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浴血廝殺

“主公,看來高句麗人對我西安平是志在必得啊!”

守軍好不容易纔打退了高句麗第一波進攻,趁着間隙封奕、沓氏縣令兩個文官再次出現在衛朔身邊。這時,沓氏霞客不由對衛朔的到來感到慶幸萬分,如若不然此時高句麗大軍必已攻破城池啦!

“是呀,在高句麗人不計傷亡的圍攻下,士卒的傷亡也不小。也不知此時速丸大人帶着騎兵到了哪裡?找沒找到敵軍的糧草所在?”

沓氏霞客、封奕二人所說的就是那僅有的三千騎兵,當初完成了襲擾戰後,速丸就奉衛朔之命在高句麗大軍抵達之前撤到了城外,他們的任務就是尋找機會燒燬敵軍的糧草,爲擊退高句麗大軍贏得一絲生機。

衛朔望着城外重整旗鼓的高句麗大軍,一臉凝重道:“我軍兵力稀少,無論如何我們都要堅持到速丸指揮使燒掉敵軍的糧草,否則我們根本沒機會打敗敵人。”

“咚咚咚……”一陣急促的鼓聲響起,稍事休整後高句麗軍再度發動新的攻勢。

“二位,還是先到下面躲避一會兒吧,接下來敵軍的攻勢恐怕將會更猛烈!”

封奕、沓氏霞客知道戰事一起,他們根本幫不上什麼忙,只好匆匆下了城頭,臨了還不忘囑咐護衛們保護好衛朔的安全。

“兄弟們,考驗我們的時候到了,不過大夥兒也不要害怕,只要我等齊心協力定可擊敗來犯的高句麗!來啊,隨我殺敵!”

“殺敵!”

“殺敵!”

叛軍如潮水般蜂擁而來,通過雲梯源源不斷的爬上城牆,守軍藉助地形節節抵抗,牢牢不讓叛軍佔領城牆。

“殺”

衛朔大吼一聲,雙手緊握環首刀,向前邁出一步,猛然一劈,一刀將一名剛剛露出的高句麗人腦袋劈成了兩半。鮮血濺了他一身,剎那間就成了個血人。若是換做一年前,衛朔絕沒有這般膽色,可穿越一年來歷經多次戰陣,早就變得心硬如鐵,殺人與殺雞對他來說沒什麼區別。

衛朔仗着力大身沉,將一把環首刀舞得虎虎生風,一朵朵刀花帶起一陣陣血雨,殺得敵軍毫無還手之力。主將的驍勇,顯然給守軍帶來了巨大感染力,彷彿每人平添了幾分氣力,一時間殺得高句麗人節節敗退。

能臣、王翔二人看着勢不可擋的衛朔不禁咋舌不已,他們沒想到平日裡看起來文質彬彬的主公,竟然還有如此高的身手。尤其是烏丸人能臣,胡人最是崇拜勇士,他看向衛朔的眼神中,充滿了仰慕、敬佩之情。

雖然衛朔驍勇善戰,但面對蜂擁而上的高句麗人,對整體戰局影響不大。隨着時間推移,守軍的傷亡在不斷增加,整個城頭上都陷入了貼身肉搏中,一時間竟然有些險象環生。衛朔帶着親衛屯,在城牆上四處增援,只要哪裡出現險情,他就第一時間帶着他殺過去。

可即便如此,在高句麗人不間斷地持續攻擊下,守軍羸弱的兵力逐漸成爲致命弱點,城牆各處不斷出現險情,就是衛朔帶着親衛四處增援也無濟於事。

“好!打得好!來人,去告訴國相,就說守軍快要堅持不住了,讓他再派些人上去,爭取早日拿下西安平,爲寡人出氣!”高乙弗看到己方士兵源源不斷涌上城牆,不禁大喜過望,想要藉機一舉拿下西安平。

內侍將美川王的旨意通報給國相後,倉助利眉頭一皺道:“請內侍轉告大王,城內守軍士氣正旺,不可能一鼓而下,要做好長期圍城的準備。”

倉助利畢竟見多識廣,他比年輕氣盛的美川王觀察的更仔細,別看此時高句麗人稍稍佔據了上風,其實那都是拿命填出來的。若不是靠着兵力優勢,恐怕他們早被城內得晉軍殺得大敗。

攻城戰向來是冷兵器時代最慘烈以及最艱難的戰事,除非有內應偷襲,否則只能靠着人命一點一點去拼。

經過上一次試探後,倉助利就知道城內的晉軍絕非烏合之衆,要想奪取此城,只能憑藉着兵力上的優勢慢慢消耗掉城內的守軍,等到守軍的抵抗意志被逐漸瓦解後,西安平將不戰而下。

“這……”內侍聽了國相的話,不禁猶豫起來。

“嗯?”倉助利目光一凝道:“內侍還有疑問麼?”

