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0章 孰立?

bookmark

秦始皇三十八年,九月底時,這次從修訂官方史書開始,對始皇帝崩後,過去兩年內戰若干問題的總結,終於告一段落,該定性的定性,該背鍋的背鍋。

稍後,黑夫還在驪山附近,重新爲公子高舉行了隆重的葬禮,將其從陪葬坑移了出來,葬在秦始皇陵旁邊,還重新搬出被始皇帝廢除許久的諡號制度,尊之爲“孝悼太子”。

至於“扶蘇”,只是葬禮上的配角,他被以諸侯之禮葬之,號“海東剛侯”,就這樣“被死亡”了。

當然,除了必要儀式外,葬禮精簡到了極致,除了幾個考工處剩下的陶俑外,幾乎沒其他的陪葬品。

這是黑夫制定的新制:“棺材厚三寸,衣衾三件,足以使死者的骨肉在裡面朽爛足矣。掘地的深淺,以下面沒有溼漏、屍體氣味不要泄出地面上爲度。墳堆足以讓人認識就行了。送葬者哭著送去,哭著回來,回來以後就從事於謀求衣食之財。”

“這是墨家節葬之說啊……”

本來摩拳擦掌,以爲總算輪到自己出頭的儒生們面面相覷,墨家在始皇帝末年遭到沉重打擊,秦墨幾乎被屠戮驅逐殆盡,也就武忠侯軍中有一批年輕墨者。其中當官最大的叫阿忠,做了少府屬下的考工令,掌管工程器械,六百石吏而已。本以爲墨家在政治上影響不大,沒想到武忠侯竟依然採用其學說。

身爲在朝儒生之首,奉常陸賈倒是贊同此制:“凡善法,不拘學派,墨子節葬之說,正適應當下情勢,不損害生、死兩方利益。”

他還上書附議:“用之盈虛,在節與不節耳。不節,則雖盈必竭;能節,則雖虛必盈。如今國庫空乏,民生凋敝,豈能再耗費財物往墳墓裡埋?再讓生者爲王公大臣之死而荒廢耕作,甚至陪葬?”

而旁邊高大的驪山陵,正是極盡奢華的反面典型,早已被各派詬病多時,被當成搞得天下板蕩的源頭。於是黑夫當權後,自然就走向了另一個反面:崇儉黜奢……

Www ⊕ttκǎ n ⊕¢ ○

在此影響下,公孫俊爲“扶蘇”守墓的時間,也從黑夫最開始設想的三年,變成了一年。

此舉倒是贏得了從官吏到墨者的一致讚揚,唯獨有幾個來自魯地的儒生意猶未盡,覺得太過簡略,儀式太過短促,無法體現他們的特長。

於是在兩場葬禮結束後,這幾個儒生竟不開竅的地試探着詢問陸賈。

“秦始皇可需要補上諡號!?”

他們很想給這個暴君來點“一言褒貶”。

黑夫得知後,二話不說,直接讓廷尉,將提問的人下了大獄,罪名和胡亥折磨這羣儒生時一樣:

“非所宜言!”

或許百年後,千年後,能得到公正的評價,至於現在,沒人能理性地看待他,除了黑夫。

“其功過,只能由我一人評說!”

“始皇帝,這便是最好的諡,再無人能擁有的諡!”

衆人這才閉嘴,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隨着年關將近,一個被擱置許久的問題,終於擺到了黑夫政權面前。

“孰立?”

既然說胡亥是謀篡,長公子扶蘇已故,其子公孫俊癡呆不足以爲帝,而正統的繼位者公子高又舉家皆死,那接下來,該輪到誰繼位呢?

朝野之中,難免響起一些異樣的聲音。

“商君曰: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諸侯疑焉,立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適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爭,爭生亂。”

“韓非子曰:國無君不可以爲治。”

幸好黑夫提前利用白手套打了一批“保皇黨”,否則類似的聲音更加喧囂其上。

總之一句話,早點確立一位始皇帝的繼業者,以安人心。

滿朝故秦臣吏的目光,都不由集中到了李斯的女婿,目前還活着的公子中,年紀最長的公子將閭身上!

