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明察秋毫

bookmark

葉騰依然記得,十多年前,自己升任韓國南陽郡守時,深感責任重大,曾去新鄭拜訪過韓非。

“敢問公子,如何才能察奸?”

考慮到魯陽、葉縣等地豪長甚多,小吏也喜歡矇蔽主上,當時葉騰避席虛心求問。

韓非是天下著名的法家學者,卻是個結巴,他憋了半天,才憋出了一句話。

“察奸之所用……七……術也。”

說完,韓非便將堆滿案几的七卷竹簡推給了葉騰,與韓非的口訥相反,竹簡上是漂亮的韓字,七卷《內儲說上》,洋洋灑灑近七千言,道盡了察奸所用七術、六微……

那些竹簡,是比黃金美玉還珍貴的禮物,是連秦王讀了都會拍案叫絕的名篇。葉騰愛不釋手,花了幾天時間細細讀了三遍,釋卷後長嘆,韓非公子明明比自己還略小几歲,可字裡行間,卻仿若閱盡了古今,看透了人心本質。

越讀,越是心驚,越讀,越是心寒。人與人之間,果然只有利益可言麼?君與臣之間,永遠都是博弈,根本無法袒露心扉,來一出君臣際會麼?

那些書卷裡,用很大篇幅論述了人主怎樣才能看透臣下內心,有觀聽法、一聽法、挾智法、倒言法、反察法等。

但韓非又在書中說,想要靈活運用這七術,歸根結底,還是要人主擁有一項能力,那就是明察秋毫。

“人主必如離朱,能視於百步之外,見秋毫之末!”

懂得爲政方略的人,一定有遠見且能明察秋毫,因爲不明察就不能洞見隱蔽之事。

諷刺的是,這些韓非贈卷最大的用處,卻是讓葉騰活學活用,做了人主不易察覺的“劫君之奸”。他順利地矇蔽了韓王,直到投降秦國前夕,韓王安還一直以爲,葉騰是韓國的忠臣,準備殉國呢……

降秦後,葉騰得以升任南郡郡守,繼續以此術來御下,將那些瞧不起他是韓國降臣,刻意欺瞞的奸吏一個個揪出來處理掉。

今天也不例外。

眼前這個出身卑微,面容黝黑,卻在兩年內忽然扶搖而上的年輕人,以葉騰在政壇摸爬滾打二十年的經驗,一眼就能看出,他心裡藏了許多事。

只要將黑夫、櫞和衷三人的籍貫擺在一起瞧上一眼,得知兩年來農、工、醫上的驚人創舉,居然出自同一家的三人時,明眼人都會感到蹊蹺。

“安陸縣令簡直蠢如狗彘。”葉騰暗暗罵道,如此大的漏洞都未發現,大概是接二連三看到可作爲政績的東西,高興過頭了吧?

葉騰可不蠢,他一眼就看出,黑夫,就是這幾件事的始作俑者。

對付這心存僥倖的年輕人,不必太複雜的法子,葉騰一上來,就直接揭穿了事實。

要想盡辦法提出令對方覺得不愉快的問題,使對方處於孤立狀態,使他感覺到陷進危機之中了,同時觀察其反應。

這是身爲上位者的一大樂趣。

當人處於危機狀態中時,會呈現出赤裸裸的自我,掩飾外表的理智也會喪失,不知不覺地會吐露出真心話……

這法子,十年來屢試不爽。

“是巧合?還是另有緣由?黑夫,今日你最好實話實說!”

二千石大吏,全郡生殺予奪均決於口,雖然葉騰看上去消瘦如刀,登時間卻不怒自威。

眼看黑夫額頭已經微微冒汗,誰料,這時候,外面卻有一陣若隱若現的琴聲傳來,打破了這緊張的氣氛。

琴聲不太熟練,像是一個初學者,在別人的指導下試彈,有些生澀,時不時還會走調。

葉騰皺了皺眉,但隨即又平息了怒氣,嘴角露出了一絲笑,他也不急着聽答案了,閉上眼睛,聽琴不語……

……

若隱若現的走調琴聲,在黑夫耳中卻如同天籟!因爲這琴聲救了他。

面對葉騰的突襲式的質問,他連思考的時間都沒有。不曾想,琴音響起後,葉騰的氣勢卻弱了些,追問得沒那麼緊了。

黑夫連忙利用這爭分奪秒的機會,在腦中拼命思索該如何回答!