“沒了,沒了,奴婢這就去稟報大王。”見國相發怒,內侍趕緊躬身退去。

倉助利乃權傾朝野的國相,不但廢立過君王,還將高句麗治理的蒸蒸日上,就是美川王在國內的聲望和權勢怕是也比不上倉助利。一個小小的內侍怎敢與國相相爭?別看他是美川王的近侍,若國相要制裁他,就是美川王也沒有任何辦法。

聽了內侍的回話,美川王高乙弗雖然有點兒不高興,可他自知比不上軍政皆能的倉助利,只要捏着鼻子接受了國相的建議。

這一場廝殺整整持續了兩個時辰,從上午巳時一直殺到了下午未時,直殺的是天昏地暗、鬼哭狼嚎。敵我雙方的傷亡都極爲嚴重,五千守軍傷亡了近一千五百餘人,其中陣亡者佔了近四成,輕傷者不過才兩成,可見戰事之慘烈。

不過,敵軍也沒撈到什麼好處,數次攻上城頭都被晉軍攆了下去,最終傷亡了一萬六千餘人,敵我傷亡比例在十比一。雖然高句麗的傷亡是晉軍的十倍以上,可考慮他們是攻城的一方,無論是美川王還是倉助利對此都能接受。

趁着短暫的休戰間隙,敵我雙方都抓緊時間吃東西、休息補充體力,以迎接接下來的廝殺。當衛朔從城牆上下來的時候,整個人已變成了個血人,渾身上下散發着瘮人的煞氣。

“主公,你,你沒事吧?”看着渾身是血的衛朔,封奕、沓氏霞客忙上前問道。

“沒,沒……沒事,只……只是有些脫力。”衛朔迎着二人關切的目光,擠出一絲笑容回道,誰知話音剛落,他腳下一趔趄差點兒栽倒在地,幸虧封奕眼疾手快上前一把扶住了他。

“第一次近身肉搏,沒想到廝殺這麼長時間,直殺得我腿軟手乏!”衛朔倚住封奕苦笑了一下道。說實話在這之前。衛朔真沒想到廝殺會如此耗費心思。如今他再回想起《三國演義》中描寫的打了數百回合的鬥將場面,那真不是一般人能幹的了。

“哈哈哈,想不到主公如此驍勇,倒讓我等大開眼界!此戰之後,滿城將士視主公爲神人!”封奕一邊攙扶着衛朔,一邊讚歎道,今日衛朔這一番廝殺,大大漲了守軍士氣,徹底取代了沓氏霞客成爲西安平真正的主人。

這時,能臣與王翔二人也相互攙扶着走了過來,他們兩人可沒衛朔那樣特殊的體質,多少都受了點兒傷。

“你們二人的傷勢不要緊吧?”

“請主公放心,都是些小傷,不耽誤接下來上陣殺敵。”能臣、王翔一拍胸脯齊齊嚷道。

“經過這一番廝殺,想必敵人也摸清了我們的虛實,恐怕短時間內敵人不會再發動大規模攻城戰了。不過,我想他們一定會採取長期圍困的辦法,將我等困死在城內。”

“嗯,子專言之有理,敵人見攻城不易,定會改變策略。接下來就該城外的騎兵唱主角了,希望他們早日找到敵軍的糧草並將其燒掉,如此我們纔有希望打敗高句麗人。”

果然,接下來發生的事情果如封奕所料的一樣,高句麗見強攻傷亡太大,只好採取長期圍困的辦法,企圖困死裡面的晉軍。然而他們卻不知,衛朔早在戰前就在城內囤積了足夠的糧食與器械,足夠全城百姓吃喝半年。ps:下午還有一章

