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一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三)

站在西牆上,李彝殷神情嚴峻。

現在不比當年。

當年後唐在城外只有五萬餘人,不敢不計代價的強攻。

而如今城外十餘萬人,其中還裹挾了爲數不少的蕃部,周軍不怕犧牲,尤其是不怕犧牲蕃軍。

只是今日有些奇怪,巴寧泰竟然讓周軍幹強行攻城這樣危險的事情,而讓蕃軍去做填護城河這樣相對安全的活計。

前段時間也就罷了,定難軍要阻止填河,所以填河十分危險。但今天定難軍的精力大都放在城頭激戰上,填河反而變得安全了。

不過這些不是現在應該考慮的。

李彝殷眯着眼睛觀察護城河對岸的周軍軍陣。

估算時間,周軍要麼就此結束今天的攻勢,要麼再做最後一次嘗試。

只要順利度過今天,接下來數天之內,都不會有今天這般猛烈的攻勢了。

觀察一陣,發現周軍不似退兵,反而在重新整頓軍陣,顯然要開始下一輪攻勢!

李彝殷立刻下令:“叫各部準備迎敵!切不可放周兵上城!”

命令剛傳達出去,突然南城方向隱約傳來喧譁聲。

李彝殷直接詢問:“發生何事?”

身邊親衛立刻朝南城去。

只是,不等親衛打探消息回來,就見護城河對岸周軍陣前出現一幫人手持長杆,上有旗纛首級。

正是李彝玉及其手下部族的首級和旗號標誌!

“城內叛軍聽着!德靜李彝玉已然伏誅!七裡坪李光睿亦已逃竄!爾等外無援兵困守孤城!覆滅只在旦夕!若有義士舉義倒戈迎天軍入場!當不吝封侯之賞!”

如此一番話,連喊三遍,一羣人便轉往北城。

城門之上的李彝殷睜大眼睛仔細看那懸掛在長杆上的頭顱,想要辨認究竟是不是李彝玉。

雖離得遠,但周兵十分體貼地把李彝玉面部血污清理趕緊,隱約能辨認得出。再加上一旁的旗號,基本上能夠確認無誤。

不知怎地,確認親弟陣亡,李彝殷並沒有多少悲傷恐懼,反而是一種心中石頭終於落地的悵然若失之感。

甚至於,他第一反應不是考慮自己能不能撐得下去,而是希望兒子李光睿真如周軍所說已然逃竄。

回過神來,見城牆上的軍士們士氣低迷,甚至有人聚在一塊低聲議論。

李彝殷不由皺眉,隨即朗聲道:“這是周軍詭計!吾兒吾弟領兵四萬,豈會如此輕易敗亡?以周之富庶,仿造幾面旗號非是難事,特地做來亂我軍心,爾等切不可上當!”

不管他所說是真是假,立刻就有人把這番話傳開,城上軍兵這才稍安。

就在此時周軍陣中傳出鼓聲!

很顯然,周軍準備趁城內守軍心思不穩的時候強攻!

“莫慌!迎戰!”

李彝殷呼喊一聲,接連下令準備迎接周軍攻城。

只是他不能一直待在這裡。

wωw_тtκan_℃o

眼看着周軍開始利用壕車渡河,城上守軍也做好了戰鬥準備,他便帶着親衛匆忙朝另一面城牆走去。

南門外大營。

鄧立德面帶喜色走出中軍帳。

方纔巴相公已經說了,如果今日不能攻破朔方城,則明日凌晨他的天雷軍必須炸開城門,讓騎兵能迅速進城襲擊定難軍衙署。

至於怎麼做到這一點,全看天雷軍。

鄧立德出了門立刻帶着下屬朝南門去。

此時李丕祿等人的部族正冒着城內守軍的箭雨背土擔石填護城河。

可能是弓箭大都被調往另外兩面城牆,蕃軍們面臨的“箭雨”不過是偶爾幾支箭。

鄧立德沒有上前,遠遠打量着護城河上的泥濘道路以及不遠處的城門。

今晚就能填出一條比城門要寬許多的道路。

聽說輜重已經準備好了木板,到時候直接鋪上去,就可以越過泥濘的地面。

到時候,哪怕天雷軍不能建功,周軍也能把一些或是過於沉重,或是過於龐大的攻城器械送到城牆底下。

“建功立業,就在此時!”

