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出使幷州

衛朔福至心靈一下子就猜到了高瞻所言石勒的‘心腹之患’是誰,劉琨與石勒相爭多年,儘管石勒佔據着上風,可石勒卻從未小瞧過劉琨。劉琨有拓跋鮮卑爲其羽翼,實力強橫不下鼎盛時期的王浚。

前段時間爲了爭奪鄴城,石勒與劉琨侄兒劉演曾大戰數次,好不容易纔擊敗了劉演佔據了鄴城。可劉琨的實力並未被削弱多少,就在去年他與拓跋猗盧合作,擊敗匈奴劉桀數萬大軍,斬殺劉聰部將劉儒、劉豐、簡令、張平、邢延,殺得匈奴人橫屍數百里。

石勒欲滅王浚,就不得不考慮劉琨的反應。一旦劉琨統帥拓跋騎兵馳援王浚,必然要打亂石勒的全盤計劃。

“高先生,你說劉琨會派兵援助幽州嗎?”衛朔語氣中透露着幾分憂慮。

“主公,劉琨和王浚的關係並不和諧,雙方曾因爭奪代郡一事發生激烈衝突。”

“永嘉四年,白部酋長反叛率部進入西河郡,匈奴鐵弗部劉虎在雁門聚衆響應,進攻劉琨所轄的新興、雁門二郡。劉琨派使者前往拓跋部落求援,拓跋猗盧派侄子拓跋鬱律率領騎兵二萬,幫助劉琨平叛。”

“戰後劉琨與拓跋猗盧結拜爲兄弟,表奏拓跋猗盧爲大單于,並封爲代公,以代郡作爲他的食邑。當時代郡屬於幽州,王浚不同意,派兵攻打拓跋猗盧,結果被拓跋猗盧打敗,王浚也因此對劉琨產生了怨恨。”

“不過,主公也不必過於擔心,以劉越石的情操,應該不會眼睜睜看着王浚敗亡。否則,一旦石勒消滅了王浚,下一個目標定然是幷州的劉琨。故,只要劉越石不傻,定會出兵的。”

衛朔對高瞻的安慰並沒放在心上,雖然他並不清楚真實歷史上劉琨做出了怎樣的選擇,可從歷史最終結果推斷,歷史上石勒先後消滅了王浚和劉琨,說明劉琨定然做出了非常愚蠢的選擇。

“劉越石的確不傻,他的人品也非常可靠。可是他卻有一羣非常弱智的手下,一旦優柔寡斷的劉越石被手下人蠱惑,在石勒動手時選擇按兵不動,而我們受限於交通條件又不可能展開大規模救援,王浚還是免不了覆亡的結局!”

“爲了萬無一失,看來我們必須爭取到幷州劉琨的支援!”

衛朔這樣說並不是故意貶低劉琨。劉琨固然有很多優點,卻也存在着衆多缺點。史書上明確記載道:“琨善於懷撫,而短於控御。一日之中,雖歸者數千,去者亦以相繼……然素奢豪,嗜聲色,雖暫自矯勵,而輒復縱逸。”

劉琨因爲所信非人已吃了很多次虧,但他卻從未從當中吸取過一丁點兒教訓。他的父母、兒子,以及連他自己最終都因此而丟掉了性命。

“景前,我想請你親自去一趟幷州,爭取得到劉越石的親口承諾!”

“請放心,屬下定不負主公之託。”

……

此時遠在幷州的劉琨尚未意識到幽州王浚已處於敗亡的邊緣,五月份他一接到司馬鄴的詔書,劉琨就把注意力放在匈奴漢國身上。

六月,劉琨與拓跋猗盧在涇北會合,商議攻打後趙。

七月,劉琨進發佔據藍谷,拓跋猗盧派遣拓跋普根駐紮在北屈。

劉琨派遣監軍韓據從西河往南,打算攻打西平。

劉聰派遣大將軍劉粲等人阻擊劉琨,驃騎將軍劉易等人阻擊拓跋普根,蕩晉將軍蘭陽等人協助守衛西平。雙方戰局陷入僵持。

劉琨是個標準的文藝青年,腦子裡都是浪漫主義理想。對未來,根本就沒有一個長遠的規劃,這也是歷史上劉琨越打越弱的主要原因。

“主公,西平城池高大,敵人防守嚴密,不易攻取,不若我們先撤兵吧?”

建威將軍溫嶠提出了撤兵建議,溫嶠出身祁縣溫家,不禁是劉琨的外甥還是他身邊最重要的幕僚,也是劉琨手下少有的幹才。

見劉琨沉默不語,溫嶠進一步勸道:“將軍,我軍困頓堅城之下已有半月之餘,眼下糧草將盡,一旦被匈奴人所乘,恐遭不測啊!再說出兵以來,擄獲不多,拓跋騎兵疲憊不堪,早有撤兵之意,將軍不妨從其意,結其心,以爲日後計!”

