 風透湘簾花滿庭(一)第一章 第二節 載花買酒少年事(二)第一章 第五節 載花買酒少年事(五)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四章 第一節 花飛莫遣隨流水(一)第八章 第一節 折戟沉沙鐵未銷(一)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二章 第五節 尋得桃源好避秦(五)第一章第一節故人把酒話桑麻(一)第二章第一節芳草不迷行客路(一)第一章第四節故人把酒話桑麻(四)第一章 第六節 載花買酒少年事(六)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二章 第三節 尋得桃源好避秦(三)第二章 第三節 邂逅英雄誰似此(三)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八章 第一節 小桃西望那人家(一)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五章 第六節 花綻新紅葉凝碧(六)第九章第三節烈火張天照雲海(三)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一章 第六節 人間四月芳菲盡(六)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八章 第四節 小桃西望那人家(四)第八章 第六節 小桃西望那人家(六)第十章第四節草樹知春不久歸(四)第五章 第三節 東風不與周郎便(三)第四章第七節嫦娥應悔偷靈藥(七)第一章 第四節 載花買酒少年事(四)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七章 第七節 明媚誰人不看來(七)第四章第二節嫦娥應悔偷靈藥(二)第九章 第二節 萬古雲霄一羽毛(二)第二章 第六節 邂逅英雄誰似此(六)第三章第五節南國紅豆最相思(五)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二章 第七節 人間四月芳菲盡(七)第二章 第四節 邂逅英雄誰似此(四)第九章第六節烈火張天照雲海(六)第一章 第三節 載花買酒少年事(三)第九章第三節烈火張天照雲海(三)第十章第五節草樹知春不久歸(五)第八章 第七節 折戟沉沙鐵未銷(七)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三章 第二節 風透湘簾花滿庭(二)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二章 第七節 尋得桃源好避秦(七)第一章第四節故人把酒話桑麻(四)第三章第一節南國紅豆最相思(一)第六章第五節問君能有幾多愁(五)第八章第六節猶恐相逢是夢中(六)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四章 第一節 花飛莫遣隨流水(一)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一章 第四節 人間四月芳菲盡(四)第一章第二節故人把酒話桑麻(二)第十章第四節草樹知春不久歸(四)第八章 第三節 萬古雲霄一羽毛(三)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三章 第六節 風透湘簾花滿庭(六)第六章 第四節 羽扇綸巾擁碧幢(四)第八章 第五節 折戟沉沙鐵未銷(五)第二章 第七節 邂逅英雄誰似此(七)第八章 第七節 折戟沉沙鐵未銷(七)第二章 第三節 邂逅英雄誰似此(三)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一章 第二節 人間四月芳菲盡(二)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七章 第一節 明媚誰人不看來(一)第三章第五節南國紅豆最相思(五)第八章 第四節 折戟沉沙鐵未銷(四)第一章 第二節 載花買酒少年事(二)第八章 第五節 萬古雲霄一羽毛(五)第五章 第二節 東風不與周郎便(二)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六章 第二節 小舟撐出柳蔭來(二)第九章第五節天下誰人不識君(五)第三章第二節南國紅豆最相思(二)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六章 第四節 小舟撐出柳蔭來(四)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八章 第二節 小桃西望那人家(二)第五章 第一節 東風不與周郎便(一)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二章 第四節 尋得桃源好避秦(四)第三章 第一節 向來州縣豈徒勞(一)
第十章第二節草樹知春不久歸(二)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三章 第五節 風透湘簾花滿庭(五)第二章 第六節 邂逅英雄誰似此(六)第八章 第四節 折戟沉沙鐵未銷(四)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四章 第七節 花飛莫遣隨流水(七)第八章 第二節 折戟沉沙鐵未銷(二)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七章 第一節 明媚誰人不看來(一)第九章第四節天下誰人不識君(四)第八章 第七節 萬古雲霄一羽毛(七)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四章 第七節 花飛莫遣隨流水(七)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一章 第四節 人間四月芳菲盡(四)第七章第四節映日桃花別樣紅(四)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一章 第二節 人間四月芳菲盡(二)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八章 第四節 小桃西望那人家(四)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五章 第一節 花綻新紅葉凝碧(一)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七章 