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章 會師南皮

永昌元年四月,一直毫無動靜的遼東軍主力突然大發神威,連克東平舒、彰武、武垣等數座城池,一舉收復河間、彰武兩郡大片領土。

緊接着大軍自彰武、河間兩路南下,從左右兩翼向渤海重鎮南皮殺來。

與此同時,冀州刺史邵續自樂陵統軍北上,同樣殺向南皮。

南皮守將張進得知遼東軍攻佔了河間、彰武兩郡,他就知道南皮情勢危急了!

張進出身羯胡,對遼東上下充滿了仇恨,故即便面臨大軍壓境,他也從未想過投降。他一邊整頓兵馬、物資做好死守南皮的準備;另一邊則派出使者向後方平原、清河、鉅鹿、安平等幾個郡國求援。

面對三十萬遼東軍大舉南下,冀州各地守軍已是驚弓之鳥,生怕遭到遼東軍攻擊。

因此各地雖然接到了張進求援信,但大部分守將並不敢放棄固守的城池前往援救南皮。

與此同時,在行軍途中衛朔接到了邵續率軍北上南皮的消息,頓時大喜過望,他立即下令大軍加快行軍速度,爭取早日與邵續老大人會師。

四月初,衛朔與邵續兩支軍隊終於成功會師於南皮城下。

看着白髮蒼蒼的邵續,衛朔感慨萬千。歷史上華夏屢屢能在危急關頭化險爲夷,與邵續、祖逖這樣忠貞之士熱血奮鬥不無關係。

邵續鎮守樂陵十多年,任勞任怨,可謂是勞苦功高。原本歷史上,邵續在王浚、劉隗相繼敗亡後,獨木難支,最終被石虎攻破富平城殺害。

而今由於衛朔意外到來,邵續不但安然無恙,還成爲名震天下的抗胡英雄。雖然邵續兒子不幸死於石勒之手,但他的女兒、女婿卻已是名揚天下的遼東虎將

“邵公,小子久候多時了!”

對於邵續,衛朔心懷敬意,從未將其當做自己下屬,而是像對待劉琨一樣以長輩尊之。

因此,看到邵續到來,他遠遠下馬立在一旁,恭恭敬敬等候在那兒。

邵續對衛朔同樣敬佩不已,直到今天他仍然記得當年遼東通過海路援助樂陵的場景,可以說沒有遼東無私援助,樂陵或許早已淪陷。

“老夫來晚了,讓大司馬以及諸位將軍久等了。”

在朝陽東昇下,沐浴着春日的陽光,衛朔、邵續大笑着擁抱在一起。其餘衆人亦紛紛走上前與邵續見禮,唯一可惜的便是邵玉娘、劉遐夫婦全不在現場,他們一個鎮守河西、一個鎮守草原,都沒參加此次南征大戰。

在溫嶠、邵續、魯昌、韓壽、陳安、北宮純、賈堅、能臣等人簇擁下,衛朔、邵續比肩而行步入中軍大帳內。

“邵公辛苦了!十年來鎮守樂陵,面對強勢胡虜,威武不屈,展現了華夏民族非常可貴的精神品質,值得所有人學習。比起程遐、徐光等數典忘祖之輩,邵公纔是我們這個民族的瑰寶。”

面對衛朔盛讚,邵續忙謙虛道:“大司馬過譽了,這些年老夫能夠穩守樂陵,一賴遼東不遺餘力支持,才使樂陵百姓得以安心、守軍將士無後顧之憂;二賴三軍將士用命,勇敢殺敵;三賴大司馬英明領導。”

“老夫何敢居功啊?”

“哈哈哈,邵公太過謙虛,你怎能將保有樂陵的功勞歸於某身上?滿天下誰不知是老大人嘔心瀝血才保住了樂陵。”

衆人寒暄了一番後,便又將話題扯到目前戰事上。鑑於邵續鎮守樂陵多年,對四周局勢十分了解,自然由他先介紹。

邵續也不客氣,順勢起身,向前一步,躬身道:“南皮守將張進多謀且出身羯胡,乃石勒心腹。之前老夫曾與之交手多次,但很少佔到上風,可見此人不是泛泛之輩。”

“不過,眼下南皮正被我軍團團包圍,即便張進長了三頭六臂也翻不出什麼花來。”

衛朔微微頷首道:“邵公睿智,洞察秋毫。這幾天與守軍交手了數次,朔觀胡將張進頗有智謀,雖不能算是暢曉軍事,但也非尋常胡將可比。不過,正如邵公所言,而今我軍佔據了天時地利人和,張進已是插翅難飛。”

“邵公,不知其他郡國情況如何?”