考慮良久,劉琨終於緩緩點了點頭,溫嶠見狀放心不少,趕緊出去傳達撤軍將令,很快大營中就響起一片歡呼聲,只是在歡呼聲中劉琨的臉色顯得愈發陰沉。

此次他與拓跋猗盧集合十幾萬大軍,準備一舉攻破平陽,不曾想拓跋騎兵出工不出力,最終落了個半途而廢的結果。

其實與拓跋猗盧打過幾年交道後,劉琨就已看清楚了拓跋鮮卑的真正目的,他們並不是真心實意要幫助他攻打匈奴人。拓跋猗盧之所以不遺餘力的支持他,主要是想從他手中得到更多的土地。

拓跋部落的實力能在最近幾年得到極大擴張,與劉琨的支持不無關係。當初拓跋猗盧被封代公後,嫌封地代郡距離部落居住的地方太遠,不能與部衆連爲一體,於是率領部落一萬多家從雲中進入雁門,向劉琨索求句注陘以北的地區。

當時劉琨根本不敢拒絕對方,況且他也想依靠拓跋部落作爲自己的後援,最後只好把樓煩、馬邑、陰館、繁畤、崞縣等五個縣的百姓遷徙到句注陘以南,重建城鎮。

然後將東接代郡,西連西河、朔方,方圓數百里的土地全部給拓跋部落。拓跋猗盧很快就從草原上遷來十萬戶部民,用以充實這塊土地,經過這輪擴張整個拓跋部落比從前更加強盛。

隨着拓跋部落越來越強大,部落中的人也變得越來越貪婪,不斷地從劉琨手中索要土地和人才。而劉琨也漸漸感受到了拓跋鮮卑的威脅,可他除了拒絕對方的無理要求外,卻沒有其他手段反制對方,反而因此在拓跋部落內部產生了一批反對劉琨的勢力。

不過拓跋猗盧還算顧全大局,暫時沒有選擇與劉琨翻臉。但是雙方之間的關係卻出現了裂痕,要不然這一次拓跋部落也不會出工不出力了。近十萬拓跋騎兵被幾萬匈奴人狙擊卻不能前進一步,這還是去年那個殺得匈奴人狼狽而逃的拓跋騎兵嗎?

劉琨臉色之所以如此難看,除了因這次出征無功而返外,一大部分原因都是來自於拓跋鮮卑。現在拓跋鮮卑已成了劉琨心中的一根刺,拔不得、除不掉,他既需仰仗拓跋鮮卑的騎兵來威懾匈奴人,又擔心拓跋鮮卑過於強大從而變成另一個匈奴漢國。

“唉!要是當初沒和王浚鬧翻就好了!”一想到幽州王浚,劉琨就滿腔懊悔。

劉琨的勢力主要集中在太原國、新興郡、雁門郡三個郡國,如果能與王浚交好,他就能借助臨近王浚的勢力以遏制鮮卑人對雁門郡的滲透。可現在卻只能眼睜睜看着對方一點點蠶食掉雁門郡。

“太真,聽說段氏與王浚鬧翻了,你說我們能不能將他們爭取過來呢?”

正在沉思的溫嶠突然聽到劉琨的問話,不由得一愣,稍作思索便道:“不能!”

“嗯?爲何?”劉琨詫異地問道。

“將軍,您這是準備與拓跋鮮卑決裂了嗎?如果您打算完全拋開拓跋部落的話,那就派人去招撫段氏吧!兩部鮮卑素有宿怨,根本不可能同殿爲臣,將軍您只能二選一。”

