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六章 兩國皆賺無人虧

“官家,李相公到了。”

“叫李卿進來。”

趙元昌放下手中書冊,擡頭招呼一聲,端正坐姿等待李明卿進屋。

少頃,李明卿推門而入,一揖到底:“臣明卿參見陛下!”

“免禮。”

趙元昌擺擺手,直接進入正題:“京兆缺人鎮守,我準備讓你過去。”

李明卿愣住了,這是要外放啊!

他堂堂一個樞密副使,除非你說裂土封王、封疆建國,否則出京做啥都是被貶。

坐鎮中樞謀劃天下的感覺豈是居於一隅所能替代的?

嘴巴張了張,李明卿相拒絕,但是理智阻止了他,最後只得道:“一切聽憑官家安排。”

說是這麼說,但他臉上的神情卻顯示出滿心的不願,這是無聲的抗議。

趙元昌看在眼裡,補充道:“左右不着急,年後過去即可。正好樞密院事務之前交接過,這一個多月你可以在家中多歇歇。”

“謝官家。”李明卿起身一禮,“臣先告退。”

趙元昌在懷州武陟停了兩天,主要是接見周邊軍州縣官員將領。

之後一路上幾乎都是這樣,停半天到兩天不等,等他回到洛陽時已經是十二月了。

官家凱旋,自然不可能無聲無息。

怎麼迎接,陳佑只能提建議,真正拍板的還是王樸和巴寧泰。

十二月初三,官家車駕將會在今天中午時分抵達城外驛館,修整一晚明日辰時許入城。

這天陳佑拋下了一切雜事,整天都在城內轉悠,主要是定鼎門至端門這一條長長的天街。

這一條路半個月前就禁止行人走動了,兩邊坊牆上開的便門全都被臨時封上,依牆搭建長長的綵棚。

至於天街,包括城外官道,早早就鋪上黃土填平碎石路上的坑坑窪窪,然後灑水壓實,總之要做到不起塵、不顛簸。

現場準備是一條,人員準備又是一條。

府衙治安曹吏,河南、洛陽二縣衙役,以及提前回城的禁軍聶宏遠部,在陳佑的督促下演練了一遍明日的調度流程。

到時禁軍負責天街安全,府縣衙役負責維持圍觀民衆的秩序。

除此之外,這次還有俘虜遊街誇功的環節,等官家登上端門城闕還要封賞諸將,這些還得同官家身邊的近臣、宦官商議。

種種事項十分繁雜,哪怕之前早就確定好,眼看着臨到頭了,陳佑還是不厭其煩的一處一處覈對確認。

時間很快來到十二月初四,官家辰時入城,在京官員卻是寅時就到了城外等着拜見天子

卯正一刻,天子儀仗來到官員們等候的地方,衆人蔘拜,隨後陳佑等高官跟着王樸、巴寧泰到御駕前答話。

其他人也沒有歇着,數萬軍隊在此處分爲數撥,預備自定鼎門入城的兵馬按照之前擬定的順序調整隊列。

辰時許,得勝歸來的禁軍自定鼎門入城。

首先是一隊身披鋥亮鎧甲手持露布的騎兵,這些鎧甲是軍器監特別製作的,主要是好看,防禦力不高,重量較輕。

騎兵之後就是天子儀仗,周帝趙元昌身着袞冕端坐革輅之上,目不斜視一路向前。

儀仗中間夾雜着諸相公以及洛陽的守土官——府尹陳佑以及兩縣縣令,其餘官員只能自旁處入城,今天這場入城儀式同他們沒有關係。

天子儀仗之後就是本次北伐立功較多的幾部兵馬。那些功勞較少的部隊則是從其它幾座城門入城,雖也有人夾道相迎,但聲勢以及一干人等的重視比不上定鼎門這邊。

最後是本次北伐帶回來的俘虜。

大部分俘虜都留在邊州做苦力或者其它事情,不遠千里帶回來的都有其特別之處。或者是部落、氏族首領,或者是本身武力、智力出衆,再或者是身體健康經得起缺衣少食的長途跋涉。

