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羊毛出在羊身上

bookmark

秦始皇二十六年四月下旬,卓鐵扶着鋤頭,站在渾濁的渭水河邊,打量着自己的新家。

他們的新家,坐落在杜亭以東,芷陽以西的“豐鎬之間”,這裡本是周朝的舊都,驪山之難後廢棄了,早沒了昔日的城闕宮殿,也沒了都市的繁盛榮華,只有一片鬱茂的黍苗盡情生長,狐狸所居,豺狼所嗷,偶爾還傳來一兩聲野雉的長鳴。

這片土地乃是五苑之一”上林苑“的北緣,一直沒有開發,直到十多年前,秦始皇的祖母夏太后選了這裡作爲自己的陵寢。

夏太后並非正室,故不能與秦孝文王合葬於杜亭以西的壽陵,便在壽陵和兒子莊襄王芷陽陵墓間選了一片荒地,還留下遺言說:“東望吾子,西望吾夫。後百年,旁當有萬家邑。”

秦始皇顯然將老太后的遺言放在了心上。不必等待百年,隨着移民的到達,這裡已經建立起了一片簡陋的居室,供移民們居住。嚴格劃分了里閭什伍,選出了裡典、伍老、鄉三老。又派了一位鄉嗇夫來管轄,讓所有人登記戶籍、姓名,並自書年歲。

居民點外,柵欄牆垣也在慢慢夯壘,以防止苑中野獸來襲擊人畜,樹林草地被一把火燒成白地,大概是等他們徹底安頓下來以後,去開闢田畝。

雖然結束了長途跋涉,但卓鐵等燕趙移民仍在擔憂,因爲此時春耕已過,種粟已經來不及了,又不允許去外地買糧,秦吏官府會白養他們到明歲秋天麼?

光是被安置在杜東的,就有千餘戶人家,整個渭南上林苑周邊地區,像這樣的移民點,起碼有十個。數萬人得吃百多萬石糧食,這可不是小數目,更別說分散在內史四十個縣的數十萬移民了,一年下來,起碼要五百萬石糧食。

這天,黑衣黑冠的田佐吏、倉佐吏召集了每戶的人,打消了他們的焦慮。

“依秦律,男子每月發糧食一石半,身高不足六尺五的小男子及女子,每月發糧一石,孩童則有糧半石。”

按照之前登記的戶口本,各家在五月初一去領這個月的口糧,卓鐵家共有糧三石,好歹能吃飽。

可當移民們領到糧食時,打開麻袋一看,卻都傻眼了。

原來,分發下來的,竟然不是粟,而是麥!

“上吏,只有麥?”

卓鐵自己倒是不要緊,可妻子身體不好,兒子年幼,若頓頓麥飯,肯定會吃出毛病來。他不知道,這是因爲人體內缺少小麥澱粉消化酶,食麥飯會出現消化不良等不適症狀。

“從現在起,直到明歲四月,汝等的口糧只有麥!”

秦吏掃視這些敢怒不敢言的山東遷虜,露出了笑:“若不願吃麥飯,可去渭水邊的水磨坊,以三十錢一石的價錢,可將麥子磨成麥粉,內史還會派庖廚來各邑,教授制麥餅之法!”

麥比粟稍便宜,一石也就三十錢不到,卻要花相同的價錢去磨面,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在宰人。

尋常農夫肯定捨不得,寧可嚼着難嚥的麥飯,也不願出這筆冤枉錢。

但山東移民們本就是當地富戶,被遷移前,全部家當都換成了金銀錢帛,錢他們不缺,缺的是養尊處優慣了的生活。

從灞橋到杜縣,他們有幸吃了幾頓名爲“饢餅”的食物,據說就是麥粉製成的。雖然衆人吃不習慣,但還算可口,而那位叫囂着打死不食麥的王富戶,已經吃上了癮,說麥餅的味道要比粟米黍米要強。

如今秦吏只給了他們兩個選擇,所以大部分人在略微糾結後,咬了咬牙,還是扛着麻袋,往水磨房走去。

一個民謠,也在山東移民裡傳播開來:

“寧食饢餅一口,不吃麥飯一筐!”

