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 亡齊

濟水是條古河,曾經與黃河、長江、淮河並稱四瀆。千百年來,隨着地理環境的變化,黃河多次改道,已經將濟水吞噬的難覓影蹤。我們唯有從《禹貢》中還能看到濟水的走向:“導水東流爲濟,入於河,溢爲滎,東出於陶邱北,又東至於菏,又東北會於汶,又北東入於海。”

曲折蜿蜒的濟水,如同一座流淌的長城,拱衛着齊國。齊國百萬大軍聚集於此,誓死抵抗秦國的虎狼之師,保護家園不受侵害。

齊王建並非沒有值得誇耀之處,正是因爲他卓越的組織能力,才使齊國快速建立起一道鋼鐵防線。可這道防線越是牢不可破,我們就越感到悲哀。當齊王建的生搬硬套和王賁的變化多端相碰撞,結果是那麼荒唐和可笑。

濟水作爲齊國重要的外圍防線並沒有改變,但是戰國的局勢卻已經滄海桑田。齊王建在濟水駐兵,西拒強秦,但他忘記楚國和燕國已滅,南北門戶大開,到處是秦軍的進攻路線。

既然有捷徑可走,王賁當然不會爲了證明矛尖還是盾硬,跟齊軍在濟水展開大戰。他率領秦國大軍繞過齊軍的佈防,從燕國南部發兵,一路穿行在無人防守的華北平原,走走停停,歇歇逛逛,重溫樂毅當年伐齊的長征路。當秦軍士兵還沉浸在緬懷英烈的氛圍中時,齊國都城臨淄已經赫然在目。

老天爲何對王賁如此偏愛,又一項歷史記錄誕生。在他伐魏和伐齊的戰役中,兩次都不損一兵一將攻至敵方都城,這是軍事史上至今無人能夠超越的高度。

更加稀奇的是,秦軍深入齊國大後方,迅速佔領齊國長城,將濟水河畔駐紮的齊兵拒諸齊境之外。秦國和齊國主客異位,強盜把主人關在門外,簡直滑天下之大稽。

齊王建的防守戰術,完全按照六國尚在時設定,根本不考慮環境和形勢的變化,導致齊國的百萬大軍英雄無用武之地。難道讓他們自己叩關救國,親手搗毀齊國的堅城?

面對自己糟糕的佈局安排,齊王建內心交織着悔恨和羞愧。倘若能多動一番腦筋,也不會輕易就落到今天的局面。

人在精神恍惚的時候,比較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擾和影響。用兵之法,攻心爲上,王賁知道想要不戰而勝,這是最好的時候。他聯繫上那些被秦國重金買通的齊國官員,指使他們在齊王建面前勸降:齊國大勢已去,掙扎徒勞無益,早降早利索,早死早投胎。

臨淄城外盡是不可戰勝的秦國雄兵,自己部隊又無法回師救駕,齊王建徹底失去抵抗的信心。在滿朝奸臣的慫恿下,他給始皇帝準備了很多禮物,要駕車到秦國去和平談判。

齊王建此舉贏得百官稱讚,齊國上下人心思秦,看來尉繚當初的收買之策的確高瞻遠矚。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能夠在齊國的黑金政權中獨善其身者,我們必須在歷史中爲他濃妝淡抹。

齊王建的馬車行至臨淄東門,被戰國曆史上最有骨氣的門衛攔住:“大王不能走,齊國設立國君的目的,是爲了江山社稷,還是爲了讓您有個職位?”

齊王建:“是爲了國家。”

門衛:“既然是爲了國家才設立君王,那您爲什麼還要離開自己的國家而到秦國去呢?”

齊王建被門衛的愛國情操所感動,調轉車頭返回王宮。即墨大夫是齊國的忠貞之士,他看到齊王建回心轉意,急忙獻計抗秦:“齊地方數千裡,帶甲數百萬。夫三晉大夫皆不便秦,而在阿、甄之間者百數;王收而與之百萬人之衆,使收三晉之故地,即臨晉之關可以入矣。鄢郢大夫不欲爲秦,而在城南下者百數,王收而與之百萬之師,使收楚故地,即武關可以入矣。如此,則齊威可立,秦國可亡,豈特保其國家而已哉!”