總而言之,這一千多身份各異卻同樣狼狽的俘虜讓洛陽百姓歡呼聲浪直衝雲霄。

當天子站在端門城闕上一一封賞立功將領,又輪到一衆武夫激動起來。身處這樣的環境下,下到大頭兵、上至上將軍,幾乎所有軍漢都恨不得立刻在天子的帶領下再次討伐夷狄。

隨着天子回京,死傷將士的撫卹工作正式展開。

因爲趙元昌的私心,周軍損失很大,如果不是守住了戰爭一開始奪下的幾處邊州,這次北伐就可以說是徹底失敗。

還有一點是周國君臣之前沒有預料到的,這次突然的進攻壓下了南邊部族預謀月餘的叛亂,同時也削弱了南邊部族的實力,客觀上有利於遼帝收攏權力。

至於被周國奪下的州縣,遼帝是這麼說的:本是漢土,爲漢人所得無甚可惜之處。

這場戰爭對雙方皇帝來說都不虧,也是難得。

且不提遼國如何,單說周國,憑着戰勝而還的威望,趙元昌還沒抵達京城,洛陽城中涌動了幾個月的暗流就漸漸趨緩。

等到趙元昌進了洛陽城,所有人都小心翼翼地等着他對留守官員動手。

然而讓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動的第一個人竟然是在北伐過程中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的樞密副使李明卿。

