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王敦之亂

?永昌元年,元月十四,就在江東百姓尚沉浸在新年氣氛中時,一個震驚天下的消息瞬間引爆了江左。

大將軍王敦在武昌以清君側的名義誓師起兵,五萬水陸聯軍乘坐戰船沿長江直撲建鄴。

王敦傳檄各地,歷數劉隗罪狀:一說劉隗讒邪,陷害忠良;二說他大興事役,騷擾百姓;三講劉隗僭越過度;四是免良人奴;五是徵發流人爲兵;六是徵發投刺王官之人爲軍官,造成民衆愁怨;七是遙指朝廷,專權恣肆。

接着王敦又上書天子,請求朝廷將劉隗治罪,並表示只要將劉隗人頭掛在建鄴城頭,他馬上率軍退回武昌。

最後王敦還在檄文中列舉伊尹放太甲、漢武帝被江充迷惑的故事,暗示司馬睿現在是聽信讒言的昏君。

與此同時,王敦還派人四處散播謠言,稱司馬睿過江之初,政治修明,政局穩定。

直到開始信任劉隗、刁協等人,朝政日非,漸漸有吳國將亡的景象。

不得不說王敦搞得這些東西看起來十分冠冕堂皇,很能夠迷惑住一部分涉世未深之人。

連庾亮都忍不住問周顗:“大將軍此來似乎只要對付劉隗、刁協,應該不會動搖社稷江山吧?”

不料,周顗卻斜眼看了庾亮一眼,搖搖頭道:“你呀,太年輕,沒經歷過什麼大事。君主不可能都是堯舜,哪能沒有過失?但是即便君上有錯,做臣子的怎麼能舉兵來脅迫君主呢?”

“當今天子被羣臣共同推戴,繼位還不過幾年時間,大將軍卻突然興兵向闕,這不是叛亂是什麼?再者,王敦剛愎自用、傲慢無上,他的野心哪能僅限於劉隗、刁協諸人呢?”

就在王敦在武昌起兵不久之後,其心腹沈充也在吳興起兵響應。

王敦任命沈充爲大都督,督護東吳諸軍事。

與此同時,聽到弟弟起兵的消息,王敦的哥哥、光祿勳王含逃出建康,投奔王敦。

就在王敦躊躇滿志打算沿江直取建鄴時,一件始料未及的大事,打亂了王敦進軍計劃。

原來曾答應王敦一同出兵的梁州刺史甘卓卻在最後關頭按兵不動,甘卓的曾祖是吳國名將甘寧,但是甘卓並未遺傳乃祖之風,爲人處事不夠果斷,行事最愛糾結。

王敦出兵之前,曾經派人約請甘卓一起進攻建鄴。而甘卓本來答應得好好的,可等王敦發佈了討伐劉隗的檄文,臨到登舟出發的節骨眼上,甘卓卻派來參軍孫雙勸說王敦停止行動!

這玩笑開大了!聽了孫雙所言,王敦是又驚又氣又急又好笑,差點兒直接背過氣去。

事已至此,王敦哪能半途而廢,只能強忍內心憤怒對孫雙道:“回去之後,請告訴甘使君,敦此去建鄴旨在剷除朝中奸佞,絕不會對天子有任何不敬。事成之後,我願意保舉他爲做三公。”