沒想到啊,當初自詡聰明,想鑽秦律空子,帶着親戚一起富貴的行爲,卻成了眼下最大破綻。也對,一家三人之名,短時間內,分別通過三件不同的事傳到郡守之耳,也難怪他懷疑。

這時候該怎麼辦?葉騰何許人也,可不是平日裡那句“家翁所教”的口頭禪能敷衍過去的。

隨即想起之前在府邸外時,喜說葉騰已經向他問過自己的情況了,黑夫更是不寒而慄。

想來葉騰已經對自己的底細瞭如指掌了,這種情況下,欺瞞敷衍,是最差勁的選擇。

仗着自己是李由親信打死不承認?

也沒用,君不見葉騰談及李由,如言鄰家孩童。本該郡守郡尉商量的事,他自己就一言堂了,只在事後移書李由告知一聲,可李由連抱怨都不敢說一句……

感謝一路來和那兩個小吏的閒聊,黑夫好歹瞭解了葉騰是個怎樣的人:他是霸道獨裁的郡守,是一天內處決四百名犯人的酷吏,也是明察秋毫的循吏。

想法順着他的性情做出迴應,而不是盲目作死。

黑夫暗道:“若他是想要李由難堪,追究我不直之罪,直接審於公堂不就完了?卻特地讓我來私宅,屏蔽左右密談,這是不是意味着……”

“葉騰也不想將事做絕?”

沒錯,並非每個秦吏都像喜那麼鐵面無私。

隨着那救命的琴音慢慢淡去,黑夫也想明白了,實話實說,是眼下最好的選擇。

當然,是葉騰想聽的“實話”。

“下吏有罪!”

黑夫像是一個被老師揭穿幫同學抄作業的學生般,誠惶誠恐地下拜認罪。

葉騰緩緩睜開了眼:“何罪之有?”

“不直之罪。以上種種,的確是黑夫想出來,又與伯兄、姊丈商量,再由他們做出的!”

而後,黑夫就將這些發明的來源說了出來,他說自己心疼母親、伯嫂舂米辛苦,看着家裡打水用的桔槔突發奇想,便請姊丈做了踏碓。

而後見到紀山銅官缺少勞力,碎礦緩慢,唯恐影響了冶銅效率和武庫補充兵器的速度,於是又看着溪流江水,有了改踏碓爲水碓的主意……

堆肥漚肥,黑夫只說自己本就是農戶子弟,成年前就終日與糞土屎尿打交道,是偶然一次發現的。

至於裹傷之術,他則將鍋推給了年少時的那次”奇遇“,說自己跌破腿後,遇上了一個鶴髮童顏的老丈,受他救助所學,當初黑夫就是如此對陳無咎胡吹的。

最後黑夫誠懇地說道:“黑夫雖然隱瞞了些事實,但若只是黑夫一人空想,既不能如姊丈一樣,輕鬆做出複雜的器械,也無法如家兄一般,不避污穢,春夏秋冬無一日懈怠,盡心照料農田,證實堆肥漚肥的確能使粟稻增產!”

“臨溪羨魚者無法得魚,退而結網者,纔是將魚補上來的人!比起我,姊丈與家兄更應受賞得爵!故黑夫有罪,姊丈、伯兄卻無罪!”

黑夫一口氣將這些事情都攬了下來,他還想着,若是葉騰不放過,繼續追問,他就說,是十七歲的時候大病一場,突然開竅,然後看什麼都通透了!

怎麼,我聰明也有錯?