敕以長安爲西京,李明卿罷樞密副使,改任西京留守,判京兆府。

陳佑在正式詔命下達之前就從岳丈處知道了這個消息,當時李明卿就跟他說要爭一爭這個空出來的樞密副使的位置。

按照李明卿的想法,光看他在北伐中的表現,即便不封賞,也可以待在原位。這突然被毫無理由地外放出京,怎麼看都像是在給女婿陳佑騰位子。

陳佑雖然也心動,可他忍住了。

能就樞密副使人選說得上話的也就那幾個,但也僅僅是能說得上話罷了,真正要選誰,還是看趙元昌的心思。

這幾個月舒侯一直在示好拉攏羣臣,不少心中沒有定計的官員來回拜訪商議,希望找出一個最佳選擇。

陳佑覺得這麼敏感的時候,最好還是少去跑關係比較好,尤其是談的還是當朝宰輔的位子,更是忌諱。

建隆元年的最後一個月就在這種沉悶的氛圍中結束。

建隆二年元日,帝不受賀。

正月初七,開府儀同三司、柳州刺史、潥陽縣開國侯朱慶堯卒。

第二百七十九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三)第六百四十六章 世間多有無奈事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六)第八十九章心意定孤身渡江第三百二十二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九)第748章 敢請長纓安軍心第二百三十六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一)第四百六十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七)第一百六十一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第一百五十一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五)第一百一十六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二)第二百六十五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二)第四百三十七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一)第七百十一章 順勢而爲埋荊棘第三百九十六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五)第五百三十二章 東宮所學是何物第一百五十八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七)第一百三十一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八)第六百六十五章 爲安諸軍分新餅第二百四十四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二)第六百九十八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四)第七十一章同乘御駕非監國第四百九十三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五)第六百十五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二)第三百二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二)第五百十七章 兄弟前途有不同第一百三十一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八)第一百七十九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二)第二百五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一)第四百五十五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二)第三百四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六)第一百一十九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三)第五百九十一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三)第四百一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一)第五百六十二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一)第三百三十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五)第七百三十三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五)第八十章路途漫漫欲拜師(一)第一百二十八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五)第七百八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四)第二百六十九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三)第五百九十三章 請以海軍試新制第四百二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二)第三百九十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二)第十七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五)第五百七十六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三)第一百六十八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七)第五百十九章 處處算計無盡時第五百九十六章 立爲模範爭最優第九十一章局面僵持如雞肋第四百二十五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八)第四十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三)第一百六十五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四)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一)第五百三十五章 說諸葛皆是忠臣第747章 烽火家書抵萬金第一百九十二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三)第三百三十六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一)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儀鎮內議投周第七十五章雙王大婚宴平樂(二)第六百二十二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九)第十五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三)第七百九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五)第二百三十五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二)第六百三十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七)第六百十三章 此事應當作何解有些話,不吐不快第一百六十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九)第九十九章別無他法唯分治第三百三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二)第二百一十九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一)第二百二十九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二)第七十五章雙王大婚宴平樂(二)第一百六十五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四)第五百二十四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四)第六百三十八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一)第五百二十一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一)第一百四十一章 未知陛下欲亂國第三百二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二)第七百十四章 心思各異選大將第二百八十六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四)第五百六章 同甘苦戰前動員第五百七十五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二)第五百十四章 戰雖止諸事仍雜第四百二十三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六)第六百九十五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一)第七章各有肚腸轉心思第六百九十四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三)第一百五章冬至祭祖獨愴然第六百九十三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二)第五百三十一章 內舉賢德不避親第九十四章戰地黃花分外香第一百六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三)第二百九十九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二)第四百六十八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一)第六百八十一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五)第六百四十五章 此戰須有終結日第一百一十四章欲建功再攻遂州第二百一十九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一)第三百五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二)
第二百七十九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三)第六百四十六章 世間多有無奈事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六)第八十九章心意定孤身渡江第三百二十二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九)第748章 敢請長纓安軍心第二百三十六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一)第四百六十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七)第一百六十一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第一百五十一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五)第一百一十六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二)第二百六十五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二)第四百三十七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一)第七百十一章 順勢而爲埋荊棘第三百九十六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五)第五百三十二章 東宮所學是何物第一百五十八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七)第一百三十一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八)第六百六十五章 爲安諸軍分新餅第二百四十四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二)第六百九十八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四)第七十一章同乘御駕非監國第四百九十三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五)第六百十五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二)第三百二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二)第五百十七章 兄弟前途有不同第一百三十一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八)第一百七十九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二)第二百五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一)第四百五十五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二)第三百四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六)第一百一十九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三)第五百九十一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三)第四百一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一)第五百六十二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一)第三百三十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五)第七百三十三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五)第八十章路途漫漫欲拜師(一)第一百二十八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五)第七百八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四)第二百六十九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三)第五百九十三章 請以海軍試新制第四百二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二)第三百九十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二)第十七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五)第五百七十六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三)第一百六十八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七)第五百十九章 處處算計無盡時第五百九十六章 立爲模範爭最優第九十一章局面僵持如雞肋第四百二十五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八)第四十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三)第一百六十五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四)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一)第五百三十五章 說諸葛皆是忠臣第747章 烽火家書抵萬金第一百九十二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三)第三百三十六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一)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儀鎮內議投周第七十五章雙王大婚宴平樂(二)第六百二十二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九)第十五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三)第七百九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五)第二百三十五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二)第六百三十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七)第六百十三章 此事應當作何解有些話,不吐不快第一百六十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九)第九十九章別無他法唯分治第三百三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二)第二百一十九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一)第二百二十九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二)第七十五章雙王大婚宴平樂(二)第一百六十五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四)第五百二十四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四)第六百三十八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一)第五百二十一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一)第一百四十一章 未知陛下欲亂國第三百二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二)第七百十四章 心思各異選大將第二百八十六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四)第五百六章 同甘苦戰前動員第五百七十五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二)第五百十四章 戰雖止諸事仍雜第四百二十三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六)第六百九十五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一)第七章各有肚腸轉心思第六百九十四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三)第一百五章冬至祭祖獨愴然第六百九十三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二)第五百三十一章 內舉賢德不避親第九十四章戰地黃花分外香第一百六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三)第二百九十九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二)第四百六十八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一)第六百八十一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五)第六百四十五章 此戰須有終結日第一百一十四章欲建功再攻遂州第二百一十九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一)第三百五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