……

章臺街黑夫家中,看着面前擺在盤中,麥黃色、熱氣騰騰,還裹了點肉餡的饢餅,秦墨程商聞着香味,嚥了下口水,卻遲遲沒有下手。

他看着對面案几上,慢慢吃餅的黑夫,嘆氣道:“早先時,墨者必服短褐之衣,食藜藿之羹。秦墨雖不至於此,但也講究簡樸,若相里革見到我如此奢侈,恐怕要說秦墨數典忘祖了罷?”

黑夫聽到“相里革”之名微微一愣,隨即想起來,是滅楚之戰時,孤身跑到秦營勸李由退兵的那個楚墨。

後來汝陰城破,他的三名師長悉數戰死,相里革用麻繩拉着車輦,將他們的屍體運走……

自那天以後,秦墨程商的理念就受到了巨大沖擊,總是在懷疑秦墨做的事是否正確,都快得憂鬱症了。

黑夫來到咸陽再見他時,程商已經瘦了一大圈,面色越發苦楚了……

於是黑夫放下了手裡的食物,一邊擦手一邊道:

“如今楚國已滅,天下一統於秦,強者通吃,專門幫弱國抵禦侵略的楚墨,徹底失去了用武之地。”

“但秦墨正值大用之時,程兄卻終日憂慮,這是爲何?”

程商默然,秦墨主要繼承了墨子“尚同”的理念,他們認爲,只要天下存在多國,戰爭便無法消失。想實現天下大同,首先得實現政治上的統一,要讓所有聲音出於一口,以此來消弭戰爭。

秦墨選擇了輔佐秦國統一天下,經過百年奮戰,飽受派系內外諸多質疑,終於實現了初衷。

秦墨也積極參與了帝國的建設,在那場封建、郡縣之爭裡,墨者就堅定地站在郡縣一邊,秦始皇說:“今天下共苦戰鬥不休,以有侯王。賴宗廟,天下初定,又復立國,是樹兵也,而求其寧息,豈不難哉!”此言秦墨十分贊同。

但眼下的新王朝,距離秦墨理想中的國度還很遠,尤其是近來皇帝的一系列政策,更讓程商憂心忡忡,不由想起數年前,楚墨相里革的預言來。

“秦王強兼六國,宰割天下,天下之人必不相愛,強必執弱,衆必劫寡,富必侮貧,貴必做賤,詐必欺愚!”

天下雖然統一了,但六國遺民對秦的恨意並未消失,爲了穩定統治,秦始皇下令十二萬戶遷徙入關,此舉在墨者看來,略顯粗暴。

“六十多萬人衣食,若是處理不善,後果不堪設想,陛下太急切了。”

黑夫倒是不這麼認爲,秦連六十萬遠征軍的口糧都能供應上,何況是在富饒的關中就食呢?難題無非是如何節省成本罷了,便笑道:

“程君是不是多慮了?眼下山東移民皆已住進新家,有城邑保護,口糧也有官府提供。雖然只有宿麥,但我聽聞,山東之民已經喜歡上了麪食,男子爭先恐後去水磨房磨面,女子則跟着官府的庖廚學揉麪發麪烤餅之法。還有民謠曰,‘寧食饢餅一口,不吃麥飯一筐’……”

水磨房亦是新鮮事物,是黑夫向內史騰提出的主意。關中的麥氏已經有畜力的石磨,而南郡的連機水碓也已是十分成熟的技術,兩者結合,把舂米的碓換成了磨面的石磨,便能做出水磨來。

於是從上個月起,內史從南郡請來的工匠和秦墨合作,在渭水、豐水、灞水各個移民點處,陸續建立數十個水磨房。

關中人第一次見到這種不用人畜之力,就能自己運轉的器械,驚奇不已。但本地的老秦人,看完熱鬧後,卻無人走入水磨房磨面。

食物習慣的頑固性是極深的,就拿黑夫自己爲例,偶爾吃一頓麥餅可以,讓他頓頓吃就受不了了,他還是更喜歡前世今生陪伴自己數十年的稻米飯,南方人更有“吃煞饅頭不當飯”的說法。

