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二)

太子六率,說是六率,其實皆分左右率府,也就是總共十二軍。

到唐時,左右率府又分成親府、勳府、翊府,加上其餘諸率府,這就是十六個軍,算是一股龐大的軍事力量。

不過,太子六率的編制一直存在,但人卻不常有,那些將校職位經常被當做安置人員的虛職來用。

陳佑正猶疑間,趙元昌自己就開口了:“我會命你擔任太子詹事府詹事,你到洛陽之後,要組建衛率,員額暫定八百人。”

這卻是之前沒想到的了,詹事府詹事爲正三品,統領東宮政令。

只可惜現在沒有立太子,所謂的東宮僚屬,大多是加官確定俸祿待遇的,也就是說陳佑手底下其實沒什麼人。

而這八百衛率,就更讓人疑惑了。

心知現在不是不懂裝懂的時候,陳佑果斷問出聲:“不知建這衛率,是爲了甚事?”

見他直接詢問,趙元昌沒有絲毫不耐煩,反而臉色更加柔和了:“聽聞你在錦官府的書院辦不下去了?”

這話一出,陳佑哪還不知道該是同書院相關?

只不過突然談到書院,陳佑只得露出遺憾惋惜的神色:“什麼事都瞞不過官家,蘇府尹支持府學,我那書院只得離開錦官,今日正好動了念頭想遷到洛陽去。”

“哦?”趙元昌轉過身來。

陳佑分明看到他雙手兜着一個冒着寒氣的球狀黃銅壺放在腹前,他也不嫌冰!怪不得之前看上去好像是袖手而立呢!

“莫非府學除了經書律算,也開了醫科?”

問完這一句,趙元昌好似想起了什麼,不由就是眉頭一挑。

陳佑仿若沒看見一般,只是苦笑道:“官家許是不知,書院開了醫科,傷的擋是那些醫館的錢路,沒有府衙支持,這醫科斷然開不下去。”

“嗯。”趙元昌點點頭,“你來時,本草編纂如何了?”

這句話落在耳中,陳佑立刻就懂了,故而笑道:“那韓編纂說蜀地藥方、藥物皆收集記錄完畢,只等整理完成,就該請旨出蜀採訪藥方、尋找藥物了。”

“還是該提前尋訪,整理可以着小吏來辦。”

要把本草編纂人員請入京的事情就提了這麼一句,趙元昌再次轉回之前的話題:“你在書院中再開一個兵科,一應院長、教員、生員,我都爲你備好,那八百衛率正可用以練兵。”

陳佑這才明白,自己要養的是類似於模範團的軍隊。

之所以院長教員都要趙元昌安排,無非就是將陳佑對這支隊伍的影響力和控制力降到最低,畢竟借的是陳佑書院的皮,雖然他現在還想不通爲什麼要借這麼一層皮。

又吩咐了一些關於宮室和稅收的事宜,趙元昌轉過身去,感嘆道:“馮師老了,日後就要靠將明你來爲我分憂了!”

看似只是一句尋常的感嘆,落到陳佑心裡卻引起了驚濤駭浪。

皇帝說一個臣子老了,要麼是那臣子真的做不了事,皇帝很遺憾,要麼是皇帝想讓那個臣子離開朝堂,再也做不了事。

很顯然,在陳佑職官三品,李明卿天官參政的情況下,趙元昌覺得馮道不適合再當首相了,或許還會在官場上當個吉祥物,但政事堂一定是要退出的。

陳佑深吸一口氣,嚴肅道:“臣必不負陛下期望!”

趙元昌滿意地點點頭,又聊了幾句才讓童謠送陳佑離開。

走下閣樓,陳佑忍不住向童謠問道:“童大官,不知官家爲何要書院......”

話沒說完,童謠已經知道陳佑想問什麼了,四周瞅了一眼,一邊向前走一邊小聲道:“便是某今日不說,詹事日後也會曉得,送去學習的那些人,以後可能主要是治民政。”

好了,到這裡就不用多說了,趙元昌這是想系統培養出知兵的文官。

要說是一個單純培養武將的地方也就算了,現在畢竟亂世,沒有太過穩固的將門或者軍事世家,不會有太大的反抗。

但是培養知兵文官,不管能不能成,這在武將看來都是在挖自己的根啊!

