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羅馬人來了

聞言劉總一下子裂開大嘴,笑嘻嘻道:“主公,將軍府是不是又要擴充水師規模?”

“嗯,確有此意,隨着海外駐地增多,遼東水師規模已不足以適應當前需求。正好藉着俘虜過來的扶南戰船,將水師官兵從當前的一萬兩千人擴充至三萬人,另外水師陸戰隊也擴充到六廂共一萬八千人。”

“真的?那可太好了!”

看着喜出望外的南洋艦隊提督劉總,衛朔能深深體會到對方的歡喜之情,可以說水師建立以來數年間,就屬最近一年內得到了極大發展機會。

“接下來幾個月內,我希望水師儘快將南洋海外基地建起來,爭取早日將南洋控制住。”

……

就在遼東上下忙着接收南洋大戰的戰果時,在遙遠的印度洋上,羅馬使團歷時八個多月終於越過印度次大陸,進入到孟加拉灣一帶。

建興五年,九月中旬,在巴生港西北方向安達曼海海面上,幾艘遠渡重洋的海船突然出現在遼東陸戰隊隊員視線中。

正在甲板上觀望的勞倫斯看着前方漸漸展露的地平線,臉上露出了喜色。

去年年底時,奉李錫尼敕命他與整個使團帶着從海軍中精挑細選出來的水手,乘坐海船從東羅馬出發,耗時近九個月終於到了之前羅馬學者書中記載的神秘東方國度。

勞倫斯出身羅馬破落貴族,目前在禁衛軍中任百夫長,是東帝李錫尼極爲信任的禁衛軍軍官之一。現在他身負秘密使命,即將踏上遙遠的東方帝國土地,覲見東方統治者,替東帝李錫尼給東方君主帶來崇高的問候,並締結東西貿易協定。

羅馬人歷經千辛萬苦來到東方,只爲了大晉盛產的絲綢、瓷器。在羅馬,絲綢是最受歡迎的奢侈品,一匹絲綢可以換回等重的黃金。

只要能將東方帝國的絲綢販賣到羅馬,就根本不用擔心銷售。即便是被波斯貴族挑剩下來的普通絲綢,到了羅馬帝國依然可以賣出高價。

若是能夠開闢海上貿易通道,就可以避免途中被波斯等中亞國家盤剝,從而讓羅馬獨享東方帝國盛產的華美絲綢。一想起薄如蟬翼,色澤光滑圓潤,手感讓人着迷的絲綢,頓時讓這個羅馬貴族眼神中露出一絲瘋狂之色。

可想而知,一旦拜占庭內出現了足夠多的絲綢、瓷器,將會引起了怎樣的轟動。但有一點勞倫斯敢肯定,只要此行順利,必能爲東羅馬帶來無窮無盡的財富。

勞倫斯從嚮導口中得知,只要越過前面的海峽,就意味着羅馬使團進入了東方帝國的勢力範圍。在這片被稱爲南洋的海域上,分佈着大大小小數十個國家,可讓勞倫斯感到吃驚的是,數百年來這些國家竟全部是那個神秘東方帝國的屬國。

“這是一個怎樣偉大的國度啊!”

勞倫斯嘴中喃喃自語,對於遙遠的東方帝國,和大多數的羅馬人一樣,他充滿好奇,同時也把它想像成一個富足而強大的帝國,就像羅馬一樣。

從很久以前開始,羅馬人就渴望和遙遠的東方帝國取得聯繫,只不過雙方相距太過遙遠。中間又隔着波斯、貴霜等帝國,總是不能達成所願。

而這一次是羅馬人首次從海上試圖聯繫東方帝國,勞倫斯懷揣着東帝李錫尼寫給東方君主的國書。在國書中,李錫尼向對方表達了願意和東方帝國建立友好關係和通商的意願,並且表示隨時歡迎他們的使團回訪羅馬。

呼吸着清新的海風,不少羅馬人紛紛擁擠在甲板上,踮起腳尖向遠處瞭望。

這時隨船學者布雷克來到勞倫斯身邊,面上露出笑容道:“將軍,接下來我想我們很快就能踏上塞里斯的土地了,真不知道那是一個怎樣迷人的國度。”

“聽說賽里斯地域廣大,人口衆多,在那裡皇帝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威!”