所以關中本地人也寧可吃自家產的粟黍,也不肯碰聞上去香噴噴的麥餅,唯獨山東移民別無選擇,只能被迫食餅……

“小麥和麪食在北方的推廣,就從數十萬山東移民開始吧,先讓他們吃慣麥餅,到了七八月,再讓所有人都在地裡種麥,如此便能成形成一個良性循環,慢慢擴大宿麥在關中的播種面積。”

麥比粟要高產,取而代之是遲早的。但在歷史上,這個過程從漢代開始,直到唐宋才初步完成,一千年時間裡,麥子在北方都是雜糧。

黑夫還寬慰程商道:“以灃水、渭水作碾、磨,並轉五輪,每個磨坊日碾麥三百斛,能做到這點,程君和秦墨們功勞不小!”

但墨者的聖母病又犯了,程商遲疑地說,他以爲水磨收的磨面錢也太貴了,乃是暴奪民衣食之財,奪民之用……

“反正不必人畜之力,何不讓百姓免費使用?”

墨家太理想主義了,黑夫哭笑不得:“建立磨坊可花了不少錢帛勞力,看守磨坊的官吏也需要俸祿,若是磨坊不能盈利,官府便沒有動力修築,恐怕不多時便會廢棄。”

程商不知道,這個主意,還是黑夫給內史騰出的。

磨面每石收取三十錢,相當於把數百萬麥賣給山東富戶了。等到明年上計時,內史騰不但穩定了關中粟價,還通過磨坊賺回了麥子錢,如此醒目的政績,定能得到皇帝讚賞……

也算黑夫送內史騰的紅利了。

“這便叫羊毛出在羊身上,反正山東富戶不差錢。”他暗想道。

不過話又說回來,秦朝官府連小吏出差口糧都算得精細無比,不讓你多吃一頓,怎麼可能白養數十萬人一年?據黑夫所知,這數十萬移民,在入秋種麥前,還有一個大工程等着他們。

這也是程商來找黑夫的目的,他苦着臉道:“秦墨曾向陛下建言,說周武王滅紂後,偃武修文,歸馬於華山之。今天下雖定,然天下兵戈無數,當收天下之兵入關中,鑄劍爲犁……”

這是秦墨的初衷,但秦始皇是個喜歡自己拿主意的人,前日宣詔時,墨者們便發現,自己的建言走偏了。

皇帝收天下之兵,彙集咸陽,卻並不願將其鑄作農具,而是下令,用這堆積如山的六國兵刃,做一件堪比禹鑄九鼎的大事……

“銷鋒鏑,鑄以爲金人十二!”

