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連鎖反應

邵續抹了一把臉上的血污,露出一絲如釋重負般的笑容,自開戰起他心中就緊繃着一根弦,而今終於可放鬆下來。

“大人,劉夫人來了!”

邵續聞言擡頭一瞧,只見女兒頂盔帶甲在大批遼東軍的簇擁下,正朝着他一步步走來。看着女兒威風凜凜的樣子,邵續又想起死於非命的兒子,不禁潸然淚下。

“父親,您沒事吧?女兒救援來遲,請父親恕罪!”

劉邵氏見邵續腳下打趔,忙上前一步扶助邵續的胳膊,見到父親年近花甲還要親自上陣殺敵,不由得感到幾分傷感。

“爲父沒事,只是有些脫力罷了。玉娘(給劉邵氏起的名字,以後就叫邵玉娘)多虧你們來的及時,要不然後果難料啊。”

“父親,這位是樂安內史田華,此次多虧田內史出兵幫忙,才僥倖擊退了石虎。”

邵玉娘說得沒錯,此次能救下邵續多虧田華出動了一萬五千大軍相助。

然而剛開始的時候,田華因怕得罪石勒不願意直接出兵相助,後來劉總以脣亡齒寒來比喻樂陵與樂安,同時又表示日後一旦石勒謀青州,遼東上下必報今日之恩!接着劉總又提出讓青州軍打上遼東的旗號,才最終說動了田華。

田華看到邵續安然無恙纔算鬆了一口氣,邵續作爲曹嶷牽制石勒的重要棋子,對青州十分重要,他可不想忙活了大半天,卻最終功敗垂成。

“邵太守受驚了,很高興還能見到邵大人,說明田某來得還算及時。”

“哈哈哈,多謝田內史相救,替我向曹刺史問好,將來有機會在下一定親自登門向他表示感謝。”

邵續爲人經達權變,絲毫沒嫌棄田華是匈奴漢國的將領,對待田華就像多年的好朋友一樣熱情。當年他連石勒都敢假降。更別說是田華了。他從不關心是誰派來的援兵,重要的是樂陵因此而逃過一劫。

……

時間進入建興二年五月以來,北方局勢可以說是瞬息多變!

伴隨着局勢變化,各種各樣的消息和傳聞紛紛涌入建鄴城。讓琅琊王一時竟有些措手不及。

當王浚稱帝的消息傳到江東時,琅琊王感到十分憤怒,恨不得立即讓人將王浚捉到建鄴問罪。可惜他除了私底下發泄一下外,只能眼睜睜看着王浚建立大燕國,將司馬皇室最後一塊遮羞布給扯下。然後再狠狠地踩在腳下。

好在沒過多久,石勒襲殺王浚的消息就傳到了建鄴,讓琅琊王生平頭一次對胡虜敵酋生出幾分感激之情。

然而王浚敗亡的消息並未讓琅琊王高興幾天,無論是戴淵、劉隗、刁協、王導等中樞心腹重臣,還是王敦、祖逖、蘇峻、陶侃等外藩鎮將,隨後紛紛向琅琊王進言,稱北方局勢大變將對江東產生不利影響。

琅琊王也擔心石勒沒了王浚牽制,會將兵力指向南方。他一邊給祖逖、蘇峻、王敦等分佈在徐、揚、荊三州前線的將領發佈戒嚴命令,一邊則祈禱遠在幷州的劉琨能拖住石勒南下的腳步。

正當江東上下忐忑不安之際,幽燕局勢再次有了新變化。護東夷校尉衛朔出奇兵擊敗了石勒。並收復了被胡人佔領的薊城。

接到捷報後琅琊王總算鬆了一口氣,有衛朔牽制石勒,胡虜主力必然不敢冒然南下,江左暫時是安全的。

再說相比大逆不道的王浚,衛朔是琅琊王頗爲欣賞的臣子之一,由衛朔坐鎮薊城,自然比王浚更讓他放心。

自衛朔從石勒虎口之下襲佔薊城後,他的大名開始在各地流傳。不少人都是第一次聽說這個名字,對衛朔的情況一無所知,只有少部分人才知道衛朔就是如今大名鼎鼎嶗山商社的幕後東家。

衛朔在幽州大出風頭。羨煞了仍一事無成的祖約。自遼東返回淮陰後,祖約就變得比以前行蹤詭秘。不但私下裡與大批祖家家將密謀不斷,還不時地蠱惑祖逖割據徐、豫、兗,後來還因此被祖逖狠狠批評過。

祖約雖明面上答應兄長祖逖不再做謀逆之事。可暗中依然在爲祖家割據豫、徐活動,大批對江東不滿的家將紛紛被祖約拉攏過去。等衛朔佔領薊城的消息傳到淮陰後,祖約再也按耐不下去,密謀出兵奪取豫州。

