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章 稅務事涉千萬家

龐中和怎麼都算一個人物了,不說人人都認識,但身爲樞密副使陳佑的親信,樞密院這些人大多都見過,也知道他的職事。

見龐中和神情嚴肅地匆忙趕到樞密院,一個個都在猜測是不是夏稅出問題了。

書廳內,龐中和將公文和資料擺到陳佑面前:“這是河南府、開封府、河中府、孟州、懷州、鄭州等地今年的夏稅數據,這些是去年的夏稅賬本,最後的這幾本是稅務監上半年對這些地方稅賦的調查估算。”

“怎麼,有問題?”

陳佑沒看,甚至都沒拿起公文資料,一邊洗筆一邊詢問。

“嗯,有點不對勁。”

龐中和十分自然地坐到擺在屋內的椅子上。

不等陳佑再問,他就說出了自己的發現:“這幾個地方今年夏稅同去年夏稅比起來要稍微高一些,不過比預期的要低。”

“正常。”陳佑笑了,“預期這種事情向來做不得準,只要大方向總趨勢對了就行。”

龐中和沒有笑,他神情嚴肅:“問題就在這,相公知道咱們稅務監除了上計的時候忙一點,其它時間都沒什麼事,天天干的就是調查和估算,對這方面比較敏感。”

他頓了頓,陳佑終於表現出重視的姿態,心中暗自鬆了口氣,繼續道:“其實其它地方也有變化不大的,不過這幾個地方不同之處在於,他們的商稅相比去年升高極少,甚至還有下降,但農稅口賦卻比去年高了不少。”

聽到這裡,陳佑面容嚴肅起來,停下了手中的動作。

龐中和沒有停,繼續說着自己的發現:“其中河中府最爲離譜,他們的商稅與去年持平,但是總體稅額卻增加了足足一成半,而農稅則增加了近兩成!”

陳佑頓了頓,隨手抓過一塊棉布,吸乾毛筆上的水,將筆掛到筆架上。

在這支筆的旁邊,就是王樸送給陳佑的那支青玉筆。

陳佑呼出一口氣,神色冷然:“查吧。”

緊接着,他補充道:“你們稅務監去查。”

龐中和一愣,隨即有些猶豫:“稅務監去查,能成麼?”

“你想讓誰去查?”陳佑笑了,靠在椅子上。

“肅政司。”龐中和脫口而出,“他們不就是負責這些事的麼?”

“呵。”陳佑輕笑一聲,沒有解釋,“好好想想。”

他重新坐正,拿過龐中和送來的文件仔細對比。

稅務監預測的數字就做個參考,這種大方向的比對,真正有意義的是同往年同期對比。

果然如龐中和所說,河南府等地都有商稅下降的情況。

其實河南府還算好的,商稅只是稍稍下降,還在正常波動範圍內,農稅也沒上漲。

最離譜的就是龐中和特意點出來的河中府,爲了讓稅收增長變得好看,當地把負擔全部加到了農稅上。

正常情況下是發現不了的,畢竟全國那麼多府軍州,很多時候只看總數。往年像河中府這樣增長一成半的,已經足以評一個上等了。偏偏今年運氣不好,龐中和事少心細,察覺到了不協調的地方。

東西不多,陳佑很快就看完了,他合上文本放回原位,擡頭見龐中和等在那裡,開口問道:“想明白了?”

“想明白了。”龐中和點頭,“肅政司只查官員涉案,這種事應該找御史臺。”

他這話一出,陳佑的欣慰的笑容僵在臉上,隨即嘆了一聲:“我知道你心急,可別忘了,河中府農稅數額增長也有可能是因爲今年豐收。”

說到這裡,陳佑語重心長地道:“不能僅靠臆斷去做事,哪怕目的是好的,對你都有害無益。況且,河中府這畢竟是爲朝廷增加稅收,即便征斂過甚,只要當地沒出亂子,我最多隻能小懲一下。所以要查清楚,知道麼?”