豈料,葉騰卻點了點頭道:“你能說實話,這便夠了。”

黑夫正緊張地準備回答下一個質問,此刻只感覺一下撲了空……

“此事我已知矣,你雖有不直之實,卻無刻意欺瞞之心。雖然律令不允許官吏不務正業,但只是想想,提個建言也無過錯。今後此事不必隱藏,可讓所有人知曉,不然……”

葉騰看着他,嚴肅地說道:“縱然是利國利民之舉,但你在大王眼裡,依然逃不過一個‘不直’的印象!梓材之木,也將變成大而無用的櫟(lì)樹了!”

這便是葉騰今日非要問個清楚的原因。

葉騰朝北方一拱手:“堆肥漚肥之法、水碓,都要送到咸陽給大王過目的,其功效足以震驚朝野,成爲伐楚助力。但你試想一下,當汝家兄弟三人之名一齊呈於王前,我都能看出蹊蹺來,何況大王?”

葉騰最清楚不過了,秦王政,也是韓非之論的忠誠踐行者。論對法、術、勢的運用,古往今來沒有哪個帝王能出其右。葉騰可不敢像糊弄韓王那樣欺瞞秦王,韓國之奸邪降將,到了秦國,卻只能做盡忠職守的良臣。

再兇惡狡猾的狼,到了秦王腳邊,就成了搖着尾巴的狗。

若是不願,就只能像昌平君那樣造反了,不過在葉騰看來,那是死路一條,大勢已定,昌平君已是楚國這座大墳冢裡的枯骨了……

大王生平最討厭的,就是背叛,最敏感的,就是欺瞞!呂不韋、嫪毐、樊於期、長安君,想想那些背叛欺瞞大王的人下場如何吧。

每天要檢閱百餘斤簡牘的王,不會漏過任何一個細節。

所以若不提前想好說辭,肯定會出事,難說連他這南郡守也要背個不察的罪名。

這也是葉騰將安陸獻上的“堆肥漚肥之法”壓下,沒敢立刻上呈咸陽的原因,他必須問個清楚,才能做下一步的決定。

若方纔黑夫胡吹一氣,呵,雖不至於驟然刑殺,但此人這一生的仕途,也差不多到頭了……

眼下他實話實話,倒還值得救助。

聽到郡守提及秦王,黑夫也作恍然大悟狀:“下吏多謝郡守救命之恩!”

“你明白了?”葉騰露出了笑。

話說到這份上,哪還能不明白?黑夫只能道:“下吏銘記於心!此生不敢忘懷!”

“那就下去罷,讓你訓練的醫護急救之士,這件事務必做好!”

不過幾句話功夫,便能讓前途光明的黑夫欠自己一個“救命之恩”,葉騰很滿意,他現在雖然是小人物,但指不定哪天就用上了呢。

既然目的已達到,他便拍了拍手,讓外面的屬吏進來,開始送客,臨別前還不忘囑咐幾句。

“你年紀輕輕,便已見聞於大王之耳,今後的路還長,切勿爲了小利、小事耽誤前程!當年韓非公子送我一句話,我今日轉贈於你……”

葉騰嚴肅地說道:“臣有大罪者,其行欺主也,其罪當死亡也!”

