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損失慘重的江左世家

隨着時間推移,遼東發行的五銖錢逐漸從遼東擴散到四周,除了江北因局勢動盪沒有引起太大波瀾外,在江左卻引發了一場巨大風波。

由於遼東五銖錢質量非常好,一進入江東就受到了普通百姓的追捧,紛紛用手中的劣幣換取新幣。

很快遼東新幣就將江東世傢俬自鑄造的銅錢擠出了市場,江東世家見遼東侵害了自己的利益,紛紛跑到司馬睿面前告狀,要求司馬睿禁止新幣在江東流通,可惜行政手段並無法挽救江左劣幣即將失去市場的命運。

二月份的建鄴春風拂面,街道上,酒肆間,到處是身着薄薄絲綢世家子弟,雖然江北中原一帶早打成了一鍋粥,但建鄴自晉統一以來就不曾遭遇什麼戰火,故城中到處洋溢着歡聲笑語。

一輛寬敞的馬車匆匆停靠在王宮門前,馬車裡望亭侯陸曄一想起眼下正急劇崩壞的江左貨幣體系,就眉頭緊皺。

遼東發行新幣之前竟沒向外界透漏一絲風聲,以至於當江左世家察覺到不妙的時候,遼東新幣已在市場上佔據了上風,並將江左世家發行的劣幣一舉逐出了市場。

自漢末以來,百十年來,江左世家靠着發行貨幣賺取了大量利益,而遼東竟想一舉斬斷這條財路,如何不讓江左世家着急?

……

“劉卿家,衛大人果然能幹,不過大半年時間便收復了幽州大部郡縣。如今他手中差不多握有八郡之地,轄民百萬衆,已是朝廷治下實力最強的一方諸侯。雖然他一直都謙恭有禮,可從未到建鄴來過,寡人心中……”

琅琊王剛說完,劉隗就明白琅琊王疑心病又犯了。隨着衛朔實力越來越強,琅琊王對衛朔的感觀也從之前的欣賞、倚重慢慢轉變爲懷疑、戒備。

“大王,您多慮了!別看衛大人佔據了兩州之地,其實依然危如累卵。在他南邊有一個非常強大的敵人——石勒,石勒一定不會甘心讓遼東取代王浚的。只是眼下石勒尚未騰出手來出兵幽州。否則以衛大人的實力能不能擋住石勒的攻擊還得兩說!”

“劉大人你也太小瞧衛大人啦!在下可是聽說,衛大人作爲嶗山商社的幕後東家,多年來積累的財富數不勝數。有如此雄厚的財力支持,再加上衛大人擅長練兵。石勒怎麼可能是他對手?”

左長史刁協一向以琅琊王心腹自居,對於像王敦、衛朔一樣的外藩鎮將沒有任何好感。在刁協看來,寒門出身的衛朔對江左的威脅僅次於王敦,只是從前衛朔實力弱小且從未到過建鄴,雙方纔沒發生什麼衝突。

聽了刁協的話。琅琊王的臉色再次變得陰鬱起來,他的確是越來越忌憚衛朔。且不說富可敵國的嶗山商社,光是兩州之地、百萬之衆、十萬帶甲之士就足以讓他感到側目。

正當劉隗打算再次替衛朔向琅琊王辯解時,卻見望亭侯陸曄匆匆走了進來。外人只一看陸曄眉頭緊皺就知曉其遇到了麻煩事,如果讓江東陸家都感到爲難,說明陸曄遇到的麻煩一定不簡單。

“不知發生了什麼事,竟讓士光如此爲難?”

陸曄拱拱手道:“大王,江左出大問題了!就在不久前一股悄悄興起的銅錢兌換風潮席捲了整個江東,讓從事鑄錢行業的世家大族損失慘重。”

“據臣下所知,目前江左鑄造的銅錢基本上已被新幣趕出了流通市場。若是大王再不採取措施,用不了多久本地的鑄錢作坊就會倒閉掉。”

“什麼!?”

陸曄的話讓琅琊王暫時忘記了衛朔,他滿臉震驚道:“到底是什麼人會有如此大的本事,竟將本地銅錢趕盡殺絕?”

“遼東!”陸曄口中輕輕吐出兩個字。

遼東!這個地名彷彿帶着魔咒一般,瞬間讓琅琊王三人陷入石化。連一直對衛朔抱有好感的劉隗也不敢再多說什麼,實在是衛朔太能折騰啦。

“遼東距我江左相隔千里,他們的錢是怎麼會出現在江左?”