龐中和咬緊嘴脣,好一會兒才點頭:“中和明白了。”

“嗯。”

陳佑見他如此,嘆了口氣。

龐中和雖然只比陳佑小几歲,可也是陳佑一手帶出來的,沒少灌輸一些執政爲民之類的思想。

只可惜,理想常常要爲現實讓步。

現實就是,河中府增加了稅收,而且商稅沒減少。如果陳佑要以橫徵暴斂爲由對河中府官員下手,敵對宰執也能用這個原因保住河中府主貳官。

稅務監能查出大問題,對手就保不住河中府。稅務監查不出大問題,陳佑就只能推動中樞申飭河中府,想要徹底解決,還得仔細安排。

龐中和出門時臉色已經恢復正常,至少在大家看來,問題應該是解決了。

他回到稅務監,一個人關上門坐在書廳裡靜靜思考。

他沒有頹廢,不論是一開始跟着陳佑,還是中途到姐夫潘美幕中,他遇到的困難,做出的妥協不在少數。

但這一次,事關數十萬戶百姓的生計,由不得他不心情沉重。

查唄。

他想。

查吧!

他下定決心。

深吸一口氣緩緩吐出,龐中和拿出紙筆,同時讓人去叫他在稅務監的親信。

涉及官帽的調查,還是稍稍掩人耳目比較好。

隨着輸抵洛陽的州府越來越多,稅務監的統計數據也越來越多。

到七月中,全國二百多個府軍州中近七成都把夏稅送到了,大部分地方都是農稅在正常區間浮動,商稅比去年稍稍漲了些。但也有二十多個地方是商稅幾乎未變,農稅上漲較多。

二十多個州府,就算其中一半是偏僻人少的地方,也超過百萬戶了。

事涉數百萬人,陳佑沒辦法再安靜等待稅務監的調查結果,他開始動用自己的力量。

比如說大理寺內的棋子、比如各州府的舊部。

結果還沒出來,但是大量的調查已經引起了有心人的注意。

閏七月上旬,所有州府夏稅全部清點完畢進入太府庫房。

兩天之後,王彥川在兩府議事上直接質問陳佑:“爲何要私自調查個別州府,此舉是否有託公報私之嫌?”

陳佑沒想到這件事會被直接拿到檯面上來說。

他十指交叉放在膝上,看着對面正氣凜然的王彥川,沉聲道:“王相不必遮掩,直說是哪些州府就是。”

