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首身離兮心不懲

bookmark

當南線戰局崩潰時,項燕是有機會撤兵脫身的,那樣的話,他至少能帶着身邊這一萬封君武裝離開戰場。

但項燕做出了一個非生則死的決定,他盡起後陣萬餘人,一擁向前,作爲生力軍,衝擊已經堅守了整整一個時辰的秦關中四萬精卒!

苦戰的項氏、江東、淮南之兵得了生力軍的加入,又見主帥大旗直指向前,一時間聲勢大振,一個個狂呼楚歌,發起了反擊。

而秦關中軍久戰之下,兵卒多疲,被這股生力軍反衝,竟做出了支持不住,節節敗退的架勢。

然而,項燕並沒有高興多久,很快他就發現,這又是王翦的計策。王翦讓秦軍退回了最初的位置,卻又再度堅守起來。

王翦如此做,是想要引誘楚軍往前,而北、南、後方三支部隊正好過來參與合圍……

南線是最先崩潰的,新近抵達的黑夫等人在山崗上廣佈旌旗,起到了關鍵的作用,他們讓南線楚軍士氣喪盡,眼下,屈氏之兵已經徹底敗潰,秦軍萬餘人開始包抄過來。

北線,本就處於兵力劣勢的昭華艱難地與秦將羌瘣爭鋒,也敗下陣來,兵卒四散而走,昭華努力收攏部隊試圖發動反擊,卻也無濟於事,羌瘣的旗幟,亦指向了中央。

而他們唯一的後路,也被消滅了楚軍戰車的秦國車騎部隊,連同那千餘來援的秦軍一起截斷,在車騎的掩護下,這千餘士氣高亢的士卒在猛攻項燕後陣……

到此爲止,外圍楚卒盡數被擊穿,唯獨中央三四萬人,結成了圓陣,圍繞在項燕軍旗下,承受着秦軍的包圍進攻。

縱然大局已定,但項燕依然在眼睛不眨地觀察着戰場,不時傳下軍令以調整陣列,或是調動更多的人馬投入到出現頹勢的地方,以挽回敗局。數十名傳令兵騎着馬飛跑在戰場上的每一個角落,忠實地傳遞着上柱國的命令。

但頹勢難挽,雖然楚軍結陣而戰,但在秦卒衝擊下,小陣接連崩潰,面朝北方的陣地深深地凹陷了一大塊,又引發了雪崩式的連鎖反應,楚軍陣地一處處被攻克,勝利的天平已徹底倒向王翦。

項燕看到,前方奮戰的項氏族兵,被呼嘯着從緩坡上衝下的秦軍持矛銳卒一排排扎死,卻至死都不願意鬆開自己的武器。

他看向了右邊,三千蹶張士佔據了有利的位置,居高臨下,手腳並用地撐弩,齊齊朝密集的楚軍陣地裡射矢,矢如雨下,每一次攢射,楚軍都要栽倒大片,死傷慘重。

他看向了左邊,秦軍的車騎部隊也傾巢而出,沿着低地朝楚軍衝來,一輛輛沉重的戰車急馳而過,左右還圍繞着數百名騎從,陽光在矛尖上閃耀,左陣的數千兵卒,在其衝擊下徹底潰散,有如被鐵錘敲打的陶片……

而後方也已起火,新加入到戰場的一千五百名南郡兵,人數雖不多,但進攻架勢卻十分兇猛。

他們似乎把軍心大亂的楚人,當成了球場上的對手,將項燕的旗幟,當成了爭奪的皮球,東門豹帶着五百人如同刀子插入軟肉,沖垮了上千楚兵,黑夫左右則有共敖、小陶、利鹹的部隊環繞,相互配合而戰,將後陣的三千楚人殺得節節敗退……

時間一刻又一刻地流逝,戰場上處處是屍體、傷者和揮矛劍血戰的兵卒,鮮血浸透了大地。被包圍的數萬楚人,此刻死的死,潰的潰,僅剩下不到萬人,方纔交戰的地方距項燕足足有一里遠,可如今,秦軍卻已突進到了近在咫尺的數百步外,甚至有幾根箭矢落到了他的車乘面前……

項燕的旌旗依然不斷髮出指揮的信號,可外圍被數倍敵人攻擊的楚卒,已經無法執行,只能憑藉本能而戰,或者憑藉本能逃竄了。

“是我輸了。”

一天已到盡頭,夕陽西垂時,項燕發現,自己的部隊已經越來越少,且再也無法執行自己的任何命令,這位在車上站了一整天,已殫精竭慮的老將軍,無力地垂下了手。

他沮喪極了,因爲,這不僅是長達半年的戰爭失敗,也是楚國國運的終結。

再過片刻,秦軍將徹底掃蕩頑抗的楚卒,殺到他面前,到那時,一切便結束了。

一念至此,項燕拔出了自己的佩劍!

