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君臣之志

大燕歷泰平九年,春。

柳蔭成碧,桃李芳菲。

滄瀾湖清波盪漾,一隻畫舫輕輕地飄着。

“葛大人,請。”湖邊長堤之上,安宏慎領着福陵郡守葛新,穿過一株株碧柳。

這位聰穎至極的郡守大人,外表看上去,還是那副模樣,一身洗得略略有些發白的官服,足上的鞋子,頭前甚至裂開縫隙,露出裹着襪子的腳趾來,若是尋常之人,未免笑話他過於寒酸,可安宏慎跟隨燕煌曦日久,識見與一般內臣大爲不同,非但不曾譏誚,反而浮出幾許欽佩之色。

有小船駛來,接了葛新,往那畫舫駛去,待葛新上了甲板,又即離去。

擡手理了理袍服上的褶子,葛新這才慢步踏入船艙,但見一張漆案後,燕煌曦端然坐於案後,面前擺着一秤棋,旁邊是精緻的茶爐子,壺嘴處蒸騰着嫋嫋白霧,茶香清淳而淡致,教人身心一爽。

上前斂袖長揖,葛新即退於一旁,默默不語——皇帝千里飛騎將他急召回京,絕不是讓他來下棋飲茶的。

燕煌曦手執一顆黑子,半晌不動,直到茶爐上壺裡的水噴溢出來,方纔伸手將其提下,往茶蠱裡註上半杯,擱下了,方看着葛新緩緩地道:“葛愛卿,依你看來,朕手中這顆黑子,擺哪裡方是上佳之策?”

葛新擡頭,往棋枰上看了一眼,方言道:“此子不在棋中,卻在局外。”

燕煌曦定定地瞅着他,半晌,忽然笑了,慢慢放下手去,果然是將那棋子,擱在了棋枰邊兒上。

“依葛愛卿看,此子何時入局方妙?”

“中腹大龍騰躍,此子乃廢,中腹大龍受困,此子乃活。”

葛新如是答。

“那麼,”緩緩地,燕煌曦坐直後背,淡淡往那棋枰上瞟了一眼,“中腹大龍,能活嗎?”

葛新默然。

“好了,”燕煌曦忽然推開棋枰,站起身來,走到窗邊立定,極目朝遠處看去,但見湖邊連綿起伏的小丘上,草長鶯飛,奼紫嫣紅,一派生機勃勃。

“不知這樣的春景,朕,還能看幾多回。”燕煌曦不由輕嘆了聲。

葛新眼皮子動了動,兩片嘴脣抿得筆直。

“福陵郡的事,可有着落?”

“微臣仔細調查過,數年來福陵的大批稅銀,流向三個方向。”

“哦?”

“第一筆,經商隊私帶,運往北黎;第二筆,經糧隊私帶,運往倉頡;第三筆,……不知去向。”

“不知去向?”燕煌曦雙瞳暗緊,“即便是你,也查不出來?”

“微臣不能。”葛新拱手,臉上卻未見惶恐模樣。

“上次你說,不便對他們下手,是以朕一直忍耐到現在,你可有着人,打入他們內部?”

“微臣無能。”葛新再次頓首,“對方似有一個龐大的組織,微臣手下那些人,探聽消息尚可,要想進入他們內部臥底,只怕非但不能成功,反而會打草驚蛇。”

“這次,朕給你十名大內暗衛,務必在短期內,查清他們的底細。”

“不是大內暗衛的問題,”葛新搖頭,“而是這些人,隱藏在下級官吏,甚至驛吏之中,人數衆多,十名大內暗衛,能有什麼作爲?”

“什麼?!”燕煌曦劇震,“下級官吏?爲何此前從未有人向朕稟報過?”

“皇上,”葛新定定地看着他,“依您看,這天下爲官之人,爲私者多,還是爲公者衆?”