“原來是這樣啊……”劉琨失望不已,他鎮守幷州多年,這些年都是一人在苦苦維持着局面,十分想要找到一個可靠的盟友。

第269章 炮灰作用第662章 兵臨城下第4章 這也叫'好鹽'第198章 入主薊城第6章 暴利!絕對的暴利!第4章 這也叫'好鹽'第176章 民心即天道第535章 王敦之亂第561章 不分勝負第410章 榆眉會戰之單騎衝陣第34章 裴盾的變化第436章 宋、衛初見第304章 有人要作死第145章 玄菟郡(下)第540章 誰是獵物?第82章 又有人不安分了第352章 張榜公佈第672章 東晉變天(下)第477章 影響(上)第192章 千里奔襲,軍事奇蹟第326章 討胡檄文!第427章 名動薊城第562章 羯胡弱點第500章 調整農業政策第556章 危在旦夕第60章 有人來打劫!第66章 倉皇而逃第275章 移鎮薊城第122 章 遼東對第647章 進駐高昌第423章 威震西北第481章 形勢不妙第376章 神秘訪客第563章 漢軍倒戈!第236章 血戰飛狐口第382章 刁協獻計第527章 江左又起波瀾第125章 水師、港口第229章 出使拓跋第189章 公私分開第364章 封奕出使南洋第420章 元帝登基第544章 大破支雄第564章 羯胡崩潰第612章 再戰漠北第438章 成漢入援仇池第394章 孤立宗室勢力第634章 司馬紹之雄心第327章 騎兵奪城第246章 損失慘重的江左世家第257章 關中危矣!第376章 神秘訪客第159章 新任陌刀將第280章 迎頭痛擊!第390章 蔡豹之死,羣豪離心第9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230章 挑撥離間第345章 薛氏強兵第89章 喜相聚第421章 千里奪戰馬第263章 慕容廆欲決戰第349章 水師陸戰隊第588章 成漢與江東第124章 四下串聯第237章 終遇莫含第165章 遠航南洋第389章 徐兗變局第443章 視察遼東第362章 爲石勒編織的網第40章 刀盾結合第462章 第二次河南之戰第302章 宣威朔方第72章 鴻門宴第353章 租賃朱涯第575章 南北碰撞第558章 爭分奪秒第340章 整合政務(下)第199章 上谷寇氏是‘仙家’第22章 開闢新的市場第390章 蔡豹之死,羣豪離心第400章 石勒的應對第676章 和談破裂第86章 兩棲登陸戰第83章 清河公主第408章 榆眉會戰之前鋒戰第455章 再次大婚第327章 騎兵奪城第12章 拖!第147章 石勒奪冀州第572章 襄國之亂第355章 ‘瓊林宴’第562章 羯胡弱點第236章 血戰飛狐口第334章 躁動的琅琊王第113章 帶方、樂浪危矣!第649章 調兵遣將第532章 襄國的變化第161章 慕容廆很得意第444章 紅顏禍水第335章 自取滅亡
第269章 炮灰作用第662章 兵臨城下第4章 這也叫'好鹽'第198章 入主薊城第6章 暴利!絕對的暴利!第4章 這也叫'好鹽'第176章 民心即天道第535章 王敦之亂第561章 不分勝負第410章 榆眉會戰之單騎衝陣第34章 裴盾的變化第436章 宋、衛初見第304章 有人要作死第145章 玄菟郡(下)第540章 誰是獵物?第82章 又有人不安分了第352章 張榜公佈第672章 東晉變天(下)第477章 影響(上)第192章 千里奔襲,軍事奇蹟第326章 討胡檄文!第427章 名動薊城第562章 羯胡弱點第500章 調整農業政策第556章 危在旦夕第60章 有人來打劫!第66章 倉皇而逃第275章 移鎮薊城第122 章 遼東對第647章 進駐高昌第423章 威震西北第481章 形勢不妙第376章 神秘訪客第563章 漢軍倒戈!第236章 血戰飛狐口第382章 刁協獻計第527章 江左又起波瀾第125章 水師、港口第229章 出使拓跋第189章 公私分開第364章 封奕出使南洋第420章 元帝登基第544章 大破支雄第564章 羯胡崩潰第612章 再戰漠北第438章 成漢入援仇池第394章 孤立宗室勢力第634章 司馬紹之雄心第327章 騎兵奪城第246章 損失慘重的江左世家第257章 關中危矣!第376章 神秘訪客第159章 新任陌刀將第280章 迎頭痛擊!第390章 蔡豹之死,羣豪離心第9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230章 挑撥離間第345章 薛氏強兵第89章 喜相聚第421章 千里奪戰馬第263章 慕容廆欲決戰第349章 水師陸戰隊第588章 成漢與江東第124章 四下串聯第237章 終遇莫含第165章 遠航南洋第389章 徐兗變局第443章 視察遼東第362章 爲石勒編織的網第40章 刀盾結合第462章 第二次河南之戰第302章 宣威朔方第72章 鴻門宴第353章 租賃朱涯第575章 南北碰撞第558章 爭分奪秒第340章 整合政務(下)第199章 上谷寇氏是‘仙家’第22章 開闢新的市場第390章 蔡豹之死,羣豪離心第400章 石勒的應對第676章 和談破裂第86章 兩棲登陸戰第83章 清河公主第408章 榆眉會戰之前鋒戰第455章 再次大婚第327章 騎兵奪城第12章 拖!第147章 石勒奪冀州第572章 襄國之亂第355章 ‘瓊林宴’第562章 羯胡弱點第236章 血戰飛狐口第334章 躁動的琅琊王第113章 帶方、樂浪危矣!第649章 調兵遣將第532章 襄國的變化第161章 慕容廆很得意第444章 紅顏禍水第335章 自取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