“上柱國!”

守衛在他身旁的車右,是族人項聲,一個身材靈敏,武藝高強的壯士。他正持盾艱難地阻擋那些越來越近,越來越多的流矢,見此情形不由大驚,下拜道:“上柱國,項聲願護送上柱國突圍!”

此時夜幕將至,天就要黑下來了,秦軍的合圍並不嚴密,一直有不少楚卒通過空隙向外逃竄,雖然外面依然有千餘秦軍遊騎在追殺他們,但若是項燕以身邊的一千護衛,拋下他的大旗,朝着空隙突擊,或有一線生機……

“縱然突圍又如何?半年相持,楚國國力已疲,今又大敗,十萬楚兵或死、或傷、或潰散,大勢去矣。”

項燕撫摸着陪同了自己數十年的劍,慘笑道:“老夫少壯之時,以爲楚之所以屢敗於秦,只是在戰場上輸了一手,若是沒有藍田、垂沙、鄢郢等大敗,或許眼下依然是地方五千裡,持戟百萬,橫成帝秦,縱成楚王。”

“於是我苦學兵法,希望能成爲一位名將軍,在戰場上挽回頹勢,復興大楚,報百世之怨……”

“長平之戰後那十幾年,我侍奉春申君,爲其東征西討,鯨吞魯國,全取東地,立下了不少戰功。之後開發江東,我亦盡力去做,那些年,楚國確實有復興之態。”

“誰料,接下來,楚國又遭命途多舛,先是李園殺春申君篡權,又是公子們兄弟鬩牆,互相殘殺,各氏族縣公也只顧自己的利益,紛爭不斷。數年前,我與昭、景、屈三家聯手殺李園,擁立今王,朝政好不容易穩定下來,可秦國大軍已至矣……”

上一次,項燕拼盡全力,力挫李信,可第二次,他卻沒能創造奇蹟,竟被王翦硬生生用人數和國力給拖垮了。

“到了此時,我才明白,此非戰之過也,實國勢積重難返也!”

以銖對鎰,他輸得一點不冤。

但非戰之過,他也輸得不甘。

事到如今,再說什麼都沒用了,按照楚國的傳統,敗軍之將,縱使楚王不罰,也必須自討之!

“師出之日,有死之榮,無生之辱,項燕無能,使得三軍受累,我豈能苟且偷生,亦或是被王翦俘獲,見辱於秦人呢?”

項燕死意已決,項聲和親衛們都知道自己無法阻止,只能在泥濘的地面單膝下跪,抽泣出聲。

將劍橫於脖頸上後,項燕感慨道:

“三百年前,吳師伐楚,子常不用左司馬沈尹戎之言,被吳軍大敗於柏舉,事後沈尹戎回師,極力阻止吳軍入郢,數敗之。然其兵力不足,最終受傷落敗。”

“臨死前,他對手下死士道,我少時曾入吳事於闔廬,故恥爲擒焉,亦不願使吳人得我首級……於是死士剄而裹之,藏其身而以其頭顱匿之。”

“項聲。”他看向族人。

“唯!”項聲八尺男兒,此刻卻哭得涕淚滿面。

“你素有勇名,乃項氏百里良駒,可託付大事。我死後,定要割了我的頭顱,勿讓王翦所得,項燕不想見他這個故人!再想辦法乘着夜色,離開戰場,回到下相,將我之首級交給吾子、吾孫!”

“再告訴他們!”

項燕看向項聲,鬚髮賁張,瞪大眼睛,說出了自己的遺言:

“項燕雖然死了,但只要項氏尚有子孫一息尚存,便要與楚國共存亡!”

“項聲知之,吾等定將與楚國相始終!”

項聲哭泣出聲,與周遭的衛士齊齊朝項燕頓首,爲他們的家主,爲楚國的上柱國送行!

楚軍潰散殆盡,秦人已蜂擁至百步之內,點着火把,與項燕親衛展開鏖戰,瞬息便至跟前。

項燕不再猶豫,他雙手持劍,橫過脖頸。一股熱血濺起,染紅了他花白的鬍鬚,這位高大的上柱國亦轟然倒於車輿!