“爲了防備樂陵,石勒在平原、渤海兩郡佈置了大量兵力,而且守將多是羯胡出身,鮮有晉人出身者。除了南皮張進外,在平原城還有羯胡大將王朗,同樣驍勇善戰,深受石勒石虎信任。”

“至於其他清河、平原等郡國,因深處冀州內陸,又有黃河爲天險,再加上當地大族勢力強大,因此基本上出於世家控制中。只要主公大軍兵臨城下,清河、平原等地很有可能不戰而降。”

遼東軍議事會還沒開完,卻見侍衛匆匆闖入大帳,單膝跪下,高聲道:“稟主公,清河崔瑜求見。”

衛朔吃了一驚,原本他以爲要等遼東軍打到清河才能得到崔氏相助,卻沒想到清河崔氏這麼快就派人過來聯繫,看來崔氏急於在衛朔面前改變自身形象。

崔瑜乃曹操謀士崔琰後代,是崔悅的堂兄崔遇的兒子。此次他代表崔氏來見大司馬衛朔就是爲了兌現之前的承諾,將清河崔氏從《漢奸錄》上去掉。

除了寥寥數人熟知內情外外,賬內諸人大多數驚詫莫名,搞不清清河崔氏所來爲何。連邵續都明顯楞了一下,他也只知道清河崔氏是石勒侄兒石虎的岳家,搞不明白清河崔氏的來意。

現場大多數人都下意識地看向衛朔,認爲這事跟大司馬脫不了關係,不然清河崔氏不會無緣無故跑到南皮城下。

果然,卻見衛朔灑然一笑解釋道:“在這兒,某要跟諸位解釋一下,由於事涉機密,有關河北世家秘密投靠遼東一事並未向太多臣屬傳達。因此,某敢斷言,此次崔瑜前來必然是爲了配合我軍奪取冀州有關。”

“哦,原來如此啊!剛剛老夫還疑惑呢,這清河崔氏明明是石虎岳家,怎麼跑到南皮城來見大司馬,搞了半天原來崔氏早已暗中投靠我遼東。嘖嘖,不得不說,大司馬手段果然厲害,連河北世家都已暗中收服,如今看來羯胡不滅天理不容啊。”

“好了,大家先不要議論了,先請客人進來再說吧。”

過了沒多久,就見一年輕士子在侍衛引領下,昂首步入大帳內。

待看清主位上坐着的大司馬衛朔之後,忙疾步來到跟前深施一禮拜道:“崔瑜拜見大司馬!”

“你父派爾過來可有要事?”衛朔也不廢話,單刀直入道。

“回大司馬,家父派小子前來,一則向大司馬問好;二則向大司馬彙報一下河北世家的情況。”

“且細細講來。”

“諾!稟大司馬,河北世家在我清河崔氏的暗中運作下,已有超過四分之三的家族願意奉遼東爲主,衆家主也都做好了恭迎大司馬入主河北的準備。尤其在清河郡內,基本上已被我崔氏暗中控制,只要遼東軍一到,就可不費一兵一卒完整接收。”

看着有些得意的崔瑜,衛朔也不吝讚美之語,笑道:“好,崔氏果然沒讓我失望,回去轉告你父親,就說崔氏有大功,等日後完成驅胡大業,我必爲崔氏請功。”

“多謝大司馬,小子一定將大司馬之言一句不拉轉告給家父。”

聽到了想聽的話,感覺家族一番謀劃沒有白費,崔瑜臉上的笑容愈加迷人,臨走之前還不忘連連朝衛朔表示感謝。

當崔瑀離去之後,在場衆人才從震驚中恢復過來。

直到現在他們才明白過來,原來大司馬早在數年前就在爲今日征戰冀州做準備。(。)

