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7章 有錢

bookmark

蜿蜒起伏的山脈,奔流不絕的河流,時而開闊時而狹窄的河谷,兩側則是高高隆起的黃土塬,有一座蒙着灰的關隘橫亙在兩座大塬中間,這便是朝那塞(甘肅莊浪縣)。

朝那縣最出名的當屬本地的湖泊朝那湫,秦國舊信仰有三位大神,分別是“巫咸”、“大沈厥湫”、“亞駝”,朝那湫便是大沈厥湫神主所在之地,百餘年前,秦方圖楚,秦惠文王使張儀陰謀伐楚,又派使者來到朝那,獻文於湫神,咒詛楚王而祈求秦軍“克劑楚師”。

上刻詛楚文的石鼓,現在還擺在朝那湫旁邊的廟宇中,廟宇頂上一片白色,中原雖已是一月初春,但塞是最冷的時候,前幾天落的雪依舊未化。

白面無鬚的宦官張敖與本地官員站在廟宇門口,望着西方大道,翹首以盼。

他們在等烏氏倮。

原來,上個月從公孫白鹿口中獲知“烏氏倮纔是藏匿黑夫長子的幕後主使”,張敖立刻飛馬派人去咸陽稟報趙高——烏氏倮是新晉的關內侯,他不敢貿然動手。

12月底,趙高回信了,讓他“切勿輕舉妄動”,最好用計將烏氏倮從老巢騙出來。

張敖明白,公然登門去烏氏縣,在烏氏自家地盤上擒拿烏氏倮,恐怕他們小命都得搭進去,於是便謊稱,自己奉二世皇帝之命,來朝那湫祭祀大沈厥湫……

“請烏氏侯代陛下主祭!”

三位大神似乎很靈驗,秦惠文王咒楚成功,讓秦得了霸業,於是之後歷代秦王繼位,都要派人祭祀三神之廟,連繼位三天就死掉的秦孝文王也不例外。

帝王日理萬機,自不能親至,於是要麼是丞相、九卿代表,要麼是某位君侯代勞。

所以張敖的藉口,聽上去沒啥毛病,很有希望將烏氏倮騙出來,等老烏對着神靈揖讓祭拜時,就一聲令下,將他撲翻在地!

想得倒是挺美,但張敖錯估了烏氏倮的消息靈通,那邊烏氏倮是答應來了,卻騙得衆人在朝那湫前從早上等到下午,廟中藏匿的武士握兵刃的手都麻了,烏氏倮都未曾出現,直到張敖手下倉皇來報。

“張君,烏氏倮全族,出塞了!”

“他……他這是畏罪而逃!”

張敖大驚失色,情急之下,嗓子直接破了音。

“追!讓朝那縣守卒,出塞追擊,活要見人,死要見屍!”

……

數日後,秦北地郡長城之外,羌華帶着一隊族人縱馬越過冰雪融化的草甸,在一處山坳裡,與一位在此等待多時的老熟人碰了面。

“傅直!”

羌華躍下馬,哈哈大笑。

“子華!”

人高馬大的傅直也迎了過來,二人太久未見,相擁在一起。

但和快,羌華就咧着最推開了昔日袍澤:“你這傅鍋魁,力氣還是這麼大!”

二人皆是北地良家子出身,羌華是涇陽縣人,乃是一統功臣羌瘣的孫子,出身將門,本領也不弱小,他尤善騎射,據說曾率家中騎從追擊一夥盜匪,殺首虜多,在當地小有名氣。

義渠縣傅直也是軍功貴族出身,力大如牛,他玩軍中常見的“投石”,猶如奧運會的大力士般,旋轉幾圈後,能一口氣拋了數十步!超逾亭樓!

他們九年前被黑夫徵辟入伍,與其他上千良家子一同,組成了北地精騎,在討伐匈奴時立下赫赫戰功!後爲軍吏,在北邊諸郡任職。

二世繼位後,對北地郡的黑夫舊部大肆清算,章邯作爲黑夫好友,更是黑夫在北地政策的繼承者,無法抹清關係,只能帶着來投的破虜出奔。

傅直時任兵曹右史,亦隨章邯出走,倒是當上朝那縣尉的羌華,因是羌瘣孫子的緣故,咸陽在沒有確鑿證據情況下,未敢動他,只撤職了事。

“小君侯還好麼?”

羌華做黑夫的部下雖時間不長,但一直對塞外征伐念念不忘,桑木攜帶破虜入北地,第一站去的就是他那兒!

傅直笑道:“好得很,小君侯少年英雄,個子蹭蹭見長,每天能喝一桶羊乳,食肉三斤,開半石弓,十發九中!”

“十歲就能開半石弓?”羌華樂了:“小君侯的箭法,倒是比武忠侯好多了。”

黑夫射術不行,不管在南郡還是北地,都是人盡皆知的事。

寒暄完了,傅直便長話短說:“此番約你出塞相見,是想問問,那烏氏倮,究竟是何用意?“

傅直曾隨章邯去找過烏氏倮,告知朝廷已曉烏氏之事,逼他起兵,結果這商賈卻直接跑了!