燕煌曦垂在身側的手剎那攥緊。

“京官們皆知,皇上自登基以來,勤於政事,養民強兵,欲得一個太平盛世,然而大燕建國數百年,雖數逢兵變,卻只是皇室內部爭權奪利,實與普通民衆、下層官吏毫無關係。不管皇帝誰做,官員還是那些官員,官制還是那套官制,官風也還是那種官風……拿着國家俸祿卻不辦事,想做事的人卻被庸吏縛住手腳,難有所作爲……貧寒士子滿腹才學,卻因爲無錢無門路,鬱郁於鄉野……皇上雖勵精圖治,卻畢竟只是一人,再者,朝中武官如鐵太傅,殷少將軍,文官如洪太傅,堪稱國之棟樑,餘者大多爲碌碌之輩,當着皇上說一套,背轉身去面對下面的人,做的又是一套,長此以往,下級官吏往往對朝廷失去信任,不投靠新勢力求利求祿,又哪裡去尋出路?”

燕煌曦如遭雷擊,一向剛毅的面龐微微泛白——自十年前接父皇聖旨以來,他一直殫精竭慮,嘔心瀝血,所求不過一方太平盛世,未料十餘年下來,國內弊政仍是數不勝數,從前與鐵黎洪宇等外臣謀論國事,一直不曾聽人提起,直到今日,由葛新親口說出,方覺無比刺心!

一時之間,鬱悶之感驟然襲來,他頎長的身子不由晃了兩晃,眼前一陣天昏地暗。

“皇上!”顧不得失儀,葛新趕緊上前扶住,面露關切,“皇上,國事雖冗沉,卻並非不可爲,萬望皇上保重龍體,徐徐圖之,自有政清人和之時。”

“政清人和?”燕煌曦眉宇之間,透出幾分蕭淡,“朕也知世事難爲,以先皇之英明,還有宮幃之亂,儲位之爭,何況朕乎?”

聽他口吻戚傷,葛新心有不忍,慰言道:“皇上正值盛年,朝中能臣武將也不在少數,皇上所缺的,只是——”

“只是什麼?”燕煌曦嘩地轉身,定定地看着他。

“只是時間。”

“時間?”

“是的,教化人心,移風移俗,向來是最耗費功夫的難事大事,自古以來的有道之君,莫不想天下大治,然而人心二字,向來就是最難束約的——歷史上從來不少太平盛世,可即使是太平盛世,也往往有腐吏庸吏,更有那大奸似真,大僞似忠之輩,攙雜於其中,教人更加難以分辯,皇上以一人之心,一人之力,又豈能盡查天下人心?盡糾天下邪氣?”

“如你這般說來,朕,又當如何驅之?”

“完善朝廷的禮儀、典章、法規,使民俗有所依,民心有所向,官吏有所懼,然有好的制度,未嘗就能收到好的結果,還需清正耿介之士,精明幹練之臣,代天執行之,若體系完備,下臣得力,三十年間,天下可大治。”

“三十年?”燕煌曦脣邊不由綻出絲苦笑——天知道他還有沒有三十年?

“皇上若有此宏願,臣當盡心竭力,死而後已。”葛新後退一步,長揖於地。

看着面前這個衣着樸舊的臣子,燕煌曦久久不語。

教化人心。

他終於明白,自己做了這麼久的皇帝,於這一點上,始終是行止有虧。

原因很簡單——因爲長期以來,他更祟奉權術、兵勝、王道,這也怪不得他,當初落難之時,他連存己之命都不能夠,如何去做聖君?

求存,乃是他當時唯一的本能,他的一切行止,皆出於這個本能。

即便是登基之後,他御下之策,仍是作風剛硬,很多時候教人難以接受,卻無人當他面議論,即使是殷玉瑤。

抑或者,是他們都熟悉了他做人做事的作風,無意間選擇了跟從,甚至是祟奉,而葛新久在外任,於民間時弊,人心向背,民俗民情,自然要比身處深宮中的他,清楚得多。

有一句話,葛新說得很對,天下者,爲私利者多,爲公利者少,是以教化人心,絕不可能單單隻靠仁德,也不能只靠苛政,如何保持德與法之間的平衡點,纔是一個聖明之君應該一生考慮的。