第三節 明媚誰人不看來(三)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二章 第二節 尋得桃源好避秦(二)第二章第七節芳草不迷行客路(七)第三章 第五節 向來州縣豈徒勞(五)第五章 第七節 東風不與周郎便(七)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七章 第二節 明媚誰人不看來(二)第七章第一節映日桃花別樣紅(一)第五章第四節多少樓臺煙雨中(四)第九章第一節天下誰人不識君(一)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四章 第六節 花飛莫遣隨流水(六)第二章第四節芳草不迷行客路(四)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二章 第七節 人間四月芳菲盡(七)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二章 第七節 尋得桃源好避秦(七)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七章 第五節 明媚誰人不看來(五)第五章第三節多少樓臺煙雨中(三)第八章第三節猶恐相逢是夢中(三)第三章 第六節 向來州縣豈徒勞(六)第六章第六節問君能有幾多愁(六)第一章 第五節 載花買酒少年事(五)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三章 第一節 風透湘簾花滿庭(一)第一章 第二節 載花買酒少年事(二)第一章 第五節 載花買酒少年事(五)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四章 第一節 花飛莫遣隨流水(一)第八章 第一節 折戟沉沙鐵未銷(一)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二章 第五節 尋得桃源好避秦(五)第一章第一節故人把酒話桑麻(一)第二章第一節芳草不迷行客路(一)第一章第四節故人把酒話桑麻(四)第一章 第六節 載花買酒少年事(六)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二章 第三節 尋得桃源好避秦(三)第二章 第三節 邂逅英雄誰似此(三)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八章 第一節 小桃西望那人家(一)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五章 第六節 花綻新紅葉凝碧(六)第九章第三節烈火張天照雲海(三)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一章 第六節 人間四月芳菲盡(六)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八章 第四節 小桃西望那人家(四)第八章 第六節 小桃西望那人家(六)第十章第四節草樹知春不久歸(四)第五章 第三節 東風不與周郎便(三)第四章第七節嫦娥應悔偷靈藥(七)第一章 第四節 載花買酒少年事(四)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七章 第七節 明媚誰人不看來(七)第四章第二節嫦娥應悔偷靈藥(二)第九章 第二節 萬古雲霄一羽毛(二)第二章 第六節 邂逅英雄誰似此(六)第三章第五節南國紅豆最相思(五)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二章 第七節 人間四月芳菲盡(七)第二章 第四節 邂逅英雄誰似此(四)第九章第六節烈火張天照雲海(六)第一章 第三節 載花買酒少年事(三)第九章第三節烈火張天照雲海(三)第十章第五節草樹知春不久歸(五)第八章 第七節 折戟沉沙鐵未銷(七)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三章 第二節 風透湘簾花滿庭(二)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二章 第七節 尋得桃源好避秦(七)第一章第四節故人把酒話桑麻(四)第三章第一節南國紅豆最相思(一)第六章第五節問君能有幾多愁(五)第八章第六節猶恐相逢是夢中(六)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四章 第一節 花飛莫遣隨流水(一)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一章 第四節 人間四月芳菲盡(四)第一章第二節故人把酒話桑麻(二)第十章第四節草樹知春不久歸(四)第八章 第三節 萬古雲霄一羽毛(三)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三章 第六節 風透湘簾花滿庭(六)第六章 第四節 羽扇綸巾擁碧幢(四)第八章 第五節 折戟沉沙鐵未銷(五)第二章 第七節 邂逅英雄誰似此(七)第八章 第七節 折戟沉沙鐵未銷(七)第二章 第三節 邂逅英雄誰似此(三)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一章 第二節 人間四月芳菲盡(二)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七章 第一節 明媚誰人不看來(一)第三章第五節南國紅豆最相思(五)第八章 第四節 折戟沉沙鐵未銷(四)第一章 第二節 載花買酒少年事(二)第八章 第五節 萬古雲霄一羽毛(五)第五章 第二節 東風不與周郎便(二)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六章 第二節 小舟撐出柳蔭來(二)第九章第五節天下誰人不識君(五)第三章第二節南國紅豆最相思(二)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六章 第四節 小舟撐出柳蔭來(四)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八章 第二節 小桃西望那人家(二)第五章 第一節 東風不與周郎便(一)卷一:去年今日此門中 第二章 第四節 尋得桃源好避秦(四)第三章 第一節 向來州縣豈徒勞(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