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6章 七閩

bookmark

秦始皇三十五年,六月底時,當黑夫率軍抵達廬陵縣時,從南昌趕來的小陶,也到了這。

衆人一度以爲他被賈和拋棄後,已命喪嶺外,卻不想竟能安然回來,一時間感慨萬千,不過這略帶悲情的氣氛,卻被黑夫一句話給破壞了。

他打量了一下形容枯槁的小陶,打趣道:“瞧你曬得,比我都黑。”

利鹹、東門豹、季嬰等人哈哈大笑起來,連小陶也忍俊不禁,一時間,衆人彷彿又回到了在湖陽亭時,上班摸魚打卡的快樂時光……

但昔日的無名小卒們,如今已是秦南征軍的中流砥柱。

這時候,東門豹給了小陶一拳:“季嬰說,你是從餘干回來的,爲何兜了這麼大圈子?”

這也是黑夫的疑惑,利鹹早就寫信跟他告狀,說小陶太過耿直,常與賈和爭辯,便被派去東江,築龍川城。老賈兵敗撤退時,小陶所率的一千兵卒,兩千民夫來不及離開,被南越諸部圍困在龍川,長達數月。

但半年前安圃想方設法,派人去龍川接應時,那裡卻早就城破人空。本以爲是慘遭屠戮,但仔細搜查後,發現並無多少屍體,就算南越人好食人肉,總不能一點渣不剩吧。且旗幟、金鼓,甚至是廚房的釜都統統帶走,完全是安然撤離的模樣。

於是,小陶去了哪,就成了一個謎,直到今天,才得以揭曉。

“吾等去……去了東邊。”

小陶還是口吃,他花了很長時間,才解釋清楚,自己究竟是如何兜了一個大圈子的。

原來,南越諸部圍困龍川數月後,還是無法攻破城池,遂陸續撤走,小陶他們也吃光了城裡的存糧,因爲東江越人“馬蜂部”的滋擾,根本沒有種稻屯田的可能,最後決定戰略轉移,想辦法回到嶺北。

但西面的路,被南越諸部所阻,根本打不通,北上則崇山峻嶺,無路可走。小陶不得不率部東進,他們走走停停,一個月後,一頭闖入了閩越人的領地……

不過,那片土地上的閩越領主,卻並對到來的秦軍表現出敵意,反而贈予衣食,讓小陶他們在一座山間壩子安頓下來。過了數月,又提出可以借道,讓小陶從閩越北部,走小道返回秦朝……

“如此說來,竟是閩越人幫了你,汝等才能繞道閩越,回到豫章?”

黑夫可算明白,爲何小陶和他身邊剩下的千餘人,爲何會翻過武夷山,突然出現在餘干縣秦閩邊境了。

東門豹沒想明白:“閩越不是與大秦爲敵麼?爲何會幫小陶。”

小陶口吃,半天講不明白閩越內部的複雜情況,黑夫看向一旁的吳芮:“賢弟,你家世代與閩越隔山相望,你來講講。”

吳芮應諾,說道:“閩越雖號稱一國,但也並非鐵板一塊,是分封的,這傳統,還得從越國時說起……”

原來那閩越的“王族”,並非土著閩人,而是來自江東的越國。

一百年前,勾踐六世孫,越王無疆在位,都城吳被楚軍所破,無疆戰死,越國滅亡。

但好在,越國是分封制,錢塘江以南的會稽地區,仍有不少越人領主苟延殘喘。但他們非但不能齊心協力復國,反倒爲誰做新越王,打得不可開交,於是或稱王,或稱君,一盤散沙,名義上朝服於楚。

這種情況,一直堅持到四十年前,春申君封於江東,這纔將錢塘江以南的諸越君長一併收拾,併入楚國。

但跑的最遠的越王無疆子孫,卻得以倖免,他們在浙南、福建一帶建立了閩越國,以初代王無騶之名爲姓,號騶氏,今已傳承六代。因爲繼承了古越國的制度禮儀,故閩人在百越之中,是最爲先進的。

不過,在繼承文明遺澤的同時,閩越也承襲了越國的習慣:分封。

吳芮道:“最早的閩越國,今已分出了東甌、閩越兩王,各自爲政。閩君之邦,又陸續分封子孫,共有七邑,號稱七閩,各有邑主君長……”

其中控制後世閩北、閩南地區的,便是閩王無諸之弟,騶無恤,正是他幫了小陶一把。

“無恤?”