第一百五十八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七)第六百六十章 吾等行於所當行第五百十一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五)第六百二十一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八)第一百七十六章 典禮畢詔書頻出第五百五十八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三)第三章此身何所存(一)第五百八十四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 (一)第四百二十七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第四百八十五章 使者一言亂心緒第二十二章從此天高任鳥飛第四百九十八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十)第二百三十五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二)第二百三十一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一)第六百八十三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七)第二十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八)第九十一章局面僵持如雞肋第四十九章君臣問對定計策第五百三十二章 東宮所學是何物第二百二十六章 人生巔峰小嬰孩第六百九十四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三)第九章城頭觀兵反意堅第三百四十三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八)第六百十一章 又是一年乾坤新第五百六十九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四)第四百五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一)第二百七十六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二)第六百四章 各有安排待時變(一)第五百七十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五)第三百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三)第三百七十三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九)第七十四章雙王大婚宴平樂(一)第一百一十三章攻石鏡首戰得勝第二百五十二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二)第四百八十六章 淺水亦有亂流涌第四百三十七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一)第四百八十章 論爲政突發匪事第五百四十六章 兩國皆賺無人虧第三百十二章 百年大計在教育(一)第六百六十三章 自信滿滿爲己謀第二百七十四章 日常寡淡多如水(三)第六十五章套路從來得人心第二百五十七章 放榜鬧事爲哪般(一)第六百六十九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四)第五百五十五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八)第五十三章快馬頻至事愈急(二)第五百三十九章 真真假假繞雲霧第一百章消息不斷時機逝第六百四十五章 此戰須有終結日第四百七十五章 寧行仁城頭質問第六百二十四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一)第三百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三)第三百三十二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七)第二百八十二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三)第四十九章享樂之心起復消第三百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二)第三百七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第三百四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四)第五百四章 信使接踵論教王第六百三十一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八)第六百二十八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五)第六百三十六章 一朝生變國事動(三)第二百一十二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一)第五百九十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二)第六百五十五章 夷狄畏威不懷德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四)第三十七章 項上人頭吾必取(二)第五百四十章 忠於王事舉賢良第二百六十九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三)第一百六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五)第七十八章未雨綢繆布耳目第一百七十五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四)第二百五十八章 放榜鬧事爲哪般(二)第四章此身何所存(二)第五百六十二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一)第一百六十五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四)第五百七十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五)第三百三十五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第一章一夜天地換第一百六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二)第五百三十三章 只談風月元宵至第九十八章仿若漢末漢中反第五百八十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七)第六百章 稅務事涉千萬家第九十五章寥廓江天萬里霜第二百二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二)第一百四十二章 守蜀地躺着中槍第六百七十一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一)第一百四十章 蜀地四分無藩鎮第三百五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五)第六百八十八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五)第三百六 空辯不若實爲證(二)第一百八十八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二)第一百七十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二)第六百四十八章 初次議定清田事第七百二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一)第四百七十七章 遼事暫令朝爭落第五百八十二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九)第三百四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六)
第一百五十八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七)第六百六十章 吾等行於所當行第五百十一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五)第六百二十一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八)第一百七十六章 典禮畢詔書頻出第五百五十八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三)第三章此身何所存(一)第五百八十四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 (一)第四百二十七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第四百八十五章 使者一言亂心緒第二十二章從此天高任鳥飛第四百九十八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十)第二百三十五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二)第二百三十一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一)第六百八十三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七)第二十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八)第九十一章局面僵持如雞肋第四十九章君臣問對定計策第五百三十二章 東宮所學是何物第二百二十六章 人生巔峰小嬰孩第六百九十四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三)第九章城頭觀兵反意堅第三百四十三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八)第六百十一章 又是一年乾坤新第五百六十九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四)第四百五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一)第二百七十六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二)第六百四章 各有安排待時變(一)第五百七十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五)第三百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三)第三百七十三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九)第七十四章雙王大婚宴平樂(一)第一百一十三章攻石鏡首戰得勝第二百五十二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二)第四百八十六章 淺水亦有亂流涌第四百三十七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一)第四百八十章 論爲政突發匪事第五百四十六章 兩國皆賺無人虧第三百十二章 百年大計在教育(一)第六百六十三章 自信滿滿爲己謀第二百七十四章 日常寡淡多如水(三)第六十五章套路從來得人心第二百五十七章 放榜鬧事爲哪般(一)第六百六十九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四)第五百五十五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八)第五十三章快馬頻至事愈急(二)第五百三十九章 真真假假繞雲霧第一百章消息不斷時機逝第六百四十五章 此戰須有終結日第四百七十五章 寧行仁城頭質問第六百二十四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一)第三百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三)第三百三十二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七)第二百八十二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三)第四十九章享樂之心起復消第三百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二)第三百七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第三百四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四)第五百四章 信使接踵論教王第六百三十一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八)第六百二十八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五)第六百三十六章 一朝生變國事動(三)第二百一十二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一)第五百九十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二)第六百五十五章 夷狄畏威不懷德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四)第三十七章 項上人頭吾必取(二)第五百四十章 忠於王事舉賢良第二百六十九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三)第一百六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五)第七十八章未雨綢繆布耳目第一百七十五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四)第二百五十八章 放榜鬧事爲哪般(二)第四章此身何所存(二)第五百六十二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一)第一百六十五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四)第五百七十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五)第三百三十五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第一章一夜天地換第一百六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二)第五百三十三章 只談風月元宵至第九十八章仿若漢末漢中反第五百八十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七)第六百章 稅務事涉千萬家第九十五章寥廓江天萬里霜第二百二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二)第一百四十二章 守蜀地躺着中槍第六百七十一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一)第一百四十章 蜀地四分無藩鎮第三百五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五)第六百八十八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五)第三百六 空辯不若實爲證(二)第一百八十八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二)第一百七十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二)第六百四十八章 初次議定清田事第七百二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一)第四百七十七章 遼事暫令朝爭落第五百八十二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九)第三百四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