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1章 沒有皇帝的帝國

bookmark

“良人不捨得讓扶蘇之子去瓊崖,對三位公子,倒是一點不憐惜,直接打發到嶺南。”

眼看新年越來越近,立君之事成了朝野聚焦的熱點,葉子衿也不由得不關心。

但讓人大跌眼鏡的是,最有可能繼承皇位的三位公子,卻被黑夫按照商鞅時便立下的《宗室律》,“無功公子亦爲庶人”這一條,剝奪了其財富特權,直接扔到嶺南,名義上是去做“邑主”,實則是流放。

“若始皇帝當初聽了我的建言,彼輩早在十多年前,就要奔赴邊塞了,眼下不過是遲了些罷了。”

黑夫倒是覺得,自己對三位公子已經夠大度了,讓葉子衿坐到他身邊,說起一件往事來。

“當時天下剛剛一統,始皇帝令羣臣議定封建、郡縣之利弊,有一夜我在宮殿宿衛輪值,便讓我也說說看。”

當時黑夫以自己南征豫章的經歷告訴秦始皇:

“從咸陽到豫章、長沙,林木沼澤甚多,道路險阻,少則兩月,多則三月,難以知會朝廷。”

“嶺南更遠,又要加上一個月,官府文書尚且如此,民間貿易往來,一個來回,一年過去了。”

帝國的邊疆能擴張多大,是由交通距離決定的,以這時代的路況、車馬速度,哪怕有馳道、靈渠加成,嶺南也遠遠超出了秦的國家輻射範圍,不論是征服還是統治,都要付出巨大代價。

“除了路途遙遠,朝廷法令不能及時傳達外,南方也以越人蠻夷爲主,缺少編戶齊民,根本收不上賦稅。縱使設置名義上的郡縣,實則無民可料,無土可治……”

“我當初建言,與其空置郡縣,不如使諸公子鎮之。封爲邊侯,使之帶民衆遷徙,統治蠻夷越人,慢慢推廣教化,以夏變夷。”

只是被始皇帝否決了。

“我本是苦心良言,但始皇帝聽了卻不太高興。”

黑夫一邊說着,一邊板起臉,揪着鬍鬚,眉毛一揚,沉着嗓子,模仿始皇帝說話的語氣道:

“黑夫,你這是想將朕的諸公子們,當做邊地縣令來用啊,你也曾上書稱江南卑熱,有水蠱之疾。諸公子長在北方,錦衣玉食,驟然入蠻荒之境,恐怕還沒到地方,便已染病而亡!”

葉子衿只覺好笑:“良人只需將臉塗一塗,便可親到臺上扮始皇帝了……”

原來,在黑夫讓叔孫通修改史書,向天下人揭露始皇帝崩前後的“真相”後,還蠻想將這一段製作成百戲,演給關中人看的,只可惜他們碰上了一個天大的難題:

沒人敢演秦始皇帝。

在關中人心目中,始皇帝仍是如神一般的存在,雖然這神不太親民也不太友好,更別說扮演了,那簡直是褻瀆。

於是這場戲就被無限期擱置……

“我可扮不好,我沒他兇。”

黑夫繼續道:“我當時唯唯諾諾,沒敢說話,心中卻暗道,陛下有子十餘,有能者卻寥寥無幾,與其養在咸陽天天白吃民脂民膏,還不如拿去填邊塞。”

也讓人看看,始皇帝的公子們都被打發去建設邊疆,那些被強制遷徙的庶民們,也便少了抱怨。

但始皇帝決心已下,不論何地,都要推行與中央一模一樣的制度,結果秦制在關東有些水土不服,放到邊疆,更顯得繁雜而無用了……

“現在豫章、長沙倒是是漸漸富庶,比過去稍好。但嶺南之地,仍是一片荒蠻,象郡、閩中等,不過是空置,爲始皇帝湊齊他喜歡的6的整數而已,其實只治一二城,僅相當於一個縣。”

“兩年來,我靠嶺南謫戍遷民打回中原,承諾帶他們歸鄉,將彼輩一批批往北方調。眼下嶺南只剩下不到十萬軍民,由共敖鎮守,除了番禺、桂林等大城,其餘小縣多數放棄,空置其地,越人又慢慢回到了各地,再這樣下去,這場仗,就白打了……”

政治是需要理想,但也要顧及現實,中原人口太少了,始皇帝時有三千萬,現在已不足那數了。強制性的移民已宣告失敗,未來再度統一後,帝國需要眼睛向內,料理好肺腑之疾,先將諸夏完全統一了,才能往外擴張。

這也意味着,黑夫有生之年,基本不可能再向嶺南進行大規模移民了……

“與其讓空置的土地便宜了蠻越土司們,倒不如封給功臣們,廣樹邊侯,各領一縣,仿照周朝時,以夏君治夷民的故事,最終以夏變夷。”

哪怕花一百年,兩百年,都比歷史上更快。

九州之內推行郡縣與大一統,九州之外的嶺南、海東、西域,朝廷難以輻射,又不忍棄之,便進行小規模的分封,以此節省行政成本,這便是當年黑夫提出的“一國兩制”。

“功臣們可願意?”葉子衿擔心這點。

黑夫卻不但憂:“九州之內,徹侯亦只是虛封,但若願爲邊侯,那可是實封。自己的封地,自己做主,還不需向朝廷納租稅,少量貢品即可。等打完仗,計較功勞,我一口氣封他幾十上百個侯,這裡邊,總有人願意去……”

至於能搞成什麼樣,是亡於蠻夷之手還是壯大向外擴張,就各看本事嘍。

而這三位公子,只是黑夫計劃中的第一批試驗品。

始皇帝在時捨不得讓兒子去填邊境,黑夫捨得啊!