在江東,鎮東大將軍王敦聽到衛朔攻佔薊城後,不知怎地突然從心底涌起一陣寒意。他可是從一開始就知曉衛朔。眼睜睜看着其從嶗山一個名不起眼的流民頭頭一步步成長爲一名舉足輕重的藩鎮將領。

王敦不敢相信,若是再讓衛朔發展下去,真不知其勢力會膨脹到何種地步。可有一點他十分清楚,將來衛朔一旦得勢,對琅琊王氏來說將是一場沉重的災難,無論如何他都不會再放任衛朔發展下去。

當建鄴尚未消化掉和衛朔有關的消息時,冀州傳來的消息更讓江左上下感到振奮。

樂陵太守邵續在厭次大敗石虎十萬大軍,陣斬三萬餘人!

厭次大捷傳到江東後,琅琊王興奮地連連叫好,當即升邵續爲冀州刺史、封爵祝阿子,命其統領冀州所有兵馬。

王敦得到邵續的消息異常興奮,他悄悄派出使者打算將邵續拉到自己陣營中,好在日後用來對付衛朔。

邵續在冀州取得的大捷,比衛朔佔據薊城更讓江左興奮。這是朝廷第一次正面擊敗十萬胡虜大軍,隨着大捷的影響力向四周擴散,極大地振奮之前因王浚敗亡而有心低迷的各地晉軍士氣。

……

再說石虎領着敗軍返回襄國後,受到了石勒大加斥責。雖然這並不是襄國第一次打敗仗,可是帶來的影響卻是最壞。之前石勒因奇襲薊城而達到巔峰的胡族勢力,經過這場慘敗後,不得不再次沉寂下去。

然而石勒畢竟不是一般人,他在張賓的幫助下,迅速就穩住了陣腳,不再冒然出擊,轉而專心收攬冀州本地士族之心,在尊禮隆賢而王的道路愈走愈遠。

石勒這樣做並不是沒有效果,他的精心經營下,無論是否處於自願清河崔氏已站到了他這一邊,進而影響到不少冀州世家投到石勒一邊。

見自己只是按照張賓的指導做了幾次秀,卻取得了十分顯著的效果,石勒十分高興。爲了繼續提高自身學識,石勒便讓人唸書給他聽。

匈奴漢國大將石勒在厭次大敗的消息傳到關中後,以晉愍帝司馬鄴爲首的長安*頓時羣情激奮,甚至有人認爲這是晉室即中興,而胡虜將敗亡的先兆,紛紛鼓譟皇帝給四周方伯下旨,讓諸人一鼓作氣消滅所有胡人。

而司馬鄴如同打了雞血一般,覺得眼下是消滅胡人的最佳時機,尤其是駐守在黃河對岸的匈奴人,更是讓司馬鄴感到如鯁在喉。爲了解決近在咫尺的威脅,司馬鄴在長安下詔升劉琨爲司空、都督並冀幽諸軍事、持節。

WWW⊙ тt kan⊙ C○

長安朝廷一系列動作,迅速將劉琨推到了風口浪尖,在王浚自取滅亡後,幽冀並三州終於迎來了唯一一位領袖。在名義上,就連衛朔也得接受劉琨的節制。

好在衛朔對此不甚在意,而且從某種角度來說,有劉琨頂在前面爲他遮風擋雨,更有利於其發展自身。故得知此消息後,衛朔就大張旗鼓地向劉琨表示祝賀,並未改變之前的態度,此舉也讓劉琨鬆了一口氣。

劉琨得到長安的任命後,卻辭去了司空,只接受了都督之職。並且他認爲當下晉陽有拓跋部落、遼東衛朔鼎力支持,遂開始聽從朝廷的旨意謀劃着進攻平陽。(。)