一位美麗的白種小姐突然出現在勞倫斯、布雷克身邊。

“美麗的索菲亞小姐您說的沒錯,根據各種傳聞可以證實,在賽里斯皇帝的確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威,而且他們有着嚴格的皇位繼承製度,不像我們羅馬憑藉姻親關係就可能繼承與自己毫無血緣關係的地位、權勢。”

“但是在賽里斯國內女子地位很低,沒有任何繼承權!而且在世俗中,賽里斯婦女必須服從丈夫或者父親的安排,任何反抗都會視作是違法行爲。”

來之前布雷克查閱了大量書籍,對神秘的東方帝國習俗瞭解頗深。只是他這一番話卻惹得索菲亞大爲不滿,索菲亞之所以來到東方,就是不滿家族安排,本以爲來到東方會有新的機遇,不成想在布雷克嘴中的東方帝國似乎也不是個好去處。

“索菲亞小姐無須憂慮,布雷克先生說的這些都是百十年前蒐集到的信息,而今時間過去了那麼久,說不定賽里斯習俗早就發生了變化。”

“謝謝你,百夫長大人。”

……

當羅馬人的艦隊出現在巴生港時,剛剛進駐此地的南洋艦隊第一分艦隊立即派出戰船前往攔截。管帶李肇站在甲板上神色緊張地望着來路不明的艦隊,他沒想到遼東剛剛接管了馬六甲海峽,就遇到了敵人入侵。

“大人,對面船上全是白虜!”參軍通過千里眼看到了羅馬人真面目後,頓時驚呼起來。

白虜原本是華夏曆史上古代人對鮮卑人的稱呼,由於鮮卑人是個多民族構成的複雜民族,不少鮮卑人具有膚白特徵,故而被稱之爲白虜。近年來隨着各族胡人入寇中原,白虜已不再單單指鮮卑人,連羯族、氐族、羌族中的一部分具有白色皮膚的胡人也被統稱爲白虜。

“難道有胡人意圖從海上圖謀我遼東?”

聽了參軍的話,再看看對面戰船上一片白虜,管帶李肇一下子腦洞大開。一想到胡虜打算從海陸兩面同時進攻遼東,他頓時驚出了一身冷汗,趕忙命令第一分艦隊做好戰鬥準備。

就在李肇將要下令發起攻擊時,卻見對面艦隊竟停止了向港口靠近,並派出了一艘小船過來。對方此舉雖還未讓李肇全然放下戒心,可也讓他意識到對面艦隊似乎對遼東沒有惡意。想到這兒,他悄悄朝參軍打了個手勢,讓部下暫時停止攻擊,等摸清來人的底細再說。

不一會兒,一個明顯不是晉人羅馬軍官在一名通譯的陪同下,乘坐小船,踏上了遼東號福船。

當勞倫斯站在賽里斯人的戰船上時,他不禁爲賽里斯人精妙的造船技術折服。眼前這艘戰船雖然還比不上羅馬海軍中最大的戰艦,但僅以艦載武器而論,賽里斯人在戰船武備上已遠遠超過了羅馬人。

當勞倫斯站在李肇面前時,李肇不禁懷疑起剛剛的推斷來,這真的是胡虜嗎?看外表勞倫斯自然不是炎黃苗裔,可對方一舉一動無不透着極高修養,顯然對方是經過嚴格訓練出來的貴族子弟。

“尊敬的賽里斯將軍,我們是來自西方羅馬帝國的使團,奉皇帝之命前來覲見貴國皇帝陛下!”

聽了通譯的話,李肇目瞪口呆,他沒想到竟然碰到了來自西方羅馬帝國的使團。他本是遼東水師學堂出身,對羅馬帝國算不上陌生。知道這個國家是個像華夏一樣擁有悠久歷史的國家,而且這個國家還統治着世界的西方。

“你……你來自羅馬?!”

李肇再三確認了勞倫斯的身份之後,頓時喜出望外,他可是知道鎮北將軍是多麼希望與西方的羅馬帝國聯繫上。沒想到這好事竟讓他碰上了,李肇立即下令艦隊解除戰備,然後以極高的禮儀將羅馬使團迎接入巴生港。(。)