鄧立德喃喃一聲。

如果這次跟隨巴相公無法證明天雷軍的作用,天雷軍不一定會有事,他鄧立德一定會丟掉職事。

長呼一口氣,鄧立德回到天雷軍的營區,召集一干部下商討如何在不驚動城上守軍的情況下做好炸開城門的準備。

一天的鏖戰終於結束。

不論敵我,聽到周軍營地鳴金之聲,全都鬆了口氣。

各軍做飯時,巴寧泰召集諸將總結今日攻城收穫。

折德扆還沒回來,但他隔一個時辰就會派一名使者過來介紹戰果。

他今日總共擊潰夏州蕃軍約八千人,斬首近千。

因着他的努力,沒有一個蕃人能夠騷擾到正在攻城的周軍。

還是那句話,周軍人多。

而定難軍,核心部隊也只有不到五萬人。加上從各部收攏的兵馬,堪堪達到十萬。

原先分兵是想互爲犄角,沒想到周軍人數高達十五萬,直接屯重兵封鎖朔方城,同時以優勢兵力進攻定難軍分出的兵馬。

這下定難軍的掎角之勢難成,反而給了周軍各個擊破擾亂其軍心的機會。

總結完今日諸事,諸將散去,只有杜忠、詹勝元以及他在保大軍的親信留了下來。

帳門放下,巴寧泰直接開口:“我已令天雷軍明日凌晨破城門,你等且做好準備,若明日天雷軍功成,諸部立刻進入朔方城拿下城防!”

他話音剛落,杜忠便開口詢問:“若是天雷軍不成,豈不是叫手下將士們空等一夜?對明日之戰無益有害!”

“寢不卸甲。”巴寧泰神情淡漠地看向杜忠,“只要你備好一支預備隊便可,其餘可等第一波兵馬入城時再喚醒。”