黑夫總感覺這名似曾相識,不過於越、閩越人取名,無X,是最常見的。

說起來,眼下這位”閩越王“騶無諸,着實是一條漢子,他的堂兄弟,東甌君騶搖都已經向秦軍投降了,但騶無諸一聽說,秦人要他去王號,改稱“君長”,便一口回絕了使者。

那宣言的大意是:我乃勾踐子孫,當年先君無騶,乃是越王無疆太子,本可投降楚人,做楚國封君,但他爲保留王號,從會稽來到閩地,現在我也一樣,若是去掉王號,毋寧死!

無諸心中,是有作爲勾踐子孫驕傲的,哪怕秦軍強大,也不願屈從,正好西路、中路秦軍敗績,東路統帥殷通謹慎,或者說膽小,不敢孤軍冒進,遂給了閩越喘息之機。

但這個世界上,不管在哪,有錚錚鐵骨的硬漢,就會有帶路黨……

黑夫問小陶:“那位無恤城主,他幫了你,所圖是什麼?”

小陶道:“騶無……無恤說,兄無諸不知天高地厚,妄圖與上國爲敵,必敗無疑,他不願勾踐、無疆斷絕血食,願助秦擊破無諸,事後,當臣服於秦,但要讓他做閩君!”

“我答應他。”

黑夫露出了笑,真是瞌睡來了枕頭,有帶路黨的話,閩越何愁不破?

“你且讓人按原路翻過羣山,去告訴騶無恤,若能助我,便可世代承襲爲閩君。我只要東冶一座城邑,其餘的七閩、八閩、九閩、十閩,統統給他!朝廷不會往山裡派一名官吏,也不留一個兵卒!”

……

攻閩之事有了眉目後,對於暫時保持守勢的中路,黑夫做了一系列安排。

統領郴縣兵的“假裨將”,自然是那位幫他幹掉賈和的辛夷都尉,辛夷是統一戰爭里名將辛勝之子,爵位不低,只等咸陽同意,就能轉正,黑夫對他的要求只有一個:聽話。

此外,黑夫又以平陽山關之亂爲由,卓拔老同事,湟溪關守將安圃爲“三關都尉”,將陽山、橫浦、湟溪三關,連同一萬兵民交給他,開始囤積糧食,伐木造船,爲明歲進攻南越做準備。

而後,黑夫又擬定了用來攻伐閩越的軍隊,將自己的老部下們,統統塞入其中,幾乎個個都升了官。

利鹹素來穩重,黑夫讓他在南昌督糧,爲治粟都尉。

東門豹勇猛,爲踵軍都尉,繼續做前鋒大將。

小陶亦爲都尉,但他帶回的那批殘兵需要休整,黑夫讓他掛名,打算平定閩越後,讓小陶去武昌和共敖輪換,論練兵,還是小陶更有心得,能帶着一羣殘兵敗卒,兜了一個大圈子,在異域轉戰數百里,還能活下來一半,且建制尤存,實在是一個奇蹟,足見其能。

而季嬰,則被任命爲“督郵”,這是新官職,專門管整個軍團各部的驛信軍情往來。

這也算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沒有外人的時候,季嬰樂呵呵地笑言:“你們看,亭長做主帥和不做主帥,簡直是親兒子和乾兒子的差別,過去公不疼母不愛,如今,吾等卻個個高升了!”