孫雙快馬回去轉達王敦的意思,結果甘卓糾結來糾結去,依然是舉棋不定。

有部下勸諫甘卓站在朝廷一邊,先假裝同意王敦要求,然後等王敦主力離開武昌後,再起兵討伐對方。

然而甘卓卻擔心事後無法證明自己的清白,進而拒絕了部下建議。

後來又有人建議甘卓試探一下坐鎮襄陽的郗鑑是什麼態度,於是他又派參軍孫雙將王敦意思一字不落傳給郗鑑。

郗鑑自然毫不猶豫表示了對天子的支持,同時又果斷地勸說甘卓不要助紂爲虐。

得知郗鑑的態度後,甘卓這下徹底不打算跟王敦一起叛亂了,但他同樣拒絕了郗鑑邀其出兵討伐王敦的請求。

原本王敦的如意算盤是向西邀請甘卓一同起兵東進;向北派兵阻攔郗鑑南下;向南則騙取司馬承到王敦軍中任職;如此武昌再無後顧之憂。

不料,這事一開始就出現了紕漏,先是甘卓言而無信,接着司馬承拒絕到王敦軍中,不但讓王敦所謀落空,反而還在湘州高舉勤王大旗,打出了反抗王敦的旗號。

面對後方不穩,王敦並未慌張,在與沈充、錢鳳、周撫、鄧嶽等商議過後,他採取了果斷措施。

一方面王敦再次派遣自己的參軍樂道融去見甘卓,爲說服猶豫中的甘卓做最後的努力,並再三表示此次東進,只爲了家族的生存而除掉劉隗,別無他意。

二是派遣心腹南蠻校尉魏乂,帶着將軍李恆、田嵩等,率軍二萬轉兵南下,去進攻湘州,試圖在司馬承初起之時迅速將其撲滅。

三則王敦繼續指揮主力加快行軍步伐,試圖趕在各方之前拿下建鄴。

不得不說王敦的應對措施十分得力,只要他能迅速攻破建鄴,並控制住司馬睿,他就將立於不敗之地。

當然,王敦此舉帶有很大的冒險性,成功與否就在於自己與郗鑑等人比拼速度。

就看王敦能否在郗鑑等人攻下自己的老巢武昌之前,攻下司馬睿的老巢建鄴。

與此同時,面對來勢洶洶的王敦,天子司馬睿正式下詔:“王敦依靠寵信,卻膽敢發狂,把朕比作昏庸的太甲,想要幽禁。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朕要親率六軍,誅殺此大逆不道之人!特此正告天下:有殺王敦者,封五千戶侯。”

同時,司馬睿徵召戴淵、劉隗率兵到建康會師;加封周處之孫、周札侄兒周筵爲冠軍將軍、都督會稽吳興義興晉陵東陽軍事,率水軍三千人去三吳討伐沈充。

天子試圖通過這樣的舉措告訴周札,朝廷很看重周家,你不要在關鍵時刻掉鏈子。

這時郗鑑密信抵達了建鄴,讓天子看出甘卓很猶豫。

大喜過望之餘,司馬睿立即下詔加封甘卓爲鎮南大將軍、侍中、荊州牧、都督荊州梁州諸軍事。

而各地接到天子勤王詔書後,部分忠於朝廷的地方將領紛紛起兵響應,其中廣州刺史陶侃派參軍高寶領軍北上。

建鄴當地百姓得知大將軍起兵而來,恐慌之下紛紛向鄉下躲避。而城內大小官員亦是神情慌張,生怕被戰火波及。

……

王敦舉兵叛亂徹底將琅琊王氏推上風口浪尖之上,同時也造成了王氏內部分裂。除了部分野心勃勃之輩早見機不妙已投靠了王敦外,如今留在城內的基本上都是反對王敦的族人,衆人均以王導爲首。

當王敦叛亂的消息剛剛傳至建鄴時,有不少人甚至包括刁協在內紛紛勸說天子司馬睿盡誅王氏以絕後患。

結果就在此時,王導親自帶着中領軍王邃、左衛將軍王廙、侍中王侃、王彬等王氏家屬二十多人,每天清晨跪在在皇宮門外等後朝廷處罰。

此時司馬睿早已將王導引爲心腹,怎麼可能自斷臂膀?

再加上王導平時人緣不錯,又有劉隗、周顗、庾亮、郗鑑等一大批朝廷重臣紛紛表示不贊同處罰王導。

而且衆人非常清楚,處罰王導不但於事無補,還有可能激發朝廷內部矛盾。

江左之所以會爆發這場衝突,說白了是司馬皇族與琅琊王氏之間爭權奪利導致的。雙方對於“王與馬共天下”的政治格局有了不同利益訴求,皇族不再滿足由琅琊王氏主導雙方合作,甚至有繼續尊奉‘王與馬共天下’的意圖。

衆所周知,永嘉年間,司馬睿代表的皇室力量極爲薄弱。

爲此皇族不得不讓出主導地位,讓王敦代表的琅琊王氏成爲雙方政治合作的領袖。

然而隨着時間推移,到了今天司馬睿代表的皇室實力有了長足進步,他們已不滿足繼續讓王氏佔據主導地位。

性格溫和的王導面對皇室緊逼選擇了急流勇退,即便多次受到天子猜忌,但王導依舊不曾有謀反之心。

但是王敦就不同了,面對皇室步步緊逼,王敦爲了繼續掌控主導地位,不得不選擇武力捍衛自己的利益。(。)