“據說他和族人、騎從趕着牛羊,出塞向西走了,這是往河西、羌中去了呀?”

塞內還是秦吏說了算,但只要出了塞,便是法外之地,也是冒險家的樂土。

數十年來,烏氏倮在長城內外做轉口貿易,同胡戎羌人君長都有交情,甚至還和湟中羌聯姻,邊外地廣人稀,烏氏倮養了數百騎從,又多得羌戎君長庇護,去追他的人,必鎩羽而歸。

羌華說了自己打聽到的事:“去追擊的兵卒,皆半途而返,頂多帶回了十頭百頭牛羊,這是烏氏倮故意留下的,他要告訴追兵:窮追者可能會死,不追,則可取了這些牛羊,作爲烏氏倮的謝禮。”

作爲北地人,烏氏這種土豪地頭蛇的朋友,誰不想交?

大家都不是傻子,所以張敖如何恐嚇,不管勒令多少人去,都註定追不回烏氏倮。

從羌華口中瞭解事情經過後,傅直卻有些發愁,烏氏倮倒是溜之大吉了,但沒了烏氏倮響應,章邯起兵恐怕要推遲了……

二人交換內外消息後,傅直對羌華道:“子華,要我說,你與其留在塞內受氣,看那些僞帝派來的小人飛揚跋扈,何不一同出塞,追隨章郡尉去!”

“我不能去。”

羌華苦笑:“不是怕死,而是吾兄長隨李將軍西征,家中只剩下我一個長男。全族上百號人,都指望着我,我若出奔,須得帶上全族老弱婦孺,否則就是害了他們。”

“再者,中原的戰況,也需要我來傳遞。”

傅直頷首:“可你不是說,近來咸陽緝捕武忠侯舊部舊僚,愈發喪心病狂了麼,甚至因曾是武忠侯家鄰居就被捉了下獄的。”

羌華笑道:“邊塞與咸陽不同,北地軍功氏族,世代聯姻,早就盤根錯節,牽一髮而動全身。咸陽若敢將我下獄,定會寒了北地良家子的心,羣起反叛,我只要小心,便一切無事。”

待二人分別時,羌華向傅直再三承諾道:“等武忠侯打進關來,我定會第一時間,帶着族人響應,攜弓馬以從!”

“春天到了,大戰再起,我相信那一天,不遠了!”

……

而另一邊,烏氏倮全族幾百號人,已抵達塞外數百里處的大河邊上,濁河的水在這裡還格外清澈。

“過了河,便是張掖郡,便是河西草原,吾等就安全了。”

烏氏倮看上去一點不像出逃,而像遊玩。他妻妾成羣,坐在巨大的氈帳篷車裡,路上該吃吃該喝喝,餓了就讓人在牲畜裡挑肥羊宰殺,渴了就打開酒桶,傾倒珍藏多年的米酒陳釀甚至是西域葡萄酒。

雖然這次出走,放棄烏氏的領地,加上沿途白送追兵的牛羊,會帶來很大的經濟損失,但他不心疼,還教訓兩個兒子道:

“沒什麼比自家人的性命更貴重,千金散去,還將復來,這纔是大賈該有的做派!”

再說,作爲李信開河西的既得利益者,烏氏在張掖郡也有不少牧場,那裡人煙稀少更甚北地,他過去能白手起家,現在一樣能重新開始。

若追兵還緊追不放,烏氏倮大不了多走幾步,去趟湟中,到羌人豪酋家中做客,嘗一嘗那蔚藍大湖旁,青稞和着雪水釀成的好酒,是否甘冽。

所以仔細算算,加上湟中羌的話,他先前腳踩的不是五條船,而是六條……

但在乘羊皮筏渡河前,烏氏倮卻止住了大兒子烏廷:“你留下!”

烏廷一愣:“父親?”

烏氏倮道:“還記得我說過義渠、公孫兩家的事麼?”

“從今天起,吾家也要一分爲二了!”

“烏芳跟着我,至於你……”

烏氏倮朝東方,賀蘭山方向一指。

“且將吾家藏在那地方的幾箱金餅掘出來,去找章邯!”

老二烏芳在一旁聽着,頓時愕然:“什麼金餅?”

烏氏倮和烏廷瞧了他一眼,什麼都沒說。

烏廷只輕聲道:“那些金餅是父親經商多年,慢慢積蓄下來的,換成半兩錢,值數千萬啊……”

烏氏倮眼睛都不眨一下:“我連胡亥,都給白餵了兩千萬錢,武忠侯豈能更少?”

“你且替我告訴章邯……”

烏氏倮飲下一盞葡萄酒,眯着眼睛道:“我烏氏倮很想爲武忠侯的大業出力,但因爲謀事不慎,被咸陽發覺,不得已只能出逃塞外。”

他摸着卷鬚笑道:“我一個小商賈,無兵無權,更沒見識和膽量。”

“我能支持武忠侯的……”

“也只有這點錢了!”