對於這樣的問題,他,從來就沒有想過。

“若朕欲變革求新,該當從何處着手?”終於,他放下帝王高高在上的架子,口吻謙遜地道。

“皇上當廣設鄉學、縣學、省學,讓更多的民間子弟入學受教,更應在傳統的科舉考試之外,設置其他的科目,並由國家統一撥給相應的銀錢,獎掖學而有成的傑出者,使之無衣食之憂,並前往浩京應考,擇品優才高者,任爲各級官吏,同時對官吏們實行全新的考評制度,凡優者,提升其品階,同時給予相應的賞賜,使大多數官員,不爲外物所誘,忠心侍主……”

葛新滔滔不絕地說着,眼中閃動着星辰般的光芒,那不及中人的身材,愈發顯得高大。

燕煌曦入神地聽着,連外邊的天色幾時黑下來,也全然無知。

直到艙外響起安宏慎小心翼翼的喚聲,燕煌曦方纔回過神來。

“皇上,”安宏慎垂手立在艙門邊,也不敢進去,“皇后娘娘着佩玟來問,皇上用過晚膳了沒有?”

燕煌曦這才察覺腹中飢餓,看看意猶未盡的葛新,擺擺手道:“着人把晚膳送到舫中來,朕就在這裡用了。”

“……是。”安宏慎領命而去,燕煌曦轉頭看着葛新,“你繼續。”

“即使如此,官吏們任職久了,難免會產生暮氣,甚至貪戀權位,人浮於事,所以考評一事需嚴而又嚴,又不可過度,過度則官吏們無所適從,臣覺得,皇上可於每年的春秋兩季,外放一批京官到各地任職,卻不與實權,只頂個名兒,讓他們仔細考查各地方官的政績,事無具細,一應上報給吏部,讓吏部擇優升遷,碌者貶黜。最要緊的,還是貪腐一事——自開天闢地以來,凡掌權者,很少能不貪錢,不攬權,不縱私慾,之於這一點,皇上在樹立清官好官典型的同時,也當訂出一套相應的,官官相制的體系來……”

“官官相制?”燕煌曦聽得有趣,打住他的話頭,“那是什麼?”

葛新詭譎一笑:“將政見不同,黨派不同,出身不同,安放於相應的位置,使其互相制約,即使其中一方想中飽私囊,定然會處一時間,被另一方察覺並揭發。”

“你這法子倒是有趣。”燕煌曦失笑,目視於他,“葛新,要朕怎麼說你呢?”

葛新一怔——他在這裡談論別人,議斥時政,條理分明,切中要害,不提防皇帝突然將語鋒指向自己,饒是他持心謹正,也不免有些微侷促。

“你洞悉世情人心,卻又不爲其所拘,你智珠在握,滿腹經綸,卻不自驕自矜,確是能臣練臣幹臣賢臣,只是朕想知道,你日夜思慮這一切,所爲的,又是什麼呢?”

“爲一酬胸中大志!”

未料,葛新的回答,砍切而直接,竟是爽利之極。

“堂堂男兒大丈夫,當存萬世留名之心,當效千古聖賢之行!”

“哈哈——”燕煌曦仰天長笑,壓抑在胸中多時的鬱悶之氣頓時消散殆盡,禁不住用力地拍拍葛新的肩膀,“朕得愛卿,猶如得國器,必將珍之重之!許卿在京駐留十日,將今日之言論著述爲策,朕當一一行之。”

“不必十日,”葛新的語態淡然如常,“三日即可。”

“好!三日就三日!”燕煌曦言罷,攜着葛新走到案邊坐下,恰安宏慎領了一隊宮人,呈上玉盤珍饈,燕煌曦龍目一掃,發豪興道,“取酒來!朕要與葛卿痛飲三百杯!”

見皇帝如此雅興,一向端凝的葛新眼中,也浮出幾許笑意——皇上,感謝您的信任,自此以來,葛新爲大燕,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只希望皇上做一代有爲之君,再創大燕盛世!