第452章 張賓至薊城第42章 參加名士聚會第253章 遇刺第477章 影響(上)第503章 過年第408章 榆眉會戰之前鋒戰第174章 靠着祥瑞升官第354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65章 拯救刺史裴盾第90章 初見蘇峻第642章 平定蜀地第459章 拓跋鬱律第408章 榆眉會戰之前鋒戰第511章 開春視察第600章 陳郡謝氏第107章 遼東會盟第487章 即將鉅變的涼州第586章 給藩屬國立規矩第177章 公主也要當先生第534章 各方準備第446章 仇池滅亡第568章 人心惶惶的襄國城第204章 文鴦來投第634章 司馬紹之雄心第584章 南北運河第670章 昭武九姓第160章 修好慕容廆第476章 漢奸錄第318章 司馬保僣位晉王第477章 影響(上)第311章 走向前臺第22章 開闢新的市場第551章 司馬睿的算計第572章 襄國之亂第327章 騎兵奪城第677章 最後一戰第552章 準備收網第15章 琅琅書聲第566章 坑殺羯胡!第229章 出使拓跋第677章 最後一戰第556章 危在旦夕第146章 祖逖西征豫州第64章 彭城之殤第75章 推行均田令第207章 女將掛帥第282章 回師膚施!第441章 擒獲李琀、李稚第652章 西域使者!第74章 來自江左的關注第471章 徐州之變第579章 反攻清算(2)第260章 彷徨無助的段氏鮮卑第391章 羣豪聚薊城第275章 移鎮薊城第576章 曹家的尷尬第478章 影響(下)第598章 吳蜀聯合第620章 太寧元年科考第636章 江東新政第233章 拓跋內亂第24章 長矛初顯威第412章 中原變局第638章 蜀中變局第270章 擂鼓助威第190章 洞房花燭第432章 出巡之太子隨行第516章 河西世家的選擇第559章 驅除胡虜,復我華夏!第527章 江左又起波瀾第270章 擂鼓助威第629章 成立內務府第183章 大演習(上)第204章 文鴦來投第511章 開春視察第427章 名動薊城第67章 再戰胡騎第91章 曹嶷邀請第582章 波斯王子第274章 一刻不得閒第580章 受封燕王第632章 逃亡燕國第73章 對自由的嚮往第667章 西域初定第519章 走西口第580章 受封燕王第588章 成漢與江東第78章 前往江東買船第622章 謝艾的打算第290章 盧水胡精騎?屁!第123章 遼東農場第410章 榆眉會戰之單騎衝陣第461章 有點兒不對勁!第559章 驅除胡虜,復我華夏!第555章 擊殺麻秋第10章 練兵不易!第642章 平定蜀地第25章 祝其縣買糧第180章 王浚圖謀自立
第452章 張賓至薊城第42章 參加名士聚會第253章 遇刺第477章 影響(上)第503章 過年第408章 榆眉會戰之前鋒戰第174章 靠着祥瑞升官第354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65章 拯救刺史裴盾第90章 初見蘇峻第642章 平定蜀地第459章 拓跋鬱律第408章 榆眉會戰之前鋒戰第511章 開春視察第600章 陳郡謝氏第107章 遼東會盟第487章 即將鉅變的涼州第586章 給藩屬國立規矩第177章 公主也要當先生第534章 各方準備第446章 仇池滅亡第568章 人心惶惶的襄國城第204章 文鴦來投第634章 司馬紹之雄心第584章 南北運河第670章 昭武九姓第160章 修好慕容廆第476章 漢奸錄第318章 司馬保僣位晉王第477章 影響(上)第311章 走向前臺第22章 開闢新的市場第551章 司馬睿的算計第572章 襄國之亂第327章 騎兵奪城第677章 最後一戰第552章 準備收網第15章 琅琅書聲第566章 坑殺羯胡!第229章 出使拓跋第677章 最後一戰第556章 危在旦夕第146章 祖逖西征豫州第64章 彭城之殤第75章 推行均田令第207章 女將掛帥第282章 回師膚施!第441章 擒獲李琀、李稚第652章 西域使者!第74章 來自江左的關注第471章 徐州之變第579章 反攻清算(2)第260章 彷徨無助的段氏鮮卑第391章 羣豪聚薊城第275章 移鎮薊城第576章 曹家的尷尬第478章 影響(下)第598章 吳蜀聯合第620章 太寧元年科考第636章 江東新政第233章 拓跋內亂第24章 長矛初顯威第412章 中原變局第638章 蜀中變局第270章 擂鼓助威第190章 洞房花燭第432章 出巡之太子隨行第516章 河西世家的選擇第559章 驅除胡虜,復我華夏!第527章 江左又起波瀾第270章 擂鼓助威第629章 成立內務府第183章 大演習(上)第204章 文鴦來投第511章 開春視察第427章 名動薊城第67章 再戰胡騎第91章 曹嶷邀請第582章 波斯王子第274章 一刻不得閒第580章 受封燕王第632章 逃亡燕國第73章 對自由的嚮往第667章 西域初定第519章 走西口第580章 受封燕王第588章 成漢與江東第78章 前往江東買船第622章 謝艾的打算第290章 盧水胡精騎?屁!第123章 遼東農場第410章 榆眉會戰之單騎衝陣第461章 有點兒不對勁!第559章 驅除胡虜,復我華夏!第555章 擊殺麻秋第10章 練兵不易!第642章 平定蜀地第25章 祝其縣買糧第180章 王浚圖謀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