將閭、將臣、將夜,三人福建一個,廣東一個,廣西一個,都扔在熱帶雨林邊上,某座南征軍撤離後的空虛小邑里。

他們要忍受炎熱的氣候,肆虐的疾病,與越人打交道,以後還會被邊侯的領地包圍,就算不生病死掉,被越人攻殺,也足夠世世代代陷在那,永遠回不來了。

於是問題又繞回來了:

“三公子皆去,那誰可爲皇帝呢?”

“總不會是子嬰罷?“葉子衿開玩笑道。

“子嬰絕無機會。”黑夫對此人還是十分警惕的:

“我曾被始皇帝壓了十多年,雖然偶爾能聽我諫言,但大多數時候,仍是計不聽言不用,得按着他的喜好來。”

他纔是獵人,黑夫不過是一條獵犬。

“現在,輪到我做獵人,指揮羣犬狩獵了。”

“而且,自在南郡舉兵後我才發覺。”

“頭頂上無人衝你指手畫腳,想做的事情能一一推行的感覺。“

真是太舒服了!

他幹嘛還要在自己頭上放一個大爺?

“況且,六國對始皇帝的橫徵暴斂記憶猶新,未必會再接受一位嬴姓秦君……”

葉子衿瞭然,小聲問道:“那,良人慾自取之?”

黑夫搖頭:

“彘肩未熟。”

“接下來一段時間,天下將迎來一段,沒有皇帝的日子。”

一個沒有皇帝的帝國。

就像沒有國王的王國——弗朗哥的西班牙。

“踐阼而治的,只剩下一位終身攝政!”

他想起許多年前,在淮陽看到秦始皇帝車駕的情形,那時候黑夫說了一句話。

“欲戴其冠,先承其重!”

一語成讖,現在,這半個天下的重量,已扛到黑夫肩膀上了。

黑夫笑了笑:

“一個無冕之王!素王!”

……

秦始皇帝的年號,在三十八年終於走到了尾聲。

“周公恐天下聞武王崩而畔,乃踐阼代成王攝行政當國,攝政七年,天下大治。”

“周厲王既亡,有共伯和者攝行天子事,攝政十四年,天下復安。”

“始皇帝崩,逆子謀篡,關東皆叛,幸有武忠侯靖難戡亂。今先帝諸子弟不孝不悌,難繼大業,再統天下。故大秦帝位將空,以武忠侯晉爵爲公,效伊尹、周公旦、共伯和事,踐阼攝國政!”

“明歲,當爲攝政元年!”

政治是門妥協的藝術,而這獨特的政體,便是考慮到新、故秦人接受程度後,妥協的產物。

由周青臣暫代的御史府那邊,才頒佈了這個讓天下震驚的消息,少府張蒼、治粟內史蕭何、奉常陸賈、太史叔孫通等便帶着上百名僚屬、儒生,請求黑夫加尊位。

“天子重臣稱公!武忠侯有大功於朝,當晉爵爲公!”

黑夫三讓,這才順水推舟允之。

爲了顯示尊於其餘徹侯,在二十等爵之上,加一“公”爵,這是舊時周代五等爵之首,實際上只有宋國和天子卿士能夠得此殊榮,魯、衛、齊等大國皆爲侯,秦國最初更只是一區區伯國。

至於公號爲何,一般是看所選的封地,陸賈他們提議黑夫直接割一郡作爲封地,但被黑夫否決,只擇一縣爲封地。

有人提議將封地定在“鄧”,有人提議直接以洛陽縣爲封地,叫周公就行。

“鄧不行。”黑夫頭搖得像撥浪鼓,周亦不妥。

他眯着眼在地圖上搜索了半天,一個個縣看過去,不免抱怨道:

“我大秦幅員如此遼闊,居然找不到叫‘包’的地方!?”