哪怕你說文武互轉,也擋不住人家覺得自己被割的肉比得到的好處更多。

也難怪趙元昌要把他叫到閣樓上去談話了,說不準這個兵學院還得多一兩層掩飾。

當天傍晚,陳佑來到馮府。

師徒二人坐於桌前對弈,兩人棋力相差無幾,如今已至中盤,正廝殺地難解難分,每一手都要仔細考慮一段時間方纔落子。

陳佑已經將趙元昌話裡隱含的意思轉告給馮道了,只是馮道一副早有預料的樣子,倒是讓陳佑覺得自己白白擔心了。

只是陳佑還存着心事,這七八十手走下來,已漸落下風。

啪、啪的落子聲又響起十多下,陳佑終於嘆息一聲投子認負。

馮道看着陳佑收拾棋盤,突然開口:“後日我就請辭。”

陳佑一頓,隨即繼續動作,嘴裡同時道:“何必這麼快?”

“凡事不拖泥帶水,哪怕有不妥之處,也有迴旋餘地。若是硬要拖到最後一刻,就是真的無法挽回了。”

馮道都這麼說了,陳佑也不好再說什麼,只是問道:“那老師致仕之後還留在開封嗎?”

“至少官家遷都之前,我是得在開封。”

靜了一會兒,馮道又開口了:“這幾日我會宴請一些故舊,你跟我一同去。”