杜忠不敢反駁,只得點頭。

當夜,進入丑時,天雷軍負責爆破的人手一人攜帶一包炸藥,身上披着灰黑色的斗篷,銜枚從今天才暢通的護城河壩上通過。

然後分爲三部,分別朝西、南、北三門去。

南門這一隊是鄧立德親自帶隊。

此時城頭上只有篝火升騰,原本應該來回走動巡邏的定難軍士兵也都找了個地方靠着。

看似盯着護城河對岸的周軍大營,實際上卻是在發呆或是打盹。

第三百六 空辯不若實爲證(二)第六百六十八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三)第六百九十九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五)第七十章積勞成疾爲哪般第六十六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一)第二百二十九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二)第一百六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五)第一百五十一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五)第一百一十九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三)第三百九十一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七)第三百五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二)第二百七十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一)第九十七章使者方至軍中亂第三百七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八)第五十一章險鑄大錯自爲之第六百八十七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四)第一百二章馮道再試尋暖靴第二百六十九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三)第三百五十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七)第二十六章大棒甜棗交相加第四百七十八章 故友初至論道德第四百三十六章 爲尋錢糧出新策第七百十六章 科舉艱難唯公平第四百三十四章 千里澤國斷美夢第四十七章眼下之事何爲重第四百六十三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第三百一十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四)第五百二十章 一令兩難算計空第五百四十二章 識大局治安創收第七十一章同乘御駕非監國第六百二章 國政定於言語間(二)第一百九十八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三)第七百十六章 科舉艱難唯公平第五百三十八章 空穴來風必有因第八十七章蜀中已亂周沈爭第一百二十二章廣植羽翼乃正道第十七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五)第四百四十一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三)第六百九十三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二)第四百五章 富平縣內有善人第三百二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四)第一百三十七章 臣殉國庶民哭君第七百三十三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五)第四百四十八章 名利相誘推物理(二)第六百十八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五)第七百四十二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四)第七百三十二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四)第三百三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六)第二百六十一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一)第二百六十五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二)第七百三十九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一)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二)第二百六十八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二)第一百七十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二)第二百二十六章 人生巔峰小嬰孩第三百五十三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真十)第一百六十二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一)第三百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一)第五十三章快馬頻至事愈急(二)第五百二十八章 談授官書院生頹(一)第二十五章商議軍機或可用第二百八十六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四)第六百四十四章 遇事誰可擔重任第三十章收殮遺骸空餘悲第三百一十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四)第744章 甘州風沙掩軍勢第一百六十五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四)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六)第二百五十五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五)第七百三十七章 破綻之處在一人第三百十七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四)第三百五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三)第五百五十九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四)第三百三十三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八)第二百八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四)第十二章舉義反正須拿捏第二百四十章 內亂未平外面起(五)第五百九十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二)第六百二十三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十)第三百八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八)第五百二章 論立場章鵬施計第一百七十一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三)第七百十章 爲求生計拋臉面第一百三十八章 獻民獻疆蜀國亡第四十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三)第六百八十九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六)第一百一十三章攻石鏡首戰得勝第四百四十二章 久別重逢父子情第七十六章甘爲細作可信否第五百十三章 悔不該旁生心思第七百二十三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二)第九十章長平故計死士出第六百二十五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二)第五百三十八章 空穴來風必有因第一百六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五)第十八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六)第三十七章 項上人頭吾必取(二)第二百二十九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二)第四百八章 鮮血淋漓投名狀第一百六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二)
第三百六 空辯不若實爲證(二)第六百六十八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三)第六百九十九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五)第七十章積勞成疾爲哪般第六十六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一)第二百二十九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二)第一百六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五)第一百五十一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五)第一百一十九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三)第三百九十一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七)第三百五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二)第二百七十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一)第九十七章使者方至軍中亂第三百七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八)第五十一章險鑄大錯自爲之第六百八十七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四)第一百二章馮道再試尋暖靴第二百六十九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三)第三百五十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七)第二十六章大棒甜棗交相加第四百七十八章 故友初至論道德第四百三十六章 爲尋錢糧出新策第七百十六章 科舉艱難唯公平第四百三十四章 千里澤國斷美夢第四十七章眼下之事何爲重第四百六十三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第三百一十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四)第五百二十章 一令兩難算計空第五百四十二章 識大局治安創收第七十一章同乘御駕非監國第六百二章 國政定於言語間(二)第一百九十八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三)第七百十六章 科舉艱難唯公平第五百三十八章 空穴來風必有因第八十七章蜀中已亂周沈爭第一百二十二章廣植羽翼乃正道第十七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五)第四百四十一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三)第六百九十三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二)第四百五章 富平縣內有善人第三百二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四)第一百三十七章 臣殉國庶民哭君第七百三十三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五)第四百四十八章 名利相誘推物理(二)第六百十八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五)第七百四十二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四)第七百三十二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四)第三百三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六)第二百六十一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一)第二百六十五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二)第七百三十九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一)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二)第二百六十八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二)第一百七十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二)第二百二十六章 人生巔峰小嬰孩第三百五十三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真十)第一百六十二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一)第三百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一)第五十三章快馬頻至事愈急(二)第五百二十八章 談授官書院生頹(一)第二十五章商議軍機或可用第二百八十六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四)第六百四十四章 遇事誰可擔重任第三十章收殮遺骸空餘悲第三百一十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四)第744章 甘州風沙掩軍勢第一百六十五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四)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六)第二百五十五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五)第七百三十七章 破綻之處在一人第三百十七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四)第三百五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三)第五百五十九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四)第三百三十三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八)第二百八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四)第十二章舉義反正須拿捏第二百四十章 內亂未平外面起(五)第五百九十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二)第六百二十三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十)第三百八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八)第五百二章 論立場章鵬施計第一百七十一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三)第七百十章 爲求生計拋臉面第一百三十八章 獻民獻疆蜀國亡第四十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三)第六百八十九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六)第一百一十三章攻石鏡首戰得勝第四百四十二章 久別重逢父子情第七十六章甘爲細作可信否第五百十三章 悔不該旁生心思第七百二十三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二)第九十章長平故計死士出第六百二十五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二)第五百三十八章 空穴來風必有因第一百六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五)第十八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六)第三十七章 項上人頭吾必取(二)第二百二十九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二)第四百八章 鮮血淋漓投名狀第一百六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