“大王有所不知,從建興三年正月開始,嶗山商社便規定不再接受各地私錢,一切交易只收遼東新幣……”

琅琊王臉上帶着幾分不解打斷道:“等等。士光先生,就算嶗山商社影響力再大怕是也無法左右貨幣的流通吧?難道你們不會以同樣的手段反制對方嗎?”

陸曄苦笑幾聲,猶猶豫豫道:“那……那個,遼……遼東發行新幣的質量遠遠超過江左的銅錢。並且在兌換時又讓出很大利潤,故吸引了不少百姓與他們兌換,如今江左四分之三以上的市場上流通的都是遼東新幣。”

聽了陸曄的解釋,琅琊王、刁協、劉隗三人頓時瞭然,感情是江左世家在鑄錢上對百姓壓榨得太狠,給了遼東乘虛而入的機會。

“陸大人。既然遼東在兌換時讓利甚多,你們爲何不仰仗世家實力去沖垮遼東新幣?以江左世家的能力應該是很容易辦到的事情!”

面對刁協的疑問,陸曄搖搖頭道:“長史大人想得太簡單了,遼東只對普通庶族讓利,卻給世家開出了十分苛刻的條件。若是我江左世家向遼東低頭,就意味着要損失三成以上的財富,而這些財富將被遼東兵不血刃地拿到手中。”

“三成?!”

琅琊王聞言咋舌不已,佔江左世家三成的財富必然是個無法想象的天文數字。他一想到這些財富將全部流向遼東,就感到肉疼不已。

後悔!真是大大的後悔!隨着時間推移,琅琊王越來越對當初沒有將衛朔召到江左感到後悔。無論其練兵手段又或者理財本事,無不是琅琊王最急需的人才。

“那士光先生此次來我王府有何貴幹?連你們世家都拿他毫無辦法,寡人又能有什麼辦法阻止新幣流通呢?”

“臣想請大王頒佈禁令,禁止遼東新幣在江左流通!”

在金融戰場上全面潰敗的情況下,以陸曄爲首的江左世家只好寄希望於行政手段,可惜他們卻不知道,經濟規律根本不受行政手段的支配,要不然歷史上宋、明兩代靠行政手段發行的紙幣最後也不會崩潰。

當琅琊王下達了禁令後,雖然一度讓新幣在江左市面上消失,可還不等世家大族們舉杯慶祝,又一個讓江左崩潰的消息傳來。江左百姓自接受了遼東新幣後,他們寧願回到以物易物的原始時代,也不願接受江左私鑄的劣幣。

江左商業發展因琅琊王禁令遭到沉重打擊,而且只是江左一地禁止新幣流通,在其他地方遼東新幣已全面佔據上風。江左在與外界進行商業交易時不得不再次選擇新幣,至此琅琊王禁令形同虛設,遼東新幣再次統治了江左市面。

經過這一番風波,江左世家損失慘重,其財富縮水至少三成,無數世家子弟在暗地裡將衛朔罵了個狗血淋頭。而遼東在這場風波,不但從世家手中掠奪了大量財富,還一舉將遼東新幣打入江左,爲今後統一貨幣打下了基礎。

隨着這場風波逐漸平息,衛朔的名字開始在江左流傳,不少人提起他名字恨得牙根癢癢。而琅琊王經過再三思索,決心將其召至建鄴一趟。雖然他沒有將衛朔軟禁的打算,可依舊引起一陣陣波瀾。

與衛朔有嫌隙的人表面不屑一顧,其實暗中卻在籌集人手,準備一舉剷除衛朔;而與衛朔交好的人則爲此擔心不已,紛紛勸說衛朔不要前往江左,以防中了別人的圈套。(。)