……

PS:第二章在晚上。

第713章 言語就像風第736章 死國可乎?第51章 安心在外第880章 小心後面第79章 一點都不甜第707章 月將升,日將沒第18章 袍澤們第628章 爛攤子第863章 西當太白有鳥道第147章 軍令如山律如鐵第902章 男兒何不覓封侯第571章 鼎之輕重第993章 骨鯁之臣第606章 三十四年第328章 何器?第406章 統一戰線第197章 弟子第16章 要小心……第480章 三傑第307章 隻手豈可建城都第154章 芟夷略盡第522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第380章 秦頌第412章 拍案叫絕第424章 初雪第934章 一個就夠了第963章 泥潭第569章 蒿里第876章 武城第706章 我勸你謹言慎行!第632章 伯樂與千里馬第785章 一騎紅塵第590章 縱橫第411章 我多陰謀第16章 要小心……第23章 軍訓開始第805章 兔死狐悲第251章 何以美土疆?第34章 版築之間第432章 公子扶蘇第378章 衣食足而知榮辱第813章 立國家之主贏幾倍?第440章 頭狼(騙月票)第505章 笑話第860章 舟中指可掬一些醉話,關於孔子第1018章 韓信之信第415章 男兒本自重橫行第700章 有的人把名字刻在石頭裡第588章 公子從軍第1004章 天地間不見一個英雄第77章 水驛江程去路長第735章 太陽落山了(下)第215章 巧合?第247章 三馬第166章 居則有禮第501章 安得不死藥第470章 嚇死我了第701章 兵家大忌第701章 兵家大忌第479章 民無信不立第718章 有人貴爲公子第153章 最後的武卒第180章 兵敗如山倒第106章 重租第989章 三個臭皮匠第594章 順逆第209章 做個有用的人第577章 三十三年第116章 每個人都要做出選擇第77章 水驛江程去路長第197章 弟子第23章 軍訓開始第295章 伐蛟取鼉第294章 獨當一面第911章 輸不起第18章 袍澤們第445章 背水第616章 逢林莫入第868章 昭穆第853章 將五十年興亡看飽第258章 以銖對鎰第1016章 草枯鷹眼疾第169章 家書抵萬金第1019章 飲鴆止渴第492章 青青園中葵第699章 昭昭天命第987章 出關(下)第4章 見義勇爲是每個秦人應盡的義務第619章 項氏第833章 北風捲地白草折第369章 管挖不管填第819章 包羞忍恥是男兒第536章 要有光第999章 蜂王第698章 雁南飛第558章 螳臂第797章 北線無戰事第937章 好皇帝
第713章 言語就像風第736章 死國可乎?第51章 安心在外第880章 小心後面第79章 一點都不甜第707章 月將升,日將沒第18章 袍澤們第628章 爛攤子第863章 西當太白有鳥道第147章 軍令如山律如鐵第902章 男兒何不覓封侯第571章 鼎之輕重第993章 骨鯁之臣第606章 三十四年第328章 何器?第406章 統一戰線第197章 弟子第16章 要小心……第480章 三傑第307章 隻手豈可建城都第154章 芟夷略盡第522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第380章 秦頌第412章 拍案叫絕第424章 初雪第934章 一個就夠了第963章 泥潭第569章 蒿里第876章 武城第706章 我勸你謹言慎行!第632章 伯樂與千里馬第785章 一騎紅塵第590章 縱橫第411章 我多陰謀第16章 要小心……第23章 軍訓開始第805章 兔死狐悲第251章 何以美土疆?第34章 版築之間第432章 公子扶蘇第378章 衣食足而知榮辱第813章 立國家之主贏幾倍?第440章 頭狼(騙月票)第505章 笑話第860章 舟中指可掬一些醉話,關於孔子第1018章 韓信之信第415章 男兒本自重橫行第700章 有的人把名字刻在石頭裡第588章 公子從軍第1004章 天地間不見一個英雄第77章 水驛江程去路長第735章 太陽落山了(下)第215章 巧合?第247章 三馬第166章 居則有禮第501章 安得不死藥第470章 嚇死我了第701章 兵家大忌第701章 兵家大忌第479章 民無信不立第718章 有人貴爲公子第153章 最後的武卒第180章 兵敗如山倒第106章 重租第989章 三個臭皮匠第594章 順逆第209章 做個有用的人第577章 三十三年第116章 每個人都要做出選擇第77章 水驛江程去路長第197章 弟子第23章 軍訓開始第295章 伐蛟取鼉第294章 獨當一面第911章 輸不起第18章 袍澤們第445章 背水第616章 逢林莫入第868章 昭穆第853章 將五十年興亡看飽第258章 以銖對鎰第1016章 草枯鷹眼疾第169章 家書抵萬金第1019章 飲鴆止渴第492章 青青園中葵第699章 昭昭天命第987章 出關(下)第4章 見義勇爲是每個秦人應盡的義務第619章 項氏第833章 北風捲地白草折第369章 管挖不管填第819章 包羞忍恥是男兒第536章 要有光第999章 蜂王第698章 雁南飛第558章 螳臂第797章 北線無戰事第937章 好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