齊國之境方圓連綿千里,有數百萬武裝部隊,他們正在努力回援齊都,不用擔心王賁的包圍。韓、趙、魏三國滅亡後,殘餘的官員不願意降秦,都逃亡至阿城和甄城,如果齊國給他們提供兵馬、武器支援,讓他們去收復三晉的舊地,就可以重新對秦國構成威脅。楚國被滅後,鄢城和郢城的官員也不願意降秦,都藏匿在南城。齊國把羣人組織起來,交給他們百萬大軍,讓他們去收復楚國原來的土地,秦國只能被趕回陝西。這樣一來,各國重新建立,秦國將飽受打擊,而齊國則威於天下,四海敬服。

齊王建沒有聽從即墨大夫的建議,他已經被國君的責任壓的喘不過氣,不想再用生命去等待遙不可及的希望,還是投降一了百了。聽說五國的亡君待遇都還不錯,與其玩命抗爭,還不如早點頤養天年。

經過討價還價,齊王建得到始皇帝欽賜的五百里封地作爲投降的條件。這個意外的收穫讓他喜不勝收,看來投降的選擇相當明智,日後可以抱着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踏實過日子了。

齊王建回國後大開城門,列隊歡迎王賁入城接管臨淄。進行過政權交接之後,他被王賁派兵送往封地。行走在通往共地的路上,齊王建幻想着未來的豐富多彩。秦國對他很夠意思,封賞了不少金銀財寶,擺脫掉帝王之業的困擾,他終於可以過上無憂無慮的生活。

齊王建來到共地之後,被秦兵安置在一片種滿松柏的樹林中。並且告訴他封地雖有五百里,但他的活動範圍不能超出樹林。不只齊王建傻眼了,我們也爲他鳴不平,帶來的錢財都不能充飢,一代齊王又不會爬樹摘果子,日後該如何生存?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齊王建如果骨頭夠硬,敢跟秦國死拼的話,或許能得到對手的尊重。像他這種貪生怕死之輩,始皇帝看不入眼,正好拿來羞辱。

齊王建每日餐風飲露,養尊處優的他受不起這樣的折騰,沒多久便飢餓而死。六國的君王只有他遭遇最慘,提醒後人獻諛者的下場。

歷史的審美角度讓人讚歎,把血腥的七國紛爭結束在鬱鬱蔥蔥的松柏之間,不知這算不算一種浪漫主義情懷。當我們靜靜的聆聽樹葉婆娑,會暫時忘卻塵世的喧囂。浮生猶如綺夢,那些帝王興衰,那些人間紛擾,一幕幕嬉笑怒罵,一場場悲歡離合,都好比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站在六國覆亡的城頭,我們終於可以撥開歷史的煙塵,看清楚整個戰國。烽火狼煙,永不再燃,萬里山河,凝裝欲新。始皇帝實現了對自己的承諾,他是秦國的王,也是天下的王。