第198章 入主薊城第222章 轟傳天下第512章 涼州張家第354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9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264章 段氏末路第543章 遼東挖坑第227章 涼州大馬,橫行天下第504章 夫人外交第122 章 遼東對第13章 安撫流民第529章 成漢來使第96章 曹嶷有心事第149章 新年驚變第390章 蔡豹之死,羣豪離心第136章 農業、商業、學校第283章 城破在即第413章 兵臨城下第166章 “嶗山號”揚帆起航第142章 全取遼東第563章 漢軍倒戈!第331章 實力碾壓第23章 南下徐州第565章 石虎、石勒被擒第127章 改土歸流第463章 馬踏彈汗山第447章 天子賜婚第316章 一聲驚雷第54章 誘敵深入第224章 盧家的選擇第124章 四下串聯第23章 南下徐州第76章 不甘心的世家豪強第629章 成立內務府第532章 襄國的變化第537章 雙方備戰第34章 裴盾的變化第198章 入主薊城第25章 祝其縣買糧第415章 勸降第222章 轟傳天下第497章 徵收個人所得稅第421章 千里奪戰馬第32章 司馬奧逃了第665章 最後的決戰第409章 榆眉會戰之背城而戰第444章 紅顏禍水第98章 籌謀遼東第93章 僥倖過關第81章 救了一個公主第329章 不堪一擊第602章 治蝗之議第302章 宣威朔方第329章 不堪一擊第389章 徐兗變局第207章 女將掛帥第241章 喜得貴子第538章 王敦佔上風第319章 又要盤算家底第65章 拯救刺史裴盾第311章 走向前臺第541章 信心大增的羯胡第612章 再戰漠北第595章 新的時代第562章 羯胡弱點第618章 西出玉門關第512章 涼州張家第74章 來自江左的關注第617章 法治與德治第556章 危在旦夕第283章 城破在即第604章 頂風作案第30章 打賭!第317章 青州求援第4章 這也叫'好鹽'第170章 狩獵遇險第509章 姑臧爭鋒第563章 漢軍倒戈!第620章 太寧元年科考第646章 西征之前第180章 王浚圖謀自立第569章 橫掃千軍如卷旗第183章 大演習(上)第418章 隱士獻策第404章 襲取華陰第299章 崩潰的前兆第117章 浴血廝殺第547章 雙方調整第494章 欲修洛陽第389章 徐兗變局第319章 又要盤算家底第526章 接見張茂第64章 彭城之殤第64章 彭城之殤第295章 老而彌堅的樑芬第568章 人心惶惶的襄國城第654章 高昌大捷第52章 祖逖衛朔初相見第489章 廣固之戰(上)第340章 整合政務(下)
第198章 入主薊城第222章 轟傳天下第512章 涼州張家第354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9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264章 段氏末路第543章 遼東挖坑第227章 涼州大馬,橫行天下第504章 夫人外交第122 章 遼東對第13章 安撫流民第529章 成漢來使第96章 曹嶷有心事第149章 新年驚變第390章 蔡豹之死,羣豪離心第136章 農業、商業、學校第283章 城破在即第413章 兵臨城下第166章 “嶗山號”揚帆起航第142章 全取遼東第563章 漢軍倒戈!第331章 實力碾壓第23章 南下徐州第565章 石虎、石勒被擒第127章 改土歸流第463章 馬踏彈汗山第447章 天子賜婚第316章 一聲驚雷第54章 誘敵深入第224章 盧家的選擇第124章 四下串聯第23章 南下徐州第76章 不甘心的世家豪強第629章 成立內務府第532章 襄國的變化第537章 雙方備戰第34章 裴盾的變化第198章 入主薊城第25章 祝其縣買糧第415章 勸降第222章 轟傳天下第497章 徵收個人所得稅第421章 千里奪戰馬第32章 司馬奧逃了第665章 最後的決戰第409章 榆眉會戰之背城而戰第444章 紅顏禍水第98章 籌謀遼東第93章 僥倖過關第81章 救了一個公主第329章 不堪一擊第602章 治蝗之議第302章 宣威朔方第329章 不堪一擊第389章 徐兗變局第207章 女將掛帥第241章 喜得貴子第538章 王敦佔上風第319章 又要盤算家底第65章 拯救刺史裴盾第311章 走向前臺第541章 信心大增的羯胡第612章 再戰漠北第595章 新的時代第562章 羯胡弱點第618章 西出玉門關第512章 涼州張家第74章 來自江左的關注第617章 法治與德治第556章 危在旦夕第283章 城破在即第604章 頂風作案第30章 打賭!第317章 青州求援第4章 這也叫'好鹽'第170章 狩獵遇險第509章 姑臧爭鋒第563章 漢軍倒戈!第620章 太寧元年科考第646章 西征之前第180章 王浚圖謀自立第569章 橫掃千軍如卷旗第183章 大演習(上)第418章 隱士獻策第404章 襲取華陰第299章 崩潰的前兆第117章 浴血廝殺第547章 雙方調整第494章 欲修洛陽第389章 徐兗變局第319章 又要盤算家底第526章 接見張茂第64章 彭城之殤第64章 彭城之殤第295章 老而彌堅的樑芬第568章 人心惶惶的襄國城第654章 高昌大捷第52章 祖逖衛朔初相見第489章 廣固之戰(上)第340章 整合政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