第585章 兒戲第905章 始皇帝未竟的事業第36章 可願爲吏?第301章 加個人第466章 我有一個夢想!第303章 吹盡狂沙始到金第642章 法吏第828章 誰能置身事外?第241章 勝者即是正義!第376章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第515章 野火燒不盡第358章 護短第797章 北線無戰事第766章 將軍百戰死(下)第714章 上下一日百戰第86章 秦律的威嚴第475章 黑色恐怖第722章 國家終於同意給我們發老婆了!第184章 你可認識黑夫?第503章 祥瑞御免第681章 蝴蝶效應第520章 存韓第605章 你爹第149章 其末立見第331章 起土驪山隈第62章 七何第623章 往事第791章 佔角第513章 法今王第163章 陽城第972章 呂澤第777章 陳勝吳廣第501章 安得不死藥第434章 鄰人失火第896章 若爲自由故第635章 薪火(上)第525章 取之於無形第159章 婚姻在於有利可圖第873章 吾不如蕭何第43章 舂穀持作飯第740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第467章 蕭何第166章 居則有禮第454章 狼之子第599章 言多必失第470章 嚇死我了第634章 封侯!第751章 推倒這堵牆第876章 武城第300章 不可與之爲敵第993章 骨鯁之臣第713章 言語就像風第268章 潁水爲之不流第982章 去留第804章 勝敗兵家事不期第262章 軍中戲乎?第226章 自三峽七百里中第250章 維鵲有巢,維鳩居之第935章 夥頤第419章 善爲誘兵以冒敵第542章 莫如樹人第724章 厲人憐王第374章 血淚之路第54章 衷第642章 法吏第759章 聲東擊西第369章 管挖不管填第316章 藍田日暖玉生煙第344章 麟之趾第257章 樹上開花第691章 爲人民服務第1023章 白登之圍第665章 你信的是哪個洛阿神?第47章 秦之律令第371章 慷慨悲歌第838章 北有強胡第353章 項籍第754章 廣闊天地第988章 代價是什麼呢?第72章 亂世銅爐第686章 不知足第692章 建木高百仞(二合一)第329章 一國兩制瞭解一下第37章 順杆爬第144章 起於微末第234章 擲劍於石穴第772章 招魂第986章 出關(上)第937章 好皇帝第873章 吾不如蕭何第187章 共敖第125章 先登第432章 公子扶蘇第1020章 我來第203章 退婚第837章 有錢第712章 亡秦者第606章 三十四年第448章 騎戰第720章 總有一天我的生命將抵達終點
第585章 兒戲第905章 始皇帝未竟的事業第36章 可願爲吏?第301章 加個人第466章 我有一個夢想!第303章 吹盡狂沙始到金第642章 法吏第828章 誰能置身事外?第241章 勝者即是正義!第376章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第515章 野火燒不盡第358章 護短第797章 北線無戰事第766章 將軍百戰死(下)第714章 上下一日百戰第86章 秦律的威嚴第475章 黑色恐怖第722章 國家終於同意給我們發老婆了!第184章 你可認識黑夫?第503章 祥瑞御免第681章 蝴蝶效應第520章 存韓第605章 你爹第149章 其末立見第331章 起土驪山隈第62章 七何第623章 往事第791章 佔角第513章 法今王第163章 陽城第972章 呂澤第777章 陳勝吳廣第501章 安得不死藥第434章 鄰人失火第896章 若爲自由故第635章 薪火(上)第525章 取之於無形第159章 婚姻在於有利可圖第873章 吾不如蕭何第43章 舂穀持作飯第740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第467章 蕭何第166章 居則有禮第454章 狼之子第599章 言多必失第470章 嚇死我了第634章 封侯!第751章 推倒這堵牆第876章 武城第300章 不可與之爲敵第993章 骨鯁之臣第713章 言語就像風第268章 潁水爲之不流第982章 去留第804章 勝敗兵家事不期第262章 軍中戲乎?第226章 自三峽七百里中第250章 維鵲有巢,維鳩居之第935章 夥頤第419章 善爲誘兵以冒敵第542章 莫如樹人第724章 厲人憐王第374章 血淚之路第54章 衷第642章 法吏第759章 聲東擊西第369章 管挖不管填第316章 藍田日暖玉生煙第344章 麟之趾第257章 樹上開花第691章 爲人民服務第1023章 白登之圍第665章 你信的是哪個洛阿神?第47章 秦之律令第371章 慷慨悲歌第838章 北有強胡第353章 項籍第754章 廣闊天地第988章 代價是什麼呢?第72章 亂世銅爐第686章 不知足第692章 建木高百仞(二合一)第329章 一國兩制瞭解一下第37章 順杆爬第144章 起於微末第234章 擲劍於石穴第772章 招魂第986章 出關(上)第937章 好皇帝第873章 吾不如蕭何第187章 共敖第125章 先登第432章 公子扶蘇第1020章 我來第203章 退婚第837章 有錢第712章 亡秦者第606章 三十四年第448章 騎戰第720章 總有一天我的生命將抵達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