這是要把自己的人脈關係轉交給陳佑了。

若陳佑此時還是個五六品的官員,自然得交到李明卿手裡,但陳佑現在已然三品,雖在京外,但洛陽不比其它,直接交給陳佑比從李明卿那裡過一趟手要好。

六月十一,司空、平章事、文明殿大學士馮道上表乞骸骨,趙元昌下詔慰留,言:卿乃股肱,國事不可須臾相離。

六月十二,馮道再次上表請辭,趙元昌再次駁回,遷馮道爲司徒,賜金帛。

六月十三,馮道第三次上表請辭,這一次終於獲批,罷平章事、文明殿大學士。

緊接着,下制進司徒馮道爲太保,冊爲魯國公,同時在汴京賜宅邸奴僕。

這麼一尊大神離開了政事堂,昭文相江夏青成爲首相。

第二百五十五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五)第三百一章 勿論賢愚皆可用第四百八十九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一)第三百三十五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第四百二十七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第三百三十二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七)第二百四十章 內亂未平外面起(五)第二十三章小意應對新同僚第四百三十九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一)第一百五十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四)第四百八十五章 使者一言亂心緒第三百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三)第四百八十章 論爲政突發匪事第二十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八)第三百六十四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五)第五百五十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三)第四百一十七章 關內之地亂將起第四百四十二章 久別重逢父子情第四百一十四章 消息內情接踵至第七十八章未雨綢繆布耳目第一百四十七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一)第二百八十三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一)第三百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一)第748章 敢請長纓安軍心第四百二十五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八)第五百四十六章 兩國皆賺無人虧第五百五十八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三)第一百三章江邊垂釣生妙計第一百九十七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二)第三百十二章 百年大計在教育(一)第一百九十五章 保義謀反欲親征第二百五十九章 百足之蟲難盡滅第五百四十六章 兩國皆賺無人虧第三百三十四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九)第二百八十五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三)第六百八十五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二)第二百九十九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二)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一)第四章此身何所存(二)第六百四十三章 賑災當以何爲先第六百八十七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四)第一百三十四章 雨中攻城變故起第四百一十六章 勢如破竹徵淮南第七十七章如此行事意何爲第一百章消息不斷時機逝第五百二十七章 兩府生變宰相換第一百四十章 蜀地四分無藩鎮第七百三十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二)第二百九十五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一)第四百九十三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五)第七百六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二)第四百八十四章 操演堪比實戰險第一百八十二章 道旁迎師北疆變第四百三十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三)第六百二十七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四)第五百六十五章 同明殿裡刀光起第七百五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一)第六百十八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五)第五百五十四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七)第一百二十五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二)第一百八章正月之中再生變第二百四章 議政事初入行宮第一百九十二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三)第六百十六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三)第一百五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五)第二百八十五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三)第二百三十八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三)第五百九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三)第五百章 局勢有變使者來(一)第二十九章受人之託忠其事第四百二十四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七)第六十二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一)第六十二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一)第六百一十章 上下皆起別樣心第二百八十八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二)第六百一十章 上下皆起別樣心第四百四十三章 直言敢諫贊明君第七百十八章 一點星火落周山第七十九章即將離京奇事多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亂之後諸事繁第五百六十四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三)第六百四十九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一)第二百一十章 各取所需抉擇異(一)第五百十七章 兄弟前途有不同第三百五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三)第四十二章論功行賞爭不休(二)第二百三十二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二)第六百四十二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五)第四百三十一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四)第四百四十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二)第六百六十二章 誰料竟會遭背刺第二百三十一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一)第二百六十二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二)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一)第四百四十一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三)第一百三十四章 雨中攻城變故起第二百一十一章 各取所需抉擇異(二)第三百三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二)第六百三十七章 看天下捨我其誰第三百四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五)
第二百五十五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五)第三百一章 勿論賢愚皆可用第四百八十九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一)第三百三十五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第四百二十七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第三百三十二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七)第二百四十章 內亂未平外面起(五)第二十三章小意應對新同僚第四百三十九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一)第一百五十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四)第四百八十五章 使者一言亂心緒第三百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三)第四百八十章 論爲政突發匪事第二十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八)第三百六十四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五)第五百五十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三)第四百一十七章 關內之地亂將起第四百四十二章 久別重逢父子情第四百一十四章 消息內情接踵至第七十八章未雨綢繆布耳目第一百四十七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一)第二百八十三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一)第三百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一)第748章 敢請長纓安軍心第四百二十五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八)第五百四十六章 兩國皆賺無人虧第五百五十八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三)第一百三章江邊垂釣生妙計第一百九十七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二)第三百十二章 百年大計在教育(一)第一百九十五章 保義謀反欲親征第二百五十九章 百足之蟲難盡滅第五百四十六章 兩國皆賺無人虧第三百三十四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九)第二百八十五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三)第六百八十五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二)第二百九十九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二)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一)第四章此身何所存(二)第六百四十三章 賑災當以何爲先第六百八十七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四)第一百三十四章 雨中攻城變故起第四百一十六章 勢如破竹徵淮南第七十七章如此行事意何爲第一百章消息不斷時機逝第五百二十七章 兩府生變宰相換第一百四十章 蜀地四分無藩鎮第七百三十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二)第二百九十五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一)第四百九十三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五)第七百六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二)第四百八十四章 操演堪比實戰險第一百八十二章 道旁迎師北疆變第四百三十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三)第六百二十七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四)第五百六十五章 同明殿裡刀光起第七百五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一)第六百十八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五)第五百五十四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七)第一百二十五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二)第一百八章正月之中再生變第二百四章 議政事初入行宮第一百九十二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三)第六百十六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三)第一百五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五)第二百八十五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三)第二百三十八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三)第五百九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三)第五百章 局勢有變使者來(一)第二十九章受人之託忠其事第四百二十四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七)第六十二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一)第六十二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一)第六百一十章 上下皆起別樣心第二百八十八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二)第六百一十章 上下皆起別樣心第四百四十三章 直言敢諫贊明君第七百十八章 一點星火落周山第七十九章即將離京奇事多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亂之後諸事繁第五百六十四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三)第六百四十九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一)第二百一十章 各取所需抉擇異(一)第五百十七章 兄弟前途有不同第三百五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三)第四十二章論功行賞爭不休(二)第二百三十二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二)第六百四十二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五)第四百三十一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四)第四百四十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二)第六百六十二章 誰料竟會遭背刺第二百三十一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一)第二百六十二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二)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一)第四百四十一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三)第一百三十四章 雨中攻城變故起第二百一十一章 各取所需抉擇異(二)第三百三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二)第六百三十七章 看天下捨我其誰第三百四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