第240章 劉、衛深談第665章 最後的決戰第648章 暗潮涌動第160章 修好慕容廆第224章 盧家的選擇第488章 劍拔弩張的江左第562章 羯胡弱點第253章 遇刺第411章 榆眉會戰之大獲全勝第579章 反攻清算(2)第108章 烏丸人的選擇第402章 祖逖的擔憂第416章 入長安第293章 大儒——皇甫方回第608章 大案要案第531章 時光如梭第449章 扶余來使第124章 四下串聯第382章 刁協獻計第446章 仇池滅亡第286章 震驚關中!第583章 四州發展藍圖第131章 炒茶帶來的風暴第614章 蝗蟲來了第251章 琅琊王的心病第182章 農牧場建設第355章 ‘瓊林宴’第195章 邵續反了?!第653章 高昌被圍第497章 徵收個人所得稅第643章 決心西征第594章 封邦建國第559章 驅除胡虜,復我華夏!第487章 即將鉅變的涼州第446章 仇池滅亡第225章 創立闡教第276章 關中求援第593章 世家欲北返第473章 王者歸來!第461章 有點兒不對勁!第71章 世家的恐慌第658章 又見高僧第248章 抵達建鄴第530章 西海大捷第428章 宴請隱士第474章 張賓獻計取淮南第545章 建鄴城破第646章 西征之前第217章 返回薊城第163章 回首青州第354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339章 整合政務(上)第235章 出兵代郡第442章 兩個夫人,豔福齊天第479章 青州之爭第125章 水師、港口第363章 疑惑不解的琅琊王第270章 擂鼓助威第417章 秦州諸胡第5章 真的變成精鹽了?第33章 上任第一步第575章 南北碰撞第434章 秦州局勢第61章 勸祖逖南撤第528章 新長安第445章 太子算個屁!第516章 河西世家的選擇第39章 王家新動作第484章 石虎城下遇挫第390章 蔡豹之死,羣豪離心第523章 不甘心的祖約、蘇峻第340章 整合政務(下)第265章 晉軍渡河第498章 紛紛擾擾第93章 僥倖過關第32章 司馬奧逃了第303章 替拓跋六修請封第544章 大破支雄第348章 欲徵南洋第262章 勢不可擋第334章 躁動的琅琊王第441章 擒獲李琀、李稚第595章 新的時代第226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545章 建鄴城破第280章 迎頭痛擊!第487章 即將鉅變的涼州第532章 襄國的變化第354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563章 漢軍倒戈!第481章 形勢不妙第522章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第550章 薛濤守涿縣第393章 先談經濟合作第30章 打賭!第189章 公私分開第158章 司馬鄴登基第635章 世家的罪惡第456章 請鮮卑人離開華夏故土第203章 戰後餘波
第240章 劉、衛深談第665章 最後的決戰第648章 暗潮涌動第160章 修好慕容廆第224章 盧家的選擇第488章 劍拔弩張的江左第562章 羯胡弱點第253章 遇刺第411章 榆眉會戰之大獲全勝第579章 反攻清算(2)第108章 烏丸人的選擇第402章 祖逖的擔憂第416章 入長安第293章 大儒——皇甫方回第608章 大案要案第531章 時光如梭第449章 扶余來使第124章 四下串聯第382章 刁協獻計第446章 仇池滅亡第286章 震驚關中!第583章 四州發展藍圖第131章 炒茶帶來的風暴第614章 蝗蟲來了第251章 琅琊王的心病第182章 農牧場建設第355章 ‘瓊林宴’第195章 邵續反了?!第653章 高昌被圍第497章 徵收個人所得稅第643章 決心西征第594章 封邦建國第559章 驅除胡虜,復我華夏!第487章 即將鉅變的涼州第446章 仇池滅亡第225章 創立闡教第276章 關中求援第593章 世家欲北返第473章 王者歸來!第461章 有點兒不對勁!第71章 世家的恐慌第658章 又見高僧第248章 抵達建鄴第530章 西海大捷第428章 宴請隱士第474章 張賓獻計取淮南第545章 建鄴城破第646章 西征之前第217章 返回薊城第163章 回首青州第354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339章 整合政務(上)第235章 出兵代郡第442章 兩個夫人,豔福齊天第479章 青州之爭第125章 水師、港口第363章 疑惑不解的琅琊王第270章 擂鼓助威第417章 秦州諸胡第5章 真的變成精鹽了?第33章 上任第一步第575章 南北碰撞第434章 秦州局勢第61章 勸祖逖南撤第528章 新長安第445章 太子算個屁!第516章 河西世家的選擇第39章 王家新動作第484章 石虎城下遇挫第390章 蔡豹之死,羣豪離心第523章 不甘心的祖約、蘇峻第340章 整合政務(下)第265章 晉軍渡河第498章 紛紛擾擾第93章 僥倖過關第32章 司馬奧逃了第303章 替拓跋六修請封第544章 大破支雄第348章 欲徵南洋第262章 勢不可擋第334章 躁動的琅琊王第441章 擒獲李琀、李稚第595章 新的時代第226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545章 建鄴城破第280章 迎頭痛擊!第487章 即將鉅變的涼州第532章 襄國的變化第354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563章 漢軍倒戈!第481章 形勢不妙第522章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第550章 薛濤守涿縣第393章 先談經濟合作第30章 打賭!第189章 公私分開第158章 司馬鄴登基第635章 世家的罪惡第456章 請鮮卑人離開華夏故土第203章 戰後餘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