衆人哈哈大笑,黑夫卻語重心長地對他們說道:“汝等可知,在第一次伐越大敗後,人人皆言,南方是個爛攤子,但我卻毅然接了下來,這是爲何?”

季嬰和東門豹最先嚷嚷道:“是因爲亭長想吾等了!”

利鹹心思最多:“亭長是不願吾等在南方,受外人欺凌。”

小陶想的比較深:“是因爲……亭長不願,國事敗壞,子弟喪命。”

黑夫點頭:“汝等說得都對,我不僅無法放任國事敗壞,也是捨不得舊部,捨不得南郡、安陸子弟,我曾說過的,要帶你們回家!這承諾,至今未改!”

“但,我之所以敢隻身南下,還有一個原因!”

四人都看向黑夫。

“汝等,還記得在湖陽亭,在戶牖鄉,在蘄南戰場,還有在這豫章的事麼?”

“都記得!”

小陶、利鹹、季嬰重重頷首,東門豹也大聲道:“怎可能忘!”

那是過去十五年來,他們一步一步,攜手同行的足跡,雖然現在,黑夫已經一步邁上了帝國的山頂,而他們尚在半山腰。

黑夫讓衆人聚過來,動情地說道:”在這些地方,吾等面對的敵人各不相同,或是賊寇盜匪,或是魏國武卒,或是楚軍精銳,或是荊邦餘孽……“

“但相同的是,不管在哪,汝等都是最值得信賴的鄉黨,是可以將背交給對方的袍澤!”

他握緊自己的拳頭道:“在冒着風雪南下時,我告訴自己,只要有東門豹、有利鹹、有小陶、有季嬰,只要有你們,只要吾等能夠重聚,那就如同五指合成拳頭,就沒有做不成的事!只要吾等齊心協力,就沒有斬不了的敵酋,滅不了的邦國!”

“然也!”

四人動容,紛紛將手放了過來,與黑夫的拳頭,堆疊到了一起,齊聲道:

“吾等,願爲亭長披荊斬棘!”

……

重新彙集了舊部,安排好前後諸事,就在黑夫抵達南昌縣,準備揮師東進時,作爲“督郵”的季嬰,卻給他送來一份來自咸陽的信。

是葉子衿的家書,裡面絮絮叨叨說了很多家常裡短,從她爲葉騰守完墓,到回了一趟安陸看望黑夫他母親,最後又帶着兩個兒子,以及陪在身邊的侄女小月,去咸陽居住。

這一去,是作爲人質。

她廢了很多紙墨,描述了驪山的新景,說了渭南街的繁榮,已風靡都城,香氣撲鼻的麪食小吃,還有上林苑那一大片新宮殿的雄偉,以及孩子們初到咸陽後的種種趣事:來自西域的新奇瓜果,高鼻深目的異鄉客商,還說這座城市變化太大了,難以適應:“吾等如陋鄉之子入城。”

直到最後,她才輕描淡寫地,告訴了黑夫一件政事。

黑夫眼睛掃過那幾行字,頓時閃過一絲驚詫:

“陛下,換相了!?”