第935章 夥頤第413章 善馬愛妻第400章 臨戰合刃之急者三第823章 煮酒第475章 黑色恐怖第446章 撼山第552章 羣雄第923章 三座大山第703章 拾骨第944章 成都第27章 最後一天第327章 封建與郡縣第535章 智臣第963章 泥潭第801章 即從巴峽穿巫峽第627章 極盛第75章 義我所欲也第327章 封建與郡縣第443章 紅氅第799章 江漢湯湯第537章 推廣普通話要從娃娃抓起第807章 興滅國,繼絕世第589章 毒士第967章 江與夏之不可涉五月寫作計劃,以及爲《秦吏》完結前最後求次月票。第262章 軍中戲乎?第716章 臨之以兵第1015章 統一哈第660章 待我長髮及腰第702章 背水第321章 人生贏家第410章 喪家之犬第355章 宰之第81章 掠賣第903章 這上面一無所有第3章 爵位難得第63章 朝陽羣衆第576章 舊部第418章 胡兒十歲能騎馬第464章 塞上中原第29章 無衣第755章 尉即墨攜民渡江第1章 士伍,請出示身份證!第898章 驅傳渭橋上第314章 娶妻當娶……第888章 是時候結束這場鬧劇了第766章 將軍百戰死(下)第780章 一朝英雄拔劍起第773章 二世皇帝第115章 在鄢第457章 愷歌振旅第803章 漢東之國隨爲大第204章 郡命第791章 佔角第413章 善馬愛妻第273章 百年仇讎第409章 胡馬追隨出蹛林第587章 鷹之子第754章 廣闊天地第826章 從散約敗第429章 父親第611章 如蠅逐臭第1022章 驕兵必敗第200章 金麟豈是池中物?第515章 野火燒不盡第115章 在鄢第425章 三窟第114章 然足下卜之鬼乎?第859章 宜將勝勇追窮寇!第913章 一飯之恩必償第812章 鼎烹第188章 陷之死地然後生!第492章 青青園中葵第898章 驅傳渭橋上第775章 南北戰爭(上)第376章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第798章 鐵打的襄陽第241章 勝者即是正義!第121章 高陽酒徒第1001章 喚醒睡龍之怒第403章 君子藏器於身第20章 寧爲雞口第855章 天下烏鴉一般黑第610章 商社第265章 豐沛之間第232章 團結大多數,打擊一小撮第741章 若火之燎於原發書一週年總結,順便求月票!(有劇透)第531章 大海啊你全是水!第423章 如果我們的鐵騎繼續向前!第1008章 太昊第689章 象箸第452章 賞罰分明第751章 推倒這堵牆第764章 三軍可奪氣第942章 故事第127章 大好頭顱,誰當斫之?第969章 資本家的良心第437章 單于王庭第377章 戍卒叫
第935章 夥頤第413章 善馬愛妻第400章 臨戰合刃之急者三第823章 煮酒第475章 黑色恐怖第446章 撼山第552章 羣雄第923章 三座大山第703章 拾骨第944章 成都第27章 最後一天第327章 封建與郡縣第535章 智臣第963章 泥潭第801章 即從巴峽穿巫峽第627章 極盛第75章 義我所欲也第327章 封建與郡縣第443章 紅氅第799章 江漢湯湯第537章 推廣普通話要從娃娃抓起第807章 興滅國,繼絕世第589章 毒士第967章 江與夏之不可涉五月寫作計劃,以及爲《秦吏》完結前最後求次月票。第262章 軍中戲乎?第716章 臨之以兵第1015章 統一哈第660章 待我長髮及腰第702章 背水第321章 人生贏家第410章 喪家之犬第355章 宰之第81章 掠賣第903章 這上面一無所有第3章 爵位難得第63章 朝陽羣衆第576章 舊部第418章 胡兒十歲能騎馬第464章 塞上中原第29章 無衣第755章 尉即墨攜民渡江第1章 士伍,請出示身份證!第898章 驅傳渭橋上第314章 娶妻當娶……第888章 是時候結束這場鬧劇了第766章 將軍百戰死(下)第780章 一朝英雄拔劍起第773章 二世皇帝第115章 在鄢第457章 愷歌振旅第803章 漢東之國隨爲大第204章 郡命第791章 佔角第413章 善馬愛妻第273章 百年仇讎第409章 胡馬追隨出蹛林第587章 鷹之子第754章 廣闊天地第826章 從散約敗第429章 父親第611章 如蠅逐臭第1022章 驕兵必敗第200章 金麟豈是池中物?第515章 野火燒不盡第115章 在鄢第425章 三窟第114章 然足下卜之鬼乎?第859章 宜將勝勇追窮寇!第913章 一飯之恩必償第812章 鼎烹第188章 陷之死地然後生!第492章 青青園中葵第898章 驅傳渭橋上第775章 南北戰爭(上)第376章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第798章 鐵打的襄陽第241章 勝者即是正義!第121章 高陽酒徒第1001章 喚醒睡龍之怒第403章 君子藏器於身第20章 寧爲雞口第855章 天下烏鴉一般黑第610章 商社第265章 豐沛之間第232章 團結大多數,打擊一小撮第741章 若火之燎於原發書一週年總結,順便求月票!(有劇透)第531章 大海啊你全是水!第423章 如果我們的鐵騎繼續向前!第1008章 太昊第689章 象箸第452章 賞罰分明第751章 推倒這堵牆第764章 三軍可奪氣第942章 故事第127章 大好頭顱,誰當斫之?第969章 資本家的良心第437章 單于王庭第377章 戍卒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