第721章 陸梁第158章 受金第384章 北地第713章 言語就像風第450章 河邊骨第614章 賭徒第860章 舟中指可掬第211章 省人力十倍!第935章 夥頤第856章 固將釋私怨第544章 暴力強拆第521章 聰明人第185章 軍賊第590章 縱橫第798章 鐵打的襄陽第264章 士卒可用矣第335章 巨利甘若醴第210章 武庫第127章 大好頭顱,誰當斫之?第791章 佔角第81章 掠賣第888章 是時候結束這場鬧劇了第524章 說出來就不神了第363章 必固其根本第670章 獨斷第287章 鶡冠第268章 潁水爲之不流第937章 好皇帝第587章 鷹之子第930章 凡每每與之相反第229章 外有必救之師第337章 梟子第232章 團結大多數,打擊一小撮第665章 你信的是哪個洛阿神?第73章 未成年人保護法?第832章 天下誰人不通黑第235章 潺陵第898章 驅傳渭橋上第269章 墨攻第6章 搶功的第679章 閩在海中第194章 諾!第721章 陸梁第803章 漢東之國隨爲大第112章 今亡亦死!第143章 這秦吏怕不是有特殊癖好吧?第532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206章 立足之資第92章 贈馬第1002章 積木第25章 不是冤家不聚首第75章 義我所欲也第431章 御中發徵第119章 絕地第2章 天下事與眼前事第180章 兵敗如山倒第42章 其樂也融融第858章 三呼第494章 一人之心第987章 出關(下)第417章 疾風衝塞起第107章 戰爭的消息第683章 好整以暇第871章 不臣之心第915章 爲何而戰?第507章 風雨欲來第550章 今欲舉大事!第544章 暴力強拆第86章 秦律的威嚴第814章 蜀道難第866章 裂地而封爲王侯第598章 險惡第210章 武庫第939章 胠篋第319章 柱下第679章 閩在海中第977章 中山狼第789章 望夫第37章 順杆爬第420章 鳴鼓逢逢促獵圍第36章 可願爲吏?第582章 任將第710章 始皇帝死而地分第486章 百姓心中有桿秤第65章 牽出一樁大案!第875章 萬事俱備第875章 萬事俱備第611章 如蠅逐臭第240章 內間第586章 看不懂第191章 若驅羣羊第259章 章邯第975章 鄭韓第689章 象箸第240章 內間第89章 善惡對錯第618章 連坐第462章 這一年天下無事第500章 綁架第475章 黑色恐怖
第721章 陸梁第158章 受金第384章 北地第713章 言語就像風第450章 河邊骨第614章 賭徒第860章 舟中指可掬第211章 省人力十倍!第935章 夥頤第856章 固將釋私怨第544章 暴力強拆第521章 聰明人第185章 軍賊第590章 縱橫第798章 鐵打的襄陽第264章 士卒可用矣第335章 巨利甘若醴第210章 武庫第127章 大好頭顱,誰當斫之?第791章 佔角第81章 掠賣第888章 是時候結束這場鬧劇了第524章 說出來就不神了第363章 必固其根本第670章 獨斷第287章 鶡冠第268章 潁水爲之不流第937章 好皇帝第587章 鷹之子第930章 凡每每與之相反第229章 外有必救之師第337章 梟子第232章 團結大多數,打擊一小撮第665章 你信的是哪個洛阿神?第73章 未成年人保護法?第832章 天下誰人不通黑第235章 潺陵第898章 驅傳渭橋上第269章 墨攻第6章 搶功的第679章 閩在海中第194章 諾!第721章 陸梁第803章 漢東之國隨爲大第112章 今亡亦死!第143章 這秦吏怕不是有特殊癖好吧?第532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206章 立足之資第92章 贈馬第1002章 積木第25章 不是冤家不聚首第75章 義我所欲也第431章 御中發徵第119章 絕地第2章 天下事與眼前事第180章 兵敗如山倒第42章 其樂也融融第858章 三呼第494章 一人之心第987章 出關(下)第417章 疾風衝塞起第107章 戰爭的消息第683章 好整以暇第871章 不臣之心第915章 爲何而戰?第507章 風雨欲來第550章 今欲舉大事!第544章 暴力強拆第86章 秦律的威嚴第814章 蜀道難第866章 裂地而封爲王侯第598章 險惡第210章 武庫第939章 胠篋第319章 柱下第679章 閩在海中第977章 中山狼第789章 望夫第37章 順杆爬第420章 鳴鼓逢逢促獵圍第36章 可願爲吏?第582章 任將第710章 始皇帝死而地分第486章 百姓心中有桿秤第65章 牽出一樁大案!第875章 萬事俱備第875章 萬事俱備第611章 如蠅逐臭第240章 內間第586章 看不懂第191章 若驅羣羊第259章 章邯第975章 鄭韓第689章 象箸第240章 內間第89章 善惡對錯第618章 連坐第462章 這一年天下無事第500章 綁架第475章 黑色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