第422章 騎兵對決第69章 返回祝其縣第490章 廣固之戰(下)第35章 徐州新軍第497章 徵收個人所得稅第493章 召見呼延謨第120章 遼東局勢大變第333章 眼花繚亂第26章 在徐州的第一筆交易第101章 插手遼東第386章 南安姚弋仲!第645章 太寧二年第44章 宴會之後第577章 止步淮河第501章 高僧佛圖澄第391章 羣豪聚薊城第8章 紙上得來終覺淺第226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13章 安撫流民第233章 拓跋內亂第179章 再見雙姝第529章 成漢來使第318章 司馬保僣位晉王第141章 威震遼東第564章 羯胡崩潰第413章 兵臨城下第3章 跟着張大郎去買鹽第447章 天子賜婚第98章 籌謀遼東第322章 拓跋崛起第554章 羯胡中計第399章 賽馬場上定大計第224章 盧家的選擇第213章 女將顯威第536章 風雲驟起第203章 戰後餘波第546章 范陽陷落第97章 水泥作坊第394章 孤立宗室勢力第150章 尋找鐵礦第489章 廣固之戰(上)第505章 新年述理論第401章 司馬保稱帝第244章 欲發橫財第328章 上黨攻略第87章 雷霆萬鈞!第153章 平州州學第313章 蠢蠢欲動第184章 大演習(下)第55章 前奏第437章 美女是間諜第500章 調整農業政策第601章 王敦病重第554章 羯胡中計第24章 長矛初顯威第422章 騎兵對決第255章 逼退江東水師第629章 成立內務府第470章 長城會盟(下)第593章 世家欲北返第510章 涼州猛將——索苞第568章 人心惶惶的襄國城第333章 眼花繚亂第22章 開闢新的市場第346章 人才齊聚薊城第446章 仇池滅亡第420章 元帝登基第4章 這也叫'好鹽'第99章 遼東初印象第555章 擊殺麻秋第189章 公私分開第456章 請鮮卑人離開華夏故土第252章 羣起而攻第73章 對自由的嚮往第411章 榆眉會戰之大獲全勝第107章 遼東會盟第307章 三襲陽曲第264章 段氏末路第118章 水師再建功第203章 戰後餘波第49章 野心家們都跳了出來!第181章 各方準備第154章 大鍊鋼鐵第21章 以鹽換船第373章 扶南偷襲第31章 這才叫真正士兵!第1章 天顯異象第174章 靠着祥瑞升官第592章 王敦‘入朝’第29章 詰問刺史第229章 出使拓跋第569章 橫掃千軍如卷旗第87章 雷霆萬鈞!第319章 又要盤算家底第97章 水泥作坊第99章 遼東初印象第302章 宣威朔方第237章 終遇莫含第299章 崩潰的前兆第262章 勢不可擋
第422章 騎兵對決第69章 返回祝其縣第490章 廣固之戰(下)第35章 徐州新軍第497章 徵收個人所得稅第493章 召見呼延謨第120章 遼東局勢大變第333章 眼花繚亂第26章 在徐州的第一筆交易第101章 插手遼東第386章 南安姚弋仲!第645章 太寧二年第44章 宴會之後第577章 止步淮河第501章 高僧佛圖澄第391章 羣豪聚薊城第8章 紙上得來終覺淺第226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13章 安撫流民第233章 拓跋內亂第179章 再見雙姝第529章 成漢來使第318章 司馬保僣位晉王第141章 威震遼東第564章 羯胡崩潰第413章 兵臨城下第3章 跟着張大郎去買鹽第447章 天子賜婚第98章 籌謀遼東第322章 拓跋崛起第554章 羯胡中計第399章 賽馬場上定大計第224章 盧家的選擇第213章 女將顯威第536章 風雲驟起第203章 戰後餘波第546章 范陽陷落第97章 水泥作坊第394章 孤立宗室勢力第150章 尋找鐵礦第489章 廣固之戰(上)第505章 新年述理論第401章 司馬保稱帝第244章 欲發橫財第328章 上黨攻略第87章 雷霆萬鈞!第153章 平州州學第313章 蠢蠢欲動第184章 大演習(下)第55章 前奏第437章 美女是間諜第500章 調整農業政策第601章 王敦病重第554章 羯胡中計第24章 長矛初顯威第422章 騎兵對決第255章 逼退江東水師第629章 成立內務府第470章 長城會盟(下)第593章 世家欲北返第510章 涼州猛將——索苞第568章 人心惶惶的襄國城第333章 眼花繚亂第22章 開闢新的市場第346章 人才齊聚薊城第446章 仇池滅亡第420章 元帝登基第4章 這也叫'好鹽'第99章 遼東初印象第555章 擊殺麻秋第189章 公私分開第456章 請鮮卑人離開華夏故土第252章 羣起而攻第73章 對自由的嚮往第411章 榆眉會戰之大獲全勝第107章 遼東會盟第307章 三襲陽曲第264章 段氏末路第118章 水師再建功第203章 戰後餘波第49章 野心家們都跳了出來!第181章 各方準備第154章 大鍊鋼鐵第21章 以鹽換船第373章 扶南偷襲第31章 這才叫真正士兵!第1章 天顯異象第174章 靠着祥瑞升官第592章 王敦‘入朝’第29章 詰問刺史第229章 出使拓跋第569章 橫掃千軍如卷旗第87章 雷霆萬鈞!第319章 又要盤算家底第97章 水泥作坊第99章 遼東初印象第302章 宣威朔方第237章 終遇莫含第299章 崩潰的前兆第262章 勢不可擋