第268章 潁水爲之不流第352章 推陳出新第494章 一人之心第675章 按圖索驥第276章 當我們的旗幟插滿山崗!第374章 血淚之路第37章 順杆爬第509章 天人第71章 遲來一步第782章 門泊東吳萬里船第833章 北風捲地白草折第36章 可願爲吏?第688章 將軍第194章 諾!第14章 立小功得微名第493章 虎頭蛇尾?第484章 移風易俗第372章 銀鞍照白馬第719章 混亂是一把梯子第526章 停下!第1002章 積木第3章 爵位難得第968章 洛陽親友如相問第951章 沒有皇帝的帝國第286章 秦王(下)第667章 換相第204章 郡命第942章 故事第183章 勸降第572章 君臣第9章 法家都是處女座強迫症第891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200章 金麟豈是池中物?第906章 新秦第822章 但見三泉下第769章 三楚第709章 更吹落,星如雨第975章 鄭韓第826章 從散約敗第486章 百姓心中有桿秤第896章 若爲自由故第1020章 我來第380章 秦頌第151章 書生亦殺人第260章 商功第678章 風暴第186章 材士第783章 子胥鴟夷第898章 驅傳渭橋上第18章 袍澤們第482章 私學第814章 蜀道難第289章 與時變化第70章 若敖之鬼第806章 沛公第91章 輪到誰了?第979章 長平第520章 存韓第183章 勸降第483章 汝等欲爲亂乎?第226章 自三峽七百里中第442章 千里馳遠李將軍第906章 新秦第782章 門泊東吳萬里船第925章 如烹小鮮第52章 這一定是體制問題!第347章 法術勢第310章 執圭第117章 大時代第927章 麗人心第464章 塞上中原第152章 香餌之下第285章 秦王(中)第329章 一國兩制瞭解一下第633章 甜棗第230章 前歌後舞第860章 舟中指可掬第806章 沛公第43章 舂穀持作飯第748章 灌水第403章 君子藏器於身第296章 趙佗第771章 狗咬狗第473章 官僚帝國第149章 其末立見第488章 農家第174章 表演第361章 奸生子第369章 管挖不管填第605章 你爹第945章 癡兒第550章 今欲舉大事!第1003章 移席第827章 山河破碎風飄絮第471章 今晚就走第54章 衷第60章 將陽第929章 渭水不洗口賦起第279章 八公山上第822章 但見三泉下
第268章 潁水爲之不流第352章 推陳出新第494章 一人之心第675章 按圖索驥第276章 當我們的旗幟插滿山崗!第374章 血淚之路第37章 順杆爬第509章 天人第71章 遲來一步第782章 門泊東吳萬里船第833章 北風捲地白草折第36章 可願爲吏?第688章 將軍第194章 諾!第14章 立小功得微名第493章 虎頭蛇尾?第484章 移風易俗第372章 銀鞍照白馬第719章 混亂是一把梯子第526章 停下!第1002章 積木第3章 爵位難得第968章 洛陽親友如相問第951章 沒有皇帝的帝國第286章 秦王(下)第667章 換相第204章 郡命第942章 故事第183章 勸降第572章 君臣第9章 法家都是處女座強迫症第891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200章 金麟豈是池中物?第906章 新秦第822章 但見三泉下第769章 三楚第709章 更吹落,星如雨第975章 鄭韓第826章 從散約敗第486章 百姓心中有桿秤第896章 若爲自由故第1020章 我來第380章 秦頌第151章 書生亦殺人第260章 商功第678章 風暴第186章 材士第783章 子胥鴟夷第898章 驅傳渭橋上第18章 袍澤們第482章 私學第814章 蜀道難第289章 與時變化第70章 若敖之鬼第806章 沛公第91章 輪到誰了?第979章 長平第520章 存韓第183章 勸降第483章 汝等欲爲亂乎?第226章 自三峽七百里中第442章 千里馳遠李將軍第906章 新秦第782章 門泊東吳萬里船第925章 如烹小鮮第52章 這一定是體制問題!第347章 法術勢第310章 執圭第117章 大時代第927章 麗人心第464章 塞上中原第152章 香餌之下第285章 秦王(中)第329章 一國兩制瞭解一下第633章 甜棗第230章 前歌後舞第860章 舟中指可掬第806章 沛公第43章 舂穀持作飯第748章 灌水第403章 君子藏器於身第296章 趙佗第771章 狗咬狗第473章 官僚帝國第149章 其末立見第488章 農家第174章 表演第361章 奸生子第369章 管挖不管填第605章 你爹第945章 癡兒第550章 今欲舉大事!第1003章 移席第827章 山河破碎風飄絮第471章 今晚就走第54章 衷第60章 將陽第929章 渭水不洗口賦起第279章 八公山上第822章 但見三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