第148章 意外的盟友第597章 不同的選擇第38章 赴約第64章 彭城之殤第296章 朝堂交鋒第127章 改土歸流第387章 長安城破第598章 吳蜀聯合第101章 插手遼東第76章 不甘心的世家豪強第116章 兵圍西安平第233章 拓跋內亂第416章 入長安第210章 溫嶠的試探第328章 上黨攻略第58章 內憂外患第574章 反攻清算第116章 兵圍西安平第229章 出使拓跋第367章 授劍儀式第633章 熱鬧的嶗山第299章 崩潰的前兆第127章 改土歸流第546章 范陽陷落第572章 襄國之亂第532章 襄國的變化第499章 遲來的歸寧第70章 均田令第546章 范陽陷落第208章 再添一良將第442章 兩個夫人,豔福齊天第218章 溫嶠贊衛朔第654章 高昌大捷第143章 高瞻出山第222章 轟傳天下第325章 胡無人,漢道昌第38章 赴約第210章 溫嶠的試探第533章 江左風起第279章 南守北打第22章 開闢新的市場第357章 江左眼中的遼東第179章 再見雙姝第371章 古代馬六甲第428章 宴請隱士第200章 段氏來襲第676章 和談破裂第357章 江左眼中的遼東第259章 關中?昌黎?第429章 退耕還林第538章 王敦佔上風第147章 石勒奪冀州第139章 大戰來臨第584章 南北運河第273章 處置宋該第569章 橫掃千軍如卷旗第253章 遇刺第165章 遠航南洋第184章 大演習(下)第229章 出使拓跋第126章 四月春耕第24章 長矛初顯威第278章 校閱出征第490章 廣固之戰(下)第546章 范陽陷落第247章 去?不去?第286章 震驚關中!第626章 成漢震驚第672章 東晉變天(下)第140章 一計退三敵第600章 陳郡謝氏第121章 裴嶷來投第369章 扶南欲圖夷州第603章 輿論之爭第642章 平定蜀地第386章 南安姚弋仲!第69章 返回祝其縣第123章 遼東農場第467章 草原大捷第134章 王敦之怒第268章 毛寶初上陣第470章 長城會盟(下)第620章 太寧元年科考第145章 玄菟郡(下)第354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521章 決戰張掖第479章 青州之爭第155章 新式馬刀、陌刀第360章 給江東貸款第342章 蒲津古橋第429章 退耕還林第573章 再見張賓第648章 暗潮涌動第230章 挑撥離間第178章 司馬嫣在遼東第376章 神秘訪客第196章 衆人皆失算第89章 喜相聚第534章 各方準備第322章 拓跋崛起
第148章 意外的盟友第597章 不同的選擇第38章 赴約第64章 彭城之殤第296章 朝堂交鋒第127章 改土歸流第387章 長安城破第598章 吳蜀聯合第101章 插手遼東第76章 不甘心的世家豪強第116章 兵圍西安平第233章 拓跋內亂第416章 入長安第210章 溫嶠的試探第328章 上黨攻略第58章 內憂外患第574章 反攻清算第116章 兵圍西安平第229章 出使拓跋第367章 授劍儀式第633章 熱鬧的嶗山第299章 崩潰的前兆第127章 改土歸流第546章 范陽陷落第572章 襄國之亂第532章 襄國的變化第499章 遲來的歸寧第70章 均田令第546章 范陽陷落第208章 再添一良將第442章 兩個夫人,豔福齊天第218章 溫嶠贊衛朔第654章 高昌大捷第143章 高瞻出山第222章 轟傳天下第325章 胡無人,漢道昌第38章 赴約第210章 溫嶠的試探第533章 江左風起第279章 南守北打第22章 開闢新的市場第357章 江左眼中的遼東第179章 再見雙姝第371章 古代馬六甲第428章 宴請隱士第200章 段氏來襲第676章 和談破裂第357章 江左眼中的遼東第259章 關中?昌黎?第429章 退耕還林第538章 王敦佔上風第147章 石勒奪冀州第139章 大戰來臨第584章 南北運河第273章 處置宋該第569章 橫掃千軍如卷旗第253章 遇刺第165章 遠航南洋第184章 大演習(下)第229章 出使拓跋第126章 四月春耕第24章 長矛初顯威第278章 校閱出征第490章 廣固之戰(下)第546章 范陽陷落第247章 去?不去?第286章 震驚關中!第626章 成漢震驚第672章 東晉變天(下)第140章 一計退三敵第600章 陳郡謝氏第121章 裴嶷來投第369章 扶南欲圖夷州第603章 輿論之爭第642章 平定蜀地第386章 南安姚弋仲!第69章 返回祝其縣第123章 遼東農場第467章 草原大捷第134章 王敦之怒第268章 毛寶初上陣第470章 長城會盟(下)第620章 太寧元年科考第145章 玄菟郡(下)第354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521章 決戰張掖第479章 青州之爭第155章 新式馬刀、陌刀第360章 給江東貸款第342章 蒲津古橋第429章 退耕還林第573章 再見張賓第648章 暗潮涌動第230章 挑撥離間第178章 司馬嫣在遼東第376章 神秘訪客第196章 衆人皆失算第89章 喜相聚第534章 各方準備第322章 拓跋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