第162章:算無遺策第361章:忍第119章:宮宴第281章:後生可畏第254章:無奈第328章:驕傲第327章:新政伊始第288章:銘記一生第268章:民情第132章:屠刀第140章:宿命第258章:高處不勝寒第228章:古怪第144章:人性第27章:亂中取勢第316章:梟臣第12章:如斯陌生第215章:希望第201章:錯愛第352章:新的時代第225章:喜得龍子第197章:終極廝殺第129章:慘烈第192章:難以想象第408章:一代女皇第311章:爲勢所迫第286章:痛苦第203章:難測的心第73章:愛是一種武器第161章:堅守第410章:死生契闊,與子成說第353章:女掌櫃第292章:生命的意義第182章:龍之元魄第252章:情之一字第364章:明君第321章:變天第266章:初雪第346章:餘孽第40章:誘惑第348章:僞詔第376章:神交第266章:初雪第182章:龍之元魄第231章:中毒第402章:公主攝政第229章:真心第62章:你還,相信他麼?第181章:親愛的,我在這裡第379章:一夜第207章:爻婚之議第259章:下落不明第268章:民情第192章:難以想象第92章:愛第10章:一醉忘魂第161章:堅守第236章:夫妻第404章:痛苦的煎熬第333章:人心第70章:最後一場戲第92章:愛第397章:寂寞之愛第125章:錯第70章:最後一場戲第381章:國不可一日無君第8章:森森羅獄第189章:生死契約第271章:巾幗何須讓鬚眉第340章:乾元殿大火!第57章:我們是愛人第416章:故事在繼續第115章:觸目驚心第262章:大器難覓第233章:不翼而飛第2章:舟中少女第292章:生命的意義第192章:難以想象第385章:公門裡的手段第318章:祥瑞第9章:前路茫茫第408章:一代女皇第194章:執著心第373章:壯舉第130章:忍無可忍第396章:遠方來信第186章:真正地相愛第51章:皇后之選第17章:再見了,燕煌曦第407章:焚夢第130章:忍無可忍第152章:雷霆驚變第42章:新生第226章:南巡第96章:少年情思第193章:亦人亦魔第89章:毒計第150章:伴君如伴虎第227章:輔政第161章:堅守
第162章:算無遺策第361章:忍第119章:宮宴第281章:後生可畏第254章:無奈第328章:驕傲第327章:新政伊始第288章:銘記一生第268章:民情第132章:屠刀第140章:宿命第258章:高處不勝寒第228章:古怪第144章:人性第27章:亂中取勢第316章:梟臣第12章:如斯陌生第215章:希望第201章:錯愛第352章:新的時代第225章:喜得龍子第197章:終極廝殺第129章:慘烈第192章:難以想象第408章:一代女皇第311章:爲勢所迫第286章:痛苦第203章:難測的心第73章:愛是一種武器第161章:堅守第410章:死生契闊,與子成說第353章:女掌櫃第292章:生命的意義第182章:龍之元魄第252章:情之一字第364章:明君第321章:變天第266章:初雪第346章:餘孽第40章:誘惑第348章:僞詔第376章:神交第266章:初雪第182章:龍之元魄第231章:中毒第402章:公主攝政第229章:真心第62章:你還,相信他麼?第181章:親愛的,我在這裡第379章:一夜第207章:爻婚之議第259章:下落不明第268章:民情第192章:難以想象第92章:愛第10章:一醉忘魂第161章:堅守第236章:夫妻第404章:痛苦的煎熬第333章:人心第70章:最後一場戲第92章:愛第397章:寂寞之愛第125章:錯第70章:最後一場戲第381章:國不可一日無君第8章:森森羅獄第189章:生死契約第271章:巾幗何須讓鬚眉第340章:乾元殿大火!第57章:我們是愛人第416章:故事在繼續第115章:觸目驚心第262章:大器難覓第233章:不翼而飛第2章:舟中少女第292章:生命的意義第192章:難以想象第385章:公門裡的手段第318章:祥瑞第9章:前路茫茫第408章:一代女皇第194章:執著心第373章:壯舉第130章:忍無可忍第396章:遠方來信第186章:真正地相愛第51章:皇后之選第17章:再見了,燕煌曦第407章:焚夢第130章:忍無可忍第152章:雷霆驚變第42章:新生第226章:南巡第96章:少年情思第193章:亦人亦魔第89章:毒計第150章:伴君如伴虎第227章:輔政第161章:堅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