“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

鮮血涌出喉嚨,抽搐間,往事一幕幕閃過,最後定格在了年少時聽着《國殤》,痛惜國事的時光。

“可惜啊,我最終只能追隨沈尹戎和屈子,卻做不了力挽狂瀾的申包胥!”

項燕生氣已絕,僅剩雙目圓瞪不閉!

御者默默擺好項燕的屍身,而後也從懷中抽出匕首,刺入了自己的心臟!

周遭衛士,自殺爲項燕送行者,不下十人!

唯獨項聲等人受了項燕囑託,只能咬着牙含着淚,雙手顫抖着,高高舉起自己的劍,斬下了那顆蒼老的頭顱!

“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爲鬼雄!”

低聲唱完了一曲《國殤》,在數名項氏親衛的掩護下,項聲將自己的甲冑全部拋棄,臉也抹花,將項燕的頭顱裹在衣裳中,彎着腰,朝,乘着越來越深的夜色,跟着一股被秦人擊潰亂竄的楚卒,向外奔去!

就在項聲向外奔逃時,秦軍的東、南、西、北四支軍隊,幾乎同時朝項燕的車輿發動了最後的進攻!

南面一馬當先的,正是黑夫所率的部隊!

……

“項燕已死!”

“項燕已死!”

戰場上屍體橫陳,血流成河,伴隨着秦軍徹底將最後一批頑抗的楚人殺死,並發現了項燕那來不及處理的屍身,這場持續了整整一天的鏖戰,終於宣告結束。

▪ttκΛ n▪¢ ○

但隨即,那些衝在最前方的兵卒,卻因爲爭奪疑似項燕的屍身,開始相互推攮,這羣殺紅了眼的兵卒,竟爆發了一場爭鬥,在功爵的誘惑下,甚至對自己的袍澤舉起了刀劍!

“利鹹,快讓共敖和東門豹回來!”

黑夫身上亦沾着一些血跡,這是在突進途中濺上的,本人卻未受傷。

因爲他率衆加入戰場的時機挑的極好,千五百人裡,傷亡不超過百名,而且傷員都被拖到後面去,讓醫護急救之兵救治了。

黑夫卻顧不上慶祝勝利,立刻讓人將兩個衝在最前面的傢伙喊回來,因爲黑夫已看到,王翦的帥旗,在朝這邊移動,所到之處,秦兵紛紛避讓。

一同來的,還有許許多多臉色鐵青的軍法官!

秦國軍法嚴明,私鬥爭首乃死罪!當年在外黃,共敖差點因這罪被殺了,怎麼就不長記性呢?這種事情,是萬萬不能捲進去的。

好在,在黑夫的阻攔下,他們沒有捲入那數百人的混亂搶奪,很快就抽身而出了。

氣喘吁吁地回來後,共敖破口罵道:“那些河東兵真像一羣野狗,明明是吾等先靠近項燕車輿的,卻被他們推攮開來,若非利鹹攔着,我定要讓彼輩好看!”

“軍法吏會用斧鉞,讓那些人記住教訓。”

黑夫卻不太在意,笑道:“吾等疾擊項燕軍後軍,破其三千人,向內進攻時又連續擊破了幾個小陣,季嬰也帶着人在後面割首級,縱然未能得項燕屍首,也少不了汝等功勞!”

就在這時候,東門豹也帶着幾個兵卒回來了,手裡還扛着一樣東西。

不同於共敖的憤怒,他隔着老遠,便一臉興奮地喊道:“率長,吾等雖沒搶到項燕的頭顱和斷肢殘骸,卻搶到了他的帥旗!這算多大功績?”