第509章 姑臧爭鋒第285章 上郡大捷第263章 慕容廆欲決戰第538章 王敦佔上風第650章 高車與嚈噠第599章 美人間諜第10章 練兵不易!第87章 雷霆萬鈞!第374章 被激怒的遼東軍第521章 決戰張掖第513章 局勢將變第387章 長安城破第390章 蔡豹之死,羣豪離心第47章 二郎歸來!第338章 總算沒賠本第495章 張茂的擔憂第428章 宴請隱士第330章 重鑄榮耀第365章 羅馬東帝李錫尼第224章 盧家的選擇第650章 高車與嚈噠第257章 關中危矣!第575章 南北碰撞第496章 政策調整第154章 大鍊鋼鐵第553章 謝艾之謀第324章 平陽之亂第586章 給藩屬國立規矩第382章 刁協獻計第252章 羣起而攻第460章 謝艾首秀第361章 水師前出第469章 長城會盟(上)第319章 又要盤算家底第431章 初見司馬紹第644章 燕晉第二次爭鋒第101章 插手遼東第469章 長城會盟(上)第477章 影響(上)第143章 高瞻出山第487章 即將鉅變的涼州第232章 代縣榷場第592章 王敦‘入朝’第563章 漢軍倒戈!第236章 血戰飛狐口第398章 與世家關係轉暖第120章 遼東局勢大變第307章 三襲陽曲第219章 高瞻遺計助幷州第111章 整編胡騎第373章 扶南偷襲第163章 回首青州第236章 血戰飛狐口第131章 炒茶帶來的風暴第97章 水泥作坊第194章 拯救降兵第582章 波斯王子第164章 王浚驕縱中計第97章 水泥作坊第90章 初見蘇峻第74章 來自江左的關注第419章 整頓關中第391章 羣豪聚薊城第37章 偶遇第324章 平陽之亂第456章 請鮮卑人離開華夏故土第331章 實力碾壓第630章 王敦將死第665章 最後的決戰第549章 中原爭鋒第396章 宗室鼎沸第120章 遼東局勢大變第220章 逼降段匹磾!第501章 高僧佛圖澄第171章 祥瑞白鹿第384章 各方想法第450章 欲伐草原第309章 北宮純重出江湖第311章 走向前臺第472章 祖逖之死第314章 欲行科舉第502章 與高僧交流第218章 溫嶠贊衛朔第249章 裴府門前是非多第51章 只聞其聲,未見其人第455章 再次大婚第485章 東、西羅馬之爭第494章 欲修洛陽第615章 秋闈將至第113章 帶方、樂浪危矣!第447章 天子賜婚第182章 農牧場建設第75章 推行均田令第584章 南北運河第638章 蜀中變局第108章 烏丸人的選擇第171章 祥瑞白鹿第495章 張茂的擔憂第579章 反攻清算(2)第238章 會盟雁門關
第509章 姑臧爭鋒第285章 上郡大捷第263章 慕容廆欲決戰第538章 王敦佔上風第650章 高車與嚈噠第599章 美人間諜第10章 練兵不易!第87章 雷霆萬鈞!第374章 被激怒的遼東軍第521章 決戰張掖第513章 局勢將變第387章 長安城破第390章 蔡豹之死,羣豪離心第47章 二郎歸來!第338章 總算沒賠本第495章 張茂的擔憂第428章 宴請隱士第330章 重鑄榮耀第365章 羅馬東帝李錫尼第224章 盧家的選擇第650章 高車與嚈噠第257章 關中危矣!第575章 南北碰撞第496章 政策調整第154章 大鍊鋼鐵第553章 謝艾之謀第324章 平陽之亂第586章 給藩屬國立規矩第382章 刁協獻計第252章 羣起而攻第460章 謝艾首秀第361章 水師前出第469章 長城會盟(上)第319章 又要盤算家底第431章 初見司馬紹第644章 燕晉第二次爭鋒第101章 插手遼東第469章 長城會盟(上)第477章 影響(上)第143章 高瞻出山第487章 即將鉅變的涼州第232章 代縣榷場第592章 王敦‘入朝’第563章 漢軍倒戈!第236章 血戰飛狐口第398章 與世家關係轉暖第120章 遼東局勢大變第307章 三襲陽曲第219章 高瞻遺計助幷州第111章 整編胡騎第373章 扶南偷襲第163章 回首青州第236章 血戰飛狐口第131章 炒茶帶來的風暴第97章 水泥作坊第194章 拯救降兵第582章 波斯王子第164章 王浚驕縱中計第97章 水泥作坊第90章 初見蘇峻第74章 來自江左的關注第419章 整頓關中第391章 羣豪聚薊城第37章 偶遇第324章 平陽之亂第456章 請鮮卑人離開華夏故土第331章 實力碾壓第630章 王敦將死第665章 最後的決戰第549章 中原爭鋒第396章 宗室鼎沸第120章 遼東局勢大變第220章 逼降段匹磾!第501章 高僧佛圖澄第171章 祥瑞白鹿第384章 各方想法第450章 欲伐草原第309章 北宮純重出江湖第311章 走向前臺第472章 祖逖之死第314章 欲行科舉第502章 與高僧交流第218章 溫嶠贊衛朔第249章 裴府門前是非多第51章 只聞其聲,未見其人第455章 再次大婚第485章 東、西羅馬之爭第494章 欲修洛陽第615章 秋闈將至第113章 帶方、樂浪危矣!第447章 天子賜婚第182章 農牧場建設第75章 推行均田令第584章 南北運河第638章 蜀中變局第108章 烏丸人的選擇第171章 祥瑞白鹿第495章 張茂的擔憂第579章 反攻清算(2)第238章 會盟雁門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