……

公子將閭,公子將臣、公子將夜三兄弟乃是一母同胞,只是母親去世得早,靠着兄弟三人抱團相互庇護,小心翼翼地在咸陽存活。

胡亥屠戮公子高全家的行爲,讓兄弟三人爲之心寒,咸陽變亂時,他們聚集在公子將閭的婦翁李斯身邊,想要謀得一絲生機。

政變失敗後,三人又隨李斯出奔廢丘,一來二去,竟成了始皇帝諸子裡,唯一還倖存於世的。

咸陽的動亂已經結束,但三兄弟卻依然被留在廢丘,不得迴歸咸陽。

好在兩個月過去了,尚且安好,家眷也被送到廢丘來,只是這種朝不保夕的軟禁生活,讓人不能心安,他們心情忐忑,總覺得隨時會被黑夫謀殺。

“吾等好歹是始皇帝子嗣,堂堂公子,豈能如此禁錮?”公子將臣更爲急躁些,有些煩悶,喝了酒後猛摔杯盞。

“黑夫之心,兄長還不知麼?恐怕是生出了謀權篡位之心,吾等三人就是他的眼中釘肉中刺。”公子將夜低聲道。

“武忠侯一向自詡忠臣,應不會堂而皇之做此事罷?否則必爲故秦人所惡。”

直到公子將閭的到來,他們才停止了爭吵,追問道:“兄長,李丞相信中如何說?”

今日中斷消息多日的李斯忽然來信,這或許是他們三兄弟的軟禁生活有所鬆動的標誌。

公子將閭嘆了口氣,將李斯信中之言悉數告知兩個弟弟,從黑夫爲公子高舉行葬禮,尊爲“孝悼太子”,再到扶蘇的“死訊”。

“扶蘇兄長也亡故了……”

將臣有些怔滯,但旋即反應過來,驚喜地說道:

“如此一來,父皇子嗣,便只剩下吾等三人,而兄長,你便是接下來的皇位繼業之人啊!”

但公子將閭卻一點都高興不起來,連連搖頭:“莫要胡言。”

將臣道:“絕非胡言,武忠侯雖任攝政,但那是初入關中,人心混亂之際,眼下關中稍安,也是時候立君以安社稷了,按照長幼次序,兄長爲長。”

“若按賢能,昔日先帝在位時,闕廷之禮,兄長未嘗敢不從賓贊也;廊廟之位,兄長未嘗敢失節也;受命應對,兄長未嘗敢失辭也,一樣當仁不讓!”

“做皇帝……”將閭卻從沒想過,父皇在世時上頭論年長有扶蘇、公子高,論寵愛也有胡亥,反正輪不到他們。

更何況是這種形勢下。

“做一個傀儡麼?”他反問弟弟道:

“像諸侯坐大的周天子,反朝三卿的晉侯,還是被田常挾持的姜齊君主?”

將臣聲音變得低沉:

“黑夫不可能掌權一生一世,等他老了,就算兄長已不在,朝中必有忠貞之士,子孫自當伺機復興大秦!”

將閭依然不爲所動:“皇位已不是皇位,而是一個火坑,我可不想害了家人,叫子嗣也遭了毒手,吾等可知,李丞相在信中最後,如何告誡我?”

他緩緩說道: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

這是《易辭》中的一段話,意思很明顯,別摻這趟渾水!

而李斯的來信,又必是得到黑夫允許的,黑夫的意思,再明顯不過了。

將臣呆呆地說道:“那吾等接下來會有何下場?會被如何處置,總不能在廢丘軟禁一生罷?”

像養彘一樣養着他們?想象就可怕。

將閭嘆息:“此事不決定於吾等,而決定於黑夫。……”

言談間,外面卻傳來了大門開啓的聲音,一名高冠大吏帶着一羣士卒入內,氣勢洶洶,嚇得三兄弟的家眷倉皇躲避,以爲命不保矣。

三兄弟迎了出去,卻來來客竟是楊樛——他現在已升任宗正丞,架空了子嬰,掌管着宗室名冊。

“攝政有令!”

楊樛面容肅穆,用眼神逼着三公子拱手作揖,才緩緩道:

“公子將閭、將臣、將夜。”

“始皇帝時,三公子無一事利國,空費俸祿,是爲無才。”

“胡亥篡位,孝悼太子被害,亦亦怯怯不敢發一言,是爲不悌。”

“宗室非有軍功論,不得爲屬籍,今三人無纔不悌,位尊而無功,奉厚而無勞,不妥,當復爲庶人!”

“我不服!”

楊樛冷笑道:“此乃宗法律令,有何不服?”

“吾等對推翻胡亥,亦出力甚多,這不公平!”將臣有些暴怒,欲起身與之強辯,卻被兄長將閭死死按住!