始皇的功績與天地兮比壽,與日月兮齊光。但是能做好秦國的王,未必也能做好天下的王。他贏了天下,只是天下。

十 白起功高震主二十五 說寂寞誰甘寂寞九十五 扶不起的扶蘇玉皇大帝那些事兒六十五 英雄的輓歌二十四 秦昭襄王死了九十六 蒙恬抱恨而終四十五 十年前的間諜案五 走進彼此的生命二十七 蒙氏家族第一代三 流浪在趙國的日子四十八 楚國的宮廷陰謀(2)九十八 大澤鄉的咆哮九 長平之戰(3)三 流浪在趙國的日子二十七 蒙氏家族第一代四十五 十年前的間諜案二十二 清掃政治流氓十九 小人物放光芒八十八 不取南方誓不休八十八 不取南方誓不休八十二 皇權的神話(2)九十八 大澤鄉的咆哮二 誰是最可恨的人十八 秦趙再起爭端(2)七十 荊軻刺秦王(3)八十二 皇權的神話(2)六 包裝嬴異人三 流浪在趙國的日子六十九 荊軻刺秦王(2)三十四 最後一次合縱(2)八十四 英擊博浪沙八十四 英擊博浪沙六十八 荊軻刺秦王(1)二十五 說寂寞誰甘寂寞八十 亡齊七十三 荊軻刺秦王終結篇(6)八十四 英擊博浪沙十 白起功高震主八十三 當皇帝愛上旅遊二 誰是最可恨的人九 長平之戰(3)九十 坑儒案九十一 像趙高那樣做太監六十 韓非留下的記憶(3)玉皇大帝那些事兒七十五 軍權傾扎六十八 荊軻刺秦王(1)五十九 韓非留下的記憶(2)玉皇大帝那些事兒九十一 像趙高那樣做太監十六 始皇帝的父親二 誰是最可恨的人八十 亡齊二十一 東周的滅亡(2)十七 秦趙再起爭端(1)九十 坑儒案五十三 第一次統一戰役六十七 亡趙八十九 焚書案八十三 當皇帝愛上旅遊十一 大難不死必有後福五十八 韓非留下的記憶(1)十三 強大的競爭對手五十八 韓非留下的記憶(1)二十 東周的滅亡(1)二十七 蒙氏家族第一代四十五 十年前的間諜案十六 始皇帝的父親九十 坑儒案二十三 神奇的衛國六十四 亡韓九十五 扶不起的扶蘇九十五 扶不起的扶蘇五十九 韓非留下的記憶(2)十四 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十 白起功高震主三十二 秦國的大災之年九 長平之戰(3)二十六 秦莊襄王的任期七十六 亡魏二十八 魏無忌大敗秦軍十四 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九十一 像趙高那樣做太監十七 秦趙再起爭端(1)九十 坑儒案四十五 十年前的間諜案六十二 韓非留下的記憶(5)八十二 皇權的神話(2)九十二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九十二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九十 坑儒案八十三 當皇帝愛上旅遊四十九 尉繚的國家政策(1)七十四 沸騰的易水七十七 亡楚十六 始皇帝的父親六十六 將小人進行到底二十 東周的滅亡(1)
十 白起功高震主二十五 說寂寞誰甘寂寞九十五 扶不起的扶蘇玉皇大帝那些事兒六十五 英雄的輓歌二十四 秦昭襄王死了九十六 蒙恬抱恨而終四十五 十年前的間諜案五 走進彼此的生命二十七 蒙氏家族第一代三 流浪在趙國的日子四十八 楚國的宮廷陰謀(2)九十八 大澤鄉的咆哮九 長平之戰(3)三 流浪在趙國的日子二十七 蒙氏家族第一代四十五 十年前的間諜案二十二 清掃政治流氓十九 小人物放光芒八十八 不取南方誓不休八十八 不取南方誓不休八十二 皇權的神話(2)九十八 大澤鄉的咆哮二 誰是最可恨的人十八 秦趙再起爭端(2)七十 荊軻刺秦王(3)八十二 皇權的神話(2)六 包裝嬴異人三 流浪在趙國的日子六十九 荊軻刺秦王(2)三十四 最後一次合縱(2)八十四 英擊博浪沙八十四 英擊博浪沙六十八 荊軻刺秦王(1)二十五 說寂寞誰甘寂寞八十 亡齊七十三 荊軻刺秦王終結篇(6)八十四 英擊博浪沙十 白起功高震主八十三 當皇帝愛上旅遊二 誰是最可恨的人九 長平之戰(3)九十 坑儒案九十一 像趙高那樣做太監六十 韓非留下的記憶(3)玉皇大帝那些事兒七十五 軍權傾扎六十八 荊軻刺秦王(1)五十九 韓非留下的記憶(2)玉皇大帝那些事兒九十一 像趙高那樣做太監十六 始皇帝的父親二 誰是最可恨的人八十 亡齊二十一 東周的滅亡(2)十七 秦趙再起爭端(1)九十 坑儒案五十三 第一次統一戰役六十七 亡趙八十九 焚書案八十三 當皇帝愛上旅遊十一 大難不死必有後福五十八 韓非留下的記憶(1)十三 強大的競爭對手五十八 韓非留下的記憶(1)二十 東周的滅亡(1)二十七 蒙氏家族第一代四十五 十年前的間諜案十六 始皇帝的父親九十 坑儒案二十三 神奇的衛國六十四 亡韓九十五 扶不起的扶蘇九十五 扶不起的扶蘇五十九 韓非留下的記憶(2)十四 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十 白起功高震主三十二 秦國的大災之年九 長平之戰(3)二十六 秦莊襄王的任期七十六 亡魏二十八 魏無忌大敗秦軍十四 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九十一 像趙高那樣做太監十七 秦趙再起爭端(1)九十 坑儒案四十五 十年前的間諜案六十二 韓非留下的記憶(5)八十二 皇權的神話(2)九十二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九十二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九十 坑儒案八十三 當皇帝愛上旅遊四十九 尉繚的國家政策(1)七十四 沸騰的易水七十七 亡楚十六 始皇帝的父親六十六 將小人進行到底二十 東周的滅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