第708章 罰天子之劍第646章 刀劍第494章 一人之心第66章 監守自盜第282章 勝利者第449章 錘砧第811章 誤會第10章 哪隻手打的你?第815章 攻守異勢第175章 偷樑換柱第399章 喜事第244章 壁虎斷尾第881章 崤函之固第352章 推陳出新第182章 鮦陽第1004章 天地間不見一個英雄第461章 糖氏第739章 酒酣胸膽尚開張!(下)第568章 開始與結束的地方第67章 踏月而行第158章 受金第174章 表演第1000章 以鄰爲壑第1033章 最後的審判第330章 歷史車輪滾滾向前第345章 隸書第790章 不值一提第432章 公子扶蘇第592章 貓鼠第698章 雁南飛第632章 伯樂與千里馬第982章 去留第931章 舞殿冷袖第462章 這一年天下無事第255章 行矣第580章 何不問黑夫?第596章 起風了第729章 有的人活着第580章 何不問黑夫?第464章 塞上中原第113章 不可千日防賊第701章 兵家大忌第232章 團結大多數,打擊一小撮第921章 誅惡第913章 一飯之恩必償第719章 混亂是一把梯子第1000章 以鄰爲壑第330章 歷史車輪滾滾向前第525章 取之於無形抱歉啊晚上的一章鴿了,今天趕不及了emmm第374章 血淚之路第971章 羣雄討黑第459章 大丈夫第92章 贈馬五月寫作計劃,以及爲《秦吏》完結前最後求次月票。第768章 先取荊州爲家第126章 死傷第861章 武關第99章 邦亡人第691章 爲人民服務第16章 要小心……第392章 牛羊課第599章 言多必失第77章 水驛江程去路長第30章 第一第304章 六百石第67章 踏月而行第96章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犯罪第727章 這鍋真黑!第973章 你有張良計第532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1003章 移席第233章 武落鍾離山第162章 李信第1025章 一致對外第307章 隻手豈可建城都第815章 攻守異勢第244章 壁虎斷尾第882章 會獵於關中第56章 我有急事先走了第250章 維鵲有巢,維鳩居之第943章 思蜀第569章 蒿里第443章 紅氅第791章 佔角第927章 麗人心第656章 斧鉞之誅第106章 重租第874章 木牛流馬第380章 秦頌第153章 最後的武卒第127章 大好頭顱,誰當斫之?第545章 兔死狐悲第413章 善馬愛妻第916章 斬項籍者邑萬戶!第114章 然足下卜之鬼乎?第211章 省人力十倍!第63章 朝陽羣衆第294章 獨當一面
第708章 罰天子之劍第646章 刀劍第494章 一人之心第66章 監守自盜第282章 勝利者第449章 錘砧第811章 誤會第10章 哪隻手打的你?第815章 攻守異勢第175章 偷樑換柱第399章 喜事第244章 壁虎斷尾第881章 崤函之固第352章 推陳出新第182章 鮦陽第1004章 天地間不見一個英雄第461章 糖氏第739章 酒酣胸膽尚開張!(下)第568章 開始與結束的地方第67章 踏月而行第158章 受金第174章 表演第1000章 以鄰爲壑第1033章 最後的審判第330章 歷史車輪滾滾向前第345章 隸書第790章 不值一提第432章 公子扶蘇第592章 貓鼠第698章 雁南飛第632章 伯樂與千里馬第982章 去留第931章 舞殿冷袖第462章 這一年天下無事第255章 行矣第580章 何不問黑夫?第596章 起風了第729章 有的人活着第580章 何不問黑夫?第464章 塞上中原第113章 不可千日防賊第701章 兵家大忌第232章 團結大多數,打擊一小撮第921章 誅惡第913章 一飯之恩必償第719章 混亂是一把梯子第1000章 以鄰爲壑第330章 歷史車輪滾滾向前第525章 取之於無形抱歉啊晚上的一章鴿了,今天趕不及了emmm第374章 血淚之路第971章 羣雄討黑第459章 大丈夫第92章 贈馬五月寫作計劃,以及爲《秦吏》完結前最後求次月票。第768章 先取荊州爲家第126章 死傷第861章 武關第99章 邦亡人第691章 爲人民服務第16章 要小心……第392章 牛羊課第599章 言多必失第77章 水驛江程去路長第30章 第一第304章 六百石第67章 踏月而行第96章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犯罪第727章 這鍋真黑!第973章 你有張良計第532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1003章 移席第233章 武落鍾離山第162章 李信第1025章 一致對外第307章 隻手豈可建城都第815章 攻守異勢第244章 壁虎斷尾第882章 會獵於關中第56章 我有急事先走了第250章 維鵲有巢,維鳩居之第943章 思蜀第569章 蒿里第443章 紅氅第791章 佔角第927章 麗人心第656章 斧鉞之誅第106章 重租第874章 木牛流馬第380章 秦頌第153章 最後的武卒第127章 大好頭顱,誰當斫之?第545章 兔死狐悲第413章 善馬愛妻第916章 斬項籍者邑萬戶!第114章 然足下卜之鬼乎?第211章 省人力十倍!第63章 朝陽羣衆第294章 獨當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