並在他耳邊低聲道:“勾踐亦能忍會稽之恥,切勿妄動,活下來……”

人爲刀俎我爲魚肉,他們只能聽憑黑夫發落。

楊樛就這樣盯着三人,直到他們老實了一些,才說道:

“念其乃始皇帝子,使赴嶺南,以充實陸梁地,置邑,各食百戶,爲國守邊地……”

……

PS:昨天腦子透支了,寫的有點慢,第二章在0點前。

第768章 先取荊州爲家第288章 不要臉第669章 君道第1025章 一致對外第895章 待到打下咸陽城第783章 子胥鴟夷第731章 贏得生前身後名!第68章 鬼吹燈第1009章 博弈第64章 投書者第820章 信第781章 城頭變幻大王旗第115章 在鄢第468章 芝蘭生於幽谷第278章 結束和開始的地方第50章 南方人吃年糕第747章 熒惑高第199章 縣尉有請第14章 立小功得微名第1013章 開始和結束的地方第156章 魏亡第1002章 積木第27章 最後一天第791章 佔角第831章 帝國之壁第8章 咱們法庭上見第472章 入齊何見?第327章 封建與郡縣第725章 天下爲桎梏第319章 柱下第629章 辦不到第721章 陸梁第930章 凡每每與之相反第567章 平原津第737章 仁者無敵第940章 天下已定蜀未定第110章 入學第407章 自古以來第597章 仗不能白打第213章 利於人謂之巧第510章 撥雲見日第32章 伯兄第198章 官大夫第777章 陳勝吳廣第176章 冒險第492章 青青園中葵第180章 兵敗如山倒第855章 天下烏鴉一般黑第218章 麻衣如雪第159章 婚姻在於有利可圖第692章 建木高百仞(二合一)第390章 溫暖第656章 斧鉞之誅第1007章 贏家第209章 做個有用的人第807章 興滅國,繼絕世第808章 而我們必將爲王!第362章 蘄年宮第88章 罪與罰第533章 海市蜃樓第531章 大海啊你全是水!第544章 暴力強拆第65章 牽出一樁大案!第321章 人生贏家第983章 隨波逐流第684章 奴隸第964章 越兵第792章 別得罪女人第733章 頂峰之上第401章 歷史拐了個彎第589章 毒士第908章 豎子不足與之謀第900章 不殺第375章 烏氏倮第39章 回家(上)第868章 昭穆第340章 背井離鄉第840章 襄平城邊胡騎來第643章 長街第955章 酈生第365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378章 衣食足而知榮辱第777章 陳勝吳廣第454章 狼之子第393章 大買賣第801章 即從巴峽穿巫峽第66章 監守自盜第328章 何器?第337章 梟子第211章 省人力十倍!第804章 勝敗兵家事不期第683章 好整以暇第376章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一定要看看,寫在第五捲開始前的話第822章 但見三泉下第131章 成與不成第235章 潺陵第960章 強渡第614章 賭徒第985章 千鈞
第768章 先取荊州爲家第288章 不要臉第669章 君道第1025章 一致對外第895章 待到打下咸陽城第783章 子胥鴟夷第731章 贏得生前身後名!第68章 鬼吹燈第1009章 博弈第64章 投書者第820章 信第781章 城頭變幻大王旗第115章 在鄢第468章 芝蘭生於幽谷第278章 結束和開始的地方第50章 南方人吃年糕第747章 熒惑高第199章 縣尉有請第14章 立小功得微名第1013章 開始和結束的地方第156章 魏亡第1002章 積木第27章 最後一天第791章 佔角第831章 帝國之壁第8章 咱們法庭上見第472章 入齊何見?第327章 封建與郡縣第725章 天下爲桎梏第319章 柱下第629章 辦不到第721章 陸梁第930章 凡每每與之相反第567章 平原津第737章 仁者無敵第940章 天下已定蜀未定第110章 入學第407章 自古以來第597章 仗不能白打第213章 利於人謂之巧第510章 撥雲見日第32章 伯兄第198章 官大夫第777章 陳勝吳廣第176章 冒險第492章 青青園中葵第180章 兵敗如山倒第855章 天下烏鴉一般黑第218章 麻衣如雪第159章 婚姻在於有利可圖第692章 建木高百仞(二合一)第390章 溫暖第656章 斧鉞之誅第1007章 贏家第209章 做個有用的人第807章 興滅國,繼絕世第808章 而我們必將爲王!第362章 蘄年宮第88章 罪與罰第533章 海市蜃樓第531章 大海啊你全是水!第544章 暴力強拆第65章 牽出一樁大案!第321章 人生贏家第983章 隨波逐流第684章 奴隸第964章 越兵第792章 別得罪女人第733章 頂峰之上第401章 歷史拐了個彎第589章 毒士第908章 豎子不足與之謀第900章 不殺第375章 烏氏倮第39章 回家(上)第868章 昭穆第340章 背井離鄉第840章 襄平城邊胡騎來第643章 長街第955章 酈生第365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378章 衣食足而知榮辱第777章 陳勝吳廣第454章 狼之子第393章 大買賣第801章 即從巴峽穿巫峽第66章 監守自盜第328章 何器?第337章 梟子第211章 省人力十倍!第804章 勝敗兵家事不期第683章 好整以暇第376章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一定要看看,寫在第五捲開始前的話第822章 但見三泉下第131章 成與不成第235章 潺陵第960章